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贫穷是个大问题
晏瑜
“鸿图实业公司”老板陈昌兴的儿子陈志峰,近来不知哪根神经搭错了,竟然放着好好的都市生活不过,用了半天时间,软磨硬缠,终于征得父亲的同意,要背上一笔资金,到他们的老家——马鞍镇双柳树村,那个巴掌大的小山沟里去创业了。
要说这件事,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陈志峰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父亲陈昌兴一手创办的“鸿图实业公司”就业。鸿图实业公司,主要是做房地产开发的。陈志峰上班后,先从基层做起,在各科室熟悉了一段时间的业务流程后便当了一名售楼员。由于他吃苦肯干,四个月后,陈志峰每个月的销售业绩在公司排第二名。
可是,一年后的一天,陈志峰跟在本市某单位工作的一个老乡,回到他们的老家马鞍镇双柳树村去走了一趟,回城后,他就向父亲嚷嚷着说,他过几天回去,要正式对马鞍镇双柳树村进行全面的考察,准备寻找项目,另行创业了。弄得父亲很是惊讶。
老家马鞍镇双柳树村,离他们公司所在的南康市,约有一百五十公里。那是个山区县域内的一个小镇,全镇分布在一条河三条沟组成的版图上。而马鞍镇双柳树村,则是三条沟较短一点的小山沟。整个镇的辖区,就是大山深处山屹崂里一片能看上眼的小天地,只有镇政府所在的明溪村沿河往下的地域,算是有一块平坦的小坝子。全镇共有七个行政村,六七千人口。这样的地方,除了人少外,就是山多、坡多、树多、草多、鸟多,如此封闭贫穷的地方,能考察出什么门道,另行创出什么业来呢?
父亲反对说:“你可知道,我们当年为什么要离开双柳树村,而来南康市发展创业吗?就是因为那片土地太闭塞,太没出路了。你要创业,只要在市里瞅准行当,我会全力支持你的。何必要回过头去,跑到那个穷地方,去瞎闯乱折腾呢?”
陈志峰一听,不以为然地说:“爸,您这话就不对了。一个地方穷,难道要让它继续穷下去吗?马鞍镇双柳树村这么穷,这么落后,您不觉得脸上无光吗?”
“咦,儿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马鞍镇双柳树村穷,这与我有什么关系?那儿穷,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陈昌兴有些不高兴了。
陈志峰说:“爸,您不要生气。实话跟您说吧。我这次回了一趟老家,我的所见所闻,让我触动很大,不由得产生了想改变那个地方贫穷面貌的想法。”
父亲一怔:“嗯?你遇见了什么事,说来听听。”
陈志峰就把原由说了。原来,那天他在村子里走,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脚穿破布鞋,肩上扛着一捆柴,吃力地向村里拖着走。当时他想,这是我儿时生活过的地方呀!那还是20世纪80年代,可现在都啥时代了,一个女孩子穿这么破烂,还拖着柴。如今,城里这么大的孩子,除了上学,就是进培训班学跳舞、唱歌啥的,这里真跟城里是两重天啊!想不到,这个地方,人们还这么穷!后来,尽管他打听清楚了那个拖着柴的女孩子名叫何丹丹,是个孤儿,父母前几年出车祸死了,靠年迈的爷爷奶奶养活着,所以生活困苦,尽管他赶过去塞给小女孩三百元,可那拖着柴的名叫丹丹的小女孩的身影,老在他脑海里晃动。
第二天,当他们在村子西面的枣树垭“老君庙”那儿转悠的时候,碰到了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两口子一人挑着两只蛇皮袋,里面鼓鼓的,坐在路边歇息。陈志峰问他们挑的啥东西,男人说,挑的是稻谷,要到村委会那里的加工厂去碾米。陈志峰见他们两口子累得满脸汗津津,问他们为啥不用摩托车载上粮食去碾米呢,这样挑着,多费时多累呀。男人说,这路七拐八绕的,车子不好走,而且他不会骑摩托,这样挑担儿也挑习惯了。跟在陈志峰身边陪同他的儿时伙伴,见陈志峰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就扯了一下他的衣襟,小声提示说:“你别问了,这个地方就这样,穷啊!好多人家,根本就没有摩托车。”
望着为了赶时间,又匆匆地挑上担儿,向前走去的老夫妻俩的身影,陈志峰心中沉沉的。如今城里处处是汽车,人们连路都不愿多走,出门办事一二里路,动不动就要坐车。可今日一见,方知这山里的乡民,日子过得太苦了!突然,他有了要设法改变这块土地贫穷面貌的想法。他觉得,放在新时代,一个地方穷,不是小事儿,其实,贫穷是个大问题!
说完,陈志峰继续说:“爸,虽然马鞍镇双柳树村穷,于我们没有责任。可是,我们有这个能力,而且那个地方是我们的根,虽然爷爷奶奶都不在了,这些年我们基本跟马鞍镇双柳树村没有什么联系了,可是,那里埋着我们的祖先,我们如果把它建设好了,改变了贫穷面貌,我们的祖先也会感到欣慰的。”
父亲听了儿子的话,半天没有吭声,他像是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小会儿,父亲干咳了一声,说:“儿子,你说得很对,亏你能想得这么远。说起这些,不是爸没有这种思想境界,而是,这些年,爸在商界摸爬滚打,既不容易,也没有心思和时间思考这些事。”叹了一口气,父亲说,“行,如果你在马鞍镇双柳树村,能考察出什么好项目,有让那儿致富的路子和门道,爸全力支持你。毕竟,我是从马鞍镇走出来的。跟那片土地,还是有感情的。”
陈志峰没想到爸爸这么快就与他达成了一致,高兴地说:“多谢爸的支持。我一定不辜负爸的期望。不过,我这次去是考察项目,是办大事情,您总得多少给我点资金吧?”
“好吧。明天我让财务部给你准备点资金。”父亲说,“给你五六万元,这该行了吧?”
陈志峰说:“最少得十五万元。”
“嗯?你去考察个项目,就要这么多?”
“爸,准备充足点好啊!我花不了的,不是有‘馍不吃在锅里存着’那句话嘛!”
父亲听他这样说,点头答应了。
次日,陈志峰带上上回去过老家的那个同事,开着车往老家赶去。一到双柳树村,陈志峰就去跟村委会主任联系。他找到村委会主任老魏,打开皮包,把他这一年来的一些积蓄和准备的项目资金加在一起,凑足的二十万元亮了出来。他说:“老魏叔,我这次回来,是奉了我爸爸的命令,打算用这笔钱,把咱们村里的泥土路硬化一下。你看,从镇政府到村委会那一段路,虽然去年已经被硬化了,可是,咱村里这四五里路,还是泥土路,而且很窄,只能过拖拉机,这天一下雨,路上全是稀泥,实在没法走。咱村里的人经常在这一段路上活动,咱们自己动手,尽快把它铺成水泥路。”
村主任老魏听到陈志峰这样一说,真是瞌睡人遇上了枕头,一下高兴得不得了,“啪”地一拍膝盖,说了声“好”,倒了一杯水递给陈志峰,说:“志峰,你随便坐,我要找人去。”就赶紧向村中间跑,很快找来村里的几个委员,商量了一下,决定立马动手。
村委会的干部们,看到盼了几年的事,终于有了解决的机会,大家马上分头行动。有的赶快上门通知村民,说每家最少出一个劳动力配合村里铺路;有的赶快计算工程量、筹划配料的来源;有的则跑到村里的路上,去察看路况,研究怎样整理路基。
村民们得到村干部的通知,说村里筹到资金要硬化村里的道路,真是喜出望外,赶忙奔走相告,就像是过年时有剧团来村里演戏一样热闹。虽然这几年留在村里的大都是五十岁往上的老年人,可大家的积极性空前的高,这三百多老年人,聚在一起商量一番后,怕事情有变,决定赶快动手,先做基础工作。随即有挑土箕的,有推着小木箱车的,有拿铁铲的,有拿羊镐的,纷纷到村边的小河里去捞砂子、捡石头,积极地准备起材料来。有一些年轻的妇女,则扛起锄头在村会计的指导下,去拓展路基。就连何丹丹和她爷爷,也来捡石头运砂子了。
只用了十天时间,村民们就把基础工作做好了。望着沿村子道路边上,间断地堆得沙石像一座座小山似的,村主任就带着人进城去购水泥了。等村主任带人把几大车水泥运回村时,几位老汉已经打电话把他们在县城里建筑工地上打工的儿子们叫回来了。接着就正式开始铺路了。一个月后,村子的泥土路全部硬化完了。由于辅助材料基本上是就地取材,节省了不少成本,原计划铺五里的,结果二十万元钱铺出了六里的水泥路。最后一里的水泥路,虽然只能过电动三轮车,却直通到了村后的山脚下。
在村民们热火朝天地硬化村中小路的时候,陈志峰则跟着镇上农基站的技术员小李,整天背着个工具包,在村前村后跑来跑去。当村间道路硬化完毕,村委会开竣工典礼会的时候,陈志峰也宣布了一条重大消息——他跟镇农基站技术员小李经过半个月的考察研究,发现柳树村两边的坡地,适宜茶树生长,他决定,立即请示父亲投资,帮乡民们整修村后的山坡,开辟茶园!带领乡亲们种茶树,从事绿色农业生产,走另类创业之路!
陈志峰确定了投资项目后,立马回到市里,向父亲汇报。陈昌兴听了儿子的汇报,问儿子道:“你为什么要选择在全国各地都在提倡走城镇化道路的时候,却背道而驰,而且在我们的主产业房地产开发不断取得成绩时,要离开城市发展的方向,抛开成功经验,到乡下,到偏僻的山村,去种地、开办农场,走另类创业之路呢?你走这条新路,有成功把握吗?”
陈志峰说:“爸爸,我可以明确地向您保证,我将要走的这条新路,一定会成功的。您在这个行业打拼这么些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可是,我加入到这个行业,一年来,我是战斗在第一线的。我可以说,这一年来,我是拼着全力去工作、去战斗的。我已经体验了我该体验和以往不知道、不了解的事物。现在,房地产行业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了,再往后,就将进入‘强弩之末’的时代,所以,这两个月来,我在不断地思考,上次,回到老家时,我遇到那个小女孩后,她给了我一个指引,是她给了我一个寻求新思路的契机。我已经两次在马鞍镇双柳树村的土地上走来走去,那么厚重的黄土,那么纯净的水,那么清新的空气,那是多么优越的自然资源啊!再说,我们国家有那么丰厚的文化资源,那么悠久的饮茶习惯,如果爸爸您同意我的创业之路,那么一年或两年后,在马鞍镇双柳树村,将会出现互利共赢的美好局面。”
听了陈志峰的一席话,陈昌兴没有言语,他点上一支烟,抽了一会儿,突然把烟屁股往烟灰缸里一摁,拍了一下儿子的肩膀,说:“爸爸同意你的大胆设想。想不到,你这一年来,进步竟这么大!行!你终于成长起来了。”父亲赞许地看了儿子一眼,接着告诉儿子,让他组织几个人,搞一个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等方案出来后,在公司上层领导会议上研究一下,如果没有什么异议,就与马鞍镇双柳树村正式合作。
方案很快制作完毕,并在公司上层领导会议上研究通过,公司正式任命陈志峰为“绿色产业开发项目部”的执行经理,确定投资资金为五百万元。
陈志峰带着项目方案书和三个助手来到了马鞍镇双柳树村,很快与村委会和村民代表们签订了合作合同书。合同上规定,基础设施费和规划整修工程,由陈志峰出资并负责,村民只负责配合耕作,出工不付工钱,等经济作物有收成时,由公司统一定价收购,然后向外推销。接下来,陈志峰组织村民们,整修村子两边和村后的坡地,在三面山坡上各修了一条一千米长的水泥石子的石梯路,在每面坡的半坡,修了横行通行道;还按一定的距离开挖了十几条排水渠道。然后,他买回几千斤蚕豆种,让村民们开始在坡地里种蚕豆。
当满山坡的蚕豆结出豆角的时候,村民们站在地头坡坎上,望着自家耕作的成果,心里喜滋滋的,都在内心盘算着,再过半个月,蚕豆就要收获了,到时候,只要把豆子收回家,这三个月的辛苦费就有了。谁知这时候,陈志峰却让项目部的人在广播里向村民们喊话通知,让大家赶快到坡地里,把蚕豆连秧苗一起用锄挖倒,过几天要统一安排人犁地。村民们听到广播,自然舍不得毁掉自家辛苦耕种眼看成熟的作物,没人动。
陈志峰等了两天,见没人动手,他只好与项目部的人员商量,决定出钱雇用外村人员,来挖掉那些坡地里的蚕豆秧。很快,项目部的工作人员从外村找了几个村民来了,说好挖坡地里的蚕豆苗一天,付工钱六十元。那几个雇用外村人员,觉得工钱还可以,扛上锄头就到坡地里挖起那些蚕豆秧子来了。一会儿,双柳树村子里的村民赶到地里阻拦了,他们说,辛苦耕种一番,眼看成熟的作物,坚决不能毁掉。陈志峰对大家说:“这是公司的规划安排,挖了蚕豆秧后,还要赶着种别的作物呢!既然咱们签了合同,就要服从规划,不能破坏规划安排而误时误种下一季作物。否则,就要按照合同赔偿损失。”
村民们一听阻拦要赔偿损失,心想,蚕豆看来是保不住了,如果再阻拦而赔偿一笔损失,更划不来了,就坐在地边,气哼哼地看着陈志峰带人毁了这些作物而埋到土地里。大家只有摇头叹息。
不久,村民们按照陈志峰的安排,在坡地里又种上了玉米。几个月后,玉米又开出穗挂上了玉米棒子,看来,再过半个月天气,就有收获了。
谁知,过了一星期后,陈志峰又让项目部的人在大广播里向村民们喊话通知了,让大家赶快到坡地里,把地里的玉米棒连着禾秆儿,一起用锄挖倒,过几天要统一安排人犁地了。
这一回,旧病重来,勾起了村民们的伤痛,大家不答应了。他们说,庄稼快成熟了就毁掉,这不是瞎折腾吗?有十几个人,直接去找陈志峰论理。有的人则扛上锄头,到地里守着,防止陈志峰又像上次一样,雇了外村人来挖掉他们地里的玉米秧子。就连村主任老魏这回也挺不住了,他在一些村民的簇拥下,也找到陈志峰,他说:“志峰啊!记得当初你说是来帮大伙儿致富的?”
“是的,我是这么说的。”
“可是,你这连续两次,要大家把眼看成熟的作物毁掉,这可都是大家的心血啊!这种行为,可是少见呢!这像是帮咱们致富吗?”
“就是,这哪像是帮咱们致富呢?”旁边的村民随声附和。
“是啊!刚开始,出钱修路,又整修坡地,倒也是好事,可现在,不知生出啥幺蛾子了?”
陈志峰看了大伙一眼,说:“乡亲们,请大家不要激动。我让大家种了两次农作物,却要大家把它毁掉,这确实有点残酷,但不是什么坏心思,也并不是瞎折腾大家。而是,你们现在种的地,这十多年来,一直都大量施用化肥,没有人施用青肥,已经坏了地的地气和土壤。我要大家把农作物埋在地里,就是改良土壤。我记得我曾给你们说过,咱们要开辟茶园,带领乡亲们种茶树,从事绿色农业生产,共同致富!可是,不先改良好土壤,不利于我们后期的开发利用啊!土壤深厚而肥沃,这是我们创业的第一步啊!”
乡亲们听了这番话,都沉默了。过了一刹那,不知谁喊了一声:“大伙儿还不赶紧改良土壤去!”
人群呼的一声散了,人们纷纷扛上锄头,朝各自坡地里走去。
半个月后,陈志峰调回来了几批茶树苗,在邀请的茶农专家的指导下,人们忙碌地在坡地里种植茶树。由于地肥充足,加上管理得当,两年后,茶树长得很快,终于有了收成。马鞍镇双柳树村的村民们,将采回的茶卖给陈志峰,陈志峰将茶叶就地加工,然后运到外地销售。这批绿茶,被人们称作巴山毛尖,每斤可以卖到八十元。
三年过去,陈志峰带领的马鞍镇双柳树村,成了万亩茶园。每户茶农每年收入四五万元。许多外出打工的村人,都纷纷回来了。他们放下行囊,摇身一变,成了茶农,守着他们的绿色产业,过着日新月异的好日子,心里舒畅极了。马鞍镇双柳树村“万亩茶园”一出名,不少城里人周末结伴赶来这里旅游观光。村里几个聪明的年轻人,还趁机在茶园附近撑起太阳伞,摆开茶摊,做起了服务游客的小生意。
闲时,村人聚在一起议论说:“过去人们常说,朝里有人好做官。现在咱是,村里有能人,家家都致富哟!”
当陈志峰听到村民们这样的赞叹,又看到那个放学后也在茶园旁边摆了个茶摊,正在欢快地向游客递茶水、出售当地小吃食的何丹丹小姑娘时,陈志峰更是舒心地出了一口气,心想,经过几年的折腾,我总算是没有白费心血。现在,在双柳树村,贫穷已经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