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为学生点燃科研“星火”——访“星火计划”优秀导师应葵
采写:钟昱赟(清华大学新闻学院2015级)
【人物介绍】
应葵(左),1982年入读清华大学电机系生物医学与工程系,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现任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磁共振温度成像、介入式磁共振系统、PRT-MRI成像等相关领域。曾先后供职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IBM等企业。累计指导13名“星火计划”学员。
“科研是美妙的、无与伦比的。”工程物理系的应葵老师描述起一位同学步入实验室后的感受,手指不停翻飞。
从2009年起,应老师的实验室里走出了十余位入选“星火计划”的学生,她也被评为“星火计划”优秀指导老师。“星火计划”在不断前进,而她也在通过自己的探索点燃学生身上的科研“星火”。
“本科生的实验室”
相比于其他基本由研究生组成的实验室,应葵老师的实验室却主要聚集着一群对医学影像感兴趣的本科生。但这群本科生中每年都不缺少前往斯坦福、MIT等世界名校深造或暑期研修的同学,也从不缺席清华大学专门选拔学术创新突出人才的“星火计划”。仅在2015年,从应老师实验室走出的“星火八期”王傅亦雪同学被全球范围内仅招收20人的斯坦福大学HST项目录取。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实验室的培养理念是分不开的。本科生的课内压力较重,但依然被要求按照研究生的标准每周开大会、小会,每周的会议都需要有实质性的汇报内容,展示一律使用英文。应老师每年要前往美国居住数月,但即便远在大洋彼岸,坚持和学生们通过远程会议讨论实验进展。她甚至会算准时差,专门在北京时间的傍晚询问实验室的工作情况。
应老师的实验室还有着“传帮带”的传统。这是最早在应老师的鼓励下,实验室里研究经验更丰富的大三、大四的学生会自觉地帮助刚进实验室的大二学生,逐渐地这种帮扶也成为应老师实验室的一种传统。历届的同学们会组成一个大群,讨论学术以至生活趣闻,同学们反映,“这就像家一样”。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实验室里的“星火”学子像“传帮带”一般不断涌现。而这些“星火”的同学们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实验室做出贡献。一般而言,本科生不会涉足申请国家级基金。但王傅亦雪与实验室里的另一位“星火八期”学员便以本科生的身份为实验室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实验室资金紧张的状况。
“大部分老师的实验室里,本科生大多是‘干活’而不是‘提想法’的,”来自医学院、于2016年入选“星火十期”的王可在大二上学期加入了应老师的实验室,“而我们是可以做很多工作的。我们系几乎所有的‘星火’学员都在这儿。”
应老师说,她觉得本科生身上有更多的“正能量”,她更鼓励学生们迸发出相互之间的正能量,一批批地把研究做得越来越好。
科研:主动与坚持
不过,看着实验室里一届届的学生迎来送往,应葵老师直言,现在的学生家庭条件更加优越,心态却比从前的学生更加浮躁,这对国家的基础研究是非常不利的。她认为学校和老师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科创的激情;而相应地,学生们也更需要能吃苦的精神。
“他们本来的课业压力就很重。其实我很清楚,很多孩子都是赶在组会前做一些。可起码他们还在做,加起来还有好几十个小时啊!”应老师感叹。
应老师本科和硕士皆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与工程专业,父母都是清华工程物理系的首届学生。博士毕业后,她先后供职于福特、IBM等世界著名企业,2005年回到清华大学的医学物理所。用她自己的话说,“从东到西、从公司到学校都见过。”应老师认为本科生从事科研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与导师沟通、团队合作和创新工作的意识。
在应老师心目中,指导老师更多的是提供课题指导以及一部分资源,而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并能朝着一定的目标稳扎稳打地前进。“包括最早让高年级的学生辅导学弟学妹们,一方面是让他们学会‘输出’,另一方面是让他们能够给后来的学生做好榜样,激励整个实验室向前走。”
实验室里有许多系里的“学霸”,也有成绩相对普通的学生,但他们同样受到严格的要求,后进的学生会在实验室氛围的感染下更加努力。每位同学都至少能落实一个abstract,所以在外面也会被认可。
应老师回忆起,她刚回到清华大学时接收了一位核能专业的定向生。作为一名定向生,他的学科方向甚至就业去向都已基本确定,但这名同学却选择跟从方向完全不同的应老师立项科研,并为此自学了力学、信号系统、核磁共振等与本专业几乎毫不相干的知识,最终获得了校SRT(清华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特等奖。
这名学生的经历给了刚调动工作的应老师很大的支持,也令她更加坚信,持之以恒与饱满的热情对于尝试科研的学生极为重要。她目前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女儿也在本科阶段开始进入实验室。应老师告诉她,多尝试、多学习后转方向也没坏处。而从和学生们一般年纪的儿女身上,应老师发现,他们对科研的热情其实是脆弱的,可能“哗啦啦地”一下就没了。
已经在实验室工作一年的王可说:“虽然应老师每周都在催赶我们做事,但她更害怕的是,我们仅仅因为压力太大而对这个学科、这个领域丧失兴趣。”虽然应老师一直在鼓励学生科研,但她更关注的还是学生个人的兴趣所在。而“星火计划”跨学科多领域的因材施教理念正与之契合。
燃火已成满天星
作为“星火计划”的指导老师,应老师更希望自己成为学生人生中的所谓“mentor”,即便不是本专业上的导师,也可以在各方面尽量为学生提供帮助。
“应老师让我们好好锻炼了两年,从心底关注学生的成长。”王可这样说。应老师的实验室有着出国深造的传统,尽心培养了两年的本科生通常是“留不住的”。早年“星火”申报支持力度不大时,一位同学申报的项目仅一个小时的实验就需要花费1500元,应老师便抽出自己的科研经费来支持他。十年时间过去,学生如今依然和应老师保持着联系。他们的微信群里既有前沿的讲座信息,也分享着彼此生活的趣事。而应老师每次去斯坦福大学等地时,也都会去看望她的学生们。从应老师实验室走出来的学生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小小的世界。
应老师了解到,许多自己曾经指导的“星火计划”学生已经不再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而选择了金融、咨询、创业公司等更多的方向。清华大学学生的发展去向正在趋于多元化,应老师也认识到了这一事实。但在她看来,科研对学生求索、合作、创新能力的锻炼,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虽然“星火计划”属于学术导向型组织,但学生们也正在通过“星火班”内不同领域间的交流寻找并确立自己真正的兴趣点与奋斗目标。强扭的瓜不甜。
“星火班”自第五期开始设立自主海外研修支持资金,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的学术兴趣和学科方向,自主联系海外名校与学术名家进行研修。早年实验室资金不充裕时,应老师的学生常能通过申报“星火计划”获取很大一部分的科研支持。而随着清华大学对学生科研创新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诸如“闯世界”计划、自主科研计划等科研支持项目也在不断地涌现,对“星火计划”在科研方面的支持优势不如从前明显。不过在应老师看来,“星火计划”依然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它更重要的工作是把一群热爱科研的同学聚集起来,使他们互相激励,碰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从而促进更多的科研探索。
“星火,“星火”,起到的本来就是‘点燃“星火”’的作用啊!”应老师评价“星火计划”十年来的工作,“它的尝试让清华的科研火花遍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