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城市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是经济学中毋庸置疑的一个结论,那么,怎样全面理解“城市化”的含义呢?城市化的通常含义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过程,可以用一国的城市人口与全国总人口的比率来衡量一国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然而,城市化水平仅是城市化的一方面内容,城市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即城市集中度,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关注。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集中度是两个需要仔细加以区分的概念。
首先,从含义上看,城市化水平体现的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向城市生产和城市生活的转变,城市化水平越高,表明一国城市经济相对于农村经济而言越突出。城市集中度反映了城市生产和生活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转换,城市集中度越高,表明一国城市人口在少数大城市集聚的倾向越强。
其次,从测度指标上看,城市化水平习惯上使用的衡量指标是城市化率,即一国城市人口占该国总人口的比例。城市集中度的测度指标有城市集中的帕累托系数、城市集中的HH指数、首位城市比率,通常使用的是首位城市比率,即一国最大城市人口占该国城市总人口的比例。
再次,从影响因素上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受经济力量的驱动较为明显,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社会由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传统农村社会,向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转变。城市集中度除了受经济力量的影响外,还受地理、历史、政治方面的一些非经济变量,如国土面积、人口密度、交通状况、人口流动政策、殖民历史、政治体制等因素的影响。
最后,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看,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相对比较成熟。从实践上看,从工业革命开始,城市化就与工业化携手并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反过来,城市化也推动了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发展。从理论上看,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地理学说以及城市经济学等都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探讨。对城市集中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实践上和理论上都相对比较薄弱。从实践上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尚未显示出明确的趋势,但毋庸置疑的是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到一个较高数值,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使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在此背景下,对城市集中度进行挖掘研究,在已有的城市化水平下通过调整城市规模分布结构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突出的实践价值。从理论上看,对城市集中度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虽然借鉴了其他学科的大量研究成果,但主要集中于城市经济学范围内。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地区为加快经济发展、加速提高城市化率而大量占用农村耕地,致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现象。这种现象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到了土地资源的约束,从而使得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面对这一现实,研究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显得极为有必要。本书正是从这一思路出发,试图探寻在既定的城市化水平下,如何通过调整已有的城市资源分布来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发展。
本书共分五章。
第1章“历史和理论回顾”,回顾了西方城市化发展简史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城镇化过程,以及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经典理论。主要结论包括: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比较优势、规模经济等因素是城市形成的经济学原因;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和影响,工业革命对城市化的巨大影响通过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加以传导;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表明,在一个国家城市化的初始阶段,制造业的大幅增长是城市化的最大动力;城市化速度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城市化水平的要求应当是不同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城镇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城镇化率在第一阶段平稳发展、在第二阶段起伏波折、在第三阶段不断上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经典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卢卡斯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模型、雅各布斯的城市经济模型等。该章还简要介绍了国内一些学者对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以及我国城镇化研究中通常不被重视的几个发现。
第2章“城市集中度的测定指标及影响因素”,系统考察了国际前沿理论中通常采用的测定城市集中度的三项指标,即城市集中的帕累托系数、城市集中的HH指数、首位城市比率。就城市集中度的影响因素来说,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变量,即经济变量、自然变量以及政治变量。其中,经济变量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自然变量包括国家领土面积、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地理位置、文化和民族性、城市集中的历史等因素;政治变量包括一国对外开放的程度、政治体制、政府的人口流动政策、殖民历史等因素。该章运用我国1997—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集中度之间是否存在倒U形关系进行了验证,同时,运用我国23个省区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有可能影响我国城市集中度变化的七个因素及其显著性。
第3章“城市集中度的理论内核——城市规模分布理论”,分析了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对城市规模的决定作用,鉴于大城市突出的外部性问题,探讨了与城市规模相关的城市正负外部性问题,介绍了城市规模分布的齐普夫法则、位序—规模法则以及城市数量占比/规模占比指标,总结了城市规模分布的代表性模型以及大量经验研究成果,考察了城市规模分布的形成机制。该章的主要观点有:城市规模是城市居民在效用水平最大化的原则下进行区位选择的结果,在这一选择过程中,政府政策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城市规模越大,以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为代表的负外部性就越突出,解决城市负外部性的主要办法是缩小城市人口规模和提高城市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也会出现以集聚经济体现的正外部性,这种城市正外部性通常表现为较高的收入、公共产品生产的规模经济、稳定改善的经济结构、消费的外部经济、先进的通信方式等;就大多数国家而言,城市规模的分布明显符合齐普夫法则;一国城市规模分布是否合理,与该国土地市场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实际经济中位序—规模法则只是一种偶然或者说特例;贸易中的规模经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政治体制的影响是人口在特大城市集聚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占比/规模占比会减小,我国和美国的情形都是如此;使用倒U形城市居民效用水平曲线,可以推断出城市倾向于规模偏大,而非相反;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的影响,以及规模经济与人均需求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城市规模差异的形成。该章运用2008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数据,对位序—规模法则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b值为1.216909。
第4章“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别以技术创新、产业结构高度化、人力资本积累为中介,探讨了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首先,城市集中度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为大城市更高的创新比例、更多的创新成果,以及创新活动向小城市和经济体其他地区的扩散,带动并实现了经济的整体增长和发展。其次,大城市集聚了现代专业化服务业、跨国公司总部活动以及R&D活动,使其能够借助产业结构高度化实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后,城市本身虽然具有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功能,但是这一功能是有最低门槛要求的,大城市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教育回报以及有利的交流学习氛围,使得人力资本外溢和知识积累更加迅速,大大提升了劳动者的技术和能力,最终促进经济发展。该章利用首位城市比率,详细测算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集中度,并解释了城市集中度变动的原因。为了更为科学准确地考察我国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实现途径,该章还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问题包括:第一,我国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发展是否存在显著影响?第二,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第三,我国城市集中度与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模型结果显示:我国的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尽管城市集中度不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我国的城市集中度与经济发展负相关,进一步提高城市集中度不利于经济发展;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与创新以及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显现出来;我国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运用县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计算的城市集中度对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物质资本、产业结构的影响相对显著;综合判断,我国的城市集中度与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正相关,与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性不确定。
第5章“完善我国城市集中度的相关对策建议”,在全书分析的基础上,力图从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调整城市规模分布;重视城市规模分布的地区差异,合理控制城市集中度;优化城镇规模结构,促进城市群城市规模合理分布(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多角度认识城市功能,提升城市作为创新平台的职能;其他应当引起关注的城市问题。该章提出的具体政策建议包括:第一,不断完善以鼓励人口自由流动为原则的户籍制度改革。第二,适当精简县级市的数量,相应扩大城市规模,以形成集聚经济和规模效应。第三,适当增加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扩大中西部地区城市规模。第四,河北、辽宁、浙江、福建四省应注意控制城市集中度,避免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第五,京津冀城市群应进一步扩大县级城市规模,充分利用集聚效应,同时要合理客观地认识城市行政层级特色,扬长避短。第六,重视技术创新的城市化机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交流学习场所的硬件与创新软环境建设。第七,加强城乡一体化,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和建设用地市场。第八,缩小地区差距,合理调整劳动力流动方向。第九,关注城市农民工生活状况,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第十,警惕过度城市化,预防大城市人口过多造成的消极后果。第十一,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升大城市作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功能。第十二,转变城市政府职能,加强城市管理的市场化等。
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侧重理论研究,同时兼顾实证分析。城市集中度问题的实质是城市的规模和数量问题,所以,全书主要从理论方面考察了城市规模及城市规模的分布。研究城市集中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本书研究的核心,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运用了统计和计量的方法,侧重实证分析,用数据得出结论。
本书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运用计量模型研究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时,模型设计和估计方法与经典研究中使用的模型在复杂性上存在一定差距,有待通过作者进一步的学习,设计出更加完善的计量模型。此外,研究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在国家与省区两个层面上展开,省区层面上的研究应用价值更大。虽然本书在这方面有所涉及并得出了一些研究结论,但是还可以进一步继续挖掘,有针对性地就某个或某几个省份加以分析,以期得到更具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