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春天的列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浙里的年味儿

第一辑

祭妈祖、舞渔灯、渔歌对唱,祝福、社戏、水上婚礼,杀年猪、祭天地、看村晚……临近2015年的春节,记者赴渔乡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水乡绍兴市柯桥区安昌镇和山乡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采访,发现那里的乡村正紧锣密鼓地准备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贴上红红的对联迎接新春,满大街挂满红灯笼,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到处弥漫着具有地域特色的“年味儿”。

1

众所周知,春节俗称“年”,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迄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这些活动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农耕文明的精华,承载了人们对阖家团圆、健康向上、富足美满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并集中展示了我们的民族性格特征。

浙江有平原、山区、丘陵、河流等,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大约从八千年前开始,渐渐形成了自己区域的文化特色,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先后出现过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文明。多样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使得其“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年春节期间,浙江各地会举行形态各异的民俗活动。归纳起来有如下这些:腊月二十三,大扫除,办年货,送灶君菩萨上天;大年三十,贴对联,放鞭炮、烟火,吃年夜饭,守岁,祭天地菩萨;正月初一,首先是放“开门炮”,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穿新衣,祭祖拜神,祈求全年家人平安,家业兴旺;初二到初十或延至十五,走亲访友——拜年。这些民俗活动既含有中国传统的气息,也有浙江文化独有的特色。

过年不仅仅是一个地区年度的聚会和娱乐,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守岁、燃放鞭炮、拜年等,这些“年文化”方式的代代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化心理,也就是团圆、亲情、祥和,此中包含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

然而,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由于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载体缺乏保护,我们传统的、本土的、主体的精神情感从某种程度上变得无所依傍,并渐渐淡化,甚至经裂纬断,一度落入空茫之中。于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春节等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多样性文化增添各个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魅力,成了值得深思的课题。

2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当前浙江农村除了民间顺应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进行过节习俗的自动更新外,各地政府部门、学术界及其他社会力量在进行年俗的传承与保护时,强化了春节习俗的现代性元素:第一,提炼、宣扬了传统年俗的现代文化内涵;第二,强化、拓展了传统年俗的娱乐性与公共性。整体而言,从根本上营造了有利于兴旺传统节日的人文环境。

在浙东的象山,无论是石浦举办的以“祈福”“过年”“闹新春”为主题的新春文化庙会,抑或象山推出的“游象山影视城,看钟馗伏魔”等春节庙会系列活动,还是东门渔村以“游客在中国渔村过一个石浦人的春节”为主题的春节活动,以及各农家乐特色村提供的果蔬采摘、磨豆腐、捣年糕等内容丰富、参与性强的农事体验活动,均渗透了现代的时尚元素。

嘹亮的歌声、热情的舞蹈、令人捧腹的相声……在浙南丽水这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地上,各镇各村的农家在寒冬腊月热闹非凡。在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春晚的带动下,丽水“村晚”遍地开花。目前,“村村有节目,家家有表演”,男女老少齐上阵,乡贤游子共出谋,鱼灯、木偶戏等传统节目登上舞台,磨豆腐、熬豆浆、包山粉饺等民俗也纷纷加盟,沸腾了整个丽水山乡。

在浙中的武义,柳城镇江下村是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畲族”村,春节期间,不管是磨豆腐、打年糕等办年货活动,还是除夕夜的盘歌会、锅庄舞、封压岁包以及正月初一的畲家民族竞技赛等活动,都能让你沉浸在浓郁的畲家年味之中。此外,温泉之城的冬自然少不了温泉,那些精彩纷呈且年味十足的节庆活动,能洗去你一年的疲倦,让你过一个不同寻常的年。

跳竹马、舞龙、踩高跷、闹花灯、看大戏……无疑是小孩子们一年里最开心的时光。而这些渐远的记忆,在浙西衢州通通可以得到唤醒。在开化池淮、苏庄、桐村、村头等地,舞布龙、板凳龙、闹花灯等传统民俗在正月接连上演,让人应接不暇;在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正月初五迎来立春祭活动;在江山贺村镇湖前村,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正月初一与大伙见面。

腊月二十三开始的祭灶活动,是一项影响很大、流传极为广泛的民间年俗活动。在浙北嘉善西塘古镇的“倪天增祖居”的老宅,游人可以亲自体验并参与该活动。此外,在大年初一至初五,还有“送财神”的队伍走街串巷,为古镇百姓以及远道而来的客人送上祝福。同时,看社戏、耍龙灯、吃年夜饭、接路头……这一系列节庆活动,排满了西塘的整个春节。

3

显然,在中国过春节,虽然总少不了吃饺子、逛庙会、放鞭炮,但各地的百姓总会把“过年”这件最喜庆的事,染上最浓郁的地方色彩。他们辛辛苦苦一整年下来,不管收获如何,都会趁机疯玩一把,探寻各地的年味,凑个热闹迎新年。记者在浙江农村采访期间,在各大村落、老街、集市、农家乐和民宿等场合,看到的是红红火火的景象,体会到的是热热闹闹的年味。

随着创建美丽乡村的纵深开展,浙江各大乡村呈现了一幅幅迷人的美景,再加上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辟论述的提出,全省各地以“美丽乡愁”为主题,激活乡村传统文化,开发乡村民俗活动,将浓浓的年味打造成了一道道的靓丽景观,更使得一拨接一拨的游客于春节期间慕名前往,使浙江的乡村游迎来了旅游经济的春天。

采访期间,记者漫步在柯桥区安昌古镇长街,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小桥上、河岸边、屋檐上,一卷卷腊帘子、一排排酱鸭儿、一组组鱼干,酱香四溢,令人垂涎三尺;扯白糖、冻米糖、土制香糕,传统的糕点美食,一溜儿排在街边,绍兴几千年的年俗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使整条长街成了“水乡文化的长廊、市井习俗的长卷、特色商品的长街、古镇风韵的长音”。

镇上一家农家乐老板告诉记者,春节这几天,每天都要准备四五十桌农家菜,比平时增加了二十多桌。上海、杭州、江苏的客人都赶过来了,他们基本上都是年前预订好的,如果年后再到农家乐预定的话,根本订不上。“土鸡、酱鸭、腊肠这些是少不了的,游客点名要的。”他说,荸荠、甘蔗、鲜鱼、土鸡蛋等年货,游客除了在农家乐品尝外,走的时候还要买一些带回去。

记者在素有“空中乡村”美誉的磐安县尖山镇乌石村看到,为迎接春节的游客,村后的集市上,出售特色农产品的村民已一溜排开——有卖当地香榧子的、卖小花生的、卖高山茶的、卖火腿的,甚至还有卖绿色果蔬的。“过年不仅带动了村里的农家乐经济,还为农特产品销售开拓了渠道,这几年乌石村人的荷包都鼓了起来。”陪同记者采访的尖山镇文化站站长张炉永说。

很显然,“在乡村过大年”,已不仅是一场过年的礼仪,也成了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文化活动。在春节期间,浙江各地农民自产的农特产品等一系列年货,受到了广大游客的热捧,很多年货甚至被抢购一空。通过“过年”这一展示平台,促进浙江更多的乡村休闲游产品打开销路,实现了“以春节促旅游,以春节促经济”的发展理念,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村民的物质富裕。

当然,浙江的“年味”,不光是物质的丰盛,还是精神的丰盛。“年近岁末,看这里‘祭灶’,邀我吃‘祭灶果’,特温馨。”在象山县石浦镇东门渔村暂居的上海游客尚女士高兴地说。连日来,这里的年味像新酿的米酒,在石浦渔港弥漫开来。“我也是在农村长大的,总忘不了在乡村过年的乐趣。”年近古稀的杭州游客卓先生深情地说,“这仿佛又让我回到了童年的时光。”

其实,年,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当生活和理想混合在一起,就有了“年味”。浙江的历史,是一幅用八千多年时光在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书写的春秋变幻图,也是全省近五千万勤劳智慧的人民共同谱写的如歌的岁月。它的年味,不仅传承了民俗底蕴、延续了文化脉搏,更体现了生态之美、经济之富和民生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