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中国民间文化分类[37]

我国民间文化博大精深,错综复杂。为了便于普查工作,我们将民间文化作如下的分类。民间文化是由民俗文化、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构成的。需要说明的是,民间艺术中的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舞蹈、民间曲艺,已在中国民间艺术集成志书工程中得到分类普查,这里不再涉及。这次普查的民间艺术主要是民间美术。

下面的分类是纲目性的。而民间文化相当丰富,种类繁多,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独有的民俗事象与民间艺术品种,即便内容一样的民间文化,各地的名称也不尽相同。

1.生产贸易民俗

农业民俗 农具制造民俗 农事生产管理民俗 农耕礼仪 农耕节气民俗

     农作技法民俗

狩猎民俗 狩猎组织民俗 狩猎技术器械民俗 狩猎规约 猎物处置民俗

畜牧民俗 游牧民俗 放牧民俗 动物养殖民俗

渔业民俗 捕捞民俗 渔业作业民俗

矿业民俗 五金采矿民俗 采石挖煤民俗

林业民俗 采伐民俗 搬运民俗 护林民俗

采集民俗 采山野菜野果民俗 采中草药民俗

工匠民俗 工匠业民俗 技艺传承民俗

贸易民俗 集市民俗 行商贩卖民俗 坐商店铺民俗 水陆商旅民俗

     叫卖吆喝 幌子招牌 老字号及其影响 民间消费习俗

信贷民俗 钱庄行业民俗 典当行业民俗 民间借贷习俗

2.衣食住行民俗

服饰民俗 衣着类别民俗 修饰装束民俗 服饰礼仪民俗

饮食民俗 日常食制民俗 节日祭日食俗 调制烹饪食俗 特色风味食俗

居住民俗 房屋建造民俗 宅院格局与居住民俗 室内陈设民俗

交通民俗 道路桥梁民俗 运载工具民俗 驿站码头民俗 旅店货栈民俗

3.社会家庭民俗

家庭民俗 长幼尊卑民俗 家庭起居民俗

家族民俗 家族亲族民俗 宗族群体民俗 亲属称谓 亲邻关系民俗

两性民俗 性别民俗 孤寡民俗 两性交往民俗 性教育民俗

社团民俗 同业行会民俗 结义结社民俗

乡规民约民俗 社交礼俗 寨组织俗制 村民协力俗制 习惯法规

4.人生仪礼民俗

生育民俗 诞生礼俗 养育民俗 教育民俗 成年礼仪 人生礼俗

婚嫁民俗 恋爱民俗 定婚民俗 媒妁民俗 婚姻俗制 结婚礼仪

敬老民俗 祝寿民俗 尊老民俗 养老民俗

丧葬民俗 报丧民俗 祭奠民俗 出殡民俗 服丧民俗

5.生态、科技民俗

生态民俗 气象生态民俗 山川生态民俗 动物生态民俗 植物生态民俗

民间科技 天文历法 气象谚语 生产经验 技艺技术发明 民间算术 民间测试 民间制造

民间医药 民间医疗习俗 民间用药习俗 民间清洁习俗 民间验方

6.信仰民俗

图腾禁忌 图腾民俗 占卜民俗 巫俗 禁忌民俗

民间宗教 巫术巫师巫教 民间神俗 民间宗教 民间鬼狐

民间迷信

神灵崇拜 灵魂崇拜 祖先崇拜 儒道佛崇拜 民间庙会 其他宗教

7.岁时节令民俗

岁时民俗 生产时令民俗 生活时令民俗

节庆民俗 春节过年民俗 四季节日 村落庆典 家族典礼

     家庭与个人喜庆

8.语言文学民俗

语言民俗 民间俗语谚语 语言崇拜民俗 语言民俗 语言禁忌

口头文学 神话 传说 故事 笑话 歌谣 史诗 长诗 谜语

9.民间游乐民俗

民间游戏 民间玩具 民间游戏

民间竞技 民间角力摔跤 民间棋艺 斗牛赛马叨羊

10.民间艺术

民间工艺美术 民间工艺 民间美术

民间音乐 民歌民调 民间器乐

民间舞蹈 民间歌舞 民间乐舞 民间高跷旱船龙灯舞狮舞龙

民间说唱 民间说书 民间弹唱 民间曲艺

民间戏曲 民间小戏 地方戏 傩戏 木偶戏 皮影戏

本教材主要依据这十个方面展开论述。由于民间文化的外延极其广阔,不可能涉及所有方面,只能有所选择和侧重。

思考题

1.什么是“民间”?界定民间文化的范围与边界。

2.民间文化与民俗的关系。

3.民间文化在当下的生存状况。

4.民间文化需要保护吗?

5.大众传媒对民间文化的影响。

6.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个概念的差异。

7.民间知识谱系的构成与建立。

8.民间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


[1]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1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 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19页,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3] 王光东等:《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1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 高有鹏:《文化视野》,1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5] 黄永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 周作人:《中国歌谣的价值》,载《歌谣》周刊,第1卷6号,1923-01-21。

[7] 董晓萍:《现代民间文艺学讲演录》,309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 [美]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2~3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9] 胡平仁:《法社会学的思维方式》,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6)。

[10] 黄永林:《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1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1] 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36页,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12] 王列生:《论民间仪式的文艺承载》,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13] 周宪、许钧主编:《文化和传播译丛》,“总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 刘晓春:《当下民谣的意识形态》,载《新东方》,2002(4)。

[15] [美]拉尔夫·林顿:《个性的文化背景》,见[美]卡·恩伯-梅·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杉杉译,29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16] 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117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17] 王铭铭:《非我与我——王铭铭学术自选集》,284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18] 董晓萍:《说话的文化: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1页,北京,中华出局,2002。

[19] 陈勤建:《中国民俗》,24、25页,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20] 钟敬文:《民俗学对文艺学发展的作用》,载《文艺研究》,2001(1)。

[21] 陈勤建:《中国民俗》,31页,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22] 杨威:《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总序》,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3]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分析》,见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12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4] [日]诹访春雄:《日本的祭祀与艺能:取自亚洲的角度》,凌云风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5] 刘晓春:《当下民谣的意识形态》,载《新东方》,2002(4)。

[26] [苏联]巴赫金:《小说话语》,见《文学与美学问题》,俄文版,86、87页,莫斯科,文艺出版社,1975。

[27] 钟俊昆:《客家文化与文学》,118页,海口,南方出版社,2004。

[28] [英]弗雷泽:《金枝》,829页,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29] 钟敬文:《文学狂欢化思想与狂欢》,载《光明日报》,1999-01-28。

[30] [美]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孙志民、马小鹤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以下引文均引自该书。

[3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4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2] 译文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收集的民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3]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编:《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184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4] 刘锡诚:《对几个“非遗”理论问题的思考》,载《凯里学院学报》,2008(1)。

[35] 卫才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学》,载《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4)。

[36] 此节内容录自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网址www.folkcn.org)。

[37] 全文录自乌丙安、向云驹、潘鲁生、赵屹:《中国民间文化分类》,载《中国民族》,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