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式语文课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路径——以《〈论语〉选读》教学为例[1]

从2006年11月起,语文出版社版《〈论语〉选读》作为选修教材全面进入浙江省高中语文课堂。《论语》本是零散的语录体散文,篇与篇之间没有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教材编者将原本无序的语录辑成相对有序的教材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逐句分析、照本宣科的问题,课堂变得“无序”“无趣”“无味”!

课堂教学不应只是“教教材”,而应当是“用教材教”。“‘用教材教’的关键,是我们‘教什么’,而这需要我们联系具体的教材作具体的分析。”[2]从教材内容到成为“教学内容”,要经过必要的转化过程,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

当前,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并推行,其最大亮点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覆盖历来语文课程所包含的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基本语篇类型,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关注语言文字运用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关键是在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情为教学的逻辑起点,要构建“有困惑”“有结构”“有活动”“有生长力”的课堂。

一、《〈论语〉选读》教学,需“有困惑”

《〈论语〉选读》中的困惑,是课本虽然附加了参考译文,但许多地方意译较多,甚至比较抽象,不能解决学生在语言文字上的全部困难。这里需要老师多作一点深入研究。《〈论语〉选读》教材主编张万彬说:“《论语》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由于《论语》语言简略,有些语句历来就有不同理解。以《论语》为主要内容的教材,在正与误层面一般不应该出现大问题,难点在于对已有成果的选择和处理如何做到最优。对选读本而言,还有主题设计和原文选择组织等问题。在这些方面,我们渴望多多听到老师们的声音。我们拟在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参重新进行校读订正,争取在短时间内拿出一个更为完善的本子来。”在教学《〈论语〉选读》的过程中,教材在字音、翻译、标点等方面,均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例如《〈论语〉选读》第一课《为政以德》有两个地方有待改进:

一是,(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参考译文]孔子说:“运用道德来治国理政,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其中“以德”在原文中做状语,“以”是介词,而不是动词。“用”可做介词,而“运用”则是动词。所以这一句应当翻译为:“用道德来治国理政,就好像北极星一样。”

二是,又如《季氏将伐颛臾》中“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参考译文]“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其中“是”,在原文中,作指示代词,应当译成“这”。在杨伯峻《论语译注》中,这句翻译成“这正是和鲁国共安危存亡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这一句,翻译为“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更准确。

第十课《诲人不倦》有一个地方有待改进:教材第53页注释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切削,加工玉器的方法;磋,磨,加工象牙的方法;琢,雕刻,加工骨器的方法;磨,加工石器的方法。其中“切”和“琢”解释均有误。查《故训汇纂》,有:“切,治器之名。《尔雅·释器》‘骨谓之切’郭璞注。”又有:“切,治骨也。《玉篇·刀部》。”[3]关于“琢”,查《故训汇纂》,有:“《说文·玉部》:‘琢,治玉也。从玉,豖声。’”又有:“琢,治玉也。《尔雅·释训》‘如琢如磨’陆德明释文、《说文·玉部》、《玉篇·玉部》、《广韵·觉韵》。”[4]

孙钦善《论语注译》[5]、杨树达《论语疏证》[6]、钱穆《论语新解》[7]均注释有:“治骨”为“切”;“治玉”为“琢”。教材的注解可以修改为:切,切削,加工骨器的方法;琢,雕刻,加工玉器的方法。

全书类似的词义解释不够精准之处,还有多处。《论语》是语录体的书,其文言式的口语虽然看起来很浅显,但是由于它是面对面的对话交流,所以省略的内容颇多,语言呈现出跳跃的特点,且很多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无迹可寻了,在文言文的翻译上存在着诸多不便。在研读过程中,关键是要找到学理上的依据,可以参考何晏等集解的《论语注疏》、朱熹的《四书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钱穆的《论语新解》等。

二、《〈论语〉选读》教学,需“有结构”

常听老师说:“《〈论语〉选读》教材,课与课之间内在逻辑不清,上课需要对内容重整。前四课讲政治主张与实践,第五课至第九课讲修身,第十课至第十三课讲学习与教育,后两课讲哲学。虽然每一课基本上是按一个主题去编排,基本同类的课文也是组合在一块,但是从‘政治主张与实践’到‘修身’,再从‘学习教育’到‘哲学’,它们之间还是缺乏一定的逻辑联系。”

(一)《〈论语〉选读》教学,需“整体有结构”

《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2年版)规定了十课为讲读课文,另外五课为自读课文,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在课外自学。十篇讲读课文,教材编者是按“政治”“修身”“学习与教育”和“哲学”四个主题依次编排的。编者在“前言”中说:“上述分类(四个主题)只是为了阅读上的便利。”编者分类的标准是“阅读上的便利”,但从实际的教学来看,这样的编排顺序并不利于学生的阅读。

第一,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人都是先从认识自我开始的,只有自身完善了,才能帮助他人,进而造福社会。人的认识总是由浅到深,由少到多。而教材编排的顺序,先谈政治,然后修身,然后学习与教育,由难到易,由深到浅,很不科学。

第二,不符合新课程“让学生体验探究”的理念。教材要尽量“学本化”,让学生感兴趣,最好的方法是从学生的平常生活入手。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特别喜欢“学习与教育”主题里的选文,例如《诲人不倦》;也喜欢“修身”主题里的选文,例如《君子之风》。这些都是关乎个人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很容易进入一个熟悉而亲切的语境中。但是先从“政治”谈起,学生对此很陌生,因此难以融入其中,这挫伤了学生研读《论语》的兴趣。

《论语》的开篇并非谈“政治”,而是讲“学习与教育”。古人一贯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阶段,为什么传统儒家将“修身”放在首位呢?这是有学理依据的,至少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在实际教学中,2009年,笔者给学生上《〈论语〉选读》,借鉴古代教学的经验,打破原有的教材编排顺序,构建了《〈论语〉选读》新的教学顺序,称之为初级版(1.0版本):

一是先用了近四个课时,学习教材附录一《史记·孔子世家》。例如:讲些孔子妻儿的趣事,在孔子19岁时,家人给他选聘下了亓官氏。亓官氏后来生下了儿子孔鲤和女儿孔娆。孔鲤因其诞生时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而得名,字伯鱼。后世孔氏子孙讳鲤鱼而称之为“红鱼”,祭祖时不用鲤鱼而用鲫花鱼。这些破除了孔子的迂腐形象,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感觉到孔子身为人夫、人父,不乏儿女情长,是可以接近的。

二是讲完《孔子世家》,然后学习《高山仰止》和《诲人不倦》两课,以便学生更真切地走近孔子,感受他们融洽的师生情谊。任何教育,都有一个或潜在或外显的教育目标。孔子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君子具有怎样的品格呢?带领学生走进《君子之风》。如何修炼成为君子?走入《克己复礼》和《仁者爱人》以及《周而不比》三课。君子不但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与学生一起感受君子的理想:《沂水春风》《为政以德》《知其不可而为之》三课。无论“独善身”还是“济天下”,都要中行、正直,不走极端,能明辨是非,体悟孔子的哲学沉思——《中庸之道》。

三是,作为一种拓展,给学生介绍了中国儒学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主要参考《中国儒学发展概述——关于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附录”的增补》[8]。让学生了解儒学的历史演变,能客观地评价儒家学说的社会历史意义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按照新的教学顺序讲下来,学生觉得《论语》不再是高不可及的,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以致用的,有一种成就感,课堂也变得“有趣”“有味”了。但是,还可以再进一步深化。

原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Marland)博士提出“所有的教育都是或都将是生涯教育”,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一生的发展。我们要超越功利的层面,着眼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来规划课程。

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在认真阅读《论语》之后,最大的感受是:全书都是一些散乱的道德箴言,有时说得颠三倒四。如何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书,作为教师,必须先要读通这本书,捋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来。笔者经过多年研读,找到了一条合于学理的清晰线索,将《论语》全书梳理出了一个总纲,开发出校本选修课程——“《论语》博客:卓越人生八项修炼”。

这个总纲,来源于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一个人有理想,有道德,有仁心,则他的立身有依据,处世有方向。有了这一前提,再谈论“艺”(一般学者解释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才有价值和意义。《述而》中的这段话可谓“孔子倡导的人生大纲”。立足学生个人发展,围绕如何成就卓越人生,笔者在“这一人生大纲”中,又增添了四项内容:循于礼,修于己,守于中,知于命。笔者结合《论语》中的经典名句,重新组合,一到八单元为课内研修模块:

第一单元 志于道:卓越人生(3课时)

第二单元 据于德:知行合一(2课时)

第三单元 依于仁:厚德载物(2课时)

第四单元 循于礼:凡事有方(3课时)

第五单元 游于艺:养浩然气(2课时)

第六单元 修于己:完善自我(2课时)

第七单元 守于中:亢龙有悔(2课时)

第八单元 知于命:敬天顺道(2课时)

从2006年开始,笔者开发并开设选修课程“《论语》博客:卓越人生八项修炼”,指导学生进行《论语》拓展阅读,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又开设了十一期《论语》精读选修课程班。有400多名学生先后参与听课学习,有多篇学生的读后札记在校报上发表。这一选修课程,在十年间先后获以下荣誉:湖州市第二批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浙江省第四批普通高中推荐选修课程;第三届“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三等奖。2015年8月,笔者将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提炼成书——《〈论语〉新解:卓越人生八项修炼》(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是否可以将《论语》选修课程开发中建构的体系移用到课内的《论语》教学中来?2016年,笔者尝试以下的安排,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构建了《〈论语〉选读》新的升级版的教学顺序,可以说是升级版(2.0版本)。

第一单元:志于道:卓越人生(1.沂水春风;2.待贾而沽;3.知其不可而为之)(个人理想)

第二单元:据于德:知行合一(4.为政以德)(身正令行)

第三单元:依于仁:厚德载物(5.仁者爱人;6.君子之风)

第四单元:循于礼:凡事有方(7.克己复礼;8.出辞气远鄙倍)

第五单元:游于艺:养浩然气(9.学以致其道;10.高山仰止;11.诲人不倦)(教学相长)

第六单元:修于己:完善自我(12.求诸己;13.周而不比)(严于责己,宽以容人)

第七单元:守于中:亢龙有悔(14.中庸之道)

第八单元:知于命:敬天顺道(15.敬鬼神而远之)(面对人生中的挫折,需乐观处之,也可以说是一种生命教育,应珍惜生命)

人有了“梦想”,就要努力奋斗,要做到知行合一,在前行的路上要“依于仁”“循于礼”,还要“游于艺”,一路上离不开“修于己”,为人处世不能走极端,要学会“守于中”,最后也许拼尽全力,依然梦想落空,要学会“知于命”“乐天顺道”。这样的教学,有较强的连贯性,一条线到底,很集中,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活动目标也很明确,就是:立足学生的个人发展,成就卓越人生。一部《论语》,千言万语,大要只在教人做人!

(二)《〈论语〉选读》教学,需“篇内有结构”

《论语》的组合形式是“篇”,每一篇都由许多相对独立的段落组成,如何将这些相对独立而支离零散的章节连缀成文,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而且每一篇之中的每一章所包含的丰富思想正如一个个散落于盘中的珠玉,这就需要一根绳子将其有机地串联起来,这根绳子是什么,怎么穿,都在挑战教师的能力。根据平时文言文教学的习惯,遵循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可尝试从以下四个维度来重构其教学内容。

1.围绕文眼,重构文本

所谓文眼,就是在把握文本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关键词。

例如,讲授《仁者爱人》一课时,可以用“仁”为文眼来重构教学内容:(1)什么是“仁”?(孝悌乃仁之本。)(2)为什么要追求“仁”?(春秋末期,礼崩乐坏,人们开始重视人的作用,孔子因此提出仁的思想,强调自我道德修养。)(3)怎样去实践“仁”?(问人不问马、见丧不吃饱、导盲尽其道、待人必作趋、子钓而不纲、推己及人。)(4)“仁”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2.围绕主题,重构文本

所谓“主题型教法”,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提炼出每一章的主题,力求把本章每一段根据主题串起来,使之前后相连贯,尽量避免逐条讲述,使学生对主题的内涵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当然,必要时教师也可根据主题有所拓展,补充与之相关内容。例如,讲授《为政以德》一课时。林忠港老师认为:“《为政以德》一课,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来重构教学内容:(1)什么是‘为政以德’?(2)为什么要‘为政以德’?(大禹、后稷有德而有天下。)(3)怎么样‘为政以德’?(以德导民、以德教民、取信于民、节用爱民、藏富于民、正己以正天下、服人而修文德。)”

从“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三个维度来重构该课的教学内容,其实就是将“为政以德”的主题含义贯穿到各章节中去,让学生在整体上获得认识。

3.围绕行为,重构文本

做一件事,一般要思考以下内容:为什么做,谁去做,做什么,在什么时候做,怎样做。依据这些要素,可以用来构建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

例如,讲授《诲人不倦》一课时。可以按照“原因—对象—方法—结果”的逻辑顺序来重构教学内容:(1)为什么要诲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诲哪些人?(有教无类。)(3)怎么诲人?(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无言之教、循序渐进。)(4)诲人的结果?(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方面均有杰出弟子。)

4.围绕文脉,重构文本

可以抓住文本特征,依照文本的行文脉络来确定教学内容。

例如,讲授《沂水春风》一课时。我们可以抓住“言其志”这个关键词,设置几个具有梯度而相互关联的教学问题:(1)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四人各有什么志向?(2)分别谈谈这些志向的异同?(3)孔子是怎么评价弟子们的志向的?(4)可以看出孔子的志向是什么?

三、《〈论语〉选读》教学,需“有活动”

纵观学生的高中阶段,仅这一本书是详细而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这文化似乎与我们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那个时代也与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距离。如何让远离传统的学生理解这些文化并接受和传承,值得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深思。在教学中,想让《〈论语〉选读》教学变得有趣和有味,可通过探究活动,查找背景资料。

1.链接背景

《论语》中大多语句都没有背景,有时没有背景可以让我们自由想象,使解读更有趣,但有时如果没有背景支撑,就无法理解文本的真实内涵。适当的时候,加一些背景介绍,便会豁然开朗,趣味盎然。

例一: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可以结合“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轼(扶着车前的横木)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而曰:“然!昔者吾舅(我的公公)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残暴的政令)。”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例二: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结合卫国的宫廷斗争来讲,当时卫国父子争位,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孔子认为即源于名不正。所以治理卫国,必须从正名始。正名的要求,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维护等级伦理制度,恢复礼治。

卫君,名蒯(kuǎi)辄(zhé),卫出公。他是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kuì)之子。太子蒯聩因谋杀灵公夫人南子不成,出奔于宋,不久逃在晋国。灵公死,立辄为君。晋国的赵简子想送蒯聩回国,蒯辄派军队阻击其父蒯聩,蒯聩跑到宿地自保。卫出公十二年,浑良夫与蒯聩密谋,潜回卫国,胁迫孔悝(kuī)召集群臣发动政变,蒯辄逃奔鲁国。蒯聩为卫庄公,后来卫庄公因言获罪于晋国,赵简子包围卫国,十一月,庄公出逃。蒯聩和蒯辄是父子关系,然而两父子却为了争夺卫君的位置,抛弃了亲情,抛弃了仁德,成了仇敌。

2.穿插小故事

巧用故事作稀释剂,尽可能地“降低”《论语》的“高浓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读懂千古圣贤的教诲。

例如,讲《克己复礼》一课,可借用《豪猪的哲学》这则寓言: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它们老是不知道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最好,离得稍微远些,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就又开始疏离;离得远了,大家又觉得寒冷……经过很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怎样的关系才能称作“好”?人与人之间交往保持怎样的“度”?这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可准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读出情感

可以通过揣摩人物的情感,读出相应的语气,读出语文味道。例如《诲人不倦》中的对话,可以让学生表演,读出人物的情感,感受孔子及其弟子的喜怒哀乐。让课堂有情感的交流,而不是单纯的文字知识的积累。

片段一:肖培东讲《诲人不倦》。

师:孔子为什么说“启予者商也!(启发我的是卜商啊!)”?

生:因为他由彩绘联想到仁义的事情。孔子对子夏的回答感到意外,因为这是孔子事先没有想到的,给了孔子很大的启发,所以不由得赞叹。

师:了不起!分析很精辟,老师佩服你。

师:我们知道,《论语》是口语的记录,想象一下,孔子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潜藏的情感。请同学们大声读一读这句话,应当读出怎样的语气?

生(齐、大声):开心的、欣喜的。

(生朗读“启予者商也”,但读不出欣喜的语气。教师范读,音调拖长,稍稍停顿。学生再读,就读得很动情了。)

师:可见孔子从弟子的领悟中,自己也得到了提升——这就是什么?(生答:教学相长)我们再来读一读第3.8章。

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语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在反复品读中,学生理解了孔子的态度,也激发了学生琢磨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明白文言语气对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一定要诵读。《论语》中句式语气种类很多,陈述、疑问、判断、祈使、感叹等语气的传达,就是作者感情的流露。同时,还有大量的语气词,如“也”“哉”“乎”等,潜藏了丰富的情感,是有待充分挖掘的教学素材。

4.专题微活动,拓展文化视野

专题探究是针对某一主题做的深入研究。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独立或成立合作小组,进行资料收集、整理,最后得出结论。例如孔子的君子观、交友观、孝悌观、女性观、天命观或《论语》中的语法现象(《论语》中的成语研究、《论语》中的称谓研究、《论语》中的“而”“如”等虚词研究、《论语》中的特殊句式研究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表演、辩论,如“道不同,不相为谋”和“道不同,亦相为谋”;制作手抄报,选定主题,配上合适图片,色彩搭配合宜;微讲座,如孔子的趣味人生、儿子不是传道人等;微写作,字数一般在100~300字,如《论语》中的名言警句、自选角度写评点,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写新闻时评。

四、《〈论语〉选读》教学,需“有生长力”

学生对《〈论语〉选读》教材的研读相较于其他必修教材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梳理。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自身对《〈论语〉选读》教学内容有着深度的解读。然而现实中这些解读又往往带有不少主观性,甚至部分内容的理解上是肤浅的、错误的。就算是专门研究《论语》的学者,也常对一些《论语》内容的解读见仁见智。还学生经典作品本来的模样,就要进行思辨阅读。于漪老师老师认为:“‘传统’的关键不在‘统’,而在‘传’。比如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不是回复到彼时彼地彼场景,而是要传承寓合其中的唤醒灵魂,使生命和心智获得成长的中国精神与中国智慧。阅读经典犹如撞钟,小扣则小鸣,大扣则大鸣。”“小扣”“大扣”就是质疑。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孔子的地位至高无上,是圣人,是没有人敢去批评的,但是随着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覆灭,孔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洪流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成了被批判、被打倒的对象。“打倒孔家店”,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孔子被人误读,例如:

误解一,孔子是愚忠的提倡者。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一直被人们认定是儒学教义,但查遍“四书五经”文本,孔子并没有说过这句话。

鲁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

【译文】鲁定公问:“君主使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各自应该怎么样?”孔子回答道:“君主应该依礼来使用臣子,臣子应该忠心地侍奉君主。”

就是说,君主如果对臣子以礼相待,那么臣子就对君主以忠事之。反之,如果君主对臣子不以礼相待,那么臣子也就可以不以忠事之。

我们知道,儒学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我们来看孟子是怎么说的,他有两段话说得很大胆,也很明白。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看待为自己的手脚,那么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待为自己的腹心;君主把臣下看待为狗马,那么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待为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待为泥土草芥,那么臣下就会把君主看待为仇敌。”

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孟子·离娄下》)

【译文】孟子说:“士人没有罪而被杀掉,那么大夫便可以离开;百姓没有罪而被人杀戮,那么士人便可以搬走。”

可见,在先秦儒家观念里,君臣以义合,不义则不合,甚至可以成为仇敌,孔子、孟子、《春秋》及三传(《左传》《公羊传》和《穀梁传》)都是这样的观念。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其本义是“善待他人”,君主要善待臣下。

误解二,孔子是圆滑、不讲原则的老好人。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译文】子贡问道:“全村的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子贡又说:“全村的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最好是全村的好人都喜欢他,全村的坏人都厌恶他。”

孔子认为有缺点的人是可以依赖的,圆滑不讲原则的老好人则是道德的破坏者。孔子极其厌恶这类老好人,称他们为“乡愿”。

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乡愿】貌似忠厚,实则同流合污的伪善者,今多作“伪君子”之代称。

若今之学宋儒者,直乡原而已,孔孟所深恶而痛绝者也!(《老残游记》)

《笑傲江湖》一书中的华山派掌门人岳不群,起初人们都以为他是一位正人君子,到最后才发现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伪善者、小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其实“孔家店”里摆的,并不都是孔子的东西。现在看来,许多年前,很多时候的确打错了。我们要了解孔子学说的本来面目,才是继承传统文化、择善而用的正确态度。

今天,阅读文化经典《论语》,应当要学会选择与继承,要有判断力。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不能“跪着”读经典,一味盲从,全盘接受;也不能“跑着”读经典,一味短平快,求实用;而应当“站着”读经典,怀着敬畏之心,平等交流。今天,阅读《论语》是需要重新“质疑思辨”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论语》才能成为在我们生活中继续起作用的“新经典”。

武侠小说中描写的武林高手,往往不拘泥于一招一式。课堂教学,实则亦是如此。真正有效的课堂还是基于学情,促进学生思考、理解、感受,教师的招式固然重要,但多数时候要融会贯通,随机应变。


注释

[1]本节内容原题为《让课堂走向“有序”“有趣”“有味”——〈《论语》选读〉教学内容重构》,发表于《读写月报》2013年第9期。有改动。

[2]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7- 28.

[3]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8.

[4]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454.

[5]孙钦善.论语注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0:11.

[6]杨树达.论语疏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22.

[7]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0.

[8]贾桂强.中国儒学发展概述——关于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附录”的增补[J].语文学刊,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