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民生发展报告:改革是民生发展动力之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40年改革带来中国民生发展的伟大成就

40年改革开放,40年风雨征程,40年中国民生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创中国民生发展的伟大辉煌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2.1.1 民生发展的基础:经济实力大幅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我们渐进式推动农村土地、户籍、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外商投资、金融服务、科技管理、经济特区等相关制度的改革,逐渐明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全面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激发了经济活力,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的3679亿元迅速跃升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整个欧元区的GDP只比中国多了不到2000亿美元。2018年中国的GDP(名义GDP)预计达到约13.2万亿美元,超过19个欧元区国家的12.8万亿美元。中国GDP占世界GDP总和的比重从1978年不足1.8%,上升到2017年的15.2%,稳居世界第二位。40年间,中国年均GDP增幅达到9.5%,而世界经济同期的年均增幅是2.9%。按照国际组织的数据,1980年中国在148个国家中,以人均GDP312美元排在第130位。2017年中国在232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均GDP排位上升到第70位,达到了9481美元。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1978年是206亿美元,2017年超过了4万亿美元,居世界货物贸易第一位。中国对外投资近几年上升很快,累计达到了1.9万亿美元,已经上升到了世界第二位。中国制造业产值在2010年首次超过了美国,占世界的19.8%,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下降到第二位,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19.6%。2016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的25.5%。2005年,中国GDP增加16.8%,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6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中国GDP增速为13%,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仅仅3年之后的2010年,中国GDP便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可以说,当今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向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

2.1.2 民生发展的治理结构:实现了从单极化传统管理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治理的转变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必然给国家的政府管理体制、传统管理理念、社会管理能力等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释放活力、社会流动性增加、科技互联网技术崛起、多元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等趋势,协调推进党的自身建设、重塑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成为中国渐进式改革开放的政府逻辑与基本内容。中国治国理政模式实现了“权威—民主—法治”的动态平衡,基本形成了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为核心职能,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为框架和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服务型现代治理新模式。截至2017年年底,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以上,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压减44%,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70%;中共党员总数达到8956.4万人,党的基层组织达到457.2万个;全国社会组织数量突破80万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达到66.2万个;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73569个。

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优化了民生发展的治理结构,有助于民生改善和发展,使得中国人民的民生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2.1.3 改革实现了从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富足的城乡融合型社会转变

1978年,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的典型农业型国家。此后,经过采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单位体制、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等改革创新,农民从原有的土地束缚中被解放出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个社会呈现出高度的流动性,中国社会走上了现代城市化发展之路,城市活力进一步释放。截至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8%,一半以上的人口成为城市居民,并且产生了一大批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以及人口高度密集、经济一体化的超大城市区域,创造了新的财富、新的产品、新的文明、新的生活方式。对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成一个以城市居民为主的国家,同时以高铁、互联网为主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巨大的成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未来中国社会,将是一个城乡互动共融、协调发展的城乡融合型新社会。

2.1.4 改革实现了从温饱向全面小康的整体性转变

40年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改革,为广大民众开辟了新的就业渠道和发展机会,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增加收入,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这是改革开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之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减贫事业,使得7亿多人口脱离了极端贫穷。中国脱贫人口占全球脱贫人口的76%,为世界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11元,恩格尔系数为57.5%,到2017年,分别变为24445元(增长了78倍)和28.6%;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6元,恩格尔系数为67.7%,到2017年,分别变为10955元和31.2%。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开始走向更加富裕、多元化消费的生活;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3岁,发展到2017年的76.7岁。新时代,随着交通、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创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进一步建设,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从“有没有”变成了“好不好”,高品质生活成为新的追求目标。

2.1.5 改革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跨越式转变

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是民生的核心内容。长期以来,中国实行二元体制,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平等,大量优质的公共服务集中在城市,绝大多数的农民享受不到医疗、养老、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将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改革促进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首先,创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制度和方法,在借鉴世界上优秀的公共服务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质的公共服务改革理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形成一系列有利于公共服务发展的市场制度、产权制度、投融资制度、分配制度、人才制度等,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教育、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生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文化体育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制度,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创新成果,瞄准公共服务的瓶颈制约问题,制订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发展出一系列公共服务的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和水平。其次,改革打破了城乡二元体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等举措,推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再次,改革促进了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加快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发展,加大了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最后,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具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在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生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文化体育、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亟须相关具体制度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