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辖镇级市研究:兼论中国城镇化的放权与地方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1 中国设市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主要实行了三种设市模式。

3.1.1 切块设市模式

切块设市即以县城或县(自治县、市)中心以外的重要工矿区、交通枢纽、风景名胜区、边境口岸及其近郊为区域设置市建制,与原来的县(自治县、旗、市)分割为两个县级以上行政区。这是1984年前的设市主要模式。切块设市模式的优点是:市的行政区域与城市地域基本相一致,便于市政府根据城市的特点,集中精力管理好城市;城乡界线清楚,便于城乡分类统计,与其他国家的横向可比性强;在区位条件好、规模大、有发展潜力的非县城中心镇采用切块设市模式,效果比较明显。其不足是:一方面符合切块设市条件的非县城小城镇数量太少,而且即使这些少量的小城镇要实现切块设市的愿望,在实际操作中也是阻力重重,因为其所在的县级政府一旦反对,往往难以实现,典型的如浙江省苍南县的龙港镇;另一方面,大量传统的以县城为中心切块设市,造成市县分设同城、矛盾重重,城乡分割、重复建设,人为割断了城乡经济的有机联系,大量增加机构编制,不利于县级政区作为中国基本行政区的相对稳定。切块设市适合区位条件好、城镇规模大、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性中心镇(顾朝林等,2008)。

3.1.2 多中心组合模式

多中心组合设市即一个市含有若干个城市(城区),各城市(城区)建成区之间有大片的农村相隔。这种模式适用于分散的工矿区、几个市合并为一个市、县(市)改为市辖区等三种情况,具有分散性、多中心的特点。多中心组合模式只适合少数布局分散的工矿区、林区,其不足是市的地域结构普遍过于松散,有的甚至形成飞地,不便管理,而且工矿城市一般都有相应的生命周期,一旦进入衰老期,就会面临如何转型的问题,管理目标、重点也必须相应地转变,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多个市县合并形成的多中心组合市,不利于组团式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的趋势,抑制了被撤并市县的活力,这也市县改区在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遇到县级政区抵制的原因所在。多中心组合模式面临的另一个问题与县改市模式类似,就是市的辖区过大,城区相对于农村而言过小。

3.1.3 整县改市模式

整县改市即将整个县(自治县、旗)改为市,个别的几个县合并设置一个市,还包括将原属一个县级政区的郊县并入市,变原来切块模式设置的市为整县改市模式(浦善新,2006)。整县改市在1983—1996年间被广泛采用。整县改市的优点主要在于:打破了过去市县分设、城乡分割、人为割断城乡经济有机联系的局面,有利于城乡结合、工农结合,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城乡结合、解决市县并存同城的矛盾、有利于行政区划的稳定等;精简了机构,减少了行政编制,节约了经费开支;整县改市使市有广大的农村为腹地,便于今后长期的发展。有利于统一规划,增加规划的弹性和可行性;有利于行政区划的相对稳定和社会稳定。但该模式也有明显不足:城乡界限模糊。市域内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郊比例的严重失调,给城镇人口的统计工作带来困难;不利于城乡分类统计与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造成城市化水平的混乱,出现了“假性城市化”的现象;市县设立的标准模糊,甚至一部分农业县、财政补贴县也改市。

客观地讲,从切块设市到整县改市,是设市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满足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整县改市模式基本克服了传统切块设市模式的弊端,解决了切块设市模式造成的市县并存、同驻一地、重复建设的问题;精简了机构,减少了行政编制;有利于县级政区的稳定。但从长远看,整县改市模式违背了设置城市型行政区的基本宗旨,失去了设市的意义;市区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城郊比例严重失调;城乡概念模糊,不利于城乡分类统计及与其他国家的横向比较,“假性城市化”造成城市化水平的混乱;县数量的有限性从根本上限制了市的总数,即使所有的县都改为市也只能设置3000个市;市县在地域上趋于一致,市政府在管理对象上与县没有区别,无法突出城市这个中心,集中精力强化对城市的规划、管理、建设,甚至会造成城乡两方面管理的顾此失彼。

图3-1 中国设市模式示意图

资料来源:浦善新,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