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10套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3.1 复习笔记

一、社会学方法论

1.社会学方法体系

(1)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社会学的方法体系有三个层次构成:

第一层次为方法论原则,具有指导研究方向的意义;

第二层次为具体研究方法,与研究实践和过程相统一;

第三层次为技术手段,是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工具。

(2)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原则,是确定研究者的基本方向、影响研究性质的基本观念和定律。方法论原则通常包括:

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逻辑思维方法原则;

社会学的一般化理论。

2.社会学方法的特征

(1)动态性。社会学的立场和视野是动态的,它是关于变动中的尤其是现实社会的各种事实和关系的动态过程。

(2)整体性。社会学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是从整体论高度出发的,把社会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然后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来考察和分析社会运行和社会变迁过程。

(3)经验性。社会学注重对社会事实和现实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来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获得经验事实是首要的。

3.社会学研究的范式

(1)范式的定义

范式,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2)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实证范式解释范式批判范式。如表3.1所示。

表3.1  社会学研究范式的类型

二、社会学研究的过程

1.研究的逻辑过程

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是从理论问题经过研究验证最终回到得出理论的循环过程,连接这一过程的逻辑方法是演绎和归纳、经验观察和概括总结。根据华莱士的“科学之环”原理,研究的逻辑过程是由问题、理论、假设、操作化和假设检验等几个环节构成(见图3.1)。

图3.1  科学研究的逻辑过程

2.社会学的解释

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对社会运行及协调发展的理论解释过程主要包括:概念和变量、假设、变量测量和分析、假设检验。

(1)概念和变量

概念

a.社会学概念是将社会中的同一类现象和过程以及共同特征抽出来,加以概括。

b.概念包括实体性概念和非实体性概念。

c.概念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概括性的思维,引导人们去关注一类事物和现象,或对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纳。研究者在使用概念时,需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变量

a.变量,指含有数值变动的量。

b.变量一般有两大类:

一是因变量,又称依变量,是要解释的现象或过程;

二是自变量或独立变量,是自己独立发生变化的变量,用来解释现象或过程的原因。

(2)假设

预设的变量关系和尝试性解释就是假设。

假设的提出一般具有理论的意义,也就是说,假设中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能够表达和反映该研究领域的一种理论解释。

假设分为研究假设和虚无假设,研究假设就是研究者所要验证的假设,是研究目的,虚无假设是指和研究假设相对立的假设。

(3)变量测量和分析

测量就是运用一些指标来衡量某类现象或过程的特征和变动情况。

变量测量具有层次性,一般分为四个层次,由低向高分别是: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变量。

测量主要是为分析服务的,当测量出某种社会指标之后,可以通过变量分析来探讨它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各种关系。

变量分析是指研究者为了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时,常常需要对其他变量加以控制,然后通过统计分析,确认所要考察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4)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是根据抽样分布的原理,运用抽样调查的样本统计值来对研究假设加以验证。

假设检验的原则一般采用显著度和否定域,也就是根据统计值是否分布在此范围内的比例来确定是否否定虚无假设,以确认研究假设是否成立。如果能够在显著度都很小的情况下否定虚无假设,那么也就能够证明研究假设成立;反之亦然。

检验方法主要是非参数检验,包括卡方检验和方差检验。

3.研究的基本程序

(1)提出和界定问题

提出问题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问题必须具有理论导向

理论导向,指所提出的问题是由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构成的,而且问题能够通过经验来证实或证伪。

问题最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理论研究最终要回归到实践,因此,在选择研究问题时,最好考虑现实中人们关注较多的、与实践关系更为密切的问题。

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研究可行性

即研究者所提出的问题,在现有的条件下是能够解答的。衡量问题的可研究性的标准有:问题具有明确的范围;问题能切合实际;问题与研究者自身条件相符合。

(2)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回顾别人是如何研究的

了解和掌握别人的相关研究的意义:

可以知道自己的问题是否有了解答,或已经解决到何种程度,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劳动,有利于理论和知识创新;

通过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也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为自己回答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3)进行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指为了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实现研究目的,对研究中所涉及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检验所作的具体计划。

(4)收集资料

资料收集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可信性,即资料来源是可靠的,值得信赖的;

针对性,即收集到的资料应针对所要解答的问题,对证明问题具有有效性;

时效性,即所收集的资料应该是新的;

系统性,即资料必须是完整的,它能够用来系统证明所研究的问题。

(5)整理和分析资料

整理资料主要是对收集起来的资料加以汇总、分类、补充完善和加工清理,以便为分析工作做好准备。资料整理完毕之后,就需要对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探寻新的发现。

(6)解释从资料中获得的新发现

在资料分析中发现新问题之后,就需要对这些新的发现寻找理论解释,也就是对所看到的变量之间关系,要从理论和实际的角度去加以解释。

(7)得出结论

研究者根据各种解释的有效性和完备性,提出解答问题的最终结论。

结论具有概括性,能够概括研究所发现的规律;

结论具有完备性,即所作的结论一般是能够自圆其说的理论解释,其逻辑结构是完备的;

结论具有有效性,也就是能够说明所要研究的问题。

(8)发表和出版研究成果

发表和出版研究成果的意义主要有:

公布研究结论以便于其他研究者加以检验和评估;

促进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应用;

有利于知识积累;

帮助研究者确立学术地位。

三、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通常运用的具体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变量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的测量,以及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来解释社会现象或过程的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指注重于描述、剖析和揭示现象或过程的特性和本质的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1)定义

调查研究法是向研究对象系统询问社会背景、态度和行为,以发现社会现象和过程的原因或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法包括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全面调查就是对所要研究的对象每一个个体都进行调查。抽样调查是根据一定的抽样原则,从所要研究的对象中选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然后对这些样本进行调查。

(2)基本步骤:

识别和确定调查总体

调查总体,即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或所有个体。明确调查总体一是为了掌握研究对象的总体情况,二是为抽样提供框架。

根据抽样总体的特征以及具体研究的需要选择和确定抽样方案。

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就是由各种问题组成的、用来向被调查者提问的卷子。问卷是收集资料的工具,问卷设计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所收集的资料能否有效地服务于所研究的问题。

a.问卷中的问题根据问答形式的不同,大致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

b.根据问题内容的不同,问卷中的问题一般包括三大类:一是事实性问题;二是行为性问题;三是态度性问题。

c.问卷作为一种测量工具,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其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指同一测量工具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是否适合于所要测量的对象。

d.问卷在定稿之前,通常需要进行一些试调查,即用问卷初稿去做访谈,以便发现问卷中是否还存在不准确、模糊和不切合现实的问题。

实施调查

是调查研究的关键步骤。

a.大型的问卷调查都需要招募调查员来执行入户访谈任务。

b.有些调查问卷是邮寄或通过人员发放到被调查者手中,然后由被调查者自己填写问卷。

汇总和录入数据

a.调查问卷回收之后,需要将其汇总,并将结果录入数据库以便进行分析。

b.数据录入就是将问卷中被访者的作答内容,按照一定的编码,录入编制好的数据库结构之中。

c.全部问卷数据录入完之后,一般还需要对数据进行逻辑检验和查错。

分析数据

数据库整理完毕后,就要根据研究目标,运用合适的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以此来验证或证明自己的研究假设,并根据资料分析的结果,来对所研究的问题加以解释。

2.田野调查法

(1)定义

又称田野工作,指研究者深入研究对象所生活的场域,在与研究对象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度访谈,以求达到对研究对象及其文化的全貌性研究和深刻理解。

田野调查对于研究一些小型社区、特定群体的文化特征及其变迁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田野调查的主要任务

是要解答这样一些问题: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

(3)田野调查的方法

参与观察法

a.定义

指观察者进入观察对象的生活或工作场所,参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活动,在参与过程中观察研究对象的各种行为及其变化情况。

b.意义

参与观察法常常在探寻研究对象的深层思想意识和内部相互关系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它能让研究者在理解被研究者的社会情境的基础上,认识他们的思想意识发展的轨迹。参与观察法也常常应用于对小群体及其行为的研究之中。

c.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明确观察的理论目标,做到参与而不深陷其中。

第二,在参与过程中,需要清醒地明确自己的理论目的,围绕理论目标而观察。

第三,在观察过程中,需要在控制观察环境和变量的同时,尽量避免影响被观察者的常规反应。

深度访谈

即与当地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当地人的内心世界,从而真正理解当地文化的内在意义。

深度访谈一般要有选择地进行,要根据研究的主题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对象来与之交流、建立感情,以达到深度交谈;有时选择当地的信息灵通人士或所谓的“明白人”作为深度访谈的对象,对研究可能有较大帮助。

(4)资料的处理

研究者在对待从田野中所获资料时,需要注意主位取向和客位取向的关系问题。

主位取向,是指研究对象所倾向于认为的观念或态度;

客位取向,是指研究者或局外人所倾向于认为的原因或动机。

研究者在田野中一方面要细致观察,认真体会,弄懂并要理解当地人的主位观念;另一方面,研究者还要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分析这些主位观念的意义和形成原因。也就是说,研究者应把主位取向与客位取向结合起来,全面看待从田野中获得的信息。

(5)田野调查报告的撰写

田野报告的写作方式主要有民族志的写作方式。

民族志,是指详细、全面描述研究对象各个方面形态和特征的田野报告。

民族志的特点是以描述、记事的手法为主,以展示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和活动全过程为目的,向人们勾画出特定社区和人群的文化图像。

3.实验法

(1)定义

实验法是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为了控制某些自变量可能对因变量产生的影响,实验法常常在实验中将被试者或实验对象分为两个组: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控制组。通过对两组实验结果的比较,即可检验某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2)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划分和建立通常有两种方法:

随机分组法,即将实验对象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

配对法,即根据变量相对应的原则,分别将实验对象一一分配在实验组和控制组。

(3)实验法的类型

自然实验法

是利用社会情境的自然状态,将其中的一种情境作为实验组,将另一种自然情境作为控制组,然后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异同,以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室实验法

是科学研究典型的实验法,即通过设置实验室环境,将想要控制的变量加以控制,以便观察和发现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4.历史比较法

(1)定义

一种用于探讨社会现象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变迁规律的方法。

(2)方法论原理

社会现象的出现,并非是偶然的、自发的,而是连续的、受某种力量影响或支配的。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或因果链上,或者通过不同背景的比较,就能够发现现在的事件或现象的真正原因。

(3)资料来源

政府文献资料,包括政府和机构文件档案材料、统计资料和保存下来的其他历史资料;

收集政府或官方文献资料,最常见的也是便捷的方法就是去相关档案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去查阅和摘录与研究问题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

民间历史资料,包括民间流传下来的地方史志材料,以及民间口述史资料。

民间历史资料的收集,通常需要到当地去,向当地居民问询和查阅个人保留下来的村志、家谱、地契等有形的、物质的历史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访谈的方法,向当地居民收集一些历史记忆材料,如口述史资料。

(4)分析历史资料的方法

类比分析法

类比分析法是指在分类的基础上对某类现象或事件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和特征进行对比,并由此类推出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变化规律。

理想类型分析法

是韦伯创立并运用的研究方法,理想类型是一种分析概念或逻辑工具,是高度抽象出来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分类概念。

对理想类型的分析,主要包括比较不同理想类型的本质特征,分析不同类型之间的结构关系,并根据结构一致性的原则,来理解和解释事物或现象的原因。

(5)历史比较法的价值和适用性

社会运行与社会变迁纵向比较研究;

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的横向比较研究;

社会意识和社会事实成因的比较研究。

(6)历史比较法的局限

历史资料或历史事实的不可证实性,使得其结论可能带有主观性和选择性。

四、社会指标

社会指标是一种量的数据,用来作为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社会状况的指数,使我们在价值和目标方面,能判别出现在处于何处,正去往何处,以及评价某项专门计划与后果。社会指标是对受规范约束的直接利害关系所作的一种统计,它便于人们对社会主要方面的状况做出简明的、综合的和公平的判断。

1.社会指标的类型和功能

(1)社会指标的类型

描述性指标与评价性指标

a.描述性指标是对社会客观现象的描述。由于这些指标没有与一定的理论、模型、目标相联系,因而它们仅仅能反映出社会事实本身,并不能说明其价值状况。

b.评价性指标又称分析性或诊断性指标。它是指能反映出社会发展、社会效果、社会影响在某些方面的利弊得失的指标。这类指标通常是人们按照某种目的将两种以上的社会现象做比较而得出的,它们发挥着说明社会现象的功能。

观察性指标与计划性指标

a.观察性指标又称信息性指标,是指人们对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的社会现象的描述或评价。它的作用在于理解过去和及时反映现在。

b.计划性指标是指人们在了解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对未来的预测,因而又称作预测性指标。

投入指标、生产量指标与产出指标

a.投入指标是指在某一社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供资源”。

b.生产量指标通常是指工作量或承担的次数等。

c.产出指标亦称结果性指标,它主要是用以评价社会政策或措施的结果。

肯定指标、否定指标和中性指标

a.肯定指标又称社会进步或发展指标,它们反映了社会的好的一面,是人们所希望发展的指标。

b.否定指标又称问题性指标,这类指标是人们不希望发展的,它们的上升标志着社会否定因素的增加。

c.中性指标是指与人们的价值取向、人们的愿望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指标。它们本身并不能说明社会进步与否。

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

a.客观指标又称非感觉指标,是指反映客观社会现象的指标。

b.主观指标又称感觉指标,是人们对客观社会现象的感受。它表现为人们的心理状态、情绪、愿望和满意程度等。

经济指标与非经济指标

a.我国国家统计局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基本上不包括经济统计指标,它反映除经济以外的社会现象。

b.从理论上看,社会指标是相对于自然指标而言的,因此它应包括经济指标和非经济指标。

(2)社会指标的功能

反映社会状态

这是社会指标最基本的功能。社会指标的作用在于,它集中了最重要和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并使之具有一定条理,从而将社会或某一方面的状况清楚地再现出来,使人们易于了解和把握。

社会监测功能

a.通过指标的测量,可以监测社会运行状态。

b.监测的功能可以分为:对社会状态的监测和对社会目标的监测。

预测功能

a.这是指根据已占有的材料,在对过去、现在分析的基础上,摸索出社会指标的变化规律,而对未来的结果的测算。

b.社会指标的预测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预测发展;二是预测问题,即提早发现那些将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的问题。

比较和评价功能

由于社会指标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因而使事物之间的比较成为可能。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对社会运行与发展、社会计划与政策进行评价,分析利弊得失,得出正确结论。

2.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

(1)规划性指标体系

这是政府利用公共机构的相应分类而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

由于能得到政府和各部门的协助,因而按此方式建立指标体系方法简便,成本也不算高。

(2)根据社会目标建立的社会指标体系

这一方式是从一个总的或一系列社会目标出发,逐级发展子目标,最终确定各项社会指标。这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

根据社会目标发展建立的社会指标体系最重要的特点是,有明显的、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3)依据理论建立社会指标体系

这是非官方建立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途径。一些研究人员、学者根据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和假说,将社会现象编制成指标体系,并且用他们的理论来说明这些指标。

3.社会指标体系的应用

(1)定期提供社会报告

这是社会指标体系最直接的应用。

社会报告就是根据社会指标体系所提供的数据,经过分析而得出的关于社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总结性评价。

社会报告常常是由政府或政府部门提出来的。政府定期地和经常地提出社会报告,就形成了社会报告制度。

(2)在生活质量研究中的应用

生活质量是指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全部社会与自然条件的综合水平。它既包括物质生活条件,也包括精神生活条件;既包括经济条件,也包括广泛的政治、文化、思想条件。

(3)在社会运行研究中的应用

社会指标在社会运行的协调性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社会运行的投入—产出分析。一般说来,投入性指标多与社会运行的结构相关联,称之为结构性指标。产出指标多与社会运行的功能相关联,称之为功能性指标。

结构性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a.基础总量指标。它是对社会基本状况的反映,这一类指标是整个指标体系的基础。

b.基础相对指标。它是直接利用基础总量指标而得出的比例数字。

c.政策性指标。政策的变化也是一种投入,它是一种信息性投入,它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功能性指标也有三个方面:

a.结果性指标。它是一定的基础性指标(基础总量指标、基础相对指标)在政策等变量的影响下产生的结果。

b.行为性指标。它是通过人或人们的行为表现出来的结果。

c.感觉性指标。

(4)在社会决策中的应用

社会指标体系是科学决策的各阶段所必需的工具。现代的科学决策有一定的程序,而社会指标贯穿了决策程序的各个阶段。

目标阶段

即确立决策的目标,这需要决策者将一种理论构想或目的具体化为一系列的指标或指标体系;同时,又要为目标规定限度或边界条件,即获得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成果,这也需要通过社会指标来说明。

信息阶段

一般说来,大量的信息都是以社会指标的形式出现的。

设计阶段

即要找出关键性的指标,确定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指标模型或预选方案。

评估阶段

即根据指标的定性、定量、定时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的方案。

选择阶段

它是由领导者与专家通过社会指标的权衡而得出最终结论,指标值高的方案总是比指标值低的方案容易中选。

试验阶段

即要获得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各项数据和指标。

实施阶段

这是决策的最后一个阶段,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在这一阶段常会出现一些事前未料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反馈系统,随时了解实施中各项社会指标的进度,从而控制局势的发展。

五、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

1.抽样技术

抽样,是按照一定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能代表总体的一部分元素,即样本,然后根据样本中所包含的信息对总体的状况进行估计和推算的过程。

(1)抽样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和样本

a.总体指的是所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样本由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或单位)所组成。

抽样单元和抽样框

a.为了便利地实现随机抽样,常常把总体划分成有限个互不重叠的部分,每个部分叫做一个抽样单元。

b.在设计概率抽样的方案时,必须有一份关于全部抽样单元的资料,称之为抽样框。

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a.用样本估计总体产生的误差叫做抽样误差。

b.非抽样误差是在抽样调查中由于人为的差错或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总体指标

总体指标就是调查的目标量,也就是有关的总体参数,因而又称总体值或参数值。

(2)抽样的类型

概率抽样

a.概率抽样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的方式进行,它充分考虑等概率的原则,可以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可以对样本的误差加以控制,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b.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等具体方式。

c.概率抽样的过程一般包括界定总体、制定抽样框、决定抽样方案、实际抽取样本和评估样本质量等几个基本的步骤。

非概率抽样

a.非概率抽样主要是按照抽取样本的方便性、主观判断、主观意愿来选取研究对象,非概率抽样无法保证抽取样本的等概率性质,样本误差无法控制和估计。

b.非概率抽样有偶遇抽样、主观抽样、配额抽样、滚雪球抽样。

2.简单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

定义

简单随机抽样是按照等概率原则从含有N个抽样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N>n)组成样本的方式。简单随机抽样所得到的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本。

简单随机抽样采用的办法

a.抽签法

抽签法是先将总体中的每个单元都编上号,写在签上。将签充分混合均匀后,每次抽一个签,签上的号码即表示样本中的一个单元。

b.随机数表法

随机数表是随机形成的,表中的数码和排列没有任何规律性,故又称乱数表。

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也称样本容量,确定样本规模是抽样设计的重要环节。

(2)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PPS)

PPS抽样是社会学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抽样方法。PPS抽样使用多级抽样的形式,它根据元素的层级划分特征,依次由高到低抽取各层级的样本单位。

3.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以及多变量分析。

(1)单变量分析

描述单变量的样本集中趋势,常用的统计描述方式主要有均值、众数和中位数。

对变量的离散程度的分析,主要是了解样本值分布的不均衡状况,它与集中趋势的分析恰好相反。常见的离散统计量包括全距、标准差、四分位差。

区间估计是单变量统计推断的一种主要情形,它是指在一定的置信度范围下对总体的取值区间的估计,因此也称为置信区间。常见的区间估计有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和总体百分数估计。

(2)双变量分析

检验和测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双变量分析的基础。

在社会统计学中,有一组称为消减误差比例的统计量常用来测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消减误差比例,就是用一个变量预测另一个变量时可以减少的误差比例。

测量和检验两个定类数据之间的关系,有对称和非对称的Lambda测量以及tau-y测量,对称Lambda测量表示两个变量相互预测时可以减少的误差比例,非对称Lambda测量以及tau-y测量值则表示用一个变量预测另一个变量时可消减的误差比例。

在分析对称定序变量关系时,原则上采用Gamma系数。

对于定序定序变量关系的检验,可采用Z值检验法。

对两个定距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测量,可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