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孩子们喜欢的课堂
——构建课堂四声文化的思考与实践
石秀荣
走进彩虹门,怀揣附小梦,每一位附小人都在努力践行着附小七彩理念。在2014年1月的学校科研年会中,郑校长提出了附小课堂四声:“掌声、笑声、质疑声、辩论声。”我校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推进,课堂倡导:生生对话交流,进而打造人大附小的四声课堂文化,让数学课堂充满掌声、笑声、质疑声、辩论声。
掌声是真诚的欣赏,是对学习分享的最好鼓励。课堂是充满灵性的思维赛场,孩子们的思考不仅使课堂充满灵性,掌声的鼓励,更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形成赏识他人的激励评价,得到他人的赞赏的同时激发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笑声是身心的愉悦,发自内心的笑声是学习情感的真实体验。课堂中学生的笑声是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课堂情感最真实的表达与流露。有趣的答案,奇妙的思考角度,让孩子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趣味,引发清脆的笑声。
质疑声是本真的对话,辩论声是思维的碰撞。质疑声和辩论声是对批判思维的最好引导。认同展现了学习的思考,但认同中求不同,才是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形成的最好养分。当鼓励孩子们质疑后,由质疑引发辩论,才是学生真正学习的开始。
对于人大附小的课堂四声,我思考了以下问题:
一、构建人大附小课堂四声文化的意义与内涵
1.构建人大附小课堂四声文化的意义
(1)附小课堂四声文化的构建是基于教育价值对学习方式进行探索。
要想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就要彻底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交流、对话的空间。老师勇敢地退出去,鼓励学生对话交流:“我补充”“我质疑”“我建议”,让课堂成为学生对话的课堂,成为彼此鼓励的课堂,成为思辨的课堂,成为充满“掌声、笑声、质疑声、辩论声”的课堂。
更重要的是学生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我喜欢这样的课堂,因为课上我能听到不同学生的想法”,“我喜欢今天的课,我成了小老师,能给大家讲明白我的想法,很有成就感”,“喜欢,可以互相学习更多的方法”。
对这样生生对话交流的学习方式的价值,学生还提道:“和别人交流更多的方法很好,一道题就有很多方法,这些方法对别的问题也有用。”“今天给同学们讲,有同学给补充,还得到了大家的掌声。”
因此,对学习方式的探索能够真正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2)附小课堂四声文化的构建是基于教育价值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附小课堂四声文化可以营造浓郁的课堂文化氛围,构建人性化的教学文化,让学习走向生活、走近人本,同时重视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的培养,注重创新意识的激发、人文精神的激励、实践能力的提高。我们不仅关注学科素养的培育,更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课堂四声文化创建的背后,反映出师生间、生生间的真诚对话、平等尊重、彼此鼓励、彼此欣赏;充满掌声、笑声、质疑声、辩论声的课堂营造出宽松安全、民主愉悦的氛围。基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构建课堂文化,对深化教学改革,甚至整个教育教学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课堂四声文化内涵
构建附小课堂四声文化——使课堂充满掌声、笑声、质疑声、辩论声,更有效地凸显了课堂文化的内涵:安全、民主、合作、创新等。
其内涵具体指向以下几点:
(1)在目标指向上,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在教学方式上,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活动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生生间的对话分享成为学习的交流方式,学生将在合作中理解知识,感悟文化内涵。
(3)在评价体系上,充分发挥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的激励功能、积极导向功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彼此尊重、互助、平等的氛围中深度思考。
二、课堂四声构建过程中的实施策略是什么?(以数学学科为例)
(一)师者,勇敢地“退”,适时地“进”
“进”要求具有对话的敏感性,其时机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当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明显不足、思维陷入困境时,需要教师给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为对话铺路搭桥。
(2)当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理解的偏差,进入理解的误区时,需要教师明确讨论的主题,为对话指明方向。
(3)当学生之间的对话停滞不前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发现对话难以深入的症结所在,把对话引向深入。
(4)当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对问题认识逐步清晰时,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思想方法。
(二)生生对话,鼓励倾听,大胆表达
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多说几句类似“注意听讲”的提示语,更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生生对话。
教师应从以下四个层次逐步指导:第一层次,听后能复述他人讲述的内容;第二层次,能尝试概括出他人讲述的要点;第三层次,能对他人的讲述进行补充或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第四层次,高层次补充、深入质疑,进行高水平辩论。
对第四个层次,教师要注重课堂上不断抓住即时生成,帮助学生具体分析、深入体会,形象地告诉学生有价值的补充应是阶梯状的,后面的补充一定有高于前面的地方。
(三)深化四声,聚焦“质疑声”,以一声带四声
(1)鼓励低年级学生敢说,有想法就说,有问题就问,倡导“说错了也要理直气壮”。
(2)培养中年级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充分发表想法,或补充、或建议、或质疑、或小结,形成一个个小回合。勉励将欣赏、鼓励的掌声主动送给他人,倡导“一个人的掌声也是掌声”。
(3)培养高年级学生有质量思考的能力,要求他们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善于进行质疑,有批判思想,能进行有理有节、有依有据的辩论,倡导“让思考走向深度”。
(4)加强小组内对话,在小组讨论前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每个学生都可以看作“对话源”,组内的彼此对话会形成“对话流”,全班汇报可看作“对话流”的碰撞、迸发,进而形成一个动态的“对话场”,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倡导“关注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
三、四声课堂改变了什么?我们的教学及学生有什么变化?
改变1:改变了师与生互动占据全部课堂的现象。老师与学生一问一答,学生的回答总是说给老师听,老师自然成为第一评判者,也是终极评判者。学生间不互动也不质疑,无形中掩盖了学生的问题——这样的课堂在附小已不存在。
改变2:改变了过度提问替代学生思维的现象。以往课堂上教师提出很多问题,所提问题大多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且层层铺设、细化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担心学生给不出自己所希望得到的答案,琐碎的问题取代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改变3:改变了“学霸发言”替代他人思考的现象。曾出现主动回答问题的“学霸”,独占课堂的讨论和问答的现象。班级中有近25%的学生极少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学霸”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时间是其他学生的3倍,甚至更多。
改变4:改变了忽视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现象。以往课堂上学生不会提问或者提不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教师没有让学生有提问的意识,学生也不知道该怎样提问,更没有质疑批判的意识与勇气。课堂四声的构建使学生的倾听能力、质疑能力、问题意识等有了明显的提高。
总之,课堂四声的建构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自主、合作、探究得以真正落地,学生的主动学习欲得到极大限度的提高,学习动机、学生兴趣得到着实培养,充满四声的课堂使学生在安全的氛围中学习,师生间和生生间能彼此尊重,彼此鼓励、赞赏与支持,在质疑、辩论中使思维不断碰撞。课堂四声的培养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附小新型课堂文化的建构。
四、对附小课堂四声教育价值的思考
附小课堂四声文化就是要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安全地思考、安全地表达。思维是无形的,用什么手段能把孩子们隐形于头脑中的思维过程呈现在课堂中?四声给了我们最强有力的答案!
因此,我们的四声课堂鼓励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倾听他人发言后能复述他人讲述的内容,或能尝试概括出他人讲述的要点,能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补充或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并进行多角度辩论。对话实现了课堂四声,这样充满“掌声、笑声、质疑声、辩论声”的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质疑——能够发现提出问题;学会思考——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学会表达——落落大方地表达观点;学会感恩——感谢他人的补充与建议;学会辩论——有理有据地阐述观点;学会赏识——友好表示对他人的欣赏;学会做人——把自己塑造成高素质的人。
附小课堂四声最大的教育价值就是要培养有综合素养的人,实现附小百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