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厦门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
一、填空题:(每格3分,共30分)
1.现存的两份唐代的“进奏院壮”分别收藏于______。
2.______年4月30日<<申报>》(初名<<申江新报>>)创刊.
3.于佑任创办的“竖三民”报是______三家报纸.
4.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______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5.______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宣告了我国 电视事业的诞生。
6.标志着古代新闻传播开始向近代新业过渡的两种传播样式是______ ______。
7.英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创办于______年。
8.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是______
9.美国广播业的“三强”指的是______ ______。
10.______有“电视之父”之称。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舆论
2.社会责任论
3.新闻价值
4.意见领袖
三、简答题(每题l5分,共30分)
1.试述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简述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
四、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试述我国加入WT0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2.美国学者德弗勒把媒介内容按“趣味”分为三个范畴。请用德弗勒的理论举例分析当今中国的电视节目中存在的低级趣味的节目及其存在的原因。
参考答案:
厦门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703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
一、填空题:(每格3分,共30分)
1.现存的两份唐代的“进奏院状”分别收藏于______.
答:伦敦大英图书馆东方及印度部和巴黎国立图书馆。
2.______年4月30日<<申报>》(初名<<申江新报>>)创刊.
答:1872。
3.于佑任创办的“竖三民”报是______三家报纸.
答:《民呼》、《民吁》、《民立》。
4.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提出______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为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答:“不党、不私、不卖、不盲”。
5.______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宣告了我国 电视事业的诞生。
答:1958。
6.标志着古代新闻传播开始向近代新业过渡的两种传播样式是______。
答:文字和印刷术。
7.英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创办于______年。
答:1855。
8.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是______。
答:各种传播形态并存、多种传播方式并举、高度的交互性、高度的灵活性。
9.美国广播业的“三强”指的是______。
答:NBC、CBS、ABC。
10.______有“电视之父”之称。
答:约翰·洛吉·贝尔德。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舆论
答: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具体表现在:①公开性;②公共性;③急迫性;④广泛性;⑤评价性。舆论的形成,有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①来源于群众自发;②来源于有目的引导。当社会出现某一新问题时,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基于自己的物质利益和文化素养,自发地、分散地表示出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持有类似态度的人逐渐增多,并相互传播,相互影响,凝聚成引人注目的社会舆论。政治领导集团或权威人物,按照人们的意愿,提出某种主张或号召,并引起广泛共鸣,也可转化为社会舆论。这两类舆论形成过程,实际上在相互转化,或先从群众中来,然后经权威方面传播到群众中去;或经过权威方面的组织和动员,然后再传播到群众中去。
2.社会责任论
答: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一种媒介规范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这一理论是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3.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为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真实性、人情味、趣味性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无产阶级新闻学则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需求,注重社会效果作为新闻价值的基本含义。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期,它是在新闻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璜。1918年,他在《新闻学大意》(发表于《东方杂志》)中,设专章论述“新闻的价值”。
4.意见领袖
答: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两级传播论(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播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意见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进程并扩大了传播信息的影响。其特点是: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②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③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④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三、简答题(每题l5分,共30分。)
1.试述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答:(1)我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
我国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这一基本特性决定了我国新闻媒体的宗旨、格局、宏观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
(2)我国新闻事业的特点
①中国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
②自觉地接受共产党领导,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
③新闻媒体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工作路线。新闻媒介要努力宣传党、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满足群众的需要;同时,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支持新闻媒介。
④新闻事业是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的格局。党报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令以及传播信息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⑤新闻事业属于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公开承认的私营的新闻媒介和集体股份制的新闻媒介。
⑥新闻事业基本上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在宣传报道上严格按党性原则进行;而在经营上,各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2.新闻传播事业的性质。
答:新闻传播事业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新闻传播事业是以新闻手段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新闻舆论机构,它以传播新闻和引导舆论为其经常性的社会活动。在阶级社会中,新闻传播事业总是一定阶级的新闻舆论工具。新闻传播事业的性质具体如下所述:
(1)新闻传播事业是一种上层建筑,具有上层建筑的特点。上层建筑最重要的特点是阶级性,所以,人们把新闻传播事业的性质规定为“阶级舆论工具”。
(2)新闻传播事业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领域)。新闻传播事业作为“批判的武器”,无法代替国家机器,它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不是暴力机关,不具有强制作用。
(3)在思想上层建筑的各种形式中,新闻传播事业是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
①新闻传播事业比哲学、文学、艺术等更接近政治,因为它直接宣传和维护一定阶级的政治路线。
②新闻传播事业对群众的辐射面大,传播速度快,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强。
③新闻传播事业主要运用新闻手段(新闻、评论、图片等新闻文体和编排方法及传播形式的总称)反映社会生活,为社会生活服务。“用事实说话”,对受众实现“潜移默化”和“形象化指导”。
2.简述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
答: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播力量的不平衡
①传播媒介的分配不均
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科学技术,建立了异常强大的新闻传播事业,拥有大量现代化的新闻传播工具。反之,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不发达,文化教育事业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新闻传播事业基础与设施薄弱,新闻传播工具既缺乏又落后。
②新传播技术导致不平衡加剧
a.某些大国凭借着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企图在电波、网络空间构筑起新的霸权。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在国际舞台上打着一场“无硝烟的电子战争”,借助无孔不入的传播工具从意识形态领域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b.传播工具的普及率及其先进程度决定着信息量的获取能力。新传播技术领域更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国民生活水平。
(2)传播流向的不平衡
少数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现代化的新闻传播媒介和设备,垄断了世界新闻的采集和发布市场。来自发达国家的新闻信息源源不断地流向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新闻,不仅数量少,而且很难为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介接受。所以国际市场上的新闻流动,基本上是单向的,即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由“北”流向“南”。
(3)传播内容的不平衡
西方发达国家的机构并不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需要,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播报新闻的。它们按照西方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来筛选、采制新闻,因此报道内容存有很强烈的主观观念。如不惜笔墨着重刻画发展中国家的危机、暴力、灾荒、动乱,让人觉得那里毫无生气、落后愚昧。它们播发的新闻评论,往往包含明显的政治倾向,常常对发展中国家的事务说三道四,指手画脚。
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均衡状态,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很大的危害。西方新闻媒介有关发展中国家的报道内容严重失衡,在总体上扭曲了发展中自家的国际形象,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阻碍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合作,也在根本上破坏了世界范围内自由采集、自由传播的现实基础。
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为捍卫来之不易的独立,争取经济自主,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开始了为建立平等新闻传播秩序的斗争。他们或者是在国际会议上大声疾呼,或撰写文章痛陈利害,或积极组建发展中国家传播机构的合作组织,强烈要求并致力于打破了世界新闻秩序,建立自由、平等、均衡、公正的世界新闻新秩序。
四、论述题(每题35分,共70分)
1.试述我国加入WT0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答:加入WTO是中国顺应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健全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我国的新闻事业将面临一次巨大的变革,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事业的市场化程度将不断加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新闻媒体的市场化程度也将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引入将会给我国的新闻事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不断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创新。
(2)有利于我国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开放程度将不断加深,新闻媒体可以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传媒资源,提高竞争力。
(3)有利于受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促进我国新闻事业服务观念和服务方式的转变。新的观念和新的思想也将会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进入我国。这将有利于我国受众的自主意识的觉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众需求将得到重视,传统的传者和受者的关系将会转变。
(4)将不断提高我国的新闻事业管理水平。“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在当前我国新闻媒体的基本特征。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新闻事业的政治属性,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喉舌,服从党和政府领导,市场活跃度不高。加入WTO,将会促使其管理上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在经济上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称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促进新闻教育和新闻理论研究的创新和发展。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社会趋于现代化,新闻报道手段的多样化,向新闻专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新闻教育方式方法和新闻理论研究成果的引进有利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6)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入世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冲击。首先,要警惕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将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强大破坏力的思想毒瘤有可能会在某些新闻媒体中扎根。其次,要加强风险防范,随着竞争的加强,一些新闻媒体一不小心,可能就有难以为继的危险,因此,不断提高竞争水平,加强风险防范是极为必要的。
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在业务和理论方面都应该坚持与时俱进步。
2.美国学者德弗勒把媒介内容按“趣味”分为三个范畴。请用德弗勒的理论举例分析当今中国的电视节目中存在的低级趣味的节目及其存在的原因。
答:(1)早在1982年,美国学者梅尔文·德弗勒就得出这一结论。他在分析美国大众传播系统时,特别强调地指出,支持这个系统的核心便是美国大众传播的内容。他认为任一媒介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范畴。
①低级趣味内容
即那些不断触怒批评家,广泛传布并拥有广大受众的内容,例如强调暴力的犯罪电视剧,有线电视,录像带和电影中的公开色情、日间连续剧、供认隐私的杂志、犯罪漫画、挑逗性音乐,或其他被广泛认为起到降低情趣、败坏道德或刺激社会所不容许的行为的作用的内容(不管这些指控是否真实)。
②无争议内容
即那些也是广泛传布并有广大受众,但媒介批评家很少议论的媒介内容。这一范畴不涉及有关媒介对于大众影响的争议问题。例如电视天气预报、某些新闻的内容、既非交响乐亦非流行乐的音乐、专业性杂志、健康主题的电影以及许多其他内容。这类内容据认为既不提高也不降低趣味,不被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威胁。
③高级趣味内容
即那些有时得到广泛传布但并不一定拥有广大受众的媒介内容。媒介批评家认为它趣味高雅,能起到提高道德、教育和某种鼓舞的作用。例如严肃音乐、意味深长的戏剧、政治讨论、艺术电影以及从事政治评论的杂志。这类内容作为批评家们坚决反对的低级趣味材料的对立物而受到批评家们倡导。
(2)梅尔文·德弗勒进一步指出,“低级趣味内容”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内容能够维持系统稳定”。最能吸引最大量受众成员的,是那些较为戏剧的、趣味较低的娱乐内容,它们是通俗文化中的主要内容。既然媒介系统最中心的目标是经济利润,那么色情、暴力或其他能吸引和维持受众注意力的内容就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功能,虽然它们的趣味低下,但能把收看广告的读者和听众、观众数目增加到最大限度。因此,“从系统的观点看,理想的内容应能够获取受众成员的注意力,说服他们购买货物,同时又保持在道德准则和趣味标准范围之内,以便不引起管制机构的反对行动”。
(3)当今中国的电视节目中存在的低级趣味的节目有:相亲类节目,如《非诚勿扰》等;娱乐节目,如《快乐大本营》等;社会新闻节目中过分强调血腥暴力色情的部分。在所有的媒体中,电视提供的娱乐无疑是最直接最充足的。中国观众的电视时间几乎是被娱乐所包围的,娱乐正在“全国总动员”,在周末晚间的黄金时间,相当多的频道都在播出PK选秀、游戏狂欢、情感体验、名人访谈等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即使不停地换台也找不到其他可看的节目。这种“千台一面”的娱乐之风甚至波及少儿节目。在一些少儿节目中,很小的孩子就在充斥声光电的耀眼舞台上表演各种各样的流行节目,模仿成人的歌唱,演一些庸俗的小品,打扮得不伦不类,而且和一些影视明星同台献艺,让孩子在电视这种大舞台上过早地成人化、庸俗化,令人担忧。
(4)娱乐节目泛滥,过度的娱乐化并非中国独有。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席卷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传媒业也迎来了娱乐化浪潮,其突出表现是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新闻节目比例下降,而一些严肃的新闻节目也出现了娱乐化现象。比如,在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的报道中,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媒体往往将新闻聚焦于某一个人物身上,追求戏剧性,将复杂的矛盾简化为好莱坞式的善恶对立和爱恨情仇。
(5)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电视观众群,除了娱乐,还需要科学、教育、文化等多种类型的节目。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真人秀等类型节目在黄金时段的出现应有一定的总量控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今的中国,基本实现了“仓廪实”和“衣食足”,可是并没有完全做到“知礼节”和“知荣辱”。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大多数时候是被动地接受,因而给予什么、怎样引导非常重要。
(6)《娱乐至死》一书的作者波兹曼对于资本主义的文化曾忧心绝望之至:“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这话对于今天的中国,仍然有警世之用。
(7)中国目前还处于转型期。在这种转型期,好的东西也出现了,很多不好的东西也出现了。在利益所带来的价值多元化的情况下,要提高分析和侦辨能力,对于那些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文化精髓,要去守护;对于那些不利于社会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害的文化糟粕,就要去揭露它、阻止它。所以,瞭望与守护可能更多承担这个功能。而且现在中国也在一步一步走向民主和法制,在这个过程当中媒介对于这样一种功能的承接,应该是义不容辞,应该是铁肩担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