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特点
1.什么是新闻评论?
答: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简言之,新闻评论是就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新闻评论由于它的独特功能,在报刊上为区别于其他文字体裁,一般都采用正楷字体,清晰、醒目。一些特别重要的社论、编辑部文章以及特约评论员文章,有时还用大一号的正楷字或宋体字,多数评论都放在版面的显著地位,并围框,以示庄重。
2.试比较各位专家、学者对新闻评论定义表述的长与短。
答:(1)台湾报人林大椿在《新闻评论学》一书中说“新闻为事实的客观记载,评论为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
该定义指出新闻评论区别于新闻报道的本质是基于事实而发表的意见,但忽略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和所评述新闻事件的价值和普遍意义,并不是所有基于事实的意见都是新闻评论,定义缺乏针对性,过于宽泛。
(2)我国著名评论工作者、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范荣康认为“新闻评论是就当天或最近报道的新闻,或者虽未见诸报端但确有新闻意义的事实,所发表的具有政治倾向的、以广大读者为对象的评论文章。”
该定义比较完整地阐述新闻评论的内涵,指出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论说的公众性。但不是所有的新闻评论都具有政治倾向,随着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的繁荣,新闻评论所基于的事实和现象也更加广泛,而且该定义未能指出新闻评论的写作主体。
(3)曾从事过媒体评论工作、现在执教新闻评论课程的学者马少华这样表述:“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
该定义指出了新闻评论是一种新闻体裁,突出了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和思想性,但并不是所有新闻事件都能引发新闻评论,此定义过于简单。
(4)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赵振宇教授则认为:“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定义较为全面,对于新闻评论的主体、内容、形式都所界定,还强调了其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该定义对评论的事实未做限定,并不是所有新闻事实、问题都引发新闻评论。
(5)丁法章在《新闻评论教程》中这样概括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热门话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这一定义是对历来专家、学者的新闻评论定义的总结归纳,比较完整全面。
3.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
答:(1)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共同点
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是新闻体裁中最常用的两种主要文体,它们在一个总的报道思想指导下,分工合作、紧密配合,完成一定的传播任务。这两种主要文体的大目标一致,都要求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新闻报道是基础和主体,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用事实来反映现实生活,以一种无形的意见来启迪受众。新闻评论则是旗帜和灵魂,它总是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针对当前发生的各种典型事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从现实生活出发,进行评述说理,指明什么是正确或是错误,以有形的意见直接地指导人们的工作、思想和行动。
(2)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不同点
①反映内容不同
新闻报道主要向受众传递新的事实信息,提供新闻事件的事实真相,力求反映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也体现一定的思想倾向。新闻报道的事实主要给受众以“知”。
新闻评论则以新闻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事实表象所掩盖的本质,然后进行分析说理,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深刻揭示事实所蕴含的意义,直接阐明作者对事实或问题的评价与看法,传播观点信息,反映传播的意图。
②写作目的不同
新闻报道是以传播事实信息为主,由此在社会上形成舆论。它在满足受众欲知未知目的的同时,发挥宣传政策、表彰先进、传播知识、激浊扬清等作用。
新闻评论则旨在使新闻内在的思想得以引申、提高与升华,直接阐明主张与思想观点,摆事实是其论证的手段,讲道理为其根本目的。
③表达方式不同
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以讲清事实“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为什么等)为基本条件。
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讲究概念、判断、推理,要求论点准确、论据充分、论证有逻辑性。
4.新闻评论与理论文章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在哪里?
答:(1)新闻评论与理论文章的共同点
新闻评论和报刊上的理论文章有时难以辨别,主要因为二者的议论对象与表达方式大体相近。
(2)新闻评论与理论文章的不同点
①新闻评论具有更强烈的时效性
新闻评论所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现实”,有较为明晰的时间概念,它以迅速及时地评述最新事件、热门话题,阐明事理,引导舆论见长,以提出和解决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取胜。理论文章虽然也服务于现实需要,但更注重分析的透辟和论证的严密,着眼于道理的说服力和生命力,它更富有理论色彩,其社会作用往往更深远些。
②新闻评论具有更鲜明的针对性
新闻评论要求针对当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问题发表意见和主张,评论的对象是客观的、具体的,所揭示与促使解决的问题,都应是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释的问题;所论之题更具体实在。
③新闻评论具有更直接的现实性
新闻评论重在紧密联系现实,实事求是地以科学理论来开拓人们的思路,运用事物的客观规律、党的方针政策来启发和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力求让受众觉得这类文章所论述的问题既发生在人们的周围,又充满生活的哲理,因而感到可近、可亲、可信。
5.凡是议论和说理的文章就是新闻评论吗?为什么?
答:不是所有的议论和说理的文章都是新闻评论,原因在于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是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1)所依托事实的性质不同
与一般的议论和说理文章相比,新闻评论以新闻事实为依托,时效性越强越好,而且这个新闻必须是有价值的,是事关国计民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密切关注的,或者针对现实工作生活中的某一个热点问题、某一类思想倾向。
(2)社会功能不同
新闻评论通过对具有新闻价值和普遍意义的事实或现象发表意见,摆事实,讲道理,进而引导舆论,协调社会。相比之下,议论和说理文章一般并不具备这样的社会功能。
(3)论理的高度不同
议论重在发表意见,不一定拥有完整论据的支撑;说理文章要求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左右逢源,反复论证,不厌其详,不嫌其长,讲求理论的力度、厚度与深度;新闻评论虽然也讲求理论色彩,但主要技法是有的放矢、分析精当、说理明快、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强调触及当前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敢于触及时弊,开展思想交锋,做到善破善立。
(4)面向的受众不同
新闻评论不同于一般议论和说理文章,它从论题到论理,从语言到文风,都要面向最大多数的公众,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公益性。这就决定新闻评论所提出和解决的应该是具有现实意义、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又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问题。另外,新闻评论的公众性还体现在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要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6.新闻评论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各个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
答:(1)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
①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
a.新闻评论以新闻为依托。新闻时效性越强越好,且应关系国计民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密切关注。
b.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热点问题、某一类思想倾向而写,紧跟时代的脚步,追踪社会生活的进程,搭准人们思想的脉搏,力求“言当其时”、“评在当口”,同样可以获得先声夺人的优势,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
②论题具有鲜明的思想性
评论的思想性,是指必须从政治的视角辨析是非,阐明立场,纠正谬误,宣示观点,给出科学的思想方法,给出解读论题的正确思路。落实到新闻评论写作上,包含三层意思:
a.新闻评论贵在说理。就实论虚、析事明理是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离开揭矛盾、摆事实、讲道理,就不称其为新闻评论。
b.新闻评论说理的主要技法是分析精当,说理明快,恰到好处,同时要触及当前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敢于触及时弊,开展思想交锋,做到善破善立。
c.新闻评论说的道理应该力求是正确、深刻,经实践检验证明是科学的道理。
③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新闻评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论题到论理,从语言到文风,都要面向最大多数公众,具有广泛的公众性、群众性,或称大众化。这由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工具这一特性所决定。
a.要求它所提出和解决的应该是具有普遍现实意义、当前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广大民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又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问题。
b.要求立论客观、公允,为民代言,为民立言。真正成为公众利益的代表者,时代变化和时代进步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正确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c.要求评论的论述和语言表达方式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尽量照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
d.新闻评论要有广泛的公众性还有一义,即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各新闻媒体应想方设法,尽量吸引广大群众关心新闻评论工作,直接参与新闻评论的写作。群众对新闻评论积极参与的三个优点:
第一,让群众走上论坛,反映政治的民主和言论的自由;
第二,既有利于经常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有助于在写作上做到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第三,对共同话题的评说,有群众的参与,形成双向对话交流,新闻评论更显生机,更有活力。
(2)各个特征的内在联系
①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是前提,失去了新闻性,便不成其为新闻评论;
②论说鲜明的思想性是根本,新闻评论是有的放矢、就事论理的一种文体,就实论虚、析事明理是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新闻评论贵在说理,其主体就是围绕怎样说理和说何道理展开;
③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是归宿和目的,选题和论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将意见和道理传播给广大公众,引导舆论,为公共利益代言。
7.试从当地公开出版的党报上,找出反映同一题材和主题而分别采用新闻报道、新闻评论与理论文章三种不同体裁的例子。
答:示例:关于哥本哈根会议。
(一)新闻报道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网12月18日报道1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抵达哥本哈根,参加气候大会领导人会议,奥巴马称无论哥本哈根会议结果如何美国将会继续挑战环境变化,将会履行责任。但是在他的发言中没有对二氧化碳减排做出新的承诺。
奥巴马还指出,唯有在协议中加入如何衡量签署国是否履行协议的标准,气候协议才是切实有效的。
中国总理温家宝当天在会上发言指出,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但仍始终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重要战略任务。中国会以实际行动证实自己的诺言。
温家宝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和行动指南,必须加倍珍惜、巩固其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网)
(二)新闻评论
面对气候变化,最不应该的就是推卸责任
根据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会议日程表,到12月18日下午,这次关系地球人未来的一场世纪大会就将闭幕了,最后能否达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认可的协议,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敢给出结论来。
从12月7日会议开幕时起,发达国家明里暗里地为中国套上了个“中国责任”的帽子,意在通过舆论压力,逼迫中国就范西方发达国家勾画的所谓“丹麦文本”。而“中国责任”另一个层面的解读就是,知道中国人好面子,追求“大国之梦”多年,大国必有大国之责任,尤其是在碳排放问题上,中国这个“大国”就更应该付出更多的代价了,似乎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逻辑里就应该这样。
只是,他们一直忽略了中国一直以来倡导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观点了。既然是探讨气候变化的大会,就不得不回溯到1992年,由联合国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前已有192个国家批准了这份公约,而该公约的核心内容正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无论此次气候大会谈判如何复杂,但最简单的一条是不可否认的——地球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本次会议上,上百个国家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能够坐到一起就应对气候变化进行谈判前提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地球毁灭。
本次气候大会,说到底是全人类讨论在地球村遭遇危机时,各家村民如何做到“有钱出钱,有人出人,以共克时艰”。但令人遗憾的是,发达国家仍然抱着“中国责任”观点,企图逃避自己的历史责任,能少出力就少出力,能少拿钱就少拿钱。
地球不是发展中国家的,道理简单,即便发展中国家能够百分百地倾囊所有,最终气候变化的受害者是每一个地球人,电影《2012年》所展示的场景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视觉预言,看看曾经美国的上空漂浮着中国阿拉善沙漠的沙粒就知道,一旦气候变化了,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却只是追求眼前利益,为了维持自己国民的生活标准,而不顾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各种理由,却看不到最终的苦果还是要自己来承受。
风物宜长放眼量,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现实,讨论到底谁的责任更大并无实际意义,所有与会各方都应该承担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让步一些眼前的经济利益,为人类的长远发展展现各自务实的姿态来。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三)理论文章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
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将于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会议将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根据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1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今年年末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5次会议将努力通过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2年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考虑到协议的实施操作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如果《哥本哈根议定书》不能在今年的缔约方会议上达成共识并获得通过,那么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将导致人类遏制全球变暖的行动遭到重大挫折。也因为这个原因,本次会议被广泛视为是人类遏制全球变暖行动最后的一次机会。
基于现实困境,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学者、媒体和民众都高度关注本次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哥本哈根的议题在近一年来一直是各大国际外交场合的重点议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经多次就此话题表态。而中美两国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态度一直都是全球媒体的关注重点。
哥本哈根会议的宗旨及预期目标
官员们将达成一个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并以此作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后续方案。根据UNFCCC秘书长德波尔的表述,在此次会议上,国际社会需就以下四点达成协议:
1.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是多少?
2.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4.如何管理这笔资金?
会议的焦点问题
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
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间开始减少排放。科学家们预计想要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
但是哪些国家应该减少排放?该减排多少呢?比如,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最近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但在历史上,美国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多,远超过中国。而且,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中国政府争辩说,从道义上讲,中国有权力发展经济、继续增长,增加碳排放将不可避免。而且工业化国家将碳排放“外包”给了发展中国家——中国替西方购买者进行着大量碳密集型的的生产制造。作为消费者的国家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国家。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将影响到COP15能否成功。同时,还有人怀疑现在采取的任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可能都显得微不足道、为时已晚。卫报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近9成的气候学家不相信通过政治手段能避免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根据欧盟定义的级别,2℃,意味着“危险”。
中国开始积极应对世界气候问题
从全球来讲,共有192个国家参加了全球气候保护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7年签订了《京都议定书》,承诺在2012年前共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帮助脆弱地区应对变暖带来的灾害。而中国也已经从科学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认识到了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并且开始进行着积极的应对。我国于2005年通过了第一部《可再生能源利用法》。在这个积极政策的引导下,截至2008年底,我国风电发电量128亿度,比上年增加126.79%。风力发电已经成为这场能源革命中的主要力量。我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去年太阳能发电量达到1.1GW,占全球太阳能发电总量的27.5%。此外,我国还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到2010年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争取达到16%等一系列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英文: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或FCCC)是一个国际公约,于1992年9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由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制定的,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尽量延缓全球变暖效应,但没有对参加国规定具体要承担的义务,具体问题体现在以后的《京都议定书》中。
公约参加国有189个,有5个国家以观察员身份出席。公约将参加国分为三类:
1.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答应要以1990年的排放量为基础进行削减,承担削减排放温室气体的义务,如果不能完成削减任务,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排放指标。美国是惟一一个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工业化国家。
2.发达国家。这些国家不承担具体削减义务,但承担为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技术援助的义务。
3.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削减义务,以免影响经济发展,可以接受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但不得出卖排放指标。
《京都议定书》
(英文:Kyoto Protocol,又译《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补充条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1997年12月条约在日本京都通过,并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间开放签字,共有84国签署,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没有签署该条约。
条约规定,它在“不少于55个参与国签署该条约并且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附件I中规定国家在1990年总排放量的55%后的第90天”开始生效,这两个条件中,“55个国家”在2002年5月23日当冰岛通过后首先达到,2004年12月18日俄罗斯通过了该条约后达到了“55%”的条件,条约在90天后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
8.试从新闻媒体的专栏评论里,找出不太具备新闻评论基本条件的文章,并说明理由。
答:示例如下:
(一)文章材料
莫让“段子”溜进军营
时下,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段子”在社会上也流传开来。猛然一听,有的段子饱含生活哲理,引人思考;有的针砭社会时弊,发人深省;有的诙谐风趣,博人开怀一笑。勿庸讳言,在紧张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余来一两个内容积极健康的“段子”,不失为调节紧张情绪、放松疲惫心情、活跃日常生活气氛的好方法。
但值得我们警惕注意的是,有的同志将地方流传的一些内容不够健康、格调不够高雅的“荤段子”引入了军营,有的同志甚至对一些笑话幽默,不讲情趣,不分良莠,茶余饭后广为传播。说者神采飞扬,绘声绘色,乐此不疲;听者专心致志,津津有味,前仰后合。
充满低级趣味、庸俗的“荤段子”,可以使人意志消沉,精神委靡,受其影响就会大大削弱部队的战斗力,更是与部队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格格不入。传播此类“段子”不可取,更不应该。作为经受过党和军队培养的军营好儿男,理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忠实的实践者,要大力提倡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明辨是非,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理想,带头拒绝抵制无聊俗气的“精神鸦片”。对于那些低级、劣质、庸俗的“段子”,努力做到不听、不信、不传,切断其传播的渠道和途径,不让其溜进我们的部队,影响我们的同志,确保军营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阵地。
(二)理由
如果在军营的角度,仅把军队的同志作为传播对象,这篇评论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当前军营中出现的“‘荤段子’广为传播”的现实问题摆事实、讲道理,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论述没有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先辩证地对社会上流行的“段子”进行分析,既肯定积极向上的“段子”,又针砭格调不高的“荤段子”;既指出“荤段子”之危害,又指出扼制的方法。
但这些优点如果没有“把军队同志作为传播对象”这个大前提,而是作为公开发行的报刊的专栏评论,在新闻评论基本条件方面就显示出不足。
文中“荤段子流行”及其遏制方法都只是结合军队的情况、针对战士们而写,基层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应如何做并没有涉及。作为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的报刊,文章针对性不足、公众性特征不明显。另外,扼制“段子”不是个简单的问题,需在综合治理上做点文章,因此不妨引入事实、介绍一两个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否则只写几句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怕难以使人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