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康之《一般管理学原理》(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课后习题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1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

答:管理是人的重要社会活动之一,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通过管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就会变得有目的、有秩序并得以顺利地进行。管理是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概括地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管理的总体特征:

(1)管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

(2)管理的最基本形式是组织。在此意义上,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组织中由一人或若干人通过行使管理权力和履行各种管理职能,使组织中的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并达成组织目标的活动。

(3)管理既是一个体系,又是一个过程。管理是由管理者、被管理者、相应的物质载体,以及管理手段、技术和方法构成的组织系统。

(4)管理最主要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

(5)现代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2论述管理的基本特征。

答:管理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概括地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管理的总体特征:

(1)管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组织方式。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管理又是一种历史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充分发展了的协作关系的出现,意味着高度分化了的管理的存在。在这种管理活动中,管理者职业化了,因而管理也就表现为一种职业活动。

(2)管理的最基本形式是组织。人类社会一切生产活动中的协作关系能够演变为自觉的管理活动,其前提条件就是以组织的形式把协作关系固定下来,使它成为一种可以遵循的程序,并根据这种程序有效地去实现活动目标。在此意义上,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组织中由一人或若干人通过行使管理权力和履行各种管理职能,使组织中的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并达成组织目标的活动。

(3)管理既是一个体系,又是一个过程。管理是由管理者、被管理者、相应的物质载体,以及管理手段、技术和方法构成的组织系统。在管理系统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管理是不能够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的,任何管理都必然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管理不仅体现出系统性,还体现出过程性,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实现他们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4)管理最主要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管理主要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一道去完成管理系统目标的活动。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管理系统优化,调动起所有人的潜能,形成一种有机合作的整体力量,并弥补系统中一切可能存在的缺陷和可能出现的不足。所以,把重心放在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上,已成为现代管理者的基本内容。

(5)现代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管理科学的出现,使管理进入到了科学管理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成功管理总是属于那些遵循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管理者。所以,这一时期的管理是一种科学。现代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它自觉地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为指导,但不是仅仅停留在管理理论的约定上,而是根据管理实践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而需要实现管理科学与管理艺术的高度统一。

3论述管理的历史类型。

答:管理的历史类型可以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等不同的社会历史类型中来加以认识。

(1)原始社会是政治统治组织产生以前的一种社会形态,这个历史阶段中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是原始公社制度和氏族组织。原始人之间的联系,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社会管理的特点是:习惯化的管理方式;原始的民主管理制度;简单的管理机构;人格化的管理权力;单一性的集体事务管理方式。

(2)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最重要的生产资料都是土地,整个社会带有农业社会的特征,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管理,都包括在统治型管理之中,整个社会的管理主要表现为统治型管理。农业社会统治型管理的特点是:统治机构设立,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初级的管理制度产生,但它在管理中的作用还很有限;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3)工业社会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工业社会的管理的特征是:科学化。管理的科学理论产生且被广泛运用,并以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揭开了人类科学管理的序幕。分权化。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的集权政治,建立了分权化的国家管理体制。在生产领域,由于机器的广泛采用,社会生产日益专业化。法制化。工业社会的管理是通过严密的规则系统的建立而进行的。系统化。系统论的产生及其在管理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为系统化管理提供了可能。系统化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管理主体具有全局观念,注重管理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管理主体能正确处理管理系统的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管理主体重视结构在整体系统中的作用。追求效率。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并被运用于管理实践之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源源不断地进入管理领域并发挥作用;人力资源得以开发利用,管理制度走向健全,管理体制日益完善。

4谈谈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在现代社会,管理的社会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我们都可以看到管理的积极作用。具体地说,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人类一切有组织的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管理。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管理的普遍性之中,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2)管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管理可以促使科学技术与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有效地结合起来,尽快投入生产,使总体生产力得以扩大和发展。

(3)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根本保障。一方面,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相应资源的支持,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是一切管理活动赖以开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管理正是通过有效配置资源而发挥作用的。

(4)管理是增强一个组织实力和竞争力的必要前提。有效管理的作用就在于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和占用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增强组织的实力和竞争力。

(5)管理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社会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是管理发展的结果。

5论述管理学的性质。

答:关于管理学的性质,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所揭示的管理原理适应于各类专门的具体的管理形式,一般管理学是各门具体的或专门的管理学科的共同基础。管理学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来研究社会管理活动过程中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管理活动是十分复杂的社会性活动,影响这一活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管理学无论是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方法上,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征。

(2)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方面,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具有其他学科所共有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管理学又有着很强的实践性,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它必须时刻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具体表现在:管理的功能就在于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较少的投入或消耗争取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管理本身不能直接创造价值,它必须借助于被管理者及其他各种条件,并通过它们来体现或实现管理的价值,而且,管理所创造的价值是很难被明确地确定的;通过管理以提高效益,需要一个过程。

(4)管理学在方法上是一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学科。管理学应该而且能够广泛运用数学知识,凭借多种数学运算,以实现其更高程度的科学化与精确化。但是,管理主要是同人发生关系,对人进行管理,所以,人的心理因素就是一种不可忽略的因素。因此,很多时候只能进行定性分析,采用价值判断的方法。

(5)管理学是一门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科。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在不同时代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不同历史阶段的管理,在思想、内容、性质、方法和手段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管理学,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针对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社会制度等方面业已发生的变革,努力揭示现代管理规律,反映未来管理趋势,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学科知识体系,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使得管理学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6如何把握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结构?

答: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管理学已经成为涉及人类社会一切领域,包含着上百门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科学知识体系。在整个人类社会中,人们会按照专业化分工的原则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许多多专门的管理学科,如经济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军队管理学、公安管理学等。而在每一分支学科中,又形成了许多更细的分支学科。

久而久之,人们从社会普遍存在的管理活动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基本规律(包括一般的原理、理论、方法和技术),构成了一般管理学的内容。

一般管理学是整个管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它的任务是探讨人类社会一切管理活动的一般性问题。一般管理学是联系各门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交汇点。中国的管理学研究,正在从工商管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科学技术管理、军队管理等各个角度向一般管理学这个交汇点收敛、聚焦,具有中国特色的一般管理学体系正在形成。

7试述管理学的研究现状。

答:组织要在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正是基于这一点,各管理学派都在努力寻找更有利于组织发展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在他们看来合乎理性的各种假设并展开论述:

(1)经典管理理论第一次把管理作为一个科学领域进行研究,它对管理的主要过程、管理的职能和技能的论述在今天仍是管理学界的共识,并指导着管理的实践。组织行为科学学派对激励诱导、群体及组织内人际关系作了详细论述,确定了工人是最有价值的资源这一论断。

(2)管理科学学派运用数学模型和程序求得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特别是运用最新的信息情报系统,大大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3)决策学派注重效果,其从“效果”出发,充分考虑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并认为效率是实现效果的必要条件。

(4)经验管理学派则试图通过成功与失败的实例分析,寻找在同类条件下实现有效管理的方式,认为一个有效的组织必须以管理者的有效性为基础,而且管理者的有效性本身是对组织发展的最重要贡献。

(5)系统管理理论强调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认为系统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果。权变管理理论则提出根据不同情况随机应变,从而使管理更加适应变动着的环境的要求。

传统管理理论将重点放在对“事”和“物”的管理上,漠视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目标,看不到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为科学理论把人的因素放在了首位,并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中的许多理论成果,提出了“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等假设。其缺陷是过分强调人的感情方面和社会方面因素的作用,较少探讨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以及理性和经济方面因素的作用。

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尽管朝气蓬勃,但是,中国的管理学研究存在着严重的畸形化问题,不同的管理学科之间缺乏相互认同,也很少交流,某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排斥着其他任何研究方法。特别是存在着“唯学术”的倾向,满足于研究成果在小圈子中分享。

8管理学在未来发展中会出现哪些发展趋势?

答: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是推动管理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影响管理学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主要是与管理学相近的其他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决策科学和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科学的发展。影响管理学发展的第三个因素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发生的各种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实践之间的融合、借鉴。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管理学本身呈现全新的发展趋势:

(1)管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理不仅是决定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且是现代生产力的首要构成要素。管理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

(2)管理学的理论化、哲学化趋势。纵观管理的发展史,由管理活动上升到管理学,由管理学上升到其基本原理,再由管理学原理上升到管理哲学,表现了人类对管理认识深化的历程,这正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总趋势。管理学的理论化趋势将表现为对各类管理之共同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并对这些规律进行一般性的概括和抽象。管理学的哲学化趋势表现在,从哲学的高度对管理进行最高层次的考察与解释,把管理与哲学沟通起来。

(3)新的管理学分支的发展将更加迅速。由于社会及其经济活动正在面临着巨大的结构性变革,管理活动将要解决许多全新的课题,在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对组织适应性的管理等,都将成为一些新兴的管理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

(4)管理学将更多地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紧密结合。管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发展除了得到管理实践创新的不断推动之外,还得益于其他相邻学科的发展。未来的管理学在管理方法上将会更多地借鉴这些学科发展的成果,表现出与这些学科的发展更紧密地结合的特征,会表现出一种发展中互动的状态。

(5)管理学研究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主要因素将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如何充分地开发人的智力和体力将成为管理学的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将人作为一种知识载体的研究将更为突出。在管理中突出人的因素还不仅仅是突出其作为人力资源方面的内容,而是更加强调其道德主体的价值。

(6)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管理学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是管理的实践。管理理论将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不仅管理学的科学研究会更多地吸引理论工作者的兴趣,而且管理工作者也将会更加重视管理理论的作用,更加自觉地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管理工作。

9如何认识学习管理学的意义?

答:人类已经在根本上从自在的阶段进入自觉的阶段,学习、研究管理学已经成为管理活动的必要条件和进入整个社会生活系统的必要准备。

(1)学习管理学有助于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方面,管理有其自身的规律。管理学从一开始就肩负着总结概括管理规律,帮助学习者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以提高管理能力的使命。

(2)学习管理学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要素,提高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它既有独立的实体要素,包括生产资料、生产对象和生产者,也有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及管理等。其中,管理贯穿于生产力的具体结构中,管理是否科学,直接影响着生产力各要素的组织,影响着生产力的水平,影响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

(3)学习管理学也是个人谋职和从事社会活动的必要准备。从事管理工作必须以学习管理学为前提,但是,不准备从事职业管理活动的人,也同样需要学习管理学。这是因为一旦走上社会,每个人不是从事管理工作就是被人管理。在我们的时代,管理活动是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每个人都处于一个或多个管理系统之中,管理就是我们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因而,学习管理学,不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或多或少地学习一点管理学知识。

10论述学习管理学的方法。

答:学习管理学的基本前提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包括两层含义:

(1)认真学习管理理论,但不盲目照搬理论,而是根据管理实际灵活地运用理论;

(2)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管理经验,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外国的成功管理经验加以批判地吸收。

唯物辩证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基本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比较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的方法、数学分析的方法、案例研究的方法等。在当今的所有学科门类中,管理学是最集中体现出一种实践思维的学科,学习管理学所接受的是一种实践思维训练,反过来,也需要用一种实践思维观去认识如学习管理学。

总之,学习和研究管理学,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吸收和采用多种学科的知识,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和发展管理学,为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做出有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