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历史唯物主义新的内涵
今天我们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概念的使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总体上突破了与辩证唯物主义板块化并置的状况。这里的问题并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概念本身表示什么含义,而是在思想的发展中可以用这个概念来表述什么的问题,因此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中思想视域的转化和根本性跃迁的问题。我认同这样一种看法,即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不仅是解释对象,而且是一种基本的解释原则。唯其是一种根本重要的解释原则,亦即是说历史地理解唯物主义,历史才可能被唯物主义地理解。因为只有这样,物质与精神,自然与历史之间的抽象对立才能被本质地贯穿,存在才能被理解为实践中展开的现实过程和现实状态,马克思告别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思想视域才能被本质地揭示出来。
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命名
笔者用历史作为解释原则这样一个说法,是想表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性成为了一条根本的思想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历史地领会存在和关于存在的意识,因此具有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在这个意义上,笔者倾向于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命名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而不只是哲学,更不只是哲学中的历史观。当然,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历史性作为思想原则的同时,历史也成为了研究的对象。我们很容易发现,历史唯物主义中讲的“历史”或“社会”与通常的历史学和社会学使用的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它们应该在存在论的高度上理解。社会和历史是用于表示人类存在的总体状态和总体过程,而不是一般科学分化意义上的研究对象。从这样一种视角来看,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就是社会历史存在论,就是世界观、存在论和方法论的统一。
这种立足于人类实践概念的社会历史存在论,在本质上超越或者说取代了抽象的本体论哲学,哲学成为后形而上学的存在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那里发生了的根本思想事件。可以在超越同一性抽象的本体论意义上,称之为一种社会历史存在,或者说社会历史现象学。它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存在,理解现实,因此必然贯穿着与人的存在相关的历史性原则。这是从根本上要求我们能够历史地看问题,历史地理解存在,理解思维,理解思维与存在之间在实践中构成的存在论关联。由此一来,把握世界的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世界图景就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个基本的意义上,笔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思想进入后形而上学时代的根本途径之一。这样一种理解,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创新性阐释具有基本的意义。
首先,这样一种对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使用,不是简单的范围扩大,而是一种思想原则和思想性质的根本变化。它能够更好地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题、内容和实质。历史唯物主义是存在论哲学的新形态。它在社会和历史的层面上探索人类如何存在,如何去存在,不仅是一种狭义的关于历史的科学,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类生存的存在智慧和存在真理。它从人类现实的生存处境和生存状态出发,思考和探索一种善的生活,一种新的、更加自由、更加和谐、更加智慧的人类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这使得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实证科学,更不同于抽象的传统形而上学。历史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恰好在这两个极端上对立着。马克思主义不是哲学地被建构为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体系,就是被理解为一种非哲学的实证主义理论。这种状况严重地遮蔽了马克思思想的基本性质,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意义上理解为历史唯物主义有利于改变这种状况。
其次,这样一种理解,尤其能够充分揭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揭示马克思如何将三大理论来源熔铸成了一个内在贯穿的总体性理论,而不是在三个学科之内分别实现了思想史内部的变革。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分化式的理解,在某些枝节方面细化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实在是严重地侵蚀了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并且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高度。这一点已经被理论界充分地意识到了,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已经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然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总体性?我们如何以概念的方式来表征并且揭示这种总体性呢?我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命名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是试图将这种总体性的意识上升到范畴的高度。没有独立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思想的基本意义就是瓦解了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分化,将它们贯穿并从属于社会历史的存在论分析。在这个意义上,它们只是历史唯物主义相互贯穿的内在构成要素,是被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地克服并且纳入自身总体的历史性要素。
最后,以历史唯物主义来命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有利于打破学科分化,也有利于打破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出现的对立,打破抽象地坚持或放弃历史唯物主义的极端取向,在反对历史唯物主义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话语对立中实现联结,结合思想和历史的变迁对历史唯物主义作出新的阐释和重构。这意味着将马克思思想的阐释带进新的视域。
二、作为实践贯穿的历史内在论
在这样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中,也就是历史成为解释对象并且成为解释原则的意义上,唯物主义地理解历史和历史地理解唯物主义才可能达到真正的统一。立足于这样一种理解,笔者将历史唯物主义称为实践贯穿的历史内在论。思维与存在之间的抽象对立因此从根本上被瓦解了。现实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中介的内在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辨本体论,打开了后形而上学的存在论视域。这样理解有利于阐释和巩固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中的历史地位,将马克思看成是我们思想的同时代人,对马克思的理解就不会像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指认的那样退回到前古典哲学的阶段上去。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实践贯穿的历史内在论,超越了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维及其困境。传统本体论是建立在抽象主义、还原主义和本质主义的思维基础上,在人类实践之外,亦即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历史关系之外寻找本体,本体被用于表征绝对本源、绝对普遍和绝对本质。事实上,绝对的本体概念乃是观念中的抽象,不论是精神本体还是物质本体都没有脱离本体论哲学的思维逻辑。这是一种非实践的、非历史性的思维。在人类的实践关系中呈现的真实存在不是任何这种意义上的抽象存在,而是特定社会关系、历史关系中的、具体的、现实的、对象性的存在。历史唯物主义关注的重心是人作为存在如何存在,人类存在如何与周遭的世界在实践中发生关联,并因此相互改变,而不是抽象的存在是否存在。历史唯物主义以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历史性思维把握世界,看到的是历史的物、社会的物,因此是一种实践贯穿的历史内在论。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实践贯穿的历史内在论,超越了形而上学非历史的辩证法概念及其困境。不论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还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和变化的。简单地将黑格尔的辩证法放置到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并没有实现对传统辩证法的超越。唯物辩证法和自然辩证法范畴体现不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本质特征。因为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的关系中理解存在世界的发展和变化,理解人类历史活动对人类自身及其对周遭世界的影响。所以,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的联系和发展不是一种实践之外的自在联系和自在进展,不是一种绝对外在的客观过程,而是实践活动中的主客体辩证法,是人的改变和环境改变之间的一致。这既不是观念中的概念之间的逻辑进展,也不是无人的世界的自然逻辑,而是一种实践中的历史性联系。我们可以称之为实践辩证法、历史辩证法或者主客体辩证法等,以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对观念主义辩证法和实体主义辩证法的双重超越。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实践贯穿的历史内在论,超越了建立在先验主义基础之上的认识论及其困境。传统的认识论以康德的先验主义为典型代表,它以抽象主义和还原主义的方式构成先验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导致了无法贯穿的二元论困境。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人与世界的现实关系,认识论只是这个实践中形成的人与对象关系的一个方面,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在实践中发生关联,并在实践中发生改变。认识主体如何可能认识主体之外的对象这个问题,被看成是思辨哲学的产物,是由抽象的还原主义形成的认识论困境。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实践贯穿的历史内在论,不仅超越了二元论的不可知论,而且超越了一种直观的反映论,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一种实践基础上的历史建构论。我们历史地认识,因此历史地看认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在认识论问题上的根本观点。
三、回到感性的现实实践本身
笔者想指出的是,这只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阐释。通过这种阐释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在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并不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的主题和宗旨是要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实现一场哪怕是十分惊人的思想史革命。恰恰相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始人不是要将实践做成一个终结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范畴,尽管它的确有利于终结传统的形而上学。强调感性的实践活动本身,强调对历史的实践参与,才是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性的本义。在这样一种实践指向面前,我们今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不能不感到气短心虚。我们离实践是太远了。我们许多理论上的难题也是因为离开了这一指向才产生的。也就是说,我们理论上的许多对立和冲突,是因为我们远离了实践才产生出来的。在实践中,许多抽象的思维困境从来不成为真正的问题。马克思曾经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向神秘主义的神秘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笔者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命名整个马克思主义,又将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为一种实践贯穿的历史内在论,就是想从思想上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上是我们时代的时代意识,时代精神的精华!历史唯物主义突出地体现了“存在就是生产过程”这样一种存在状况,它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指向的是人如何存在并且如何去存在这样一个基本的存在论问题。这个问题,在一种源始的意义上讲,事关存在的智慧,因此是真正思想的问题,哲学的问题。这个问题本身的开放性,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必须是开放的,因此是在实践中,在历史中活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