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是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达到2.2亿。(本报告所说的中国人口各项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数据在内。)人口老龄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社会与家庭发展、政策制度安排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我国政府在最新的国家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要科学和积极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对老龄问题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老年人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都将给我国的人口、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带来广泛变化。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及时反映老龄化现状,把握老龄化发展态势,了解老年人的主要需求和社会、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支持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才能为政策与实践提供有效信息和参考。
本书根据2015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与发展数据、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公布的调查数据等,分析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对我国老年人生活状况、老年人家庭及老龄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本书着重分析了当前国际视野中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人口流动对城乡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老年社会保障、家庭代际支持、老年人住房、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照料方式、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人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以及对策建议。
通过比较发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高于很多国家,但并不是最快的;中国的人口预期寿命增长明显,却依然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当前的老年人口支助比并不高,但未来的老年抚养负担将会进一步加剧;我国目前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处于中等水平,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会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适当降低老年人口的比重,但也会加剧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的抚养压力,我国将面临养老与养小压力共存的局面。虽然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镇地区的老龄化水平,但却加重了农村地区的老龄化水平,如何规划农村地区的养老资源至关重要。
本报告通过分析还发现,2015年我国有10.54%的老年人为轻度和中度失能,2%的老年人为重度失能,需要家庭和社会提供长期照护服务。鉴于老年期残疾发生率高的特点,老龄政策等要积极预防老年期残疾的发生。而在养老保障方面,近年来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应作为应对手段之一。从家庭养老资源来看,尽管代际关系总体上良好,但老年人的空巢化程度在进一步加剧,家庭照顾资源弱化已是事实。中国老年人照料方式正从一元化的非正式照料向多元化的照料方式转变,农村主要表现为非正式照料向自我照料的单一转变,而城市则表现出由非正式照料向多元化的照料方式的缓慢转变,使用正式照料的老年人不断增加。
针对我国老年人住房普遍缺乏适老设计与适老设施的现象,本报告也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居家养老服务普遍存在各类养老服务项目利用率低以及服务项目知晓率地区间差异大的问题,如何提高服务均等化水平是一个关键。在社区中,老年人参与邻里互助的比例相对较高,但囿于社区环境设施等的限制,老年人参与范围有限、形式单一,怎样激发城市老年人参与的主动性、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值得考虑。本报告对北京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分析表明老年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四个维度的总体得分均处于中上水平,说明他们的生活质量良好,但其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并未得到全面均衡的满足,应把老龄问题作为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加以统筹解决。
本报告具体撰稿人如下:第一章,孙鹃娟、孙裴佩;第二章,杜鹏、王雪辉;第三章,张航空;第四章,姜向群、商楠;第五章,孙鹃娟、张淑芳、刘洋洋;第六章,王红丽;第七章,丁志宏、游奇;第八章,刘妮娜;第九章,孙鹃娟;第十章,褚湜婧;第十一章,段玉珊。全书由孙鹃娟、杜鹏修改,统稿。非常感谢各位研究者的参与和贡献!
希望本书所展现的内容和研究的结果以及建议能够对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部门有所帮助。
本书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的支持和资助,也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特征、规律与前景——老龄社会的人口学基础研究”(批准号:71490731)的支持。特此致谢!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辑杨宗元、吕鹏军、王鑫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