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艾景奖国际景观设计大奖获奖作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浅论中国园林的特色

孟兆祯 中国工程院院士

尊敬的各位同仁、尊敬的不远千里来到中国的各国同行大师们,对你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今天汇报的题目是浅论中国园林的特色。中国园林源远流长,以独特、优秀的园林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承与创新是历史赋予我辈的责任。

第一,遵循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文化思想。

中国视宇宙为二元即自然与人。天为君,人为臣,一人为大,一大为天。管子曰“人与天调而后天下之美生”,我们致力于“人与天调,天人共荣”。此之于文学境界为“物我交融”,之于绘画为“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文学绘画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中国园林的境界自然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或曰“有真为假,作假成真”。美学家李泽厚先生用现代语言说中国园林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学习途径是文学主张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创作方法是绘画主张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澄怀观象,景以境出,境由心生。第一要法是从“比兴”衍展的借景。巧于借地宜之因,精在体现土地综合资源价值。“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游赏者得赏心悦目的综合享受。

第二,科学的艺术,文理交融,以文带理。

钱学森大师认为中国园林是科学的艺术,首先是人与自然协调。“大德曰生”,“生生不息”,敬天为根,以人为本,君子比德于山水,孔子乐于观大水。管子说人之所谓,“与天顺者天助之,与天逆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犹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毁林造田、围海造田、人工促淤都属虽成必败,人惹天怒也。夏禹以疏导法治水,迄后李冰父子治理岷江水总结了十字诀:“安流湏轨”“深淘滩低作堰”。禹将疏浚的泥土在河边堆九州山,生民免于溺亡。上升到哲学成为“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仁者静,知者动。知者乐,仁者寿”之道。

四川都江堰李冰父子承前启后地创造了治水的典范并总结为理论,刻在石上唯恐失传,就是“安流湏轨”,要安定水流必须提供水流运行的河床,鉴于水土流失,水中泥沙沉积会缩小河床的过水断面和容积,又提出“深掏滩低作堰”以持续保养,都江堰两千多年成功的治水实践应为座右铭深入人心。从很多地方志都可看到“国必依山川”的深刻道理。

第三,诗意栖居的综合艺术。

中国的文化艺术都是综合的,书画讲究诗、书、画、印,唱戏要唱、念、做、打,烹调有色、香、味、意。园林要满足游人“赏心悦目”就要从山水、建筑、道路场地、植物种植、置石掇山、细部处理等综合多变的因素组成统一的园林景物,耐人从各个层面寻味。“日涉成趣”的要求是无尽的,我们做到尽可能的完美。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传承创新举目皆然。

泰山是古代祭天祀地的封禅山,创造上天景谈何容易。作者弃用最高峰置山门,而借对松山两山交夹、陡峭入天,人的视线居于山下视角的地位,视线端点以天际为背景矗立了南天门,符合人们从神仙小说中感受到的情理而又暗自叫绝。

第四,山水以形媚道,山水清音,景面文心。

我国自东晋陶渊明创造了田园诗后发展为山水诗。南北朝刘宋时宗炳撰写了《山水画序》,现存有隋代展子绘《游春图》山水画。青绿山水,意象相印。山水诗画凝聚成文人写意自然山水园。

治水是国家的大事,江山是国家的别称,高山流水文化艺术的是最高境界,因而钱学森大师1985年提出的山水城市是我国城市的自然归属。“志在山水”的志向就很大了,可山水象中有意。“道法自然”如何落实?“以文载道”,自然山水、建筑、植物皆“有大德而不言”,惟人可以文代言。使设计者、兴建者与游人有心灵交流的平台。景名、额题、楹联、题咏便成为表达意境的根据了。《园冶》石刻“夺天工”。自然美浩瀚深远何以可夺?实是寓社会美于自然美,创造园林艺术美也。

第五,“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至要的理法。

中国园林设计序列模式,我以六边形作为代表。借景为中国园林主要手法而贯穿设计序列的各个环节。借景随机,借景无由,触情俱是,臆绝灵奇,诠释了借景至要。

昆明圆通寺北借圆通山的峭壁为屏障,山壁青岩含有氧化铁的成分,附生苔藓之类后,加以朝霞夕辉一抹金,名为“衲霞屏”。

第六,“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有真为假,作假成真”。

置石、筑山、掇山是中国园林最灵活、最具体的设计手法。

第七,汲取色容,化为中用;以中为体,以外为用。

国际交流中学习外来文化,本土风水人情再化外为中,始终“以中为体,以外为用”,很多是外来文化,而今都已中国化。

第八,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邯郸赵苑公园定性为有名胜古迹的现代公园,古意新景,茹古涵今:骑射嘶风、妆台梳云、金戈银钗。深圳仙湖植物园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筑堤出仙湖,随遇而安各景:芦竹深处、药洲、谷群芳、咫尺神游。北京林泉奥梦,化腐朽为神奇。

介绍这么多,希望大家批评。谢谢大家。

孟兆祯院士在第六届艾景奖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上的主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