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2年南开大学经济学基础(微、宏观)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70分)

1.比较说明“边际产品价值”与“边际收益产品”之间的异同。

答:边际产品价值(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它为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也就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导致的额外产出)乘以产品的价格,即,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边际收益产品(marginal revenue product,)是指由于使用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它等于投入的边际产品乘以厂商的边际收益,用公式表示为:

相同点:二者都表示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额外产品价值,均可以用来衡量投入产出的大小。

不同点:二者的计算方法不同,。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因此。但是,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因此。如图1-1所示,曲线往往比曲线更加陡峭。

图1-1 曲线与曲线

2.在经验研究中,经济学家从供给角度经常将价格相对于边际成本的“溢价”(即)作为衡量厂商垄断程度的标准,请说明其经济学原理。另一方面,从需求角度也可以通过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来反映厂商的垄断程度。请问这与价格相对于边际成本的“溢价”有何联系?

答:(1)可用价格相对边际成本的“溢价”作为衡量垄断程度的标准,是因为垄断厂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

进行生产,,由于垄断厂商在需求富有弹性处生产(缺乏弹性处,为负),所以有。垄断厂商常常用价格相对边际成本的“溢价”来定价,即为成本加成定价法越大,即“溢价”比例越大,垄断势力越大。

(2)从需求角度,需求价格弹性也可作为衡量垄断标准,即勒纳指数

(3)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其实质是一样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另外,二者可以相互推导:

可推导得出

3.在信贷市场上,一般来说,利率越高,银行进行放贷的供给数额也就越多,但这并不总是“铁律”。图描绘了两者之间一种U形关系,请说明其存在的原因。此外,当对信贷的需求为何种情况时,会出现“信贷配给”的现象,请试画图说明。

答:(1)在信贷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信贷市场上借款者拥有自己用贷风险程度和能否按期还贷的私人信息,借款者如果不对银行如实报告其贷款投资的情况,银行在面对按期还款不同的众多借款者时,难以从借款者过去的违约情况、资产状况和贷款用途的资料中,在事先就确定借款者的违约风险;贷款事后,银行无法完全控制借款者的用贷和还贷行为,借款者有可能采取风险行动,银行面临着违约的贷款风险。当银行不能观察到借款者的投资行为时,提高利率反而会使低风险者退出信贷市场(逆向选择行为),或者诱使借款者选择风险更高的项目进行投资(道德风险行为),从而使银行贷款的平均风险上升,预期收益降低。这里的原因是:那些愿意支付较高利息的借款者正是那些预期还款可能性低的借款者,结果,贷款利率的升高可能不能增加银行的预期收益,从而银行会在较高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贷款,不愿意选择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借款者的贷款申请。因此,当利率达到一定高度时,银行信贷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2)信贷配给是指在固定利率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因无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到平衡。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信贷配给主要来自两个原因:一是随着利率的上升,贷款申请人的结构发生了逆向改变,低风险的企业退出市场,高风险的企业留在市场。二是随着利率的提高,从事低风险项目的企业,为了要偿还高额利率,也会转而从事更具风险的项目,从而增加违约风险。当银行通过信贷配给使信贷市场达到均衡时,市场利率通常小于使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此时利率不再是反映信贷市场供求状况的指标,这是中央银行在将利率作为中间目标时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4.对于一条给定的U形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而言,厂商的内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不经济、外在经济、外在不经济如何体现?请画图表示并加以说明。

答:长期平均成本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它是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可以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的确定: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即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当处于规模经济时,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成本增加的倍数,用数学语言表示为:

即当时,存在规模经济。

规模不经济即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当处于规模不经济时,厂商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成本增加的倍数,用数学语言表示为:

即当时,存在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厂商变动自己的企业生产规模所引起的,所以也被称作为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正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决定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特征。如图1-2所示,在下降阶段是由于规模经济决定的;在上升阶段是由于规模不经济决定的。

图1-2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移动: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的变化原因可以用企业的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的概念来解释。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它影响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移动如图1-3所示。

图1-3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移动

5.以下三种方式中,哪种方式对总产出(总收入)产生的刺激效果最大?哪种方式最小?

(1)政府增加数量为的开支

(2)政府削减数量为的税收

(3)政府增加数量为的开支,同时增加数量为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

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出)产生刺激效果最大,政策(2)和(3)哪个最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与0.5的大小比较。分析如下:

(1)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的开支,考虑定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其中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2)如果政府减少数量为的税收,考虑定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其中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3)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的开支,同时增加数量为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定量税和比例税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都等于1,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会使得产出增加数量等于政府支出和税收变动相等的数量,即产出增加

边际消费倾向为大于0小于1的数值,因此,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出)产生刺激效果最大。当时,,此时政策(3)效果最小;当时,,此时政策(2)效果最小;当时,,此时政策(2)和(3)效果一样。

6.请判断以下关于货币供给的论断是否正确?并解释之。

(1)只有银行体系才具有货币创造的能力,而其他金融机构没有这种能力;

(2)银行体系创造货币不仅增加了经济中的流动性,同时也增加了经济中的财富。

答:(1)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只有银行体系才具有货币创造功能,不过这个“银行体系”指的是广义的银行体系,即所有拥有“吸收存款并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业务的公司,都算在这个“银行体系”之中,这些公司通过“多倍存贷款”运作创造货币。但是,金融创新使得许多具有货币特性的资产不断出现,这些资产具有货币流动性的特征,被称为准货币,即获得了货币流动性的非货币资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说只有银行体系才具有货币创造的能力,其他金融机构不能创造货币。

(2)尽管银行体系的部分准备金创造了货币,增加了经济的流动性,但它并没有增加社会的实际财富。当一个银行贷出自己一部分准备金时,它给了借款人进行交易的能力,从而增加了货币供给。但是,借款人也承担了对银行的债务义务,因此,贷款并不能使他们变得更富有。换言之,银行体系创造货币增加了经济的流动性,但并没有增加社会的实际财富。

7.什么是“卢卡斯批评”?请结合例子说明它对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启示和影响。

答:(1)卢卡斯批评的概念

卢卡斯批评又称卢卡斯批判,指传统的政策评估方法一一比如依靠标准经济计量模型的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到政策变动对人们预期的影响。

由于人们在对将来的事态做出预期时,不但要考虑过去,还要估计现在的事件对将来的影响,并且根据他们所得到的结果而改变他们的行为。也就是说,他们要估计当前的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且按照估计的影响采取政策,即改变他们的行为,以便取得最大的利益。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以衡量的。因此,经济学者用经济模型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

(2)卢卡斯批评对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启示和影响

卢卡斯认为,预期在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期影响着各种经济行为和政策效果。卢卡斯批评的一个重要的例子产生于对反通货膨胀的分析。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牺牲率的估计值往往很大,因此政策制定者应该学会忍受通货膨胀,而不是以高代价来降低通货膨胀。但是,在理性预期方法支持者看来,如果政策制定者作出了可信的政策变动,设定工资和物价的工人和企业都会通过适当地调整他们的通货膨胀预期而作出理性反应。通货膨胀预期的这种变动将迅速改变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因此,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可能要比传统牺牲率估算所表明的低得多。

“卢卡斯批评”的启示:狭义的:评价不同政策的经济学家需要考虑政策如何影响预期,从而影响行为。简言之,重视预期;广义的:政策评估是困难的,所以,从事这项工作的经济学家应该表现出必要的谦虚。

“卢卡斯批评”对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意义在于:其一,在所考虑的特定的政策发生变化时,它强调了模型参数稳定性的重要性,从而对政策模型和模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其二,它强调了政策问题在本质上不是一个控制问题,而是一个对策问题。

二、计算题(共40分)

1.某人的效用函数为,其中是他每天拥有的闲暇时间,为消费量。他每天有16小时可用在工作和闲暇上,每天有20元的非劳动收入。消费品的价格是每单位1元。如果工资时每小时10元,他将选择多少小时进行工作以获得最大效用?(12分)

解:设此人每天工作的小时数为,则此人的消费量应满足以下方程:

因此,该问题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

构造拉格朗日辅助函数,效用最大化应满足以下三个一阶条件:

解得:

即此人应选择每天工作9个小时,使得实现效用最大化。

2.一个垄断厂商拥有A和B两个工厂,其成本函数分别为:,其中为总成本,为产量。市场需求函数为:,其中为价格。

(1)求该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与利润;(7分)

(2)如果政府采用边际定价法对其产品价格加以限制,则求该厂商的产量、价格和利润。(7分)

解:(1)该垄断厂商的利润函数为: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联立解得:

市场价格

厂商利润

(2)由成本函数可得A、B部门的边际成本分别为:

若政府对其按边际成本定价法定价,则:

解得:

价格

厂商利润

3.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假设生产函数为,其中分别为总产出、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假定资本折旧率为4%,人口增长率为2%。

(1)如果储蓄率为30%,求均衡的人均资本量人均产出;(7分)

(2)计算满足黄金律要求的人均资本和相应的储蓄率水平。(7分)

解:(1)根据生产函数可得人均生产函数为:

根据索洛模型,不考虑技术进步的前提下,稳态方程为:

以及生产函数代入稳态方程,可得:

解得:

对应的,人均产出

(2)根据黄金律的要求,应满足,即应满足:

解得:

代入到稳态方程,可得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现实中存在诸多干预市场供求规律的情况,例如政府出于社会目标的考虑对从食品到房租的价格进行最高限价管制,其价格往往低于市场均衡价格。请回答:

(1)最高限价政策将对市场供求产生怎样的影响?

(2)最高限价政策将对社会经济福利(包括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产生什么影响?

(3)从长期来看,你认为最高限价管制能够解决高价格与供求矛盾的问题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1)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是指政府出于稳定经济、保障消费者基本生活需要的目的,对某些商品的价格规定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图1-4 最高限价

如图1-4所示,原先市场的均衡点为,即均衡价格为,均衡数量为为限制价格(),当价格为时,需求量为,供给量为为实行最高限价后的产品短缺的数量。

(2)如图1-5所示,限价前,均衡价格为,均衡数量为。消费者剩余为的面积,生产者剩余为的面积。实施最高限价后,消费者剩余增加的面积,减少的面积,生产者剩余减少的面积。因此,实施最高限价后,整个社会的福利净损失为的面积。

图1-5 限价前后社会总福利的变化

(3)从长期来看,这种限价政策不利于解决供求矛盾问题,反而使得供需缺口更加严重。

以房屋出租市场为例,相对于短期来说,实施最高限价,出租住房的供给在长期更有弹性,因为房东可能拒绝修建新的公寓楼,或是将现有公寓当作单位住房来出售。另外,对住房的需求在长期也更有弹性,低的住房价格使得长期住房需求增加。因此,如图1-6所示,相对于短期来说,长期短缺更加严重。

图1-6 房屋出租市场最高限价

2.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与美国财政赤字危机引发了全球对政府债务问题的关注。我国中央政府的财政赤字与债务总水平虽在可控制范围之内,但各种显性与隐性的地方债务问题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避免触发公共财政与金融风险。请回答:

(1)为什么需要合理和有效地控制政府预算赤字?(7分)

(2)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国)在实施财政刺激计划的同时都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请利用宏观经济基本模型说明实施“财政政策货币化”的原因及效果。(7分)

(3)解决政府债务的方法主要包括税收筹资与债券筹资,这两种方式对消费、储蓄与产出(收入)的影响有何不同?(6分)

答:(1)当社会的闲散资源未充分利用时,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在短期可以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在短期一定程度上可刺激经济增长。实施这样的宏观经济政策会可能会导致出现政府预算赤字。因此,存在一定的政府财政赤字有其合理性。但是,财政预算赤字也具有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长期财政预算赤字降低了国民储蓄,使宏观经济失衡,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其次,财政赤字可能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引发财政危机。由欧洲债务危机可知,长期过度举债是财政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政府信用逐渐丧失,经济也陷入危机之中,甚至其影响范围远至全球。

第三,财政赤字可能诱发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导致货币总量增加,而现存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量并没有增加,这必然导致整个经济总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引诱价格水平高企。

最后,在长期,政府为偿还财政赤字带来的巨大债务本息,不得不依靠财政改革,即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这可能引发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

(2)政府为预算赤字筹资的三种途径是:增加税收、发行债券和发行货币。当政府不能通过增加税收为支出筹资时,政府就会发行债券和增长货币供给,即财政政策货币化。因此,财政赤字货币化可以作为财政赤字融资的一种选择。

在西方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是分属财政部和中央银行掌握。在政府采取财政政策调节经济时,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赤字,如果没有货币当局相应行动是不会使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动的。因此,欧美国家近年来往往在采取财政刺激计划的同时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试图通过这样的政策搭配来调控经济的运行。

图1-7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如图1-7所示,假定经济起初处于点,收入为,利率为,而充分就业的收入为。为了将收入从提高到,政府可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使产出水平增加,但为了使利率不由于产出增加而上升,可相应地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利率保持原有水平。从图1-7中可见,如果仅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将移到,则均衡点为,利率上升到之上,发生“挤出效应”,产量不可能达到,如果采用“适应性的”货币政策,即按利率不上升的要求,增加货币供给,将移到,则利率可保持不变,投资不被挤出,产量就可达到

欧债危机的本质是欧元区国家的财政危机。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欧债危机的深层原因。由于欧债国家丧失了独立的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几乎陷入绝境的情况下,欧洲中央银行必须提供流动性支持,即财政政策货币化。

实施“财政政策货币化”会对经济运行带来诸多风险:财政政策货币化将助长通货膨胀;甚至引发恶性通货膨化,使经济陷入崩溃;降低投资者对该国经济的信心和该国在一国事务中的政治影响;增加该国的风险贴水和货币贬值压力。

(3)政府债务观点分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和李嘉图学派的政府债务观点,这两种观点存在一定的区别,它们之间的争论归根结底是关于消费者如何行为的争论。

根据传统的政府债务观点,用债务筹资的减税刺激了消费支出,较高的消费支出在短期和长期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在短期,较高的消费支出会增加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在长期,减税所产生的国民储蓄的减少意味着较小的资本存量和较多的国外债务。因此,长期产出会减少,本国债务负担加重。总之,减税使现在一代人从更多的消费和更多的就业中受益,但子孙后代将要承担今天预算赤字的大部分负担。

根据李嘉图的政府债务观点,消费者是理性的和向前看的;消费者并不会遇到约束线的借贷制约;消费者关心子孙后代。这样,用债务筹资的减税并不影响消费。家庭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所意味的未来更重的税收。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保持不变。因此,减税对经济没有影响。李嘉图等价指政府用债务筹资和税收筹资是等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