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风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小城

小城像一个壮实的汉子,栉风沐雨,憨头憨脑地出现在淮河岸边。小城始建于春秋时期,是蓼国的故都。小城的面积并不大,目前也只有十几平方公里的样子吧,但却处处积满历史的尘埃,处处散发着淮河的气息。

沿着弯弯曲曲的街巷,踏着平平仄仄的韵律,一路寻觅一路领略一路沉思,历史文化的积淀琳琅满目,比比皆是。凭吊翰林旧府,可以感受扑面而来的阵阵墨香,赞叹一代鸿儒的满腹经纶;徜徉独秀客居,可以俯拾革命领袖的串串足迹,重温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瞻仰霍邱城保卫战旧址,可以遥想浴血奋战的壮怀激烈,聆听惊天动地的枪声炮声……

不可不去的是文庙。这是小城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也是明清以来拜祭孔夫子的场所。步入文庙,但见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殿堂楼阁,古色古香,美不胜收。及至大成殿,更觉高大雄伟,庄严肃穆,文雅古典,富有内涵。端详那一处处御书匾文,欣赏那一幅幅名人手迹,似乎听见了几百年前达官名流纷至沓来的跫然足音,看到当年拜祭圣贤时三跪九叩的盛大场面。

埋蛇沟更是小城的文化精髓。这是孙叔敖斩杀双头蛇,为民除害的地方。相传楚相孙叔敖少年时代,有一天到小城西边的大沟里打柴时,遇到一条凶猛的双头蛇,经过紧张搏斗,孙叔敖挥刀斩了它。按当时江淮地区的民间说法,人一旦看见双头蛇,则必死无疑。为了避免其他人因此罹难,孙叔敖就用柴刀在沟底挖了一个深坑,把蛇埋了进去。埋蛇沟由此得名,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无声地彰显着孙叔敖无私的传统美德,感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小城儿女。

应该说,小城深得历史老人垂青,它从骨子里受到了太多的文化浸染,里里外外都打下了深深的精神印记。置身小城,则会真切地发现:它有着饱经沧桑的脸,但脸上的每一处皱褶,无不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它经历过凄风苦雨的考验,但正是这千万次风风雨雨,成就了它的超凡脱俗。

小城不仅是历史的宠儿,也是淮河的爱子。

小城的美景有不少与淮河密切相关。

分居于小城两侧的城西湖、城东湖,是淮河中游重要的蓄洪区。两个湖泊,一样的烟波浩渺,一样的绿水荡漾,一样的清澈明亮,一样的顾盼生辉。它们已经成为小城的两个眸子,成为淮河母亲的慷慨赐予。

小城东北处有一口闻名遐迩的水门塘,享有“天下第一古塘”的美誉。放眼水门塘,一望无际的水面,星罗棋布的防浪岛,白帆点点、鸥鹭翔集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这是孙叔敖的治水工程,属于广义的治淮范畴,小城的人们有机会享用如此秀色,正是淮河的赐予。

淮河带给小城的,还有临淮岗工程。这项淮河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坐落在小城规划的框架之内,颇具一番魅力。看,一座座大闸巍然屹立,一处处堤坝卧如长龙,一层层碧波汹涌澎湃,一只只轮船乘风破浪。罕见的奇景,给小城增添了几分阳刚几成亮色,也将淮河的厚爱抒写得淋漓尽致。

小城的人们,与淮河则更是难解难分。

他们生性豪放,犹如淮河不遮不掩、一泻千里;他们为人厚道,恰似淮河看得惯千帆竞发,容得下风急浪高;他们勤劳能干,宛如淮河昼夜不舍、奔流不息;他们意志顽强,好像淮河一样,即使是面对九曲十八弯,也要坚持到底,绝不停步。淮河的性格就是他们的性格,淮河的养育和熏染,乃是小城最大的荣耀。

说到底,小城更像一个健壮的挑夫,一头挑着几千年历史文化,一头挑着千百里淮河波涛。不信请看,此刻,他正大步流星地走出时间隧道,满怀信心地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