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5.1 复习笔记

学前儿童是指从3岁到6、7岁的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一般正在接受入小学之前的教育,所以被称为学前儿童(狭义),习惯上也把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称为幼儿。

一、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

(一)身体发育

1.身高和体重

儿童身高体重增长的速度较3岁之前有些降低,但与以后各时期相比仍然很快。6岁儿童的身高已达11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20公斤。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逐渐向接近成人比例的方向发展。

2.骨骼

儿童的骨骼更坚硬了些,但骨化过程还远未完成,易变形,要注意保护,走、坐时间不宜过长,姿势要端正。

3.肌肉

儿童的大肌肉已比较发达,小肌肉在儿童5~7岁时才开始发展,所以大肌肉动作(如手臂动作)比较协调,小肌肉动作(如手指、手腕动作)显得笨拙。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

神经系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大脑结构和机能的发展两个方面。

1.脑结构的发展

儿童脑结构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脑重增加

儿童出生时,脑重仅为400克左右,儿童3岁时达1000克,7岁则可达128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0%以上。

(2)神经纤维增长

2岁以后,出现了向竖直方向延伸的分支。儿童神经纤维的分支继续加多、加长,为形成复杂、众多的神经联系提供了物质基础。

(3)神经纤维基本髓鞘化

这使儿童神经传导更加迅速、准确。大脑半球表面有许多皱褶,凹陷部分称为沟或裂,隆起的部分称为回。

皮层的四大区域

根据几个重要的沟或裂将皮层分为四大区域: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如图5-1所示)。

图5-1  大脑半球背外侧面

皮层的成熟顺序

枕叶最早成熟,其次是颞叶、顶叶,额叶成熟最晚。

脑发育的两个加速期

在4~20岁期间,脑的发育有两个显著的加速时期,一个在5~6岁间,另一个在13~14岁间,这说明,儿童脑的发育不仅很快,而且已经相当成熟。儿童出生时,皮质的组织结构和皮质一级区已成熟,比较复杂的二级、三级区在出生后,特别是在3岁左右才迅速发展起来。

人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机能系统

人的心理现象,特别是比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如思维、意志等)绝不是脑的个别区域活动的结果,而是脑的机能系统协同活动的产物。

脑的整个机能系统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机能结构:

a.调节张力与觉醒的结构

这一结构的作用主要在于为心理活动的进行提供觉醒状态。而人只有在觉醒状态下才能接受和处理各种信息。脑干的网状结构是调节皮层张力、保持觉醒的特殊组织。网状结构如受损伤,皮层的兴奋性就会降低,甚至导致睡眠或昏迷状态。

b.接受、加工和保持信息的结构

这个结构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包括枕叶的视觉中枢、颞叶的听觉中枢、顶叶的一般感觉中枢,以及味觉、嗅觉等中枢。这些中枢由各种高度专门化的神经元组成,分别接受由外周感受器传人的各种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将信息储存起来。该结构又可细分为三个区:

第一,一级区,又称投射区。从不同感受器传入的各种感觉信息直接投射到大脑皮层上相应的一级区,形成各种感觉;

第二,二级区,也称外围区,分布在一级区的外围。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一级区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从而反映各种刺激之间的关系;

第三,三级区,位于不同感觉中枢的交错部位。对不同感受器传入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复杂的知觉,并能反映物体的某些具有抽象概括性的特征(如空间排列特征,数量特征等)。因此,它对于加工感性材料,甚至形成抽象认识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三级区还具有储存信息的功能。

c.计划编制、调节控制活动的机构

第一,主要功能:

该结构的主要功能在于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信息进行最复杂的整合,并把整合后的信息以最快速度传至效应器官,转化为人的行动,同时,它还能监督控制行动过程,使之按预定计划进行。

第二,所在部位:

该机能结构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额叶。如果额叶受损伤,人的行为就会丧失目的性、意义性和组织性。

人的心理活动,尤其是高级的心理活动,始终是这三种机能结构协同活动的结果。

2.脑机能的发展

(1)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加强

兴奋过程的加强

兴奋过程的加强表现为儿童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条件反射容易建立等。这就使儿童有更多的时间去看、去听、去接触各种事物,从中获得新知识,增长聪明才智。

抑制过程的加强

抑制过程的加强使儿童可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减少冲动性,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儿童精确地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皮质抑制机能虽有发展,但总的说来,兴奋和抑制过程还是不平衡的,兴奋强于抑制,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2)条件反射易建立,而且比较巩固

学习与条件反射建立的速度和巩固程度有直接关系。条件反射容易建立,意味着学习新知识比较快。建立以后比较巩固,则意味着新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

(3)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加强,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进一步发展

人的两种信号系统是密切联系着的。第二信号系统必须以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为支柱,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又要受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第一信号系统活动的支持下,形成和发展第二信号系统的过程。

第一信号系统是心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和无意性的生理基础

幼儿学会说话之前,只有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因而只能通过直接感知认识事物,心理活动和行为都不受意识的控制调节,是随外界事物或个体生理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幼儿言语的发生,第二信号系统逐渐形成

第二信号系统是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性和有意性的生理基础。一开始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仍占绝对优势。随着年龄的增长,第一信号系统的优势地位逐渐下降,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日益增强。

儿童期,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已经大大加强了

a.第一信号系统的作用日趋降低,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逐渐增强,儿童心理逐渐由具体形象性开始发展抽象概括性,由无意性开始发展有意性。幼儿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客观事物获得知识,而且能够通过语词的描述、讲解来获得间接经验。同时,能够按照成人的言语指示和自己的言语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b.尽管儿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较以前大大增加了,但与第一信号系统相比,其发展仍然是很不完善的,这就决定了儿童心理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无意性。

儿童期两种信号系统容易发生脱节现象。对儿童进行教育时,要充分认识这一特点,并且尽量避免这种脱节现象形成稳定的行为倾向。

二、学前儿童活动的发展

游戏、学习、劳动是儿童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儿童心理正是在各种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一)游戏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形式。

1.游戏是一种具有社会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1)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

游戏是在儿童接触社会时,产生了参加成人的社会活动的强烈愿望,带有浓厚的社会性。表现为游戏的主题和内容都来源于社会生活。

(2)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虚构与真实的巧妙结合。

幼儿是在忠于现实生活逻辑的前提下,加上了自己的想象,是通过变革现实来反映现实的。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的特殊形式,是想象与现实的统一。

游戏的创造性使幼儿在游戏中,既能在假想的情境中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如开汽车、当医生等),又不受真实活动所要求的条件(知识、技能、工具等)的限制;既可以充分展开想象,又能真实地体验人间的一些情感和关系(如医生对病人的同情等),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乐趣。

2.游戏的主要心理结构

(1)想象

想象是游戏中最重要的成分。游戏中的想象,用幼儿的话说就是“假装”。离开这种“假装”,游戏也就不成其为游戏了。游戏中的想象不是凭空进行的,它实际上是对有关生活印象的加工和重新组织。幼儿必须具有一定的有关社会生活的经验,才能进行想象。

想象在游戏中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游戏材料——以物代物,一物多用

材料(工具)并不是真的,而往往是用其他物品(包括玩具)代替的。而这种代替功能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幼儿可以根据游戏的需要而变换物体的用途,这就是想象的作用。

游戏角色——以人代人

典型的游戏——角色游戏总有一定的人物。幼儿在游戏中总是改变自己的身份而以一种想象的身份——角色出现,并以所扮演的角色自居。

此外,游戏情节的展开,游戏场所的变换等方面也充满了想象的成分。

(2)直接兴趣和愉快的情绪

游戏的重要特征——轻松和愉快

直接兴趣是促使幼儿进行游戏的力量。直接兴趣引起的活动又往往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没有兴趣和愉快的活动就不是游戏。

学习和劳动与游戏的不同之处

a.学习和劳动可以由直接兴趣引起,但更多的是由间接兴趣引起。这种兴趣不是指向活动过程,而是指向活动结果,称为间接兴趣。

b.尽管学习和劳动的结果可以使人愉快,但其过程本身却不一定如此。游戏则不然,它任何时候都只能由直接兴趣引起,而且过程本身就使幼儿感到愉快。游戏又是一种自由的、轻松、充满乐趣的活动。

(3)动作和言语

幼儿总是通过动作、活动来进行游戏的

积极活动的机会越多,幼儿的兴趣相对也就越大。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一般都要争当活动机会多的角色。

角色游戏离不开言语活动

完全沉默的游戏也很少见。角色游戏更离不开言语活动。游戏前,幼儿要通过言语商定游戏主题,分配角色;游戏中,也要用语言进行交际。即使在“独自玩”的情况下,也常发现幼儿一边玩,一边自言自语。

动作和言语是实现游戏构思的基本手段。游戏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除了上述几种因素外,还包括许多心理成分,如感知、记忆、思维等。上述几种不过是最为突出的成分。

3.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1)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智力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幼儿在搭积木、玩沙箱等建筑游戏中,能够认识各种建筑材料、各种物体的性质和特点,获得初步的物理经验。

游戏促进各种心理能力的发展

a.游戏时,幼儿的各种感官都要参加,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

b.为了正确、确切地表现某些事物,儿童必须有意识地回忆以往的知识经验。特别是在规则游戏中,儿童必须有意识地去记住某些游戏规则,这就促进了有意记忆和有意注意的发展。伊斯托米娜的研究证明,在游戏条件下,幼儿有意记忆的效果比实验室条件下要好得多(见表5-1)。

表5-1  儿童在不同条件下识记五个词的平均数

c.游戏能够给促进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游戏并非是以往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儿童在共同确定游戏主题、构思情节、制作“道具”等一系列活动中,总是在积极思考,不断解决问题。

d.游戏以想象为前提,同时又不断增进想象的目的性,并促使它朝着创造想象的方向发展。

(2)游戏又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儿童优良的个性品质。

儿童在游戏中总是以角色自居,力图像扮演的人物那样行动。在实际的模仿活动中,儿童不仅能体验到劳动者的高尚情操(如医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初步理解司机与乘客、医生和病人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在“人”(扮演的角色)与“我”(扮演者)的比较中发展自我意识。

(3)游戏能加强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往。

在游戏中,儿童共同商定主题、制订规则、互相影响、互相监督,有利于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增进相互理解,培养合作精神。

(4)由于游戏对儿童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了儿童的意志。

马努依连柯的实验发现,儿童在游戏条件下(“哨兵站岗”)坚持站立不动的时间,远远超过仅仅按照成人的要求而站立的时间(如表5-2所示)。

表5-2  儿童在不同条件下保持姿势的时间

(5)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制力和自觉纪律。

游戏是一种不带任何强制性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幼儿在游戏中可以随心所欲,他们的行为必须受游戏规则的约束。这种约束不是外加的,而是一种自我监督、自我调节。

总之,游戏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对儿童整个身心的发展都能起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绝不是自发的,而是在教育者的正确组织和指导下实现的。

4.游戏的发展

随着幼儿身心的发展,游戏活动的内容、形式等都有一系列变化。

(1)游戏的内容逐渐丰富、深刻

从游戏主要的内容看

随着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其游戏所反映的内容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到远。最初幼儿的游戏往往是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以后逐渐反映成人的生产劳动,甚至反映社会生活。

从游戏的情节来看

最初幼儿较多的是反复模仿、重复成人运用物体的个别动作,或表现事情的个别情节到后来能逐渐能把一个个动作、情节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游戏。单纯的动作模仿逐渐减少,游戏越来越着重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

(2)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日益复杂,集体性逐步增强

小班幼儿常常一个人独自玩,即使几个幼儿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逐渐习惯2~3人一起玩,但时间很短,常常只有几分钟。

中班在一起游戏的人数有所增加,时间可延长到几十分钟,游戏也开始有了共同的主题,出现了角色分工。

大班集体活动的人数更多,而且人员相对固定,玩的时间有时可持续几天,组织也越来越复杂,出现了有联系的分组游戏。

游戏的类型也发生着变化。小班基本上是模仿性游戏。中班开始出现角色游戏,以后,相继出现规则游戏、表演游戏,最后向学龄期特有的竞赛游戏过渡。

(3)游戏中的计划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逐步提高

计划性

a.小班幼儿的游戏缺乏计划,往往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游戏,看见别人玩什么就跟着玩什么。

b.中班幼儿已能预先拟定主题,大致规划出怎么玩。

c.大班则能对角色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并预先商定好游戏规则。

独立性

a.小班儿童需要成人的不断提示启发才能展开游戏;

b.中班已能自己构思,自己组织游戏,但发生纠纷时还要依靠老师;

c.大班基本不需要教师帮助。

创造性

最初,游戏几乎完全是模仿或再现成人的动作,以后逐渐能重新组织或改造以往的经验,创造性地开展游戏。

幼儿游戏的发展与其他心理发展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它反映心理从具体向抽象、从无意向有意发展的趋势,同时,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促进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二)学习和劳动

1.学习

(1)学前儿童学习活动的特点

3岁以后,幼儿已掌握了口语,各种心理过程(如感知、记忆等)虽然仍以无意性为主,但有意性也开始发展,这就为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学习提供了条件。

不同于入小学后的正规学习,学前儿童的学习活动只是正规学习的一种准备。这种准备不仅包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2)学前儿童学习活动的发展

小班幼儿基本意识不到学习的目的、任务。他们只是对学习过程感兴趣,往往把学习当作游戏看待。

中班幼儿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把学习和游戏区分开来,但坚持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很短,主要仍是以游戏的形式来掌握知识。

大班幼儿为升小学而学习的目的逐渐明确,并能按学习任务进行活动。对大班幼儿适当采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仍然是必要的。许多研究表明:儿童有很大的学习潜力,重视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2.劳动

(1)幼儿的劳动主要不在于创造多少物质财富,而是要通过劳动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动作,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培养劳动习惯和爱劳动的品质。

(2)幼儿由于好动的特点,对各种劳动活动(自我服务、值日生工作等)一般都是感兴趣的。但在幼儿初期,幼儿感兴趣的往往是劳动过程,而不是劳动结果,因而常常把劳动“游戏化”了。在正确的教育下,劳动中的游戏因素逐渐下降,大班幼儿注意的不仅是劳动过程,也开始注意劳动成果,并对劳动的社会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儿童心理的一般特点

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儿童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其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儿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在正确的教育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状况逐渐有所改变。

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学前儿童个性表现的范围更广阔,内容更深刻。无论是在兴趣爱好方面、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己的态度方面,都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时的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是容易改变的,但已成为一生个性的基础或雏形。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较快,以上三个基本特征在儿童初期、中期和晚期又各有不同。

(二)幼儿初期(幼儿园小班阶段)的心理特点

从3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入幼儿园,这个适应的关键,在于使儿童与老师、幼儿园、小朋友建立感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感情。一旦关系建立不愉快,幼儿会变得胆小、固执,或者焦躁、神经质、不合群。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小班幼儿的行动常常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情绪性强,是整个儿童期幼儿的特点,但年龄越小越突出。小班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小班儿童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爱模仿

小班幼儿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在教育工作中,要多为幼儿树立模仿的样板。比如,当着全班幼儿的面,表扬某位表现好的小朋友,一般不要批评没有注意的幼儿。教师常常是幼儿模仿的榜样。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学前期儿童的典型特点仍是思维依靠动作进行。如果让小班幼儿懂得某些物理知识,就应该使他们有亲自接触这些物体的机会。

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还要依靠动作,所以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只能是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

小班儿童的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不会进行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对小班幼儿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讲反话常常引起违反本意的不良效果。对幼儿提要求也要注意具体性,最好说:“眼睛看着老师”,而不要说:“注意听讲”,因为幼儿不容易接受这种一般性的抽象的要求。

(三)儿童中期(幼儿园中班阶段)的心理特点

与小班相比,中班幼儿有以下比较突出的特点。

1.爱玩、会玩

小班幼儿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大班儿童虽然爱玩,也会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中班儿童已能计划游戏的内容和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则,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商量解决,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

2.思维具体形象

中班儿童的思维是典型的儿童思维,他们较少依靠行动来思维,但是思维过程还必须依靠实物的形象作支柱。

中班儿童常常根据自己的具体生活经验来理解成人的语言。为了能让儿童明白,必须注意了解儿童的水平和经验,避免说过于抽象的语言。语言教学中,尽量用形象的解释来帮助儿童理解新词。

(四)儿童晚期(幼儿园大班阶段)的心理特点——开始接近小学生

1.好学、好问

(1)小、中班幼儿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上,看见什么都想去摸摸,去摆弄摆弄。提问题多半停留在“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上。大班幼儿不同,他们不光问“是什么”,还要问“为什么”。

(2)问题的范围也很广,天文地理,无所不有,希望成人给予回答。

(3)他们喜欢上课,学到一些新知识以后,特别爱对别人讲,希望别人也知道。

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些淘气行为也反映幼儿的求知欲,如这个年龄的幼儿特别喜欢拆拆卸卸。家长、教师都应该保护儿童的求知欲,对儿童这种行为加以正面引导,一面耐心讲道理,一面向儿童介绍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满足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大班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已有了抽象概括性的萌芽。例如,他们已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左”“右”概念),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白菜、西红柿、茄子都是蔬菜,苹果、梨、葡萄都是水果);也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针是铁做的,所以沉到水底下去了;火柴棒是木头做的,所以能浮上来)。

由于大班儿童已有了抽象概括能力的萌芽,所以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教育,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促进智力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

大班幼儿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显得比较有“主见”。对人、对己、对事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对于儿童最初的个性特征,成人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幼儿园教师在面向全体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因材施教,针对人的特点,长善救失,使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