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 论
0.1 复习笔记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
1.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1)马克思主义及其三个组成部分
列宁在1913年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么,其终点则是科学社会主义。起点、中介和终点这三者是紧密相关、互相联结的。没有起点和中介,就不可能有终点,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必须具备的两大理论前提。
(3)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既然哲学和经济学是起点和中介,社会主义学是终点,那么,如果没有终点,起点和中介也就半途而废,没有完成。
其次,从理论对实际的指导意义来看,科学社会主义是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直接、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更全面地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2.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1)科学社会主义又可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共产主义,可以另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学,作为一门学科,可改称社会主义学。这样有四个好处:
第一,与其他学科一致,“学”字放在学科名称之后,更鲜明地表明社会主义是一门科学;
第二,社会主义既然是一门科学,并非建立之初就十分完善、完备,它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需要在总结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以丰富发展、变化革新,而“科学社会主义”、“科学共产主义”这类名称给人以似乎它一诞生就是完满科学的印象;
第三,社会主义学作为一门科学或学科,包容面更宽广,包容量更多样。除科学社会主义之外,还要研究、吸收经过实践检验取得积极成果的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合理主张;
第四,科学社会主义在我国长期以来是归属于法学、政治学学科,改名为社会主义学后,它应是一门与法学、政治学并列的独立学科。社会主义学是从宏观、总体上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具体来说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既研究社会主义,也研究资本主义,以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社会形态作为研究的客体,也包括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国性过渡时期和世界性过渡时期。总的来说,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旧世界如何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世界。
(3)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以政治为先导,着重研究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总体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按其性质来说,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而不是单一的政治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社会主义科学是一个大门类的综合性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学是社会主义科学的一门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科学还包括社会主义思想史、社会主义运动史、社会主义制度史、社会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思潮、比较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状学、社会主义改革学、社会主义未来学等等。
3.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
(1)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
①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②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③第三次历史性的飞跃,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先驱
①空想社会主义虽然不是社会主义的科学形态,但它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先驱。
②随着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具体观点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越来越深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越来越接近实际,其理论中的科学因素也越来越多;
③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工人劳动者当家作主取代资产者统治,消灭剥削制度与剥削阶级,实行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建立人民政权,通过一个过渡时期达到国家消亡,使物质生产和人的觉悟高度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彻底解放,这些基本观点空想社会主义者先后在不同程度上都提出了,尽管表述不太准确、不很全面。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这些愈益增多的科学因素就成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尤其是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三大空想家的理论,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
(3)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飞跃: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于l9世纪40年代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他们把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了共产主义政党,领导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而斗争。
(4)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首先建立,形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以十月革命后在苏联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为标志的。基于西欧比较发达国家的实际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在横跨欧亚的较为落后的俄国首先付诸实现之后,必然发生很大的落差和反差。各种错综复杂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像俄国这样较为落后的国家,难以短时间内在单独一国建成典型的社会主义,最终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也存在着许多弊端,但这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实践摸索的重大突破。
(5)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是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日益深刻地认识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对外关系体制方面都有严重弊病,必须进行重大改革。这种改革实际上是第二次革命,是在维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社会主义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它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渐进性改革。它既要肯定苏联模式中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成果,同时又要纠正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背离性歪曲,而且还要结合当今时代的变化和各国国情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这样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开放中才能够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第三次飞跃。
二、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树立科学世界观、革命人生观和正确价值观;
(2)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学好各门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
(3)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执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更好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4)学习科学社会主义将扩大我们的视野,增强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分析能力,明确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大趋势,坚定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必胜的信念;
(5)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关系,明确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对世界资本主义应该采取的方针,洞察今后世界发展的趋势。
2.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丰富的实际,又用以指导活生生的实际。但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不可能自发地转化、上升为理论,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主观实践活动,取得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经验,再通过抽象思维、理性思考把它系统化、条理化,才能形成科学理论。
(2)世界联系中国
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20世纪的历史实践证明:没有世界社会主义,也就不会有中国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不受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要了解中国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就要深入研究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要立足中国,了解外国,借鉴世界;还要争取社会主义的中国能够在多方面为推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成就联系挫折
从世界到中国,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历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波浪式地迂回前进的。总的看来,成就是越来越大,挫折是暂时的、局部的。“吃一堑,长一智”,只要我们善于从挫折中认真总结并真正吸取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又会重新取得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成就。正是在空想社会主义试验屡遭失败之时,科学社会主义拔地而起,横空出世。
(4)现实联系历史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到当今这个态势,是社会主义历史长期发展的合乎规律的产物。要深入了解社会主义的现实,就必须认真联系社会主义的历史进行系统的考察。西欧历史上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条件下产生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另外一些国家类似的条件下又可能部分地再现。所以不发达国家在实现社会主义过程中某些空想因素的再现是有社会历史根源的。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未能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是有历史根源的。
(5)现在联系未来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还处于幼年时期。当今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加快体制改革,在发展新科技革命方面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就能更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放眼世界,我们还要看到,当今资本主义世界正在悄悄地发生重大的新变化,以信息化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正方兴未艾,资本主义各方面社会化的程度都在提高,多种社会主义因素正在逐步增长。只要现在联系未来,就能开拓视野,豁达胸怀,更加明了世界社会主义今后发展的轨迹,更能促进世界社会主义未来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