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礼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公共场所礼仪概述

公共场所是对社会公众开放的活动空间。公用与共享构成了公共场所活动的基本特点。家庭活动与私密活动不同的是,在公共场所活动,每个人都需要讲究公共道德,遵守公共规范。公共场所礼仪,就是根据公共活动的需要,对人们在公共活动空间中的行为举止做出道德约束与秩序维护的文明规范。从根本上讲,注重履行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是公共场所礼仪的本质要求。

一 讲究公共场所礼仪有益于社会和谐

讲文明,讲礼仪,是文明社会进步和公民良好素质的应有表现。在公共场所活动,一个人行为得体,举止有礼,既可以为公众创造出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为树立和谐文明的社会风气做出贡献,还可以为自己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

01 公共场所礼仪体现着个人的社会公德心

公共场合,又叫公共场所,它所指的是可供全体社会成员进行各种活动的社会公用的公共活动空间。例如,街头、巷尾、楼梯、走廊、公园、车站、码头、机场、商厦、卫生间、娱乐场所、交通工具,等等。公共场合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公用性和共享性。它为全体社会成员所服务,是全体社会成员所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公共场所礼仪,具体讲指的就是人们置身于公共场合时,所应遵守的礼仪规范。它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们在交际应酬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公共场所讲究礼仪,能突出体现个人的社会公德心。

社会公德,又叫社会公共道德或公德,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根据客观需要形成的,用以维持公共生活秩序,调节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相互关系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它以种种秩序、规则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场合的良好秩序。公共场所礼仪属于社会公德,并且以更为具体的形式和要求对其进行贯彻落实。遵守社会公德,就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合活动时,要有公德意识,要自觉、自愿地遵守、履行社会公德。不讲社会公德,遵守公共场所礼仪将无从谈起。

02 讲究礼仪可以使交往更加和谐

在公共场所,和睦相处是一条重要的人际交往准则。形象佳者容易被人们所接纳,所喜欢;形象不佳者则常常遭到冷遇。形象佳者每每能化险为夷,拥有机遇;形象不佳者则往往举步维艰,困难重重。成功者要想保持优势,需注意良好形象的巩固;失意者要想摆脱困境,也往往需从调整心态、重塑形象着手。

礼仪在公共场所的人际交往中以及整个社会生活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社交天地,人们突破了职业、年龄、性别、兴趣的不同,不断扩大交际的范围。社会交际更是逾越地域的界限,走出一省一市,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广泛地交际,同时也需要人们在社交之中展现自我、充实自我、发展自我。

公共场所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好帮手,它使大家在公共场合的相互交往中传递友好和善意。公共场所中人们的礼貌交往,表现了公众相互间的尊敬和友善,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之间的和谐相处。当人们用“礼”规范自己在公共场所中的言行时,一方面,体现了自我的文明素养和良好人格;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对方尊重的意识,共同营造出一个文明友好的氛围。现代社会的公共场所,人际之间接触与交往的机会增多了,同时发生摩擦的概率也提高了。出行时的拥挤,休闲时发生的误解,购物中的纠纷,等等。遇上这种情形,及时地礼让他人,说上一句“对不起”,往往就能使矛盾化解。因此,要使整个社会更和谐,人际交往更顺畅,就要从我做起、知礼懂礼、行礼讲礼,让礼仪以新的姿态融入到我们的社交生活之中。

Tips

以“礼”相待,是公共场所人际相处的首要条件,也是奠定人们友好往来的基础,用礼仪来缓和不和的气氛,彼此遵守公德,就可以创造出和谐、顺畅的社会环境。

03 讲究公共场所礼仪,创造高品质的生活

在公共场所,一个人行为得体、举止有礼,不仅体现了他的文明素质,而且也体现了他的社会公德心。而一个人行为得体与否,关键在于其对礼仪礼节的了解与把握程度。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较好地把握公共礼仪可以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和谐、顺畅、深入,进而为社会公众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看。社交礼仪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它的学习与培养,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延续和文明水准的提高。一个具有良好文明素养的民族,必定是一个讲礼仪、懂礼貌的民族。现代社会,无论是政治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军事的竞争,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人的文明素养程度与民族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许多外商在国内投资时,不仅重视厂房、资源、设施这些“硬件”环境,而且还十分重视企业员工优良的品格、良好的礼貌及风度这些“软件”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软件”环境的创造更为不易。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节”,往往是一个人文明修养水平的直观反映。有人因注意小节获得成功,也有人因不拘小节而宣告失败。尤其是在公共活动中,个体形象代表着组织形象,因而个体形象的成败得失也直接关联到组织利益的成败、得失。

国内有一个生产医疗设备的厂家,准备和国外客商签约长期合作。在双方的业务洽谈中,厂长通晓生产线行情,考虑问题缜密,给外商以精明能干的良好印象,双方决定第二天正式签约。由于时间尚充裕,厂长请外商到车间参观,车间秩序井然,外商也感到满意。不料,就在这时厂长突然感到喉咙不适,本能地咳了一声,接着到车间的墙脚吐了一口痰,然后连忙用鞋擦去,地上留下一片痰迹。第二天一早,翻译送来了外商写来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尊敬的厂长先生,我十分佩服您的才智和精明,但是您在车间里吐痰的一幕使我彻夜难眠。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家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将生产的是用于治病的输液管。贵国的成语说得好: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帝会惩罚我的……”

“一口痰”吐掉了一次良好的合作机会,可见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是多么的重要。

Tips

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的举手投足,是否拥有礼仪,能否讲文明、懂礼貌,已成为衡量人们文明修养水平的尺度。因此,注重礼仪是一个提高文明修养的重要途径。

周恩来十分重视个人形象和整个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周总理每次接待外宾前,总要细心整理自己的仪容。周总理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明确指出:“我参加活动多,仪容是否整洁,国内国外都会注意;给你们提个要求,我的衣服一定要能表现出中国人的面孔。”正因为周总理注重自己的着装配饰,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个人形象,在世界面前为中国人民争了光。

一个组织的文明程度是与组织内员工的文明程度密切相关联的,它依赖于每个员工对文明礼仪的学习和修养。组织内员工通过礼仪的学习,用礼仪观念滋润心灵,用礼仪准则规范言行,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文明水准。

二 公共场所礼仪的基本准则与基本要求

讲礼仪,重修养,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不了解礼仪规范、不注意个人形象、不遵守公共秩序,都是缺乏文明教养的失礼行为。我们在公共场所与众多的陌生人交往,同样也要注重人际交往的礼仪。尤其是在车站、剧院、体育馆、旅游景点、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应以礼而行,考虑他人的利益与需求,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只有这样,才能处处展现出高素质的文明礼仪素养。

01 讲究公共场所礼仪的基本准则

学习、应用公共场所礼仪,应当掌握好以下几条基本准则。

注重形象

人的仪表、服饰、言谈、举止等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礼貌修养与气质,是树立自我形象的第一因素。在公共场所活动时做到穿着得体,仪容整洁,举止文雅,谈吐风趣,就会得到他人的赞许,同时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因此,在公共场所,每个人都应当充分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举止,向他人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

相互尊重

相互尊重,就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活动中既要自尊、自重,又要尊重对方;既不强己所难,又不强人所难,做到平等相待。尊重,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尊重他人的利益、权利、责任、人格、观念、情感、意向、选择等。

合乎规范

没有规范,公共活动就会各行其是,就会秩序混乱。在一个没有令大家可以认同和接受的行为准则的场合中,社会活动正常、健康地进行,和谐、融洽、氛围的形成和良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都必受到影响。公共场所的制度规范表现为种种形式和规定,其中都有着深厚、丰富的法律、道德、伦理、宗教、美学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和依据。因此,对于公共场所中的制度规范,我们不仅应当在行为方式上给予尊重和遵守,更应该努力学习和加深理解,领悟其中的文化内涵与依据。这样,在公共场合中自我约束,言行举止、待人处事会更文明、更得体、更从容自如,从而展示出自己更好的形象和魅力。

角色恰当

在公共场所的活动中,由于每个人在地位、分工、作用、年龄、性别、学识、阅历、职业等各个方面的客观差异,大家实际上都处于一定的社会角色与地位。每一个人只有清醒地意识并且准确地理解自己的角色应该有的作用及言行举措,才有可能得体地处理好与其他社会角色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求人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谨慎精确、自然得体地扮演好应有的角色,面对不同的社交对象,根据不同的相互关系,善于及时、灵活、巧妙、自然地转换角色。

宽容为怀

在公共场所人与人的交往中,由于个性的差异以及思想、观点、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对此,应强调心胸开阔、心平气和、谦逊自爱;对他人应多理解、少猜疑,多为他人着想,真诚待人,从善如流。

Tips

在公共场所,他人的行为只要不构成对自己根本性损害和威胁,不构成对社会的不良影响,都应当给予理解和宽容,而不应对他人的行为横加指责。

02 保持仪表整洁,讲究个人卫生

在公共场所,每一个人都应当讲究仪表和形体礼仪。仪表整洁地出现在公共场所,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仪表不洁会在视觉上给人以不愉快的感觉。虽然,有些人是因为不可避免的原因(如工作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差等)导致如此,但在大部分境况下,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仪表不洁不仅会影响他人的情绪,也会令你在他人眼中显得缺乏修养。

同时,在公共场所还要讲究卫生,包括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两方面。讲究卫生既是个人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对社会环境和公共场所应有的关心和责任。

公共场所要维护个人形象,维护公共环境,讲究公共环境礼仪,首先要求每一个人要有一个清洁的仪表。仪表的清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面容清洁

首先,要每日早晚洗脸,清除附在面部的污垢、汗渍等不洁之物。为了养护面容,平日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以保持足够的水分,防止皮肤粗糙、干燥。夏季要及时擦去脸上的汗,不要让其淌在脸上。冬天在外出前要擦好润肤产品,以便保护肌肤。

其次,要保持鼻子清洁。出入公共场所前,最好检查一下自己的鼻毛是否过长,以免有碍观瞻。如鼻毛过长应用小剪刀剪短,但不要去拔。保持鼻腔的清洁,不要用手去抠鼻孔,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这样做既不文雅,又不卫生。

最后,男性要保持胡须清洁。我国当代风俗,男子不蓄胡须,所以若不是老人或职业上的特殊需要,都不要蓄胡须,男士每日要把胡子刮干净。特别要指出的是,不可以当众剃须。公共场所一般不提倡留长发、蓄胡须。

口腔清洁

保持牙齿清洁,要坚持早晚刷牙。常规的牙齿保洁应做到三个“三”,即三顿饭后都要刷牙;每次刷牙的时间不少于三分钟;每次刷牙的时间应在饭后三分钟内。

口腔异味影响交际,必要时可以用口香糖来减少口腔异味。但在正式场合嚼口香糖是不礼貌的,与人交谈时,也应避免。每日早晨起床,应空腹饮一杯淡盐水,平时多饮一些淡茶。

头发清洁

应该养成周期性洗发的习惯,一般每周洗二至三次即可。易出油的头发应该两天洗一次,干性的头发洗头间隔时间可稍长一些。洗前先将头发梳理通顺,湿润后用洗发用品轻揉,最后冲洗干净。

初秋,往往会出现头皮屑增多、脱发、断发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个夏季强烈阳光的辐射,风吹、汗渍等使头发正常生长受到影响。所以在入秋前对头发要精心保养,可补充一些营养护发素等。如发现发尖分叉,就必须及时修剪。

手的清洁

在交际活动中,手占有重要的位置。接待客人时,我们通常以握手的礼节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然后再伸出手递送名片等,客人总是先接触到我们的手,形成第一印象。通过观察手,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修养与卫生习惯,甚至对生活的态度。因此,应经常清洗自己的手,修剪指甲。手的清洁与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密切相连,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在任何公众的场合修剪指甲,都是不文明、不雅观的举止。

身体清洁

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身体勿带异味。常常洗澡是必要的,尤其是参加一些正式活动之前一定要洗澡。如果有“狐臭”,应及时治疗,避免在公务交往中引起交往对象的反感。有些人喜欢使用香水,走到哪里香到哪里,如果香味过浓也是不礼貌的,所以在公共场所使用香水也要适度。

Tips

出入公共场所基本的形象要求是:

·整齐清洁。就是要干净、整洁、卫生、不邋遢、不猥琐、不脏不乱。

·朴实庄重。就是要朴素踏实,端庄持重,不奢华,不轻浮,不随便。

·温和亲切。就是要善于接近人,随和宽宏,适度得体,不怪僻,不古板,不偏执。

·干练利索。就是要精明强干,灵活敏捷,周到严谨,利落爽快,不窝囊,不拖沓。

03 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环境

在公共场合,礼仪规范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以文明的举止维护好公共环境。在这方面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有这样几条:

自觉排队

首先,排队的基本顺序是:先来后到,依次而行。排队时,一定要遵守并维护这一秩序,不仅要自己做到不插队,而且还要做到不让自己的任何熟人插队。在排队时,别人都在焦急等待长长的队伍慢慢变短,你却公然加塞儿。这种蛮横、不讲理的做法是无法让人服气的。排队加塞儿也许是因为事情紧急,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这种行为破坏了正常的秩序,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在排队的高峰期,尤其容易引起众怒。

其次,需要排队的时候,就要保持耐心,自觉地排队等候,不要起哄、拥挤、不排队或破坏排队。排队自觉与否虽系区区小节,但却能反映人格的一个侧面。排队时应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按照规定站在指定区域。排队时应礼貌对待前后左右的人,防止冲撞。

最后,保持适当间隔。在排队时,大家均应缓步而行,人与人之间最好要保持一米左右的间隔,至少也不能一个人紧挨着另一个人,前胸贴着后背。否则会让人很不舒服,甚至会影响他人所办的事情。比方说,在排队打公用电话、在银行柜台或ATM机上存钱、取钱时,后面的人要是与前面的人贴得过紧,就有可能使前面的人感到很不舒服,或是心生戒备。

不要妨碍他人

与私人交际有所不同,人们置身于公共场合时,或为过客,或为休闲,或为生活需求,不一定要与其他人打交道。而在实际上,人们在公共场合所面对的,往往也多半是一些自始至终不会与自己发生正面接触的人。不妨碍他人的原则,就是对人们在公共场合面对他人时的行为的具体规范。它的基本含义是:在公共场合,每个人都应当有意识地检点、约束自己的个人行为,并尽一切可能,自觉防止自己的行为影响、打扰、妨碍到其他人。

维护公共环境

公共场所是许多人聚集来往的场所,环境的保持尤为重要。

首先,在公共场所不要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和瓜果皮核、随意吸烟等,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其次,在公共场所,要使用文明用语,特别是在购物、用餐、询问时要使用文明语言,以免由于语言粗鲁使双方发生纠纷或殴斗。

最后,在公共场所应竭力保持安静的环境。在诸如展览馆、影剧院、图书馆之类的场所,人际交往可更多地借助体势语言来传递信息。维护整洁、文明、安静的环境,既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自我的文明修养。

礼仪禁忌:

在公共场所,应纠正下列一些不文明的举止。

·随便吐痰。如果你要吐痰,就把痰吐在纸巾里,丢进垃圾箱,或去洗手间吐痰,但不要忘了清理痰迹和洗手。

·随手扔垃圾。随手扔垃圾是应当受到谴责的、必须制止的最不文明的举止之一。

·当众嚼口香糖。有些人必须嚼口香糖以保持口腔卫生,那么,应当注意在别人面前的形象。咀嚼的时候闭上嘴,不能发出声音。并把嚼过的口香糖用纸包起来,扔进垃圾箱。

·当众挖鼻孔或掏耳朵。有些人习惯用小指、钥匙、牙签、发夹等当众挖鼻孔或者掏耳朵,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尤其是在餐厅或茶坊,别人正在进餐或饮茶,这种不雅的小动作往往令旁观者感到非常恶心。

·当众挠头皮。头皮屑多的人,往往在公众场合忍不住头皮发痒而挠起头皮来,顿时皮屑飞扬四散,令旁人大感不快。特别是在庄重的场合,很难得到别人的谅解。

·在公共场合抖腿。有些人坐着时会有意无意地双腿颤动不停,或者让跷起的腿像钟摆似的来回晃动,而且自我感觉良好以为无伤大雅。其实这不是文明的表现,也不是优雅的行为。

·当众打哈欠。在交际场合,打哈欠给对方的感觉是:你对他不感兴趣,表现出很不耐烦了。因此,如果你控制不住要打哈欠,一定要马上用手盖住你的嘴,跟着说:“对不起。”

04 注意礼让他人,保持适度距离

在公共场所礼让他人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女士优先

女士优先是国内外社交的一条通用规则,特别是西方社会,是否遵循“女士优先”的社交规则,成为了评价一个男士是否有绅士风度的首要标准。因此在公共场所中作为男士应自觉遵守“女士优先原则”。女士优先的意思就是在一般公共场合,每一名男士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尊重、关心、照顾和保护女性,帮助女性解决她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比如出入公共场所、上下电梯时,男士应请女士先行,自己随后。乘坐交通工具时,也应主动给女士让座。

彼此谦让

在公共场所中,在与人接触时,即使是一位素昧平生的人,也要相互体谅,友好相待。

公共场所人来人往、比肩接踵,横冲直撞、旁若无人是不合礼仪的。如果大家不互相礼让,就会发生顶撞、踩踏的现象,若遇到人群拥挤的场合,还有可能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不懂得礼让,如果不慎将别人携带的贵重物品撞落或损坏,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发口角。因此,出入公共场所时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还应懂得相互礼让,这样于人于己都方便。

主动让座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座位的选择有其特殊性,需加以注意。

一是要对号入座。路途较长的公共交通工具,一般按座售票,对号入座。乘坐时,不要乱坐其他人的座位,也尽量不要找人换座位。

二是要主动让座。与尊长、女士、来宾一同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请其优先入座,或请其就坐于较好的位置,比如靠前、靠窗、面向前方的位置。遇到老人、病人、残疾人、孕妇、抱小孩的人,也应主动让出自己的座位,切勿视而不见。当他人为自己让座时,应立即道谢。不要自认为理所应得,而一语不发。

三是要留出特殊座位。在不少公共汽车的前门附近,或中门附近,都有专门为老、弱、病、残、孕预备的特殊用座。这些座位即使空着,也不应去坐,更不能假冒身份去混座位坐。

四是不要随处乱坐。在公共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上除座位外不宜随处乱坐。比如库门、扶手、驾驶室等处,均不宜就坐。挤坐他人座位,也为不当之举。

Tips

在人群拥挤的地方要有秩序地通过,如不小心撞到别人或踩了别人的脚,应主动道歉。

如果是别人踩了自己的脚或碰掉了自己的东西,应表现出良好的修养和自制力,切不可口出恶言、厉声责备。

保持距离

在公共场合,应当注意随时与其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现代礼仪观点认为:人际距离在公共场所中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不仅反映着彼此之间关系的现状,而且也体现着其中一方,尤其是保持某一距离的主动者对另一方的态度、看法,所以对此不可马虎大意。

在公共场所与人交往,要注意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会有所不同,例如北美人的空间距离就较南美人的空间距离远一些。我国一般人口密度较高,空间距离相对要小。但在公共场合也要尽量与他人有一米的空间距离,并要随当时在场人员的疏密而定。如果进入了他人的空间距离之中,会使人心绪不安,滋生焦躁。而注意保持与人的空间距离,既尊重了他人的权利与需求,也是自尊自爱的表现。当然,如果在公共场所出现特别拥挤的场合,就不要刻意追求保持空间距离,而应从实际出发,宽容体谅,随和处事。

05 注意语言规范,多用谦语和敬语

在公共场所中,无论是见面时的称呼、介绍,还是相互间的交谈等,都要注意语言规范,恰到好处地营造出交际中友好、亲切、和谐的气氛。

在公共场合通常“先生”是对男性成年人的尊称,“夫人”是对已婚妇女的尊称,“女士”是对一般妇女的尊称,“小姐”是对未婚女子的尊称,不可混淆。而对长辈要使用敬称,不可无礼。打交道时,称谓更要特别注意,不可贸然称呼对方或用语粗鲁与对方打招呼,这是不文明、失礼的表现。如果在非正式场合,或者大家都是同龄人,则可不必拘泥礼节,讲究称呼,只需称名道姓即可。

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希望在社会地位、人格、才能等方面受到他人的尊重。这种渴求尊重的心理,又常集中表现在对称呼的重视上。因此,日常社交活动中,我们要善于得体地使用谦称和敬称。自谦而敬人,礼在其中。

自谦和敬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尽管日常生活中谦语使用不多,但其精神无处不在。只要你在日常用语中表现出你的谦虚和恳切,人们自然会尊重你。使用谦语和使用敬语是一样的,两者都体现了说话者本身的文明修养,在人际交往中都是很有必要的。

谦语也可以称为“谦辞”,与敬语相对,是向人表示谦恭和自谦的一种言辞。谦语最常见的用法是在别人面前谦称自己和自己的亲属。例如,称自己为“愚”“家严、家慈、家兄、家嫂”等。

日常生活中,说话时会有许多口头“敬语”,我们可以用来表示对人尊重之意。“请问”有如下说法:借问、动问、敢问、请教、指教、见教、讨教、赐教等。“打扰”有如下词汇:劳驾、劳神、费心、烦劳、麻烦、辛苦、难为、费神、偏劳等委婉的用词。如果在语言交际中,我们可以记得使用这些词汇,那么相互间一定可以形成一种亲切友好的气氛。

在社交场合,敬语使用错误会非常难堪。例如,如果你请别人为你服务时,一定要加上“请”或“某先生”。在交谈中,称呼对方的父母,应该说“伯父”“伯母”,直接说“你爸爸”“你妈妈”当然也可以,但缺乏高雅的气质。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应该忽略这些细节的。很多时候,同样一个意思,讲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会不一样的。

Tips

语言文明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加学习,加强修养,使我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06 礼待老者、弱者,关心残疾人

每个人都会变老,变得虚弱、变得脆弱;同样,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幼年时期,娇嫩而需要关怀。在公共场所老幼都应是公众礼敬和关怀的对象。推人及己、推己及人,学会换位思考既是我们对他人的尊重和我们日益成熟的一个标志,也是我们良好道德修养的一种体现。无怪乎先贤孟子在描述他想象中的理想社会时讲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至理名言。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自觉地给老、幼、病、残、孕等弱者让出座位;在拥挤的人流中时,应小心地保护自己身边的老、幼、病、残、孕等弱者;在要上下电梯、楼梯的时候,应礼貌地向老、幼、病、残、孕等弱者伸出援助之手,礼让身边的老、幼、病、残、孕。当这一切变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的时候,我们的社会生活就会更加和谐、美好。

老、弱、病、残、孕属于社会弱势群体,我们在公共场所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们交往。因此,必须注意一些日常的交往礼仪,否则很容易伤害他们。

·在公共场所不要用好奇或鄙视的目光看待有缺陷的人。

·对有缺陷的人应主动帮助。

·对比较敏感的人,不要刻意指出其缺陷。

不要用异样眼光看待老、幼、病、残、孕者

在各种公共场合遇到老、幼、病、残、孕时,都不能显出很好奇的样子上下打量人家的身体,更不能长时间地盯着人家看,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交谈时应注意用词

与老、幼、病、残、孕者交谈,一般情况下不要涉及对方的隐私,在谈话中也不应该出现与谈话内容无关的词语,若是不得已,应婉转地表达。和平常人谈话一样,根据对方的兴趣,话题可以宽泛一些,天文、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都可以,使他们感到谈话者并没有另眼看待他们。若是谈话内容涉及弱势群体的事情时,谈话内容一般要有所限制。

帮助老、幼、病、残、孕者时应注意方式方法

老、幼、病、残、孕者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比正常人更需要别人关心、帮助、支持和鼓励。这样,才能使他们看到人生的价值,感到社会的温暖。但帮助他们应注意方式方法。特别是在帮助别人之前必须经得对方的同意,尤其是残疾人一般都很好强,不希望得到别人的怜悯,他们认为别人的怜悯对他们的自尊心是一种伤害。例如,要帮助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经过一段不平坦的道路时,应该上前恭敬地跟他说明你的身份,并温和地征求对方意见,“我推你过去好不好?”得到对方同意后方能推他过马路。如果得不到残疾人的同意就帮助他,很有可能会遭到拒绝,自己也很尴尬。

与使用轮椅的残疾人的交往礼仪

不要轻易、随意帮助使用轮椅的残疾人,只有在他推动轮椅特别费力时,才需要你的帮助。

使用轮椅的残疾人把轮椅看作身体的一部分或者身体的延伸,因此,不要随便碰轮椅,也不要靠着轮椅。如果轮椅空着,不要去坐它,也不要随便挪动它,这可能使轮椅的使用者心里感到恐惧与慌张。

如果你要与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讲话,最好自己也坐下。如果当场没有坐椅,那么你应该蹲下,眼睛平视对方,替对方想一想。他一直抬头看着你,是很不舒服的。

与盲人交往的礼仪

盲人也想尽量独立自主,当你确认一个盲人需要帮助时,再过去帮助他。帮盲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他是看不见的,你应该把手给他,让他感到实在的依靠。

注意不要与导盲犬有接触,也不要试图对它说话。不要移动盲人生活区的任何东西,如果你确定需要移动,也应用完之后把它们放回原处。让座给盲人的时候,要把他的手放在椅背上。

如果盲人伸手要与你相握,你一定要与他握手。如果你的手占着,先跟他讲一下。如果你主动与他握手,伸手的同时应说一句:“握个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