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人格心理学》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 人格成因

探讨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时,需要考虑两个特征:

1.时间上的特征,这一特征涉及的是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因素。人格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使得在解释当下人格时,要考虑人格的前因后果。

2.内容上的特征,这一特征涉及的是影响人格的因素的种类。人格并非由某一单一因素所致,它是受遗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这些人格因素间具有交互作用,各种人格因素对人格的影响程度随人格特征因人而异。

一、遗传与生理因素

(一)遗传因素

对遗传因素的研究存在着不同的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提供了人格遗传的基础资料。

1.家族史或家谱法

(1)原理

通过研究前代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在家系内后人身上得到显现的频率,用以说明某种人格特征的遗传性和遗传形态。

研究异常人格也是家谱学侧重的对象,典型例子是高达德的一项对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一名军人Kallikak氏家系的研究。

(2)评价

家系研究没能把环境因素从遗传因素中分离出来。同一家族中不仅遗传有共性,环境因素中也有共性,生理遗传性与社会“遗传性”共存。

2.双生子研究

(1)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的差异来进行研究

研究者认为同卵双生子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由环境造成的,而异卵双生子的差异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这样,把基因和环境各自作用的范围和性质与相同的人格特征联系起来,便能够对哪些人格特征是由遗传决定的、哪些人格特征是由环境塑造的这个问题作出评估。

(2)对在相同环境和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同卵双生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

对在不同环境中养大的同卵双生子相似性的研究可以鉴别基因的作用。

研究不同环境中养大的同卵双生子的差异性可以揭示出环境因素的作用。

研究的结果是同卵双生子的相似性比异卵双生子高很多。分开抚养的与未分开的同卵双生子具有同样高的相关。

3.收养研究

收养研究是指研究在非亲生父母照料下成长的孩子。

(1)原理

这种研究提供了研究基因效应和环境影响的另一条途径。被收养儿童与其亲生父母之间的相似性程度可以考虑是基因的作用,而与收养父母之间的相似性程度可以认为是环境因素的影响。

(2)扩展

既包括亲生子又有养子的家庭研究

一个家庭中有四个孩子:两个是亲生子,两个是养子。这样就能够比较研究亲子之间、具有血缘关系的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分别被别人收养的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在人格特征方面的相似性。对于这些人格特征方面相似性的问题,如果可以得到答案,那将意味着遗传因素对特殊的人格特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个体,他们的基因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并且在不同程度的相似的环境中长大。通过测量这些个体的人格特征,我们能够确定在每一种人格特质上他们的基因相似程度和他们的测验分数相似程度之间的关系。

4.选择性饲养

(1)原理

选择性饲养的实验研究多用动物来做,方法是选择具有某种特质的动物,进行控制性交配,然后从第二代中再选出具有该特质的动物,相互交配,如此继续繁衍数代,来考察其特质的遗传性。也就是说,经过几代的繁衍后,所期望的行为特性保持了下来,得到了具有某种共同行为特性的动物。

(2)经典研究

研究过程

一个典型的研究是关于老鼠迷津能力的遗传研究。用选择交配法证明了“聪明”和“愚笨”老鼠的遗传作用。聪明老鼠的选择指标是让老鼠跑迷津19次,错误率少的为聪明鼠,错误率多的为愚笨鼠。遵循“聪明鼠与聪明鼠交配,愚笨鼠与愚笨鼠交配”的原则,繁衍出两组老鼠(聪明和愚笨),并控制两组的环境因素相同。

研究结果

a.繁衍到第7代时,两组之间在迷津学习的错误总数上已经几无重叠了,这说明两组的学习能力差异明显。

b.两组老鼠间的相互交配结果,繁衍出的小老鼠其学习能力产生出常态分布特征,大多数居中,聪明和愚笨的均为少数。之后的研究也发现情绪、动机都表现出同样的结果。

研究进展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大部分差异均可以由环境控制来修正。将聪明鼠养在“局限性”环境中,会变得类似愚笨鼠;而愚笨鼠在丰富环境中长大,也会变得近似聪明鼠。

(3)选择性饲养方法对于理解基因是怎样影响人类的某些问题行为也提供了一些帮助。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在行为和神经生物学水平上对酒精反应性、吸毒成瘾、戒毒方面起作用。

5.早晚期行为差异的对比研究

(1)原理

早晚期行为差异的对比研究是通过婴儿早期行为与长大后的行为差异来看遗传因素的作用的。研究指标有:观察0至1岁的笑的次数,出生数周哭的量,吸吮率,身体动作量。研究发现婴儿在活动水平或先天的活动类型上有很大的差异。一些研究者指出:婴儿活动水平、刺激敏感度、分心程度和反应活力上的差异,都归于原始反应范式,这些范式在人格结构的发展上似乎呈稳定的重要因素。

(2)经典研究

20世纪50年代,富有影响的研究是Alexander Thomas和Stella Chess启动的纽约追踪研究计划。研究者对100名儿童进行追踪,从他们出生一直到青春期,采用父母报告婴儿在各种情境下的活动的方法来定义婴儿的各种气质。在对婴儿的各种特质,进行评分的基础上,他们定义出了婴儿的三种气质类型:好玩适应的容易型婴儿,消极不适应的困难型婴儿,反应性低且温和的慢热型婴儿。

(3)评价

对早晚期行为差异的对比研究的质疑主要是,早期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也可能反映的是胚胎环境和分娩过程的差异,而非遗传。布兰查德认为孩子焦虑的倾向与母亲的分娩过程有关,母亲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胎儿的发展。另外,婴儿研究从个体发展很早的一点开始观察时,有些遗传所决定的特质不一定在出生时就马上出现,会遗漏一些现象。

6.体质差异研究

体质差异研究强调了身心关系,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人的身体特征与人格有关的观点。

(1)经典研究

研究过程

a.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对男大学生从前、后、侧三个角度拍照,对身体的17个部位进行测定分析,将体型分为三种:内胚叶型、中胚叶型和外胚叶型。

b.关于气质类型的评定,谢尔顿划分了三种类型:内脏紧张型,肌肉紧张型,头脑紧张型。

c.在体型与气质之间求得相关。

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内胚叶型与内脏紧张型存在高相关,中胚叶型与肌肉紧张型具有高相关,外胚叶型与头脑紧张型呈现高相关(如表4-1和表4-2所示)。

表4-1 体形与气质之间的相关(N=200)

表4-2 谢尔顿人格类型模式

(2)评价

体形与性格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年龄、营养等因素都会影响人的体型。所以,这类学说均受到普遍质疑。

(二)生理因素

脑科学的研究为探讨人格的生理基础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近十多年所取得的成果对于理解大脑的不同区域的功能、神经递质在人格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1.生物化学

(1)T型人格者,存在一种“寻求刺激”的基因,使得自己需要经常性地保持强兴奋状态。

(2)侵犯行为可能与缺乏某种酶有关系。

(3)在分子遗传学技术方面,将神经递质和神经症联系到了一起。

2.脑功能定位

人格心理学家通常更关心人格与脑功能正常变化之间的联系。

(1)最早研究脑与行为的关系的人是哥尔,他被看做是颅相学的奠基人。颅相学就是要定位出负责各种情感和行为功能的脑区所在。

(2)艾森克认为,影响外倾性的大脑系统是皮层网状结构。根据艾森克的理论,外向性格与内向性格的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他们所在的生理刺激等级,特别是所在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ARAS)存在差异。这一系统控制着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刺激的级别。

内向的人的感觉阈限较低,只需要少量的刺激就会放大地传递到中枢神经,这会使得他们在行为上更趋向于平静,甚至孤僻。

外向人的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接受刺激阈限较高,致使他们追求各种活动以增加刺激的丰富性与强度。

所以,外向人比内向人更加积极地与人交往,参加聚会等社交活动。

(3)斯腾博格对外倾性和P300对图画的注意引出反应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外倾性与支持认知活动的大脑有联系。

(4)杏仁核在对所有情绪性刺激的反应中都是很重要的,而在负性情绪刺激引起的反应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杏仁核在恐惧性条件反应和无意识情绪记忆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

杏仁核受到损伤的个体,对恐惧性刺激建立条件反射和记忆过去建立的恐惧性条件反射都出现了困难。

(5)左右半球优势与情绪反应

依据卡根的研究报告,内向的孩子的右半球表现出较高的活动水平,而那些非内向的孩子则左半球的活动占优势。一项关于个体间脑功能单侧优势差异的研究,发现脑功能的差异与积极情绪或者消极情绪反应有关。

(6)额叶与情绪反应

持续性情绪压抑的个体相对于无沮丧情绪的个体来说,其前额叶的激活水平降低;并且,左侧额叶前部或者左侧脑区损伤很可能会使人变得情绪压抑,而那些右侧大脑相同区域损伤的病人则很可能变成躁狂者

与其母亲分离所造成的情绪压抑程度越大,右侧半球前部的激活水平越高;并且,与那些在同样情景下表现出悲伤情绪程度小的被试比较,这些孩子的左侧半球前部的激活水平低。

(三)关于遗传生理因素作用的评价

1.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

3.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二者不存在“全或无”的情况。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形成的难易。

近些年来,关于进化和遗传对人类心理功能的贡献的看法又重新受到重视。这使得人格研究从简单的心理环境决定论中摆脱出来。然而,现在的危险在于,这种做法有些矫枉过正,容易使人走向另一极端——人格几乎完全是由生物学特性决定的。

二、家庭与早期经验

(一)家庭成因

  家庭间存在社会 “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

强调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间的差异对人格发展的影响,探讨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

1.父母人格的影响力

(1)孩子的人格是在与父母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攻击型的父母倾向于有攻击型的孩子,父母的行为示范并实施攻击性行为,会使得原本具有攻击性倾向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相反,富于感情丰富的父母将会示范并鼓励孩子采取更富情感性的反应,因此也加强了孩子的利他行为模式而不是攻击行为模式。

(2)父母人格影响孩子人格形成

孩子的人格就是在父母与他们的相互磨合中逐渐形成的。一般研究者把父母的人格分成三类,这三类人格造就了具有不同人格特征的孩子(如表4-3所示)。

权威型人格的父母对子女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由父母来控制。

放纵型人格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甚至达到失控状态。

民主型人格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并给予孩子积极正确的指导。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民主型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表4-3 父母人格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晌

2.家庭教养方式

(1)母亲在与子女的关系上的特点

与孩子接触太多,不离孩子身边左右。

人为地延长孩子的“婴儿照顾期”,把长大了的孩子还视为婴儿看待,喂饭并帮孩子穿衣。

禁止孩子的独立行为。

这种“过于保护型”母亲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即保护-纵容型和保护-支配型,从而导致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点。这两类母亲对孩子的教养都造成了孩子的人格弱点(如表4-4所示)。因此,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征。

表4-4 两种保护型母亲与孩子人格特征的关系

(2)贝克描述了两种不同教养方式“温暖-敌意”与“限制-放纵”的交互作用,对子女人格形成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如表4-5所示)。

如果教养方式是“温暖”与“限制”相匹配,孩子就会形成顺从、依赖、守规矩、懂礼貌、爱整洁等人格特征。

如果是“温暖-放纵”的教养方式,孩子就会形成活泼、外向、进取、独立等人格特征。

如果父母是“敌意-限制”型教养方式,孩子就会形成畏惧、退缩、自我攻击的人格特征,甚至出现心理问题等。

如果父母是“敌意-放纵”式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攻击、反叛性格,甚至会犯罪。

表4-5 两种教养维度交互作用对子女人格形成的不同影响

(二)早期童年经验

1.早期童年经验影响人格的表现

(1)与人接触的起始模式主要是由孩子童年时的照看者决定,过了早期的几年以后,友谊关系更多地发展为与同龄团体有关,而且会变得更加稳定和难以改变。

(2)早期被剥夺母亲照顾的孩子,长大以后在各方面发展均受到影响。这些人格特点会影响他们一生的顺利发展,出现心理不健康、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3)在儿童成长的早期,家庭和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关于早期经验作用的评价

(1)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向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也会引发儿童不良人格的形成,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使孩子形成不良人格特点,逆境也可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

(2)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

(3)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对于正常人来说,随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童年的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其效果不会永久不衰。

(三)家庭因素对人格影响的结论

1.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

2.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良好人格特征的形成。

3.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三、学校与社会文化

(一)学校

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学生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

1.教师的管理风格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特别是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又是学生评量言行的标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

(1)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气氛区”,在教师的不同气氛区中,学生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2)不同管教风格的教师对学生人格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在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下,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如表4-6所示)。

表4-6 教师管理风格对学生言行的影响

(3)教师的公正性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学生极为看重教师对他们是否公正、公平,教师的不公正表现会导致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质的降低。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了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爱,在教师的关注下,他们会朝向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教师使用奖惩措施对学生产生不同影响。

(4)教师人格特征与学生人格特征的和谐性常常会影响教育实施的力度及有效性

当师生人格类型匹配融洽时,会对学生的学习及人格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师生间人格不匹配,则会对学生学习产生阻碍作用并不利于其人格发展。

2.同伴集体

(1)学校是同龄群体会聚的场所,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班集体是学校的基本团体组织结构,班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对于学生人格发展中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2)少年同伴群体是一个结构分明的集体,群体内有具有上下级关系的“统领者”和“服从者”,有平行关系的“合作者”和“互助者”。这个群体中体现有不同于孩童与成人群体的少年亚文化特征。在少年这个相对“自由轻松”的群体中,他们实习着待人接物的礼节与团体规范,他们了解了什么样的性格容易被群体所接纳。

3.学校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体现

(1)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2)同伴群体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3)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二)社会文化

1社会文化与人格特征

(1)社会文化与人格特征的相互作用

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人格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功能。这种共同的人格特征又使得个人正好稳稳地“嵌入”整个文化形态里。

(2)关于人格的影响力大小的因素

社会顺应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这要看社会对顺应的要求是否严格。越严格,其影响力就越大。

行为的社会意义

影响力的强弱也视其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大小而异。对于不太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社会容许具有较大的变异;但对在社会功能上十分重要的行为,就不太容许其有太大的变异,社会文化的制约作用就越大。但是,若个人极端偏离其社会文化所要求的人格基本特征,不能融入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可能就会被视为行为偏差或心理疾病。

2.社会文化对人格影响的表现

(1)民族性格的差异

社会文化具有对人格的塑造功能,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例如,米德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她发现来自于同一祖先的不同民族各具特色,鲜明地体现了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

(2)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

跨文化研究是通过比较不同社会文化下的差异来确定文化对人格影响作用的研究模式。要了解人格就不能撇开人们所处的社会特征。

社会特征对人格的影响

瑞斯曼曾描述社会特征对人格的影响,提出了三种社会形态:传统取向、内心取向和他人取向。

a.传统取向者的人格特征是顺从传统和社会秩序,注意与他人之问的既定关系,注意文化赞同的目标,害怕违反社会行为规范。

b.内心取向者的人格特征正好相反,注重金钱、物质和权力,不愿违背内在原则,其内在标准是由其父母或某一权威人物深植在他心中的一套目标,他力求达成这一目标。

c.他人取向者注重顺从他人,常为自己人缘不好或不受他人喜欢而感到焦虑。

社会意识形态对人格的影响

价值类型说是以社会意识形态为标准的人格划分模型。这种模式是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偏爱的人格模式。德国人斯普兰格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这种性格类型体现了价值观成分(如表4-7所示)。

表4-7 斯普兰格人格类型模式

3.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四、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一)交互作用理论与例证

1.交互作用理论

交互作用理论认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人的自身特点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卡司皮等人区分出三种相互作用的类型,这些相互作用在从童年到成年的人格发展中持续起促进作用。

(1)反射作用,涉及个体通过像自我图式之类认知结构的控制,而呈现出对周围环境刺激的解释和过滤上的不同。儿童可能发展关于他们自己的和外界的认知风格特征。

(2)激发作用,类似于班杜拉的相互奖励决定论的概念。儿童的行为与来自其他人的反馈有密切联系。

(3)前活动作用,涉及活动的选择和环境的结构。例如,Swan认为个体倾向于形成与他们的自我概念相一致的人际行为,这进一步促进自我概念的稳定,结果又促进了行为方式的稳定。

2.例证—T型人格

(1)T型人格是一种描述追求冒险与寻求刺激的人格维度。在这一维度的两极是截然相反的人格特征。位于维度一端的大T型人格行为是好冒险、爱刺激的特性,位于另一端的小t型人格行为是逃避冒险、减少刺激的特性,多数人的行为介于二者之间。

(2)T型人格的形成受遗传、环境的双重影响。

兴奋型神经类型占主导的人易形成大T型人格,抑制型神经类型占优势的人易成为小t型人格。

环境对T型人格具有很大的影响,包括社会、家庭、同伴等。环境可使人朝着积极、健康、富有创建性的方向发展,形成T+型人格;环境也可使人朝着消极、颓废、具有破坏性的方向发展,形成T型人格。

(3)具有T-型人格的青少年经常会采取一些不良行为来寻求刺激,如犯罪、吸毒、酗酒、暴力行为等;在T-型人格中,又有智力型与体力型之分,应用高科技手段犯罪的人常常是智力T-型人格,而街头抢劫犯等多为体力T-型人格。相反亦然,科学家的科学探索精神体现了智力T-型人格特点,从事极限运动的运动员多为体力T-型人格。

(4)美国自称是拥有这种T型人格特征的典型国家。美国人敢于冒险、热衷于寻求刺激的人数比其他国家多。造成这种民族性格的原因包括:

历史因素,美国大陆本身是具有T型人格的探险家发现的。

遗传因素,美国是容纳移民最多的国家,而移民多数具有较强的T型人格特征。

社会因素,美国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比其他国家更推崇独立自主、探新求异的行为,这些都助长了T型行为。

美国人的T型行为也会有其正负两种类型(T+和T-),美国是暴力与创造性均高的国家。从T型人格的形成上,可以看出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其他人格因素也如此,人格是先后天的合金。

(二)遗传与环境的分离性研究原则

高德斯蒙提出遗传与环境的分离性研究的原则:

原则1:同卵双生子(MZ)具有相同的基因形态,其人格差异可归为环境因素。研究者可以研究不同环境对相同基因的影响,考察遗传与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孰重孰轻。

原则2:异卵双生子(DZ)具有不同的基因形态,但在环境上有许多相同的元素,提供了环境控制的可能性,因此可研究相同环境下不同基因的表现。

简单地说,同卵双生子之间的差异是由环境造成(决定)的,而异卵双生子的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

复合双生子法(co-twin)是同卵双生子分开抚养的研究,是一种以区分遗传与环境的作用的方法。

(三)遗传率

1.含义

高德斯曼用统计学方法来测量遗传因素在某一人格特质上所占的比重,这一估计值为遗传率。他用同卵双生子在某一特征上分数的一致性的程度,与异卵双生子分数的一致性程度相比较,由此估计出每一特质中遗传因素所占的比重。

2.遗传率的公式

遗传率(H)的公式为:

HT是总体变异数,HG是遗传差异所产生的变异,HE为环境差异所产生的变异。H值大,说明同卵双生子在该特质上的相关性高于异卵双生子。高德斯曼发现许多人格特质的H值都很大。但资料并未显示在哪些人格特质上高。

(四)遗传与环境作用大小的比较

1.我国双生子的研究

(1)研究过程

我国一项双生子的研究持续了近20年,给这些双生子施测《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这个测验包括10个分量表。然后计算同卵双生子分数的相关性(rm2)、异卵双生子分数的相关性(rD2)以及遗传率(H)。遗传效应的统计公式(粗略估计)如下:

rm2:同卵双生子的相关

rD2:异卵双生子的相关

H:遗传率

(2)研究结论

同卵双生子在精神分裂症、疑病症、社会内向和性病态这几种人格特征上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而异卵双生子则没有表现出来人格的这种相似性。

不同人格特征的遗传率不同。这说明了遗传在不同人格特征上的作用有大有小。其中,精神衰弱、抑郁症、疑病症、社会内向和性病态的遗传作用更强。而癔病、轻躁狂的遗传作用则较弱。

2.遗传与环境作用的公式

比较遗传与环境作用的公式是:

例如,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rm2=0.71,且达显著性水平(P<0.01),而异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rD2=0.27,未达显著性水平(p>0.05),将两个相关系数代入公式,H:E=44:29,说明遗传作用>环境作用。

(五)评价

综上所述,人格是先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这是研究者们已达到共识的结论。但是,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人格形成产生影响的机制是研究者们面临的新课题。人们试图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