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与促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儿童自我控制的生理影响因素

大脑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是自我控制发展的生理基础,幼儿期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大脑重量进一步增加。研究表明,儿童脑重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的结果,而是因为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及神经纤维分支增多和长度的增长。

一、大脑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当环境中有足够强度的刺激时可以激活特定的感受器。接下来,感受器通过传入神经向大脑发出信号,大脑接收到信息以后,通过中间神经元把信息传递给传出神经,然后传出神经细胞又将大脑的指令传递给效应器。效应器的作用就是产生内在的或者外显的变化。当我们考察神经系统类型时,躯体运动系统常以“自上而下”为特点,将信号由大脑传至四肢肌肉,而感觉系统大部分则为“自下而上”,将信息由外周传至大脑。然而,在每一个系统中,信息都会遵守双向传递的规则。所以,成功的行为依赖于这个系统中输入和输出的密切配合。比如,在躯体运动系统中,肌肉运动感觉和关节感觉对肌肉和运动指令的影响提供了不断的由下至上的反馈。在感觉系统中,即使在信号尚未由外围传向中枢时,在各个传输环节已经发生了不断的交互作用。

艾森克(Eysenck)是较早比较明确地提出人格因素和生物性因素关系理论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内—外倾、情绪稳定—不稳定性和精神质—非精神质这三个表型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人格生理机制。艾森克认为在大脑中存在网状—丘脑—皮层通路,而此通路正是内、外倾人格特征的生理基础。其后有许多有关内、外倾维度的脑血流研究报告都证实了他的假设。有研究者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技术研究静息状态下的内、外倾人格被试的脑血流变化(cerebral blood flow,CBF),测量结果发现,内倾者在前额叶、前扣带回、前丘脑、颞叶前部的脑血流水平显著高于外倾者。其他的研究发现,外倾型被试在对积极图片做出反应时激活了较多的大脑区域,不仅有额区,还有前扣带回和杏仁核区,而在相同情境下,内倾型被试的这些大脑区域却没有被明显激活。艾森克则认为,外倾性是由于较弱的注意资源造成的,外倾维度可能与皮层的抑制机制相联系。

在控制行为的发生过程中,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是主要的处理系统,即便没有明确的外显行为表现,也无法否认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的处理和传输中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在一项比较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对18只猫建立对亮光的食物反应模型,并且用这些猫在建立了食物高驱力机制后进行食物选择任务,进而以延迟时间长短将猫分为控制好的组和控制不好的组。进一步对这两个分组中猫的大脑进行神经网络形成研究,发现海马—前额叶、杏仁核—前额叶,以及额叶和丘脑下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连接。结果发现,那些具有自我控制(对食物奖赏采用长潜伏期反应策略)的猫的额叶皮层中神经联结明显增多。显然,控制能力的高低和不同脑区的神经细胞联系密切相关。

对人类个体的相关研究可以从对动物的研究中借鉴一些经验,但是自我控制过程究竟以什么样的形式在什么部位进行,还需要通过更高级的研究手段进行探讨。这就是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生化学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ERP(事件相关电位)、ECT(发射单光子断层扫描)等手段探讨抑制控制的神经机制(具体内容见“自我控制的神经机制”)。如前面提到关于大脑额叶的心理功能,其不断地成熟可以帮助个体有效地应对崭新或令人惊奇的环境,正确地调整我们的反应使之与环境中遇到的变化相适应,并相应地调节我们的行为。额叶在个体4~7岁时迅速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皮质对皮下的控制和调节作用逐渐加强。同时,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也逐渐完成,这就使得神经兴奋的传导更加精确、迅速,从而使个体可以有目的地抑制自己的行为,并根据外部线索调节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这些都为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些研究也表明,儿童自我控制相关的脑特征与成人不同,相对于成人来说幼儿在冲突解决或抑制时大脑活动区域更广泛,在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时也更困难。通过对儿童进行干预训练,发现4岁儿童在训练后的脑电特征与没经过训练的6岁儿童的脑电特征相似,经过训练的6岁儿童脑电特征与成人的相似,由此可知,训练可以促进个体大脑的成熟,同时,大脑的成熟又有助于提高个体自我控制相应行为的水平。

二、神经内分泌激素

对于内分泌和人格关系的研究古已有之。现代研究进一步证实,某些激素和某些心理现象密切相关。神经内分泌系统相关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密切相关,尤其是由丘脑下部—垂体向下支配的各种激素分泌轴向变化,从解剖生理学的角度奠定了神经和内分泌器官分泌激素的天然联系。激素和儿童及青春期的攻击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较低的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活性似乎与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相关。早期肾上腺分泌的男性激素有助于启动并维持持续的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这种影响始于生命早期,延续到青春期,甚至持续至成年。当然,也有一些研究提示攻击性和某些垂体激素有关。总的来讲,有三种间接的关系:男性激素可能作为一个原因参与攻击性的发展,也可能是攻击性发展的结果,或者是作为一个调停者参与其中。

一直有研究者关注睾酮和各种行为的关系。成年人睾酮和攻击性、主导性、感觉寻求以及一系列反社会行为相联系。一些有关儿童的研究则提出睾酮可能和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高活动性、青春期敌对、主导性以及学习困难有关。给一组性腺机能减低的青少年服用生理剂量的性类固醇激素,3个月后发现这些激素对身体攻击性行为和攻击性冲动有显著影响。在前瞻性研究中,尼克迈耶(Knickmeyer et al.,2006)测量胎儿以及其出生后4岁时的雄性激素水平与移情的关系,结果证明:胎儿期雄性激素呈现低水平的女孩更多地表现为移情。而在比较心理学研究中,雄性激素减少的大鼠表现为恐惧反应的增高。

皮质醇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它在正常生理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终末产物,可以表示这个轴的活跃程度。凯根(Kagan)在早期研究中就已经发现,抑制型儿童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X)轴的敏感性高。较多的儿童皮质醇研究集中于托幼机构的儿童和散居儿童之间进行。西米勒(Smider et al.,2002)对散居和集体儿童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动态观察发现,一日之中,在集体机构中的学前儿童皮质醇水平呈现增高趋势,3~4岁儿童较年长儿童明显。而在家庭环境中散居的儿童,所有年龄儿童都符合逐渐降低的预期生理节律。控制年龄因素后,男孩的害羞以及两性的低自控和攻击性都与日托儿童皮质醇水平的升高相关。总之,那些年幼儿童、特殊气质类型(攻击性)的学前儿童和社会技能不成熟的儿童在集体环境中可能更容易经历皮质醇的上升。那些具有较高皮质醇水平的男童往往具有三倍于正常儿童的攻击性症状。此外,唾液皮质醇浓度和青春期以前儿童的行为障碍呈负相关。

有人试图将压力反应和行为抑制性儿童联系起来。通过陌生情境诱导压力,从而探讨压力和亲子依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处于蹒跚学步期的抑制型婴儿在不安全的亲子依赖关系下出现皮质醇水平明显增高。另一个研究则认为紊乱型依赖关系造成婴儿压力情境下皮质醇水平增高。也有人研究了赌徒的冲动行为和皮质醇的关系,结论是高冲动性的人具有较高的心率水平,同时具有暂时的高皮质醇水平。

三、神经递质

朱克曼(Zuckerman)的人格生理理论认为,影响人格最基本的生理物质是激素和神经传导物质,这些物质的变化会作用于人们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人格。朱克曼认为人格特质不仅与神经递质以及与激素(如性激素)水平相关,而且其形成过程还与个体的生化酶水平相关。尽管如此,人格与这些生化物质之间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上述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不同的人格特质。朱克曼的人格生物模型5个维度中包括社交性、神经质—焦虑、冲动—感觉寻求、攻击—敌对性、行动性,其中的冲动—感觉寻求是阐述比较翔实的一个维度。所谓的感觉寻求是指做事没有计划性,行为具有冲动性,为了新异和兴奋的感觉而采取冒险行为的特质。朱克曼认为,以多巴胺作为递质的神经回路是激励动机的路径,去甲肾上腺素回路控制正强化过程。因此,高水平的多巴胺可以促进个体的活动和探索行为,高水平的去甲肾上腺素则可能有助于建立个体与环境互动或与他人交往的积极结果。而且,通过皮质的附属部分,活跃的边缘系统可以引起对新异刺激的警觉性和敏感性,并通过定向反应和唤起电位的增强得以表现。因此,感觉寻求者的行为是一种由生物决定的激励性表现。

也有许多研究已经表明,作为大脑的关键神经递质,多巴胺对运动和边缘系统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帕金森氏病的早期,执行功能变化也提示多巴胺在认知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另外一些疾病,也涉及多巴胺功能障碍,比如,精神分裂症和儿童的注意缺陷综合征,表明多巴胺和认知功能的改变相关联。实验室研究表明,老鼠或灵长类动物选择性多巴胺神经毁损能够导致认知损害,当多巴胺系统的中皮层边缘叶成分改变时,这种影响尤为明显。

多巴胺是认知脑功能的强效调节剂,多巴胺传递正常化有助于改善认知缺损,这不仅关系到神经或精神疾病,也关系到正常老化的过程。对多巴胺的发生学和起源的分析可以提供多巴胺在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证据。多巴胺在成熟期具有营养功能,这种作用影响以后的皮质分化,尤其是前额叶皮层区的分化。此外,多巴胺皮层还和逐渐发展的认知能力相关。

总之,多巴胺神经分布和认知能力表达的联系是明确的。所以多巴胺传递的变化可能导致认知损害。

还有不少证据支持人格具有神经生物性基础。例如,焦虑和5-HT相关,5-HT的短臂等位基因的多态性与危险趋避及神经质相联系,血小板5-HT标记物以及血浆色氨酸浓度也和危险趋避水平相关。

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可以代表脑内单胺能神经系统活动度。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可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如冲动性,攻击性)指标。而边缘人格障碍和二型酒精中毒症就伴有低水平的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当然,有关内啡肽以及其他神经递质或调质与心理行为的关系也有报道。

四、基因

随着对自我控制的进一步研究,研究者也发现了一些基因与自我控制相关,研究者发现多巴胺基因(如DAT1)的等位基因与个体在ANT测试中的表现及冲突得分高度相关,范等研究者用ANT测验对同卵双生儿和异卵双生儿进行研究,发现执行网络有很大的遗传性,福塞拉(Fossella)等人进一步采用ANT测验对200个遗传型被试进行测试,发现多巴胺4号受体基因(dopamine D4 receptor gene)和单胺氧化酶a基因(monoamine oxidase a gene)与执行注意有显著相关。布拉西(Blasi)等人采用冲突任务,发现儿茶酚-O-甲基转换酶基因(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 gene)与解决冲突的能力相关。当然研究发现一些遗传基因与自我控制系统相关并不能说明自我控制不被经验影响,而是指一些遗传的变异受到父母和其他经验的影响,研究还发现一些基因与父母教养质量交互影响儿童的气质变量,如活动水平、感觉寻求、冲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