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本课题研究的基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基础
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任务以后,重庆招生考试研究会(时名重庆招生自考研究会)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2003年12月26日,该会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学生拔尖创新人才苗子奖励基金”的构想》,并着手进行了项目评价与分析。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中学阶段,一些拔尖创新人才已初见端倪,有的已崭露头角。及早发现、激励和引导,不仅会使这类人才得到健康发展,不至于自生自灭,乃至遭到扼杀,而且还可以在学生中起到正确导向作用,有助于中学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升中学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可以弥补统一招生考试的不足,促进统一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努力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局面。”虽然,由于经费筹集原因,这一构想未能实施。但是,这仍有积极意义,是进行的一次重要探索。2003年,该会和重庆交通大学开展了市教委下达的课题《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研究》。2004年8月22日,为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该会召开了“邓小平人才思想理论研讨会”。2006年6月该会开展了市发改委下达课题《重庆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创新研究》。在这些研究活动中,都探讨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问题,并明确提出了“破格录取拔尖创新人才苗子”的建议。2005年6月和2006年7月,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研究》和《重庆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创新研究》。可以说,研究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
有了上面的铺垫,该会的研究工作提升了水平和质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该会于2011年11月28—30日主办了“党的兴国强国战略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论坛”。2013年4月13日,又召开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成果经验交流会”。两个会的特点:一是规格层次高,除重庆市教委、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有关领导到会指导外,还有教育部学生司原司长王炽昌、考试中心原主任赵亮宏和市内外知名专家参会;二是规模大,除区县招考机构外,还汇集了大、中、小学领导和专家到会共同研讨,人数均达150人左右;三是内容各有侧重,“论坛”侧重理论研究,“交流会”侧重实践探索创新,研究工作有了深化;四是成果丰,“论坛”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专论》,“交流会”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成果与经验》,两个会议选送给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4篇论文分获二等奖(2篇)、三等奖(2篇);五是影响大,对“论坛”《中国教育报》于2011年12月21日刊发了该报记者的长篇通讯《不拘一格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2013年的交流会也作了报道。正由于此,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赵亮宏说:“从前年的‘论坛’到今年的成果交流,前呼后应,涌现出许多可喜的研究成果。这个成绩,在全国的招考研究中,当之无愧地名列前茅。”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该会于2015年1月正式启动了“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研究”项目,力求使研究更深入、更系统、更有学术性和学术水平、更有创新性和实践性。
二、研究思路
在研究思路上,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我们特别强调了要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同时,把研究成果确定为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新论》一书。它将与此前的两部专著,组成这一专题研究的三部曲,使之更为完整,更有价值。“新论”不仅是新出书的“新”,而且更重要的是内容和体系结构的“新”。我们的目标是,实现政治性、时代性、创新性、整体性(结构)、简洁性(语言)的统一。
再次,按照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成才、成功的过程,该会确定研究内容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绪论”,即第一章,这是立论依据为以后各章铺垫;第二板块为分论,这是主体部分,即第二至七章,分别就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作具体研究探讨;第三板块为延伸,即第八、九两章,分别探讨国家教育考试招生机构的责任和使命,以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问题。在第二板块中,依据各个教育阶段学生年龄身体特征、生理心理特征、思想品德特征、知识能力特征、禀赋潜力特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特征等,按照不同学段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要求,对教育教学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研究,既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差异性,又突出共通性和相互联系与衔接,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创新性与可行性的统一和融合。
最后,根据研究工作需要,不仅成立了总课题组,而且还分设了九章的9个研究小组,集聚了重庆市考试招生机构和大、中、小学近30位有关领导、专家分章负责,力量较雄厚,结构较合理,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在人财物力上,也给予了支持和保障。
三、研究方法
(一)查阅文献法
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研究的重视由来已久。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研究已经具备较为丰厚的理论沃土和实践经验,本书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分析和研究有关学术论文和专著,以及有关文献、文件和政策等。
(二)问题导向法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色。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书正是从分析现状、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三)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是指通过选取现实中一些与研究项目相关的案例加以研究分析,或者对案例进行解释描述,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案例分析的特点在于典型性、研究性和启发性较强。
(四)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彰显各自特点和情况,研判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