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因此不计入GDP。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不是存量。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这辆卡车在生产出来时已计入当年的GDP了,现在购买是财富转移,不能重复计入GDP。
(3)购买股票不能计入GDP。购买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购买股票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投资,但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因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是增加或减少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
(4)购买一块地产不能计入GDP。土地不是最终产品,它用于生产产品或劳务,只有当产品或劳务的价值得到实现时,土地的价值才能得到补偿,这时如果计算土地的价值将会使价值重复计算。购买土地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活动,故不能计入GDP。
2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
答: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减少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答: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不会有影响。分析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结合GDP的概念可以看出,GDP所度量的是事后的产出,其值显然与观察者将其视为两个国家还是一国的两个地区无关。
注:该题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尹伯成主编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第六版)和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学习与教学手册》(第二版)对此题的解答都是错误的,其错误在于将进口看作独立变量。
思考一个更为简单的问题:一宗进口业务对一国的GDP有何影响?如果根据支出法核算GDP,会得出一宗进口业务会使一国的GDP减少,但这是错误的。一般地说,一宗进口业务会使一国的国内支出(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增加而使净出口等量减少,GDP数量不发生变化。
4假定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解:(1)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即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的GDP为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10=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即用增值法计算的GDP为4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7.5+5=12.5(万美元)。
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0-7.5)+(30-5)=27.5(万美元)。
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
5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1998年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
(1)1998年名义GDP;
(2)1999年名义GDP: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5)“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话句对否?
(6)用1998年作为基期,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
解:(1)1998年名义GDP=100×10+200×1+500×0.5=1450(美元)。
(2)1999年名义GDP=110×10+200×1.5+450×1=1850(美元)。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的实际GDP为1450美元,1999年的实际GDP=110×10+200×1+450×0.5=1525(美元)。
这两年实际GDP的变化=(1525-1450)/1450≈5.17%。
(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的实际GDP=100×10+200×1.5+500×1=1800(美元),1999年的实际GDP为1850美元。这两年实际GDP的变化=(1850-1800)/1800≈2.78%。
(5)题目中所给的结论是不完整的,原因如下:
①名义GDP的变动是由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所生产物品和劳务的数量变动,一是物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由于价格变动导致的名义GDP变化并不反映实际产出的变动,故将名义GDP折算为实际GDP,通过实际GDP来比较GDP的变化。
②虽然选择不同的基期计算出来的实际GDP不相同,但是GDP的变化趋势应该是不变的。
所以,“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只说出了后一个因素,是不正确的。
(6)用1998年作为基期,1998年的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450/1450=100%,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1850/1525≈121.31%。
6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解:(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500(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4300(亿美元)。
(2)由GDP可得,因此净出口(亿美元)。
(3)用代表政府预算盈余,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从而有(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亿美元)。
(5)个人储蓄(亿美元)。
7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解:(1)用代表储蓄,用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亿元)。
(2)用代表投资,用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代表政府税收收入,代表政府支出,代表预算盈余,本题中,(亿元)。
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即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减去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
(亿元)。
(3)从中可知,政府支出(亿元)。
8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愿意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等于企业想要的投资。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的核算中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