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第2版)》(科教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1 复习笔记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知过程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观点:

(1)信息加工观点

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现代心理学对认知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在信息加工观点指导下进行的。信息加工观点是指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但这种比较是在人脑与计算机的行为水平上的类比,而非其物质构成上的比较。

人脑和计算机都是一个智能系统,作为智能系统一定具有输入信息、输出信息、储存信息、复制信息、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的功能,同样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一定会表现出智能的行为。

(2)人脑与计算机比较

心理学家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过程,是因为他们认为人脑与计算机在信息加工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现在这种看法招致了很多批评:

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只能按照全或无的规律进行保存或处理,而人脑则可以对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

计算机加工信息基本上不依赖于过去的经验,而人脑的信息加工则要大量地依赖于过去经验;

计算机的操作要从具体指令出发,人脑则更多的是从整体角度出发。

人是有生命的有机体,人是社会生物,具有生物的基础和演化历史,与其他人、环境有着相互作用。人与纯粹的人工智能系统——计算机是不同的,人具有一个生物调节系统,并依靠这个系统来维持生命、从环境中取得食物、保护自身、繁衍和教育后代。人比计算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因此,把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提示我们在进行人脑与计算机的类比时应当将结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人脑与计算机的类比只应当涉及软件而不涉及硬件,可以说明认知过程或心理过程。

一、注意

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集中性则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余的活动被抑制。

注意可以被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1)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

刺激物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的刺激物等;

人的主观状态,如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等。

(2)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有:

对活动做深入的理解;

培养间接兴趣;

合理组织活动等。

(一)注意的特征

1.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1)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很难长时间保持固定不变的感知某一事物。如人在夜晚仔细听一只表的滴答声时,会感觉表的声音一时强,一时弱。注意的起伏是指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

(2)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则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主要是从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的角度来讲的,它与人的主观状态和对象特点有关。

2.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研究发现,注意的广度受知觉对象的特点、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等的影响较大。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日常生活中人能顺利地同时进行两种活动,这种现象使人们认为注意可以被看作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和资源的分配,这种对注意解释的理论被称作中枢能量理论。

影响注意分配的过程主要有两类:

(1)资源限制过程,即进行作业时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无法顺利进行,一旦得到较多的资源,作业即可顺利进行;

(2)材料限制过程,即由于作业本身的材料质量低劣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获得较多的资源也不能顺利完成作业。

4.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上去。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新活动)的性质。如果原来事物的注意紧张程度高,或对新事物不感兴趣,注意转移就较困难、缓慢。同时注意的转移还与个体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

(二)注意的机制

1.过滤器模型

(1)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Broadbent,1958)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的注意模型。

(2)主要观点:

它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于是出现瓶颈;

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可能暂存于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

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的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这种过滤器类似波段开关,可以接通一个通道,使该通道的信息通过,而其余的通道的信息则不能通过。

2.衰减模型

(1)提出者:特瑞斯曼(Treisman,1964)对过滤器模型进行改进,提出衰减模型。

(2)主要观点:

他认为过滤器不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工作,所有的信息被允许通过,只不过被注意的信息可以得到高级加工,未被注意信息受到衰减,强度减弱;

在记忆中贮存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有不同的兴奋阈限。受到注意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时没有受到衰减,保持原来的强度,可以顺利激活有关的字词,从而得到识别。未被注意的信号由于受到衰减而强度减弱,一般不能激活相应的字词,因而不能得到识别,但是对接受信息的人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如自己的名字等则有较低的阈限,可以受到激活而被识别。

(三)注意品质的培养

几种具体的培养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1.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法即学习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可以找几张小卡片,上面写一些“不要走神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字样,把它们放到你平时容易看见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别走神儿”。自我暗示能够调动心理活动积极性,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2.情境想象法

在每次做作业时想象自己是在参加某次大考或竞赛,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这样可以使自己真正紧张起来。

3.培养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对学生注意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间接兴趣的培养,需做到以下几点:

要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或奋斗目标;

要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所学知识保持浓厚的探究欲望;

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为自己未来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用理想的目标激励鼓舞自己。

4.自我奖励法

学习时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要完成什么内容,越具体越好。如果在规定时间完成了学习计划,就可以奖励一下自己;相反,如果由于注意力不集中使计划落空,那就惩罚自己做不愿做的事。长此以往,就会养成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的良好习惯。

5.训练听课技巧

有意注意时间长了会引起大脑疲劳,导致注意分心。如果能够事先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所准备就会降低这种疲劳,对于自己集中注意力很有好处。因此学习者做好课前预习,调整听课心理状态,重点问题集中精力,次要问题适度放松;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发现异点,激发听课兴趣都是很好的听课方法。

6.排除学习时的干扰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时应该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熟悉的学习环境,避免接受新异刺激;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二、感知觉  

(一)感觉的发生及其规律

1.感觉与感觉的测量

(1)感觉的定义

感觉(sensation)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任何感觉的产生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

刺激物,刺激物作用于人体并非都能引起感觉,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时人才能感觉出来,其他具有一定能量但强度不够、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就被称为阈下刺激。

感觉器官,也就是能把客观刺激物转变为主观映象的生理装置。

(2)感觉的种类

视觉

a.视觉的定义:视觉(vision)是可见光作用于视觉分析器产生的。波长为400~760毫微米的电磁波,即可见光是视觉的适宜刺激。视觉中的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由光波的性质决定。

b.视觉的器官是眼球,按功能可分为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两部分。折光系统包括角膜、水晶体、玻璃体等,它的功能是将外界物体所反射的散光聚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物像。感光系统是视网膜,其外层为视细胞层,视细胞是直接感受光刺激并将其转换成神经冲动的光感受器。

视细胞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前者是微光视觉的感受器,后者是昼光视觉和色觉的感受器。 

视觉所接受的光线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发光体直接发出的光;二是反光体。因此,物体的颜色主要是由不同光照条件下物体反射的光线决定。

c.彩色与非彩色

所有的颜色可以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两大类。非彩色包括黑色、白色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深浅不同的灰色。彩色是除了黑、白、灰以外的所有颜色。

颜色有三种属性,即明度、色调和饱和度。明度是彩色和非彩色的共同属性,它是由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的。反射系数大,明度就大;反射系数小,明度就小。颜色的主要性质和特点由色调决定,即由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光线中占优势的那一种光线决定的。饱和度是色调的表现程度,是由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占优势的那一种光线与整个反射光线的比例所决定的。优势光线所占的比例越大,饱和度越大,反之就小。

d.颜色混合的规律

绝大多数颜色现象是由不同波长光波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各种混合光的颜色都可以由红、绿、蓝这三种原色按各种比例混合而成。色光混合用的是加色法,颜料混合用的是减色法。

色光混合:红色+蓝色=紫色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颜料混合:青色=白色-红色  

黄色=白色-蓝色。

颜色混合的基本规律:

互补律:每一种颜色都有另一种同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的颜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间色律:混合两种非补色,能产生一种新的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色;

代替律:不同颜色混合后产生的相同的颜色可以彼此互相代替。只要在感觉上颜色是相似的,便可以互相代替而得到同样的视觉效果。但这一规律只适用于色光的混合。

听觉

听觉(hearing)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次/秒(赫兹)的声波。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听觉的感受性在1000~4000赫兹的声波范围内最高(人类语言的频率),500赫兹以下和5000赫兹以上的声波则需要大得多的强度才能被感觉。16赫兹以下和20000赫兹以上的声音是听不见的。不同年龄的人听觉有所不同,当声音强度超过120分贝时,声波便不再引起听觉的进一步变化,产生的是压、痛觉。听觉的差别感受性较高,能觉察几赫兹的声波差异,但对不同频率的声波,其差别阈限有所不同。

听觉器官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内耳的耳蜗。决定我们听到什么声音的是如下一些声音的特征。

a.音高、响度和音色

音高、响度和音色,分别对应于物理学上声音的三个基本特征:频率、振幅和波形。音高是由声波的频率决定的。频率高,声音的音调就高;频率低,音调就低。

响度与声波的振幅相对应。声波越强,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响。声音的响度与声波的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对数关系,响度用音压级(SPL)来表示,它的单位为分贝(db)。

音色是指将基本频率和强度相同,但附加振动成分不同的声音彼此区分开来的特殊品质。

b.乐音和噪音

根据声波物理性质的不同,声波可分为纯音和复合音两类。纯音是单一的以正弦曲线形式运动的声波,也是最简单的声波。复合音是由多个频率的不同声波所组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几乎都是复合音。复合音可按其是否具有周期性分为两类,呈周期性振动的复合音叫乐音,如乐器的声音和语言中的元音等。呈非周期性振动的复合音叫杂音,如噪音和语言中的辅音等。

噪音可以定义为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噪音已经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研究表明,如果长期在高分贝的噪音环境里工作和生活,人们的听力会受到极大的损害;120~130分贝的噪音能使人感到耳内疼痛,更强的噪音则会使听觉器官受到损伤。

其他感觉 

a.肤觉

皮肤感觉(skin senses)包括触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这几种感觉常常混在一起,在感觉上将它们严格地区分开来是相当困难的。它们的感受器散布于全身体表。在体表的同一部位,痛点最多,压点其次,温点最少,从全身来看,鼻尖的压点、冷点和温点最多,胸部的痛点最多。

触压觉的敏感部位是舌尖、唇部和手指等处,而背部、腿部和手背等处较不敏感。触压觉的产生并非压力本身,而是使神经末梢变形的压力差。

温度觉包括冷觉、温觉和热觉,刺激温度的范围是-10℃~60℃,超过这个范围不产生温度觉,而会引起痛觉。生理零点指由于皮肤表面温度是32℃左右,故32℃左右的温度刺激不产生冷或热的感觉,这个温度叫做生理零点。矛盾冷觉是指热觉是由42℃以上的温度刺激引起的,用42℃以上的温度刺激冷点不产生热的感觉,而是产生强冷感觉,这叫做矛盾冷觉。热觉是冷点的冷觉和温点的温觉的融合体验。

痛觉的感受器除了皮肤上的痛点外,几乎遍布于身体的所有组织中。痛觉是对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的机能。

b.嗅觉和味觉

人的嗅觉相当敏锐,但嗅觉的适应现象很显著,长时间闻一种气味会使嗅觉产生适应现象。人对滋味的感受器主要是分布于舌头上的味蕾,基本的味觉有酸、甜、苦、咸四种,舌尖感觉甜,舌的两侧感觉酸,舌根感觉苦,舌尖和舌的周围感觉咸。味觉的对比现象很明显,如吃了甜的东西以后再吃酸的东西就会感到特别酸。

c.运动觉和平衡觉

运动觉就是反映身体各部分之间位置的相对变动的感觉,运动觉的感受器在肌肉、肌位以及内耳的前庭器官中。

平衡觉的感受器在内耳的前庭器官中。前庭器官的半规管中充满了淋巴液,当人进行加速或减速运动时,其中的毛细胞就在淋巴液的惯性作用下发生兴奋并向中枢发放神经冲动,产生身体的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

d.机体觉

机体觉是对内脏器官活动状态的反映。包括内脏感觉以及饥、渴等感觉。内脏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会产生什么感觉,但在遇到过强的刺激或伤害性刺激的情况下,会产生牵拉或疼痛的感觉。

(3)感觉的测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a.定义:感受性(sensitivity)是对刺激的感受能力,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是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就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低于这个值,人就感觉不到刺激的存在。各人的绝对感受性各不相同。

b.二者关系: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即E=1/R,其中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感觉阈限,说明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低;反之,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高。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a.定义: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就是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指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b.二者关系:能否辨认出两种刺激强度的差别,要看两种刺激的强度差别是否达到一定的比值。例如。如果手上原来有100克的重量,那么,必须至少增加2克,人才能感觉到两个重量的差别。刺激的增加量△I与原刺激量I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K=△I/I,K为一个常数,即韦伯常数。这一公式所表述的规律叫韦伯定律。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对于不同的刺激,韦伯常数不同。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刺激过强或过弱,韦伯常数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阈下刺激的心理效应

当刺激强度低于阈限,人们感觉不到刺激的存在,但它对人还会产生一定影响。双听实验让被试两耳各带一个耳机,两耳各听不同的声音刺激,一侧耳倾听一篇文章,并要求被试出声正确跟读;另侧耳播放陌生的三段乐曲。由于被试完全集中注意一耳的内容,因而无法觉察到另一耳的声音,乐曲可以被看作阈下刺激。结果发现,如果将实验中播放过的三段乐曲与从来未听过的三段新乐曲混合呈现给被试,让其辨别哪一首曲子听起来比较熟悉时,被试的判断则相当准确。

研究者对接受阈下刺激时所伴随的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发现低于听觉阈限的声音刺激可引起脑电波的变化和瞳孔的放大,所以,当一个人说出“我感觉到它”时,就早有一定的生理效应,并伴随有一定的心理效应。

2.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后像

定义: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效。在各种感觉中,痛觉后效特别显著,视觉的后效也很显著。视觉的后效即是视觉后像(afterimage)。

后像分类:正后像和负后像。

a.正后像保持刺激所具有的同一品质。

b.正后像出现之后,如果我们将视线转向白色的背景,就会感到在明亮的背景上有黑色的斑点,这就是负后像。如果刺激是彩色的,负后像就是该颜色的补色。视觉后像残留的时间大约为1/10秒,与刺激的强度和作用的时间有关。

c.一般来讲,刺激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后像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2)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的定义: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刺激强度不变)、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于消失),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在各种感觉中,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的适应特别明显,而痛觉很少有适应现象(刺痛除外)。

视觉的适应现象分类: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和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如我们在白天看完电影走到大街上时外面明亮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过一会儿,就比较自如了,这种现象就是明适应;当我们从光线充足的大街上进入电影院时,起初什么也看不清,过一会儿,就可以看清物体的轮廓了,这就是暗适应。视觉的适应意义重大,从夜晚到白天光照度可相差108~109倍之多,如果没有适应机制,人就不能靠视觉对变动着的环境进行精细的分析。

(3)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可分为同一感觉之内的相互作用和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之内的相互作用可由刺激作用的时间顺序不同而引起,如前面说的视觉适应现象;也可由感受器官的各部分受到不同刺激而引起,如感觉的对比、融合等现象。

a.感觉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视觉对比是很明显的。刺激的性质相反而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往往会产生非常突出的对比效应。

b.感觉融合是指两个以上的刺激同时作用而产生一个新的感觉的现象。

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在不同感受器官同时受到刺激时发生。其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弱的某种刺激往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的某种刺激则会使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尖锐的声音会使人起鸡皮疙瘩并产生冷觉,这种由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现象称为联觉。

(二)经验与知觉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与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的。

1.知觉理论

(1)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主要观点:布鲁纳(Bruner)和格雷戈里(Gregory)认为人在知觉时,从外界接受刺激,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对当前的刺激形成假设、期望或图式,知觉就是在这些假设、期望的引导和安排下进行。知觉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假设考验的过程,人接受信息、形成假设、考验假设,再接受或搜索新的信息、再形成假设、再考验假设……直到验证了某一个假设为止,这时就可以对感觉到的刺激做出正确的解释,知觉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以假设为纽带的现实刺激与记忆信息相结合的一种再造,这种对知觉的看法被称为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评价:这个理论赋予知觉过程以主动性和智慧性。在外界信息模糊不清或容易产生歧义的一些知觉过程中,有一定的言语指导的情况下可以看出人们的知觉明显受言语的影响。

(2)知觉的刺激物说

主要观点:吉布森(Gibson)则认为知觉过程中,并不存在知识经验的作用。由于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不需要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假设再进行考验,最后去验证假设。近疏远密的光线结构显出了物体表面质地的密度级差;随着由近向远的变化,视网膜单位面积所包含的砖的数目也增加,也存在着密度变化,这就是结构密度级差。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密度级差的变化而产生知觉。这被称作知觉的刺激物说理论。因为吉布森认为知觉系统从流动的系列中抽取不变性,故而这个理论又被称作知觉的生态学理论。

(3)两种理论的比较:这两个理论所争论的实际上是现实刺激信息是否需要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问题。现在一般认为,在不同的情况下知觉过程对这两种加工是不同的。假设考验学说强调的是在知觉条件恶化的时候的知觉,刺激物说则适用于知觉条件良好的情况。

2.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是人的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和智能,在人的各种活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模式识别是人的典型的知觉过程,它依赖于人的知识和经验。模式是指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组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即刺激的组合。如一幅肖像、一个单词或几个单词构成的一个句子等。当人能够确认它所知觉的某个模式是什么时,并将它与其他的模式区别开,这就是模式识别。一般来看,模式识别就是感觉到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的过程。

3.结构优势效应

结构优势效应指人在识别外界物体的时候,物体的整体结构对识别物体本身所起到的有利的作用。这种现象与人的知觉组织有着密切关系。现已发现,识别一个字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高于单独识别同一个字母的正确率,这种现象称为字词优势效应;识别一个结构严谨的图形中的线段要好于识别一个结构不严谨的图形中同一个线段或者单独的同一线段,结构严谨的图形又被称为“客体”,所以这被称为客体优势效应;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好于识别图形中的一个部分,这称为构型优势效应。这些心理现象统称为结构优势效应。

(三)知觉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

当人们感知一个熟悉的对象时,只要感觉了它的个别属性或主要特征,就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而对它进行识别,把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反映。如果感知的对象是没有经验过的或不熟悉的话,知觉就会以感知对象的特点为转移,将它组织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这种现象也叫做知觉的组织化。

2.知觉的选择性

(1)定义:在日常生活中,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一定时间内,人不能感受到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感受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此时,注意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一样,出现在“前面”,而其他事物则退到“后面”去。前者是知觉的对象,后者成为知觉的背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象和背景可以相互转换。

(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面积小的比面积大的、被围的比包围的、垂直或水平的比倾斜的、暖色的比冷色的,以及同周围明度差别大的东西都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从客观方面来看,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刺激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大小程度、强度等;

从主观方面来看,有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

3.知觉的理解性

通常,人对任何事物都是根据已有知识和过去的经验来理解和领会的。对事物的理解是知觉的必要条件。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通常要在对它进行命名,即将感知对象用词来概括,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因此,言语的指导作用(即命名)能唤起过去的经验,理解感知对象的意义。

4.知觉的恒常性

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非常明显。视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恒常性等。

(四)知觉类型

知觉是由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而产生的,根据哪种分析器在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如果根据被人们所感知到的物体存在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以及物体的运动特征进行区分,知觉则可以被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特征的反映。施特拉顿的实验表明,对客观世界的空间知觉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是将许多感觉器官所得到的信息,如视觉信息、触觉信息、动觉信息综合分析以后产生的。在空间知觉中,视觉起主要作用。空间知觉主要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1)形状知觉

形状知觉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实现的。在眼睛注视对象时,对象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眼睛观察物体时沿着对象的轮廓进行运动的动觉都给大脑提供了对象形状的信息。加上以往经验的作用,就形成了形状知觉。空间上的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等规律易形成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大小知觉也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实现的。在同等距离时,大的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大,小的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小,因此可根据网膜上视像的大小来知觉对象的大小。不同距离时,远处的大物体与近处的小物体在网膜上的视像可能是相等的,或者远处大物体的视像反而小于近处小物体的视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仍然能比较正确地反映不同距离的对象的实际大小,知觉往往能保持大小恒常性。在距离过远时,大小知觉的恒常性就会降低,而网膜视像大小的作用就会逐渐增大。

通常,对象是在比较熟悉的环境中被知觉的。因此,熟悉的物体就提供了对象距离和实际大小的线索。这些线索同视觉、触摸觉、动觉所提供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大小知觉。

(3)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所处空间位置和方向的知觉,靠视觉、触摸觉、动觉、平衡觉以及听觉获得的。人将这些感知信息综合起来便形成了方位知觉。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一般是以自己为中心来定位的。

通常,人主要靠视觉来定向。触摸觉、动觉、平衡觉则常常对视觉定向起补充作用。个体在定向时总以环境中的某些熟悉的物体为参照点。

人还可以靠听觉辨别声源的方向来判断发声体的位置。由于人的耳朵位于头的两侧,所以一侧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两耳所经过的距离就不同。两耳的距离差就造成了声波对两耳的刺激强度的差别、时间的差别以及位相的差别,这些差别就成了知觉声源方向的主要依据。

(4)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也就是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外部世界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是平面的二维视像,但却能被知觉为三维的图像,并对图像的远近距离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些使人产生深度知觉的线索被叫做深度线索。

生理线索

人眼在观察对象时,为了在视网膜上获得清晰的视像,水晶体就会发生调节变化,看远处时扁平,看近处时凸起。眼球肌肉的这种紧张变化,可以作为估计对象距离的依据之一,但是眼睛的这种调节只在10米的距离范围内起作用,且很不精确,这是深度知觉中眼睛的调节作用。

眼睛在看东西时,两眼的视轴会指向所看的对象,这样双眼的视轴就要进行一定的辐合运动,看近物时视轴趋于集中,看远物时视轴趋于分散。但视轴辐合只在几十米的距离范围内起作用,这是深度知觉中双眼视轴辐合的作用。

双眼线索

由于人的两眼相距6~7厘米,因此两眼看东西是不一样的,左眼看到左边的多一点儿,右眼看到右边的多一点儿,两眼的视觉稍有不同,这种差异叫做双眼视差。由于这两个不同的视觉信息,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下合二为一,就造成了对象的立体知觉或距离知觉。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单眼线索

许多深度线索只需要单眼就能感受到,这些线索也叫做经验线索,具体包括:

a.对象的大小

同样大的物体遵照视角规律可知,在近处要比远处的网膜视像大。对差不多大的物体可以根据网膜视像大小判断它们的远近。视像大,距离就近;反之则远。

b.对象的重叠

如果一个物体部分地遮挡了另一个物体,那么我们就会感到前面的物体要近些,但据此判断物体之间的距离则是困难的。

c.明暗和阴影

通常,明亮的物体显得较近,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显得较远。

d.空气透视

由于空气层的蓝灰色彩的影响,透过空气看远处的物体,就会感到物体改变了颜色。远处物体,好像蒙上了一层蓝灰色,细节不分明;近处物体,看起来颜色明亮,细节清楚。

e.线条透视

空间对象在平面上的几何投影就是线条透视。近处的对象的视角大,看起来较大;远处的对象的视角小,看起来较小,如向远方伸展的铁轨趋于接近,最后几乎合为一点。线条透视的这种效果能帮助我们知觉对象的距离。

f.运动视差

物体因观察者头部的移动似乎也在移动,移动速度还不同,近处物体移动快,远处物体移动慢,这就是运动视差。虽然远近两个物体以相等的速度朝同一方向运动,但人们往往觉得近处的物体比远处的物体的角速度要快。这种角速度的差异也是深度知觉的一个线索。

2.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定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们可以依靠时钟和日历来判断时间,也可以根据自然界的周期现象来判断。

人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对“现在”时间间隔的判断;二是靠回忆对过去持续时间的估计。心理上的“现在”的时间长度一般为1/6秒到2~3秒,短于1/6秒的时间感知不到它的长度,而被称为“瞬间”。长于2~3秒的时间仅靠直接知觉就比较困难了。对于时间长度的估计,1秒钟左右最为精确,短于1秒钟时容易产生高估的现象,长于1秒钟时容易产生低估的现象。

影响时间估计的因素:刺激的物理特性;主体的态度、注意等;情绪和态度对于时间的估计也有很大的影响。

(2)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它依赖于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以及观察者本身所处的运动和静止状态等。运动知觉通常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实现的。按照人所知觉到的各种运动现象的形成条件,将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以及运动幻觉等。

真动知觉

a.定义:真动知觉是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如果物体运动的速度非常慢的话,人就感知不到它在运动;如果物体运动的速度太快,人也同样不能感知到它的运动。

b.人们知觉到的物体的运动速度与实际的物体运动速度常常很不一致,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与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有关,即运动物体距离近,看起来感到速度快,运动物体距离远,看起来感到速度慢;这种差异也与物体运动所在的空间有关,即物体在广阔的空间里运动看上去速度慢,在狭窄的空间里运动看上去速度快;这种差异还与物体运动方向有关,即物体在垂直方向上运动比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看上去速度要快得多。

似动现象

a.定义:似动现象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是将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知觉为运动的一种现象。实际生活中的电影画面上运动的感觉形成就属于似动运动。

b.似动现象的产生: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的研究发现,似动现象受两个刺激物先后呈现的时间间隔长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间隔时间短于0.03秒或长于0.2秒都不会产生似动现象。间隔时间短于0.03秒,观察者会认为是两个刺激物同时出现。间隔时间长于0.2秒,观察者认为是两个刺激物先后出现。当间隔时间为0.06秒时,观察者能非常清楚地看到似动运动,此时的似动现象叫做最适似动或φ现象。似动现象不仅在视觉中会出现,在触觉和听觉中也会出现。

运动幻觉

a.诱导运动:诱导运动是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在没有更多参照系的情况下,两个物体中的一个在运动,人就有可能把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看成是运动的。月亮的运动就是由云朵的运动所引起的一种诱导运动。

b.自主运动:如果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它在不停地动来动去,这就是自主运动,又称沙蓬特错觉或游动错觉。自动现象的产生与黑暗中失去周围空间的参照系,从而使光点的空间位置不明确这一因素有关,同时它还与人的个性有关。

3.超感知觉与错觉

(1)超感知觉(ESP)是指不凭感觉器官即可获得知觉经验的特异现象。常见的超感知觉主要有:

心电感应俗称传心术,指两人之间不需要可见的人和工具或方法就能直接传达信息;

意念搬运,指单靠意念就可以搬运物体或是物体发生形变的功能。

超感知觉迄今为止未能得到有效证明,有许多人所提出的超感知觉现象只能被证明为是魔术或骗局。 

(2)错觉(illusion)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它与幻觉不同。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错觉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往往由生理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在各种知觉中几乎都有错觉发生,常见的错觉有图形错觉、大小错觉、方位错觉、形重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图4—1为常见图形错觉。

图4-1  常见图形错觉

三、记忆   

(一)记忆的概述

1.记忆(memory)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

(1)记忆的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回忆和再认就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称回忆,当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称再认。记忆过程中的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2)记忆的过程: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人类的记忆力非常惊人,容量几乎是无限的,许多记忆内容可以长久保持,终身不忘。

2.记忆的分类:一般按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

(1)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记忆,称为形象记忆。

(2)逻辑记忆

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称为逻辑记忆。

(3)情绪记忆

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称为情绪记忆。

(4)运动记忆

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称为运动记忆。

(二)记忆系统

1.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

(1)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认为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如图4—2所示。

图4-2  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

(2)外部信息最先输入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有丰富的信息,它具有各感觉道的某些特征,可以被分为图像记忆、声像记忆等,但很快就会消失。有些信息会重新编码进入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的形式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或书面语言的,短时记忆的信息也会很快消失。短时记忆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工作系统,当从感觉记忆传来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以前,短时记忆可以作为一个缓冲器,短时记忆也可以被看作是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加工器。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信息在这里可以是听觉的、口语的、书面语言的或视觉的编码方式。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可能因为消退、干扰或强度降低而不能提取出来,但这些信息的贮存可以说是永久性的。

(3)在这个模型中,信息从一个记忆阶段转到另一个阶段多半是受人有意识或无意识控制的。复述是完成信息转移的关键,简单的保持性复述是不能起到作用的,只有精细的整合性复述才能将复述材料加以组织,并与其他信息联系起来,在更深层次上加工,信息才能从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

2.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又叫瞬时记忆,外界信息首先经过感觉器官进入感觉记忆,信息按照感觉输入的原样在这里登记下来,所以感觉记忆又叫感觉登记。其特点如下:

(1)保持的时间很短,视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约在0.5秒以内,一般认为可以保持300毫秒左右。声像记忆的时间可能保持较长时间,达到4秒左右。

(2)为进一步的信息加工,如模式识别、特征整合等提供了可能。在视觉感觉登记的研究中就发现可以进行信息整合加工。

3.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一般认为约为15~30秒,甚至更短时间的记忆。

(1)支持短时记忆的存在的证据:

在临床方面早就发现,脑震荡患者常伴有遗忘症。例如,受到猛烈撞击的足球运动员经常不能回忆出受伤前几秒钟发生的事情,但对受伤前几分钟或几小时之间发生的事情却能很好地回忆出来。

白鼠跳台实验结果也证明短时记忆的存在。这个实验表明电休克破坏了当前事件记忆的生理过程,未能使之转为永久贮存。

(2)短时记忆的特点:

短时记忆主要以听觉代码方式编码,视觉代码、语义代码和AVL单元。听觉的(Auditory)、口语的(Verbal)、书面语言的(Linguistic)代码联合起来,称为AVL单元,也是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体上是7±2个组块。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组块的大小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关。

能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

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信息得到复述后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否则很快消失。复述还可以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

4.长时记忆

(1)定义:

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2)特点:

长时记忆的容量巨大;

可以长期保持信息。

(3)分类:

长时记忆根据记忆的信息类型可以划分成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4)激活扩散模型:

图4-3  激活扩散模型片断

激活扩散模型是一个网络模型。如图4-3中所示,方框为网络中的结点,一个结点代表一个概念,概念间的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连线长度表示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越短,则联系越紧密,两个结点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连线越多,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越紧密。激活扩散模型假定,当一个概念被加工或受到刺激在该概念结点就产生激活,然后激活沿该结点各个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结点,再扩散到其他结点。一个概念越是受到长时间加工,激活的时间就越长,激活在网络中扩散逐渐减弱。连线的强度高时,激活扩散的快,激活会随着时间或干扰活动减弱。激活扩散模型受到了启动效应实验的支持,启动效应是指先前的信息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有利作用。实验中,给被试成对呈现英语单词,但这些单词间意义的联系紧密程度不同,如“Bread-Doctor”、“Nurse-Doctor”,在这些单词对中,判断“护士一医生”中的医生为单词的速度要快于“面包一医生”中的医生,原因就是护士与医生语义联系紧密,而面包与医生语义联系不紧密。 

(三)遗忘规律与增进记忆的方法

1.遗忘规律

(1)遗忘的定义:遗忘(forgetting)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重现和再认或者是错误地重现和再认的现象。

(2)遗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记忆痕迹的消退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与记忆中的其他信息发生干扰而产生了抑制。

(3)遗忘的分类:遗忘可以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指一时不能重现和再认记过的材料,但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恢复;永久性遗忘指必须经过重新学习才能恢复记忆过的材料。但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如图4—4所示。

图4-4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4)影响遗忘的因素主要有:

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研究遗忘现象时发现,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缓。

识记材料很重要时,一般不容易遗忘。最先被遗忘的是那些对识记者来说没有重要意义的、不引起兴趣的、不符合需要的、在工作和学习中没有重要性的材料。

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遗忘得慢;熟练的动作技能遗忘得最慢。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都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材料越多,要达到同样识记水平,平均的诵读次数和时间也越多。过度学习也有助于保持识记材料,过度学习就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识记也有重要的影响。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和末尾部分记忆效果较好,中间位置的内容则容易遗忘。这可能与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有关。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记忆所发生的干扰作用。系列材料的记忆过程中,开始部分的内容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末尾部分的内容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中间部分则受两种抑制的影响,故而系列材料的记忆出现了系列位置效应。

2.增进记忆的方法

(1)直观形象法

把抽象的材料加以直观形象化来记忆。理性知识来源于感性材料。学生在学习理性知识时,必须以相应的感性经验为支柱才能真正理解和牢固地记住。

(2)图表法

对复杂的材料通过制作图表可以由繁化简进行记忆。 

(3)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是利用谐音为中介的一种记忆方法。这种方法能把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材料,把生疏的材料变成熟悉的材料。

(4)归类比较法

对那些在认识上易产生泛化的相似材料,通过归类比较,分辨其细微的差别,使其在认识上产生分化,就能保持牢固的记忆。

(5)联想法

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内容和外部复杂而有系统联系的反映。联想可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立联想和因果联想,可以根据记忆内容的时间或空间、意义的联系等建立联想。

(6)歌诀法

学习中,如果把需要识记的材料编成合辙押韵的歌诀,能收到极好的记忆效果。

上述记忆方法,不能把它们绝对地分开,孤立地看待,而要针对具体情况合理加以利用。

四、思维   

(一)思维概述 

思维(thinking)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人的思维属于认识的理性阶段,是更复杂、更高级的认识过程。其特点有:

思维的间接性:以其他事物为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预见和推知事物发展的进程。

思维的概括性就是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人类思维活动的过程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思维的过程

(1)分析和综合 

二者定义:分析是在认识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综合是在认识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

二者关系:分析和综合是方向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过程,是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总是把部分作为整体的部分分出来,从它们的相互联系上来分析,而综合则是对分析出的各部分、各特性的综合,是通过对各部分、各特性的分析而实现的。分析为了综合,分析才有意义;综合中有分析,综合才更完备。任何一个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既需要分析,也需要综合。

(2)比较

比较是在认识上把对象和现象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被比较对象的共同点、区别及其关系。比较的特点是在某一事物的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比较离不开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比较的基本过程和组成部分。

(3)抽象和概括

二者定义:抽象是在认识上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过程。概括是在认识上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二者关系:抽象和概括是彼此紧密联系的。抽象是概括的基础,如果没有抽象就不可能进行概括。概括就是把分析、比较、抽象的结果加以综合,形成概念。概括的作用在于使人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特殊上升到一般。只有通过概括才能使认识深化,才能更正确、更完全、更本质地反映事物。任何一个概念、一条规律、一个公式或原则,都是抽象和概括的结果。

(4)具体化

同抽象相反的过程是具体化。具体化是将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去,以加深、拓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

2.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1)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解的一种符号。通过这种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把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性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确定下来,巩固下来。

(2)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由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概括性、间接性、社会性的特点决定的。语言和抽象思维虽然有密切联系,但思维过程和语言过程不是一回事。人虽然依靠语言进行抽象思维,但语言不是思维。二者的区别在于: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本身并不具有这一特点;

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语言同客观现实的关系是标志和被标志的关系,二者之间则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词代表同一事物;

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同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同一概念也可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语言的语法结构与思维规律是不同的,不同民族的语法结构不全相同,但思维的规律都是相同的。

3.思维的类型

(1)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的不同,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大类。

动作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为支持的思维。动作思维也称实践思维,其特点为:任务是直观的,以具体形式给予的,解决方式是实际动作。3岁前的儿童的思维常常是伴随着动作进行的。

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形象思维中的基本单位是表象。这种思维在幼儿期有明显的表现。成人的思维,则主要是借助概念来实现的,但也不可能完全摆脱形象思维。当人们在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时,形象思维的作用就表现出来了,鲜明、生动的客观形象有助于思维的顺利进行。

抽象思维则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是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认识过程。

(2)根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思维又可以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两大类。

形式逻辑思维是指有明确的逻辑形式,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的思维。

非形式逻辑思维是指不具有明确的逻辑形式或不遵循明确的逻辑规则的思维。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属于非形式逻辑思维,直觉思维也是非形式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是指没有完整的传统逻辑过程,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3)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思维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分散思维。

集中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是指思考中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的、确定的答案的认识过程。即利用已有的信息,达到某一正确结论,集中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同。

分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做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分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

(二)概念

概念(concept)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关键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则是指概念的范围。概念外延的大小是由它的内涵决定的。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它的外延就越小;概念的内涵越少,它的外延就越大。

1.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1)概念的掌握定义: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和运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在头脑中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概念形成亦称概念学习,是指个人掌握概念的过程。

(2)掌握概念的途径:

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是不经过专门教学,通过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而获得概念。

科学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使学生熟悉有关概念内涵的条件下掌握概念。日常概念对掌握科学概念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取决于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含义是否一致。

(3)概念的形成过程:布鲁纳等提出的假设考验说认为,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存贮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对任何一个刺激做出反应之前,被试必须从他的假设库中,取出一个或几个假设并据此做出反应,也即对所应用的假设进行考验。如果做出的这个反应是正确的,这个假设就将继续使用下去,否则,将原用的假设送回假设库,并取出其他的假设进行比较。这个过程如此继续下去,直到获得某个正确的假设,即形成某个概念。这种假设考验的过程也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

2.概念形成策略

布鲁纳等人确定了四种通用的假设考验的策略或概念形成的策略,即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博弈性聚焦。

(1)同时性扫描(simultaneous scanning) 

人可以根据肯定事例的部分属性来形成多个部分假设。他可以同时记住几个假设,在依照其中一个假设进行某种行为以后,与行为引发的事实进行比较,看究竟哪个假设是正确的,以获得有用的信息。这种策略称为同时性扫描,它会给记忆带来很大负担。

(2)继时性扫描(successive scanning) 

这个策略也应用部分假设,它与同时性扫描的区别在于一次只考验一个假设。如果被试现在运用的假设被证实为正确的,就可以继续使用,否则就采用另一个假设,再对它进行考验。由于一次只考验一个假设,而且是连续地进行,因而称它为继时性扫描。这个策略给记忆带来的压力较小,但以前被排除的假设很可能被再次应用,显得很不经济。

(3)保守性聚焦(conservative focusing) 

这个策略运用于总体假设的考验。保守性聚焦就是以某一事例的全部属性作为焦点,被试在对事例相继做出概念是什么的判断时都对准这个焦点。保守性聚焦大大减轻记忆负担,被试不需要记住他选择的所有事例及其性质,他只需记住当前的假设就行了,在应用保守性聚焦策略时,只改变焦点的一个属性。在应用这个策略时,被试的每一次选择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并且每次都可得到确定的信息,从而使整个作业过程变得简捷而又具体。相对而言,保守性聚焦是一个更有系统性和更有效的策略。

(4)博弈性聚焦(focus gambling) 

这个策略也应用于总体假设的考验。它和保守性聚焦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它一次改变假设概念一个以上的属性,人们的这种做法就像博弈一样,是冒着风险的,他的冒险可能碰巧成功了,但也可能失败。博弈性聚焦的弱点就在于此,它的长处是人们可能很快地只做较少选择就可以成功地掌握概念。

布鲁纳等人发现,在他们的被试(研究生)中,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少数人应用部分假设;在采用总体假设的被试中,又以应用保守性聚焦策略者居多;而在采用部分假设的被试中,继时性扫描策略得到较多的应用,同时性扫描和博弈性聚焦均很少被采用。但是,被试在实验过程中,也会偏离某个策略。但不管怎样,概念形成总是应用一定策略的。

3.概念形成过程的特点

从假设考验说来看,被试在采用正确假设以前,他的行为应处于机遇水平,即做出正确反应的概率一样大;只有当采用了正确假设,掌握了概念,做出了正确反应后,才能认为概念已经形成。

鲍沃(Bower)等应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分析实验结果。他们先确定每一个被试究竟在哪一次试验中做出了最后一个错误反应,再从这次试验倒退回去来重新编排试验顺序和计算正确反应的百分数。例如,假定某个被试在第10次试验时,做出了最后一个错误反应,那么原来的第9次试验就被重新编为第1次试验,而原来的第8次试验则变为第2次试验,其余类推。而对另一个被试来说,如果他做出的最后一个错误反应是在第15次试验,那么原来的第14次试验现在成为第1次试验,原来的第l3次试验则变为第2次试验,如此等等。然后依照重新编排的试验顺序来计算每次试验的被试的平均正确反应率。这时的每次试验都是以做出最后一个错误反应的那次试验为起点的。如果将这样整理的实验结果作图,就可得到一个逆向学习曲线。由逆向学习曲线的研究,可以认为概念形成有以下的特点。

(1)概念的形成过程表现出全或无的学习方式

概念掌握在正向学习曲线中表现出的趋势是渐进性的,这可能是将所有被试的实验成绩加以平均造成的。因为被试是在不同的时间掌握概念的,如一个被试可在第6次试验掌握概念,另一个被试在第10次,第三个被试在第15次,等等。将这样的实验结果加以平均就会得到正确反应的百分数逐渐增高的趋势,这种平均成绩的提高可能只反映那些已经掌握概念的被试人数增多了。而逆向学习曲线结果发现被试的平均正确反应百分数在做出最后一个错误反应之前始终在50%上下,处于机遇水平,这说明被试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来掌握概念的。

(2)概念形成过程的无记忆现象

在逆向学习曲线的研究中发现,一些被试在掌握概念的过程中主试所给予的不论是适宜的还是不适宜的反馈,他们为了掌握概念所需要的额外的次数是相近的。也就是说,实验中的不适宜的反馈不影响被试形成概念,当被试做出错误的反应而需要形成或采用新的假设时,他们并不应用对以前的实例的记忆,他们可能继续采用已经被否定的假设,好像未曾被使用过一样,也即表现出对过去的事件没有记忆。

(三)推理

1.定义:推理(reasoning)是从已知的或假设的事实中引出结论。推理有多种形式,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概率推理以及类比推理等。

2.影响正确推理的因素

(1)气氛效应理论:三段论通常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不同性质的前提造成的气氛往往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两个肯定的前提使人容易得出肯定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使人得出否定的结论,而一个肯定前提和一个否定前提则使人倾向于做出否定的结论。

(2)换位理论:换位理论认为人在三段论推理中,往往将一个全称肯定前提解释为逆转也真,如“所有A是B”被看作是“所有B是A”。 

(3)证真和证伪:人们在进行选择作业时,往往极力去搜索可以证实为真的事例,而较少尝试证实为伪的事例。

(四)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可以被看作是思维活动的最普遍的形式,它突出地表明人的心理活动的智慧性和创造性。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条件,即问题起始状态;二是问题的目标状态,即问题的答案;三是障碍,即找到答案必须经历的思维活动。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问题解决实际上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问题空间也就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

1.问题解决过程

(1)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提出问题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找出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核心。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发现问题和明确地提出问题主要依赖于主体的三个条件,即主体的活动积极性、求知欲和知识水平。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第二阶段是分析所提出问题的特点与条件。这个阶段主要是搜集与问题有关的材料。这个阶段需要进行问题分析和对问题进行整理。

提出假设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先要提出假设。明确了问题的性质,就有可能使思维过程有一定的方向,能把问题纳入一定的原则,按照这些原则来构思解决问题的办法。

检验假设

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是检验假设。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假设成立与否。如果经过证明假设是错误的,就需要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重新提出假设。

(2)如果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样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这种比较传统的区分办法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问题解决四个阶段是问题表征、选择算子、应用算子和评价当前状态。

问题表征

这是问题解决的起始阶段,问题解决者将任务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问题解决者利用问题所包含的信息又和自己的经验主动地构成问题空间。人的知识经验对问题的构成有很大的影响。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可形成不同的问题空间。对同一个人来说,在问题解决以前,问题空间也在变化着,人面对不同的问题则形成不同的问题空间。对有清楚规定的问题、简单的问题比对含糊规定的问题、复杂的问题较易形成适宜的问题空间。问题空间是否适宜,对问题解决有直接影响。

选择算子

在这个阶段,问题解决者选择用来改变问题起始状态的算子。算子也就是改变问题空间的各种各样的操作,运算规则、游戏规则等都是算子。有些算子易于得到,有些算子则需要进行选择。当问题空间较小时,就容易选择到正确的算子;而问题空间较大时,则难于选择正确的算子。选择哪些算子,如何组织操作序列,依赖于问题解决的方案或计划。问题解决的方案、计划和方法都称作问题解决的策略。问题解决总是由一定策略来引导搜索的,可以将选择算子阶段同时看作确定问题解决策略阶段。

应用算子

实际运用选定的算子改变问题的起始状态或当前的状态,使之逐渐接近并达到目标状态。这个阶段也即执行策略阶段。在简单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选定的算子和策略可顺利地实施,但在较复杂的情况下,会出现困难,不能顺利地实施,甚至无法实施。

评价当前状态

这个阶段对算子和策略是否适宜、当前状态是否接近目标等做出评估,经过评估,可以更换不合适的算子和改变错误的策略。有时甚至需要对问题的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重新进行表征,使问题空间发生明显的变化。

2.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迁移的作用

迁移是已有的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另一种是负迁移,表现为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知识概括化的程度越高,知识迁移的可能性越大;知识概括化的程度越低,则迁移越难。

(2)原型启发

原型是指对解决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可以作为原型,很多科学发明都是以生物为原型的。原型启发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原型之所以具有启发作用,主要因为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某些共同点,通过联想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3)定势的作用

定势是指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则妨碍问题的解决。

(4)情绪与动机

情绪对问题解决过程具有增力或减力作用,积极的情绪能激励人们解决新的、更复杂的任务,消极的情绪则会使解决问题时的智力活动受到障碍。

动机对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有明显的影响。简单问题的解决效率随动机强度的增高而更好;太复杂的问题,动机强度对其解决效率没有太大的影响;有难度但难度又不是太大的问题,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存在“倒转的U形”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对解决问题最有好处,太强与太弱的动机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3.问题解决策略

人们的问题解决策略可以分为两类,包括算法和启发法。

(1)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套规则,精确地指明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只要是有算法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按照规则进行操作,最后获得问题的答案。算法与启发法是性质不同的问题解决策略。算法可以保证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但它无法取代启发法。因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算法,还有一些问题用启发法解决比算法更快,而且许多问题的算法由于太过于烦琐,实际上无法使用算法。

(2)启发法则是凭借经验进行问题解决的方法,有时也称为经验规则。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一定解决,但解决问题的效率常常较高,人类在解决复杂的问题上,启发法的应用更为广泛。启发法有很多种,不同问题可以用不同的启发法,同一个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几个启发法。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的启发法主要有手段一目的分析、逆向工作、计划等。

手段—目的分析:手段—目的分析的核心思想是要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同时应用一定的算子,也就是某种操作方式来减少两者之间的差异。在分析的过程中,将问题的目标状态或者总目标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达到总目标。

逆向工作: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时也可以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倒退回起始状态,用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很有效,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就是这样的方法。逆向工作中也要考虑实现目标需要的算子。如果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途径较为单一的话,采用逆向工作较为有效。

计划:计划又被称作是简化计划,也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常可以抛开问题的某些方面或细节,将问题抽象成简单的形式,找到问题的主要结构,先解决抽象成的较为简单的问题,然后再利用所得到的答案来帮助指导解决更复杂的未经简化的问题。

五、言语

言语与语言是不同的,语言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照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理解语言和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语言是言语的工具。二者在生活中是相伴相生的。

(一)语言的结构

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层次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依次有语音、字词、句子和意义等不同层次。

每种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称为音素,音素指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以及字母的结合等。

音素的结合可以产生大量的各式各样的语音。

一些语音按一定方式结合则可构成词素。词素是每个语言的最小的意义单元。研究语音结合为词素的规则属于词法范畴。

一些词素按一定规则相结合则可产生短语和句子,这些规则称为句法。词法和句法都涉及单元系列的顺序,前者有关音素顺序以构成词素,后者有关词素顺序以构成短语或句子。

词法与句法合起来构成语法,它研究诸语言单元的系列的顺序以构成可接受的话语。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对言语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句子水平的研究。关于如何生成符合语法的句子,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一个最有影响的理论,即生成转换语法(Generative-Transformational Grammar),这个理论包括了短语结构语法与转换语法两个主要内容。

1.短语结构语法

短语结构语法(phrase structure grammar)认为,一个句子是由许多组成成分构成的,其中短语是重要的结构。某些记忆研究也有利于承认短语结构的心理真实性。在实验中应用对偶联合法,将一个完整的句子与一个数字联系起来,先让被试学习某种材料,然后当出现一个数字时,被试要逐字回忆出相应的句子。为了度量在句子内部从一个词到另一个词的回忆效果,计算“过渡错误的概率”,即在前面一个词回忆以后,后面一个词错误回忆的概率。结果发现两个短语之间的过渡错误概率偏高,而两个短语内部的过渡错误概率均较低。这说明了短语结构的存在。

2.转换语法

乔姆斯基提出转换语法(transformation grammar)来解释语言的产出和理解。在他的理论中区分出句子的两种结构: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和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表层结构是指实际说出的句子,即字词及其组织,可以对它进行通常的逐层分析,直至短语。也就是说,表层结构涉及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是指对应于句子意义的抽象表征,即贮存于长时记忆的概念和规则。深层结构涉及句子的内容,现在通常简略地称之为句子的意义。表层结构按转换规则从深层结构得来。转换规则不仅将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联系起来,而且将不同形式的一些句子联系起来。转换规则是理论的核心。

(二)言语的理解

1.言语的理解的定义:听懂别人说的话或看懂文字材料,即把握言语或文字所表达的思想。

2.言语的产出的定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写出来,即以言语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

3.言语理解模型分类

系列模型,认为言语理解经历着顺序相对固定的一系列加工阶段,依照这个模型,言语理解是从语音加工开始的,然后到词汇,再到句法和语义的加工,从较低的水平或阶段进入较高的水平或阶段,相继地得到加工。

相互作用模型,认为各种水平的加工以复杂的方式发生相互作用,信息并不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流动,而且一些加工水平也是可以重叠的。

(三)言语的产出

言语的产出是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过程。言语产出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为了影响别人,达到一定的目的。言语产出具体经历了三阶段,它包含:

1.构造阶段:依照目的来确定要表达的思想;

2.转换阶段:应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言语的形式;

3.执行阶段:将言语形式的消息说出或写出来。

语言及语言学习的研究非常困难,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交流的需要又产生了大量的双语及多语现象,在母语外还能很好地说另一种语言(或多种语言)。这些人称作双语者,这种现象则称作双语现象。

【主要结论与应用】

1.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2.人脑和计算机都是一个智能系统,作为智能系统一定具有输入信息、输出信息、储存信息、复制信息、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的功能。

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4.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5.主要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感觉和影响感觉的因素是可以进行测量的。

6.绝对感受性就是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差别感受性就是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

7.知觉可以被我们看作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与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的,知识经验对知觉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8.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9.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10.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外界信息首先经过感觉器官进入感觉记忆,信息按照感觉输入的原样在这里登记下来,所以感觉记忆又叫感觉登记。

11.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它接受来自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

12.长时记忆存贮着我们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为我们的一切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13.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