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本小书
2006年,我进入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部工作,成为一名文案。
在那里工作几个月之后,我对一位资深的创意人员谈起,我很困惑于找不到评判文案与创意的标准,经常是自己写了东西却不知道哪个是好的,哪个是不好的。我的上级对我的产出做出评判、选择时,我也经常不知其所以然,而这种困惑直接导致我工作时经常根本没有方向,只能凭借揣测,毫无头绪地胡乱尝试。
当时,那位前辈给我的答案是:文案、创意这东西,确实没有什么说得清的标准,反正“多年媳妇熬成婆”,等你再干几年,职位升上去了,你的标准就是标准。
坦白地说,我当时就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后来的很多年里,也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而且,这一番对话对我刺激很大。你可以想象成一个船员去问船长或船上的老船员:咱们要往哪边航行?目的地到底在哪?船长的回答却是:你不用关心这个,我也不太知道,大海那么大,咱们四处瞎撞就好了,没准什么时候就碰巧到了咱们要去的地方——就算真回答“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概的方向”都要好一些,我碰到的这位前辈从根本上否定了“方向”的存在和“方向感”的必要。
后来我想,当时那位前辈给我这样的回答,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自己确实也觉得这个标准问题难以解释,说不清楚。另一种是,他其实很清楚那个标准在哪,只是他不喜欢我,并不打算跟我细说。
我后来总希望他当时只是因为不喜欢我,懒得跟我解释,否则就太可悲了。那样的话,我的沮丧源头可能就要变成对这个行业的资深从业人员业务水准的失望。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是很多的。大概知一点所以然,但没办法将其表述出来的人,也是很多的。连“其然”都搞不清楚的人,就更是随处可见。
那份耿耿于怀,还是在我心中埋下了一个念头——以后,如果我变成了这一行里的资深人员,如果有哪个刚刚入行的年轻人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一定不要给人家那么不像样的回答。我不能让自己变成一个只能含糊其词、只愿故弄玄虚、只好讳莫如深的人。
于是,后来的那些年里,对于一些跟广告创意工作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专门去做了一些学习、探究、思考,并且逐渐搭建起了一个自己的关于广告创意的知识体系。
这些学习和思考的成果,被我总结成了一份文件,文件的名字叫“文案的基本修养”。这是我在广告公司做创意工作时,为本组新人准备的一套入门课程。自2013年起,我曾先后给进入本组的几批新人串讲过数次。通常听课的只有一两人、两三人,讲得就很随意,但正好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个复习,每次讲授时,对所用的课件,以及这套知识体系本身,也不断有些修正优化。有一年我还应邀开了个小班,其他部门、团队的几个年轻人也来蹭课,每次一起听课的有七八人至十数人之众。
后来我曾见到知乎上某广告行业相关问题下的一个回答,有个我不认识的ID引用了我在当时那课堂里说过的话,显然是听过我那小课的某位小伙伴。这件事让我略感欣慰——有人记住了,哪怕只有一个,就算没白讲。
被众多广告人奉为圭臬的《文案发烧》一书,英文书名“Hey,Whipple, Squeeze This”之外还有个副标题,叫“The Classic Guide to Creating Great Advertising”——“产出伟大广告创意的经典指南”,我现在带给大家的这本小书却并无意,也无力为“产出伟大广告创意”提供指导,而只是日常广告创意人员需要知道的一些基础知识,一些刚刚进入这一行当的年轻人应该在头脑中植入的基本认识。
本书撰写时,预设的读者就是那些刚刚入行,或从事文案、创意工作时间不长,对于很多业务问题及相关名词、知识还心存困惑的初级创意从业人员。读过、懂得这本书里的内容,并不一定能产出伟大的广告创意,但确实,如果不知道这本书里的知识,要产出堪称“伟大”的广告创意,则很可能有些吃力——有了这些基本的认识,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对,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些,就是所谓“基本修养”了。
修养是基础,同时并不只是基础。有时候一件事做到最高级,比的还是修养。那时的修养,有一部分指的就是你还能不能坚守那些基本的正确认识。当然,可能也包括你是否随着环境和角色的变化,适当地升级了这些认识。当大家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是不是能比别人有更多的角度、更丰富的素材、更深入的思考,让你有一些更快速、更准确的分析和判断,靠的可能就是这种“认识”,这种“修养”。
曾有一次,我瞧一位同事用水写布练书法。我问他,用水写布写字,跟用笔墨写,是不是差别还挺大的?他说,差别确实挺大,但是,不重要。我说,为什么不重要?他说,练字,不是练手或手感,初学字的人,当然要从手开始练,练手跟笔墨的熟悉和默契,练是不是能灵活地掌握笔墨,可你练上几年,再练,就不是练这个东西了。我说那练什么?他说练认识,练你对字的认识,练你是不是足够了解这个字,是不是知道这个字这样的结构,这样的笔画,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最好地把它呈现出来。
我觉得这还挺有意思的。这其实就是个修养问题。所谓修养,无非是这样一些认识,这些认识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
咱们接下来要谈的,更多的是这种可能会构成一个广告创意人员基本修养的基本认识。是“认识”,所以更偏重道理,而非技巧。是“道”,而非“术”。
我并不确定这些东西在读者眼中是否足够有价值,事实上,数年前,一位我很尊敬的广告前辈曾发来几篇文字稿件让我看看,又打了一通电话细聊她的苦恼——有音频平台请她讲授广告知识,她写了10节课讲稿发过去,对方回复说:干货不够。我瞧了瞧那些文稿,她写的都是一些非常重要且常被忽略、混淆的道理。但看起来,在很多人眼里,道理不是干货,技巧才是。
我猜,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网上以及种种相关书籍中介绍的,往往是技巧和方法——“写出××文案的十大秘诀”“×个句式让你的销量暴涨××倍”“写文案,学会这×招就够了”“文案如何月薪50000?只要做好这×件事”“只要10分钟,你也能写出××文案”……
我不认为所有知识和道理都能浓缩为立竿见影的“小贴士”。但实在有不少次,我在对人认真细致地讲了几十分钟的道理之后,还是会被要求“能不能给几个小贴士” ——我们都太爱小贴士了。可如果真能被简化为几句小贴士,我又何必讲上几十分钟?
我们用10分钟就可以学会的小贴士,别人用10分钟也能学会。技巧是有局限的,它也许很快就可以掌握,也许效果立竿见影,但你永远不要指望靠着人人都能10分钟学会的招式去闯天下。
病人可以不在乎医道病理,而只渴求灵药仙丹,学医的人可不能这么想。
因此,咱们这本小书并非灵药仙丹,没有包治百病起死回生的野心,也并不打算标新立异,将普遍真理包装为自家秘方。
而且,在这本小书里,我想努力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简单些、明白些、通俗些。我自己的体会是:这一行里,很多道理,其实本质是非常简单的。而真正重要的、真正值得弄通的、真正能影响决策与判断的,就是一些简单的大道理。
广告这一行里从来不缺开宗立派的大师,只不过,很多大师的“全新”广告理论,细想起来,其实也只是基本原理的变种。有些同行因各种“独家发明”而欣喜自矜,殊不知那其实只是他们落下的功课。对于仍在学习广告创意的年轻人来说,掌握一些基本原理,至少可以帮助你更容易看清哪些人是真的以各种新的探索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进步,而哪些人只是在捏造幻象、绘制画皮。
由于书中部分文字是基于此前数年我在团队内部的分享录音记录整理而成,一些口头表达的痕迹被保留了下来,难免会有啰唆重复、不够严谨,甚至东拉西扯之处,希望各位谅解。
在整理本书的书稿时,我自己内心一直有一点小小的挣扎。一个声音说,要再多读些书、多准备些时日,甚至过几年再来整理这些东西才好,因为随着知识领域和工作边界不断拓展,我自己的很多认识在不断修正、进化。但另一个声音说,还是赶紧把这个工作完成,让这些东西被人看到才好,因为,否则它们也许很快就会彻底过时。
事实上,此前这些年,每次给小伙伴分享这些内容时,我也都会在课程的一开始着重强调:我接下来要讲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错的。
各位完全可以基于自己的认知,质疑、挑战、反驳我在书中所说的一切,或者干脆去建立你自己的创意知识体系。那个体系是否完美并不重要,但有没有这么一个体系很重要。一个暂时不完美的知识体系,也是可以凭借、依赖的,也可以在很多具体工作中为你指引方向,给你提供帮助。
所以,在这里,我也必须再次提醒——囿于我个人的经验与能力,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业的进化,本书中的一切观点,都有可能是错误的、过时的、局限的,请各位一定注意分辨、多加思考。但我能确认的一点是,这个分辨、思考的过程本身,对各位也是有益的。
东东枪
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