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隋唐长安的水系建设
2.1.1 8世纪的长安:因水而兴的国际花园都市和公共风景区
历史上,长安水资源极为丰富,关中地区气候温润,终南山植被茂密,水源涵养极佳。隋唐长安城所在位置水源充足,泾、渭、沣、、涝、滈、浐、灞八条河流环绕周围。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以“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概括上林苑四周发达的水系网络。但两汉以后,关中农业走到极限,南方粮食供应是否畅通直接决定着王朝兴衰,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运输成为中世纪中国最大的国家工程。汉武帝时期就已开凿漕渠“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以漕,大便利”。隋炀帝即位第一年便举全国之力开凿大运河,以洛阳、开封为中心,向南开凿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通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向北开凿永济渠,直达涿郡(今北京)。这一宏伟的规划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连接了关中、中原、华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发达的南北水运系统,极大地促进了各流域经济文化交流,保证了长安的粮食和物资供应,也为数百年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元和郡县志》卷六有一段按语说:大运河建成后,“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隋代在汉代长安城的东南建大兴城,唐代在大兴城的基础上继续营建长安城,形成了当时最为壮观的国际化大都市[1]。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河流水系发展迅速,形成了发达的城市水网,进而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漕运码头成为城市的商业中心,从南方运来的丝绸锦缎、盐酒茶粮经大运河到达洛阳后由渭河经漕渠运往长安,停靠在城市的水陆码头——广运潭。唐玄宗还在此进行过一次水运商品博览会,史载“馀船洽进,至楼下,连樯弥亘数里,观者山积”,形成了大唐长安最重要的城市滨水商业区。2011年的世界园艺博览会选址于唐代广运潭遗址,因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水系改造与建设,促成了关中历史上第一次古今相望的博览对话。
唐长安城市水系可概括为长安周边的“八水”[2]与穿城而过汇入浐河、渭河的“五渠”所构成的水网脉络。通过隋代三渠(永安,清明,龙首)及唐代新开浚的漕河,黄渠,在宇文凯所建大兴城西部为主的水系基础上形成两横三纵,相互贯通的城市水网结构。通过这一穿越坊里,支流密布的水系,长安南部的滈河、滈河等主要河流与城北主河道——渭河被逐一连通为一个可综合调节的水系统,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巨大城市水脉。沿线开凿大量蓄水湖泊和支流,勾连千万家官署庭院和贵族宅邸,形成高度发达的城市园林体系和具有高度欣赏价值的独特园林形式——散落在坊曲水滨的千百座山池院。
永安渠,隋开皇三年于南城开凿,引交水自西北流入城,即从今香积寺西南引交水经赤兰桥、第五桥,由丈八沟西北东流入城[3],自此经流大通、信义、永安、延福、崇贤、延康六坊之西。又经西市之东,又北流经布政、颁政、辅兴、崇德四坊及兴福寺之西,又北流入芳林园,又北流入禁苑,最后注入渭河[4]。永安渠不仅为西市提供水源,同时也为长安增添一片绿意,起着美化环境的作用,王建《春日五门西望》诗句:“馆松枝重墙头出,御柳条长水面齐。”这便是对宫城中松树与永安渠渠岸两侧栽植垂柳的实景描写。永安渠除本身有着美化生态环境的作用,也为长安西市开凿池沼增添水景提供了条件(图2-1-1)。
《西京记》记载了长安西市海池的水景概况,“市西北有海池,长安中,僧法成所穿,分永安渠以注之,以为放生之所。”《宋高僧传》载:“长安中,于京兆西市疏凿大坎,号曰海池焉。支分永安渠以注之,以为放生之所。池上佛屋经楼皆成所造。”放生池的开凿不仅为长安西市提供了自然景观,也营造了人文景观,与此同时许多私家宅园中也开凿池沼将水通过永安渠引入庭园中,丰富了这一带地区的生态环境。沿永安渠引水营建的园林有江陵总管贺拔业宅、武侯将军韦和业宅、明轮寺、缘觉寺、融觉寺、贤觉寺、神通寺、慧觉寺等众多的宅邸寺庙。众多私家宅园、寺庙庭院因永安渠而得以享用一片清沼。另一点需要提及的是,永安渠流入西市,开凿池沼形成了城市商业区域重要的疏散和防火空间。根据相关记载,唐长安西市是长安城密度最高,疏散难度最大的一片区域,万家商铺林立,首尾相连,云集在不足两千亩的狭小空间。历史上有关于长安东市一次火情烧毁数千家商铺的记载[5]。长安西市在历史上发生火灾的次数远远低于东市和其他坊里(史载西市火灾仅文宗年间及黄巢之乱两次),很大程度上与永安渠对西市的疏解与防火功能有关。在西市中心引水入市,开凿池沼,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密度区域的防灾避险压力,也为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贸易区,为远自欧洲(大秦或称罗马)、中东、西亚而来的各国商旅提供了珍贵而优越的滨水商业环境。
清明渠位于永安渠东,亦隋开皇初开凿,引水西北流入长安,入城点经考证位于北三门口村以东200米处,唐长安城安化门紧西[6]。入城向北流经安乐、昌明、丰安、安(宣)义、怀贞、崇德、兴化、通义、太平九坊之西,又北流经布政坊之东,右金吾卫之东南,又向西南流入皇城,经过大社北,又东至含光门后,又向北流,经尚舍局东,又流经将作监、内侍省东,又北流入宫城[7],最后注入南海,北海和西海[8]。清明渠为长安外郭城、西城居民供水,同时与龙首渠同为皇城及宫城供水之主要水源,清明渠不仅为宫廷池沼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同时靠近皇城的很多官僚贵族的私家山池宅院也从清明渠引水,开凿池沼,其中不乏著名私家园林。唐长安山池园林繁盛,文人墨客流连其中,清明渠勾连的池沼记载便常现于文人诗句之中,李郢《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诗云:“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记载的便是安乐坊中的池亭。温庭筠《题丰安里王相林亭二首》:“西州曲堤柳,东府旧池莲。星坼悲元老,云归送墨仙。谁知济川楫,今作野人船。”记载的则是安丰坊王相宅中的水色时光。宣义坊中王郎中宅园,刘禹锡《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题道:“爱君新买街西宅,客到如游鄠杜间。雨后退朝贪种树,申时出省趁看山。门前巷陌三条近,墙内池亭万境闲。”白居易《宿裴相公兴化池亭(兼蒙借船舫游泛)》:“林亭一出宿风尘,忘却平津是要津。松阁晴看山色近,石渠秋放水声新。孙弘阁闹无闲客,傅说舟忙不借人。何似抡才济川外,别开池馆待交亲。”更是写出兴化坊中裴度池亭的宽广。而位于皇城之中的鸿胪寺所凿池沼则非寻常家人中的池沼所能比拟。鸿胪寺位于大社之东,清明渠入皇城后,经大社北流,温庭筠《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遗址仅有存者偶成四十韵》题到道:“画照鱼鳖,鸣驺乱甃鶬,飐滟荡碧波,炫煌迷横塘。”此诗为温庭筠追忆唐玄宗于鸿胪寺宴请百官繁盛之景,这两句则是描写池水广阔之意,“画”——画有鸟的大船,由此凸显池水之浩渺。描写长安城中园林池沼的诗句不胜枚举,也足见依托于清明渠而开凿的池沼多如牛毛,沿清明渠营建的园林有汉王谅宅、宣化尼寺、宝积二寺、月爱寺、驸马都尉元孝恭宅、李渊宅、实际寺等。而清明渠犹如丝线一般将大大小小的池沼逐一串起,形成丰富的生态水系。清明、永安二渠在环绕东长安以后,都是向北汇入城外的漕渠(汉漕渠)最终汇入渭河。这就形成一条贯连终南山(秦岭)北坡诸水与渭河主河道的连接线,多水之间有堰闸控制水量,使之丰欠互补,同时也使长安免于内涝之苦。
除利用汉故渠(称漕渠)以外,唐代又新开漕河从当时水量较大的水引水,西面中间金光门入城,注入西市的池中,储运由南山上运来的木材、木炭,以供长安城内千家万户取暖薪炊所用,西市海池之水也因之更加丰足。此漕河出西市沿东南向,横跨皇城之南,再转而北流,由皇城之东与龙首渠交汇,复向北注入大明宫太液池,再由太液池流出汇入浐水。此即清人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所述“自南郊分河北流,至外郭城西金花门入城,东流经群贤坊至西市西街,凿潭潴水以漕贮木材”之说。唐永泰二年(766年),又自西市引渠导水继续向东,“经光德坊、通义坊、通化坊,至开化坊荐福寺东街,向北经务本坊国子监东,进皇城景风门、延喜门入宫城,”(《唐两京城坊考》)[9]。此段漕河史载由当时的京兆尹黎干修筑,实质是以疏浚水故道,并将其延伸到长安城内形成一条横跨长安中心的一条重要的东西向干渠。而史载运载木炭的漕运之船可以穿城而入,足见其水量之大。但据相关文献记载,这条河流运量不大,主要的运粮和城市供给仍由汉故漕渠承担,这条漕河更多具有景观河道及辅助运输之功效(图2-1-2)。
龙首渠是隋代三渠中唯一东西向流入长安和城北大明宫的人工水系,其所过之处分布着白鹿原、少陵原、乐游原等多个山岗土塬,地形极为复杂。为节省人力物力,龙首渠就近引水自浐河,渠首筑堰,名龙首堰。其基本引水技术是筑堰壅水至高处,再开渠引水而下,注入城内。为使渠水能够利用自重前行,开挖渠道过程中充分顺应长安城之地形地势,在山岗之间,地势低平地带布设渠道,为避开龙首原高地,渠水北流至城东北长乐坡分为东西二渠。东渠北流,绕城东北角折向西流,入东内苑龙首池,再出池东北流,绕过龙首源头,再西北注入大明宫太液池。西渠曲而西南流,经通化门南入城,又分为三支:一支南流入兴庆宫龙池;一支西南流入皇城,又曲而北流入宫城,注入山水池和东海;一支西北流入大宁坊太清宫[10]。
龙首渠是城东半部以北和兴庆宫、大明宫及皇城,宫城东部用水的主要渠道[11]。南宋程大昌《雍录》中记载:“凡邑里、宫禁、苑囿,多以此水为用。”根据张超男《隋唐长安城的河渠体系》一文,文中的“邑里”,即唐长安城东北隅各坊,包括东西面各坊十余处,城墙外的小儿坊及东市的西北隅及兴庆坊中的兴庆宫及龙池,其水源都来自于龙首渠;“宫禁”指的是唐长安城的皇城、宫城和大明宫中的宫殿用水。苑囿指的是长安城东北的东内苑、西内苑、禁苑,还有大明宫中的太液池[12]。可见,龙首渠之水除为皇城、宫城提供用水之外,都城内所有里坊民居的生活及园林用水亦能利用渠水之便。
龙首渠因其独有的地理位置,还成为人们踏青休闲之所。龙首渠北流至长乐坡分为东西二渠,隋文帝杨坚曾在长乐坡建长乐宫,亭台楼榭,桂殿兰宫。龙首渠渠畔杨柳成荫,野趣盎然,吸引了许多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驻足。唐代诗人沈佺期《晦日浐水应制》:“素浐接宸居,青门盛祓除。摘兰喧凤野,浮藻溢龙渠。苑蝶飞殊懒,宫莺啭不疏。星移天上入,歌舞向储胥。”描写的则是初春时节,春回大地,龙首渠畔,浐河之滨,双柑斗酒的欢愉之景。
龙首渠水量小于漕渠,且路径艰难,但终究是为了解决长安城东北无水系之尴尬。这条水系的维护成本及难度巨大,唐代至五代、宋、明各个时期,曾数次兴废,最终湮灭。五代以后西渠逐渐干涸,长安东北各坊居民及贵族重新以开凿井水为用,后世宋明各朝亦有多次疏通龙首渠,恢复因龙首渠断流而逐渐干涸的兴庆池等努力,终因地势、地貌等限制,屡兴屡废,终不能持久,足见当时宇文凯开长安水系更偏重于西区,南区生活及园林绿化用水重新仰赖开凿井水。龙首渠除承担唐长安城内的供水功能之外,经过城内进而北上(与唐漕河水系汇合)最终注入渭河和浐河,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清明渠、永安渠共同担任了城内排水的通道,此为唐长安东区主要泄水渠道。
黄渠规模较小,主要用于供给城南生活用水,并为曲江风景区提供水源,用以恢复隋代以来逐渐荒废的芙蓉池故苑。《新唐书》记载,唐武德六年(623年), “宁民令颜昶引南山水入京城”,黄渠从那时候开始修建。晚唐康骈《剧谈录》下《曲江》条记载:“曲江池,本秦世隑洲,开元中疏凿,遂为胜境”。记载了开元中对曲江池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疏凿,目的是开辟疏通黄渠以扩大曲江池水面。宋张礼《游城南记》记载:“黄渠水出义谷,北上少陵原,西北流经三像寺。鲍陂[13]之东北……自鲍陂西北流经蓬莱山,注之曲江。由西北岸直西流,经慈恩寺而西……唐进士新及第者,往往泛舟游宴于此”。
又“太和九年,发左右神策军三千人疏浚,修紫云楼、彩霞亭,仍敕诸司有力建亭馆者,官给闲地,任营造焉,今遗址尚多存者。江水虽涸,故道可因,若自甫张村引黄渠水,经鲍陂以注曲江,则江景可复其旧。不然,疏其已塞之泉,停潴岁月,亦可观矣。”[14]足见引黄渠之水北济曲江之事在唐宋时进行了不止一次,期间亦是屡废屡建,直至宋代以后逐渐湮灭。
黄渠水引自终南山义谷,流经鲍陂,即今杜陵,从城东南角入,流经敦化坊、修政坊,最终入曲江池北端。沿线流程二十里,汇集了多股汇水支流,通过巧妙地选线,使之汇入曲江,解决长安东南用水之缺。曲江经初唐以来两次汇水开掘,总体水量较大,基本满足曲江周边园林宅邸的用水之需。《长安志》称之“有流水屈曲,谓之曲江,其深处不见底”,大体反映了中唐时期的南城水系及景观意象。流入曲江之水为隋代以来的城南风景区(隋芙蓉池)的复兴创造了条件,玄宗以后,随着历年不断营建,曲江成为一处由皇家出资营造的公共园林,也是一处都城人士的游赏胜地。唐代有大量诗文记载了这里踏青、探花、行宴之盛况。此处也成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城市公共游览胜地。唐康骈《剧谈录》下置《曲江》条,记载曲江都人游春之盛况。“其南有紫云楼、芙蓉苑,其西有杏园、慈恩寺。花卉环周,烟水明媚。都人游玩,盛于中和、上巳之节。彩幄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上巳即赐宴臣僚,京兆府大陈筵席,长安、万年两县以雄盛相较,锦绣珍玩无所不施。百辟会于山亭,恩赐太常及教坊声乐。池中备彩舟数只,唯宰相、三使、北省官与翰林学士登焉。每岁倾动皇州,以为盛观。”当时的曲江分为南、北两池。南池芙蓉池,为皇帝专用,北池在今北池头村南侧,官民公用,是开放的曲江池。曲江下游傍乐游原西南流,然后至昭国坊韦应物宅,曲而北流,绕过乐游原头,经永宁坊南门东之永宁园(唐玄宗曾以之赐安禄山为邸,又赐永穆公主池观为游宴处),坊中还有杨凭宅,此宅后为白居易所得,宅中竹木池馆,有林泉之致。北过独孤公宅,宅中有通渠转池,又西北至长兴坊东北隅安德公杨师道山池。唐代城南出现的数十处水木清幽的私家名园,也大多由黄渠所过之处引水(图2-1-3)。
图2-1-1 永安二渠
图2-1-2 龙首渠
图2-1-3 黄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