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一种常见的稽查政策:严打
本书涉及三个具体的研究案例,三个案例都来源于我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根据博士论文改写而成。三个案例都研究了在不同情境下稽查机制的设计。尤其是三篇论文都涉及一项特殊的稽查规则,即“严打”,可粗略将其定义为执法人员数量和力度的突然增加,以及对具体违法犯罪或特定地点违法犯罪行为的突然打击(Sherman,199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严打成为全球许多国家执法政策的重要特征之一,包括美国和中国。该政策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在违法犯罪行为高度活跃的少数地区采取严打行动能够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二是在违法犯罪高发地区则可以遏制犯罪率的进一步攀升,那么整个城市的总体犯罪率也会下降。基于这两个方面的考虑,严打策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包括税务稽查、交通执法(如拦截酒驾、超速行驶)、反腐败、公共毒品市场以及城市暴力行为打击、扫黄、扫黑等亦是如此。然而,严打行动通常耗费高额成本。例如,美国运输部的国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于2015年8 月21日至9月7日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清醒驾驶,否则停车”[1]的执法行动,以打击酒后驾车行为。此次开展的严打行动涉及全国10 000多个执法机构,对酒驾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酒驾司机须执行血液酒精浓度(blood alcohol content) 0.08%或者更高级别的法定限制。这项行动大约耗费了1 350万美元。
第二个例子来自法国,在位于巴黎的讽刺周刊《沙尔利周刊》(Charlie Hebdo)总部遭受恐怖袭击之后,时任法国总理瓦尔斯发表讲话称:“122 000名执法人员已经被部署来保护法国人民了”。仅11个月后,巴黎再次遭受致命袭击,法国政府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将115 000名士兵和警察部署到街道上去巡逻。
中国严打的案例也不鲜见:公检法系统不断加大对犯罪活动的惩罚力度,并在一定时期集中力量针对特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即通常所谓的严打运动)。在1983年施行了第一次“严打”之后,公安部门又在1996年、2001年和2010年分别实施了三次大规模的“严打”。
对于政府而言,这些部署和行为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每次面临重大事件或者危机发生的时候,大量的资源就会被集中起来来进行应对。如果换一个角度,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些行动是否能有效地减少违法犯罪行为?潜在的违法犯罪是否会对这种严打行动做出反应?一旦严打行动取消,是否会继续发生一连串的犯罪行为?是否应当在事前公开严打行动?这种行动会对潜在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教育效果吗?此外,严打行动应当持续多久?这些重要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因此,本书的三个研究案例旨在通过提供一些实验性证据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注释
[1]英文为:Drive Sober or Get Pulled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