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忆苦思甜
下午饭后,赵电生与赵文军把事情梳理了一下,便匆匆离开了,临走的时候,赵电生还给叶明秋和牛财发一张20的平州商店的购物券,可以买到一些稀缺的商品,可把叶明秋高兴坏了,他早看好里面有一张岛国产的照相用品。牛财发却高兴不起来,他不知道能换点什么。
赵电生跟着司机先到平州商店买了些礼品,开车来到了平州大学,平州大学的规模比电子学院大了不少,建筑和绿化更显其历史底蕴,算算时间建校近百年了。
跟电子学院一样,仍然有不少学生留在学校坚持学习。赵电生到了学校,便安排司机去办另一件事,他一个人提着东西,进了学校的家属区,以前他来过,跟门卫都混熟了,签了个字,便被放了进去,家属区是典型的苏式风格,红砖水泥,外形方正的二层小别墅,楼前栽着树,都已经比小楼还高了,墙壁上的砖依旧火红,它的热情并没有被岁月侵蚀,依旧充满了的激情。
“向教授在家吗?”赵电生在问口喊了一声。
“你是?”开门的是一个阿姨,是家里保姆。
“我叫赵电生,,从东望县来的,请你通报一下。”赵电生很有礼貌道。
“好的,你等一下,我去问一下。”阿姨有些紧张道。
“小李你先去忙,晚上我亲自做饭,你去准备一下,这是向教授的学生。”一老夫人道。
“师母,我可想你跟老师了。”赵电生进门后,把礼物放下。
“你都好久没来看我们了,还以为你把我们给忘了呢。”老夫人给赵电生倒了杯水,“老向,快出来,电生来了。”
“什么?电生来了。”向教授说完,急匆匆从二楼下来了。
向教授全名叫向东,老夫人叫吕一红,向教授是全国有名的经济学家,吕一红在平州市上班,她给赵电生的感觉是威严之气越来越盛了。
几年前向教授还在二峰农场,当时他们家的情况不怎么好,向教授生了重病,是赵电生想办法才捡回了一命,后来赵电生拜了向教授为师学习外语,但向教授的老本行,赵电生却不怎么感兴趣也没学,可是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巧,向教授发现赵电生在经济学上的天赋惊人,反而想教他,赵电生那里肯,他的天赋是怎么来的他最清楚了,全靠后世的记忆,真要说个一二三,那是打死也学不出来,不过有时候跟教授瞎聊他还是很享受装逼的感觉。
“农场里的大伙们都还好吧?”向教授问
农场的几年生活,让他与周围的人建立了很深的友谊,这几年他一直有再回去的想法,只是身体大不如以前,东望县的交通也不怎么便利,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都好,农场今年的收成很好,我三叔们村办的企业今年产值要过百万了。”赵电生道。
三合镇陶瓷厂是以南架山村为主任办的,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四年,虽然名字是陶瓷,实际主是生产玻璃制品出口,因为该厂有自己开发的特种玻璃,而且出口商也是从三合镇走出去的自己人,最近厂里的平板钢化玻璃投产并在国内上市,因为是该领域在国内处于空白,所以发展的特别快。
“好啊,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对了你今年春节来拜年的时候,提起那个三合镇陶瓷厂就是你三叔村办的那个?”向教授问。
他见赵电生点头,心中就是一惊,当年他走时候,虽然没什么东西,但是那些书也有不少,是赵三厂里人,给他挑到县里的车站,没想到这才几年的时间,已经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了。大大超出他的意料,要不是这话从自己学生口中说出,他是不会相信的,今年他还到许多条件比东望县好的地方考查过,有发展,势头也很好,可是这速度和规模都是中规中矩。那这个三合镇陶瓷厂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让他想不明白,以前打消再回二峰乡的想法,又重新开始在心里酝酿。
“老向,你真是三句不离老本行,当年电生不跟你学经济是对,要真学,就跟你一样了,天天只有经济了。”吕一红把赵电生送来的东西整理了一下,“电生你又去平州商店买东西了,这些补品,我和你老师用不上,每次都白花这么多,虽然我知道你不缺这些钱。”
“师母,这就是我一点心意,我很穷好不,今年我爸可是下了绝心要把我给圈养了。”赵电生道。
“他也就嘴上吓唬一下你,上次他调到三江市后,来平州开会还来看过我,说现在三江的工作开展起来不是很顺利,人都要忙疯了,他那有时间来管你,这次是一个人溜来的吧?”吕一红笑道。
“还是师母你了解我,从小就散养,要是真给圈起来,多可怜啊,下次要是我爸再给你汇报工作的时候,你一定要给我说几句好话。”赵电生假装求道。
“那要看你来看我们的次数多不多了。”吕一红边说边打开了一个小木盒,里面有一袋东西,“老向你看这是什么。”
“怎么说着说着带着哭腔了?”向东道。
“大麦面!”
……
……
……
大麦面入口粗糙,满口乱蹿,很难下咽,当年在二峰乡日子艰难,可为了生活没少吃这个,最困难的时候连大麦面都吃不上,当时向东病重,他在昏迷的时候,也在想要是能吃上一顿大麦面得有多好。
这个带有深刻烙印的礼物,让向东二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他们很怀念这种情怀。
“这可比当年用石磨磨得好吃多了,我是专门托三叔把大麦送到镇上磨小麦面粉的机器磨的精面,再尝着肯定比以前的好吃。”赵电生道。
“电生你还是像以前一样,会说话,今晚就做一个大麦面馒头,你跟老向先聊着,小李是今年才来家里的,这大麦面的做法,她不了解。”吕一红说完便进了厨房。
“对了老师,志远哥最近如何啊?”赵电生问。
赵电生今天匆匆忙忙来看老师是事出有因的,向教授在和向志远闹茅盾,吵得有点凶,吕一红前几天打电话给赵电生说了,要他最近有时间来看一下向东。吕一红了解向东,他最看重的学生就是这个没有继承他一点衣钵的赵电生,每次见到赵电生他就特别开心。
“最近忙,没时间回家。”向教授道。
“忙好啊,志远哥正是建功立业的年纪。倒是老师你再忙也得休息。就像三叔他们办工厂,也不能一味的干,还得多想一下前方,既休息了身体,又让企业走上省力的快车道。”赵电生道。
“就知道瞎忙,对了,把你三叔的事给我说说,怎么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向教授这样的大家,能有这样的成就,三句不离老本行,这样的精神很多时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赵电生跟向教授聊得很开心,在一旁偷听的吕一红知道自己这招是用对,只是直到吃好晚饭,向志远也没回来,让吕一红的下一步计划落空了,赵电生离开的时候,吕一红找了个借口把赵电生送到门卫,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关于向志远的事托赵电生还得继续帮一下忙。
晚上在赵文军的寝室里,已经在家住了半个月的叶明秋没有回家,而是住了宿舍。好学生牛财发也没去实验室,他俩今天要是不问出点眉目估计是睡不着觉。
“你们俩今天是怎么?这才八点就回在寝室候着。”赵文军边看书边说。
“文军,以前你怎么没说你有这么厉害的堂弟啊。”叶明秋问。
“我上次托你们打听显管测试的时候不是说了吗,这事是我10岁的堂弟负责,你俩不信,我有什么办法。”赵文军没好气道。
“呵呵,那不是没见真人吗,今天见了,就信了,对了你堂弟真以做主?”叶明秋问。
赵文军第一次见叶明秋说话把状态放这次低,从他第一天认识这个室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高傲,尤其城里长大的优越感,总不把他们这些农村来的同学放眼里。
叶明秋这人除了高傲,就是比较会算计,对利益看得很重,不过做事还算靠谱,也比较会讨好人。这次赵文军请他和牛财发帮忙,叶明秋就多次暗示要按劳分配,他出面去和老师谈事情多,赵文军深受赵电生的影响,就多给了叶明秋十块的辛苦费。
赵文军见叶明秋打听这个,就感觉他有什么图谋,只是他想不通,今天赵电生又给了他二十块的购物券,他还想要什么,也找不到理由啊。
“他就一传话筒。”赵文军谨慎道。
“真的?”叶明秋有些不信。
叶明秋这人在学业上还是相当不错,对电视生产的各个环节不仅了解,他还在几个重要的生产环节上有熟人,他的不少发小在这些厂顶岗上班,比如生产原料的化学工厂,显管的生产厂,现在各在厂家都有共同的认识,就是完生产计划外的产品,买得高就得的多。
今天叶明秋见赵电生出手大方,尤其在东望招待所里有人都跟他打招呼,能看得出来,有些人是在公家上班的。他就想再和赵文军确认一下,要是真的那样,他想借个时机问问有没有合作的机会,他也好在中间捞点好处。
叶明秋见赵文军遮遮掩掩,他反而打定主义,“看来这个赵电生真能做主,下次遇见了得好好认识一下。”
“文军,你们玻璃厂不会真要造电视机吧?”牛财发小心地问。
“你这又是唱那一出啊?”赵文军好奇道。
牛财发在寝室里是公认的老实人,可是他也来凑这个热闹,让赵文军很意外。其实牛财发也是个有想法的人,只家境不好,让他在同学面前没有底气,平时说话做事都显得低人一等。但不影响他有一颗活络的心,他心里也有自己的算盘。
“好奇,就是有点好奇。”牛财发笑道。
牛财发家所在边西比赵文军家的东望县环境更差,交通更加闭塞,像电视这种东西,那稀缺的程度可想而知,有人甚至为了搞到一台电视,会加一倍的价钱。他有一个表姐就在镇上卖东西,要是他能搞点电视机回去,他表姐肯定能有上升的机会,自己说不定还能嫌点辛苦钱,今天中午赵电生给的券,转手就被叶明秋给加了五块买走了,加上上次赵文军给的一共四十五块钱,他留了十五块,余下的当时就去了邮局寄了回去。
第一次得了这么多钱的牛财发开始在对待钱的态度有了变化,“要是毕业了后,还能留在电视这个行业里混肯定比回家当老师好,挣得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