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新闻报道:案例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法治新闻作为社会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正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快速推进和社会转型的加快变革,越来越成为社会新闻中的“明星”。且不说层出不穷的各种新类型或者疑难案件,就是不断出现的司法改革举措或者涌现的法学新思想、新理论,都是以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量级呈现。法治领域是新闻的富矿,这是一个公认的观点。

但是,现实却并不乐观。与娱乐新闻、都市新闻的一枝独秀相比较,法治新闻的作品及其影响,均与其应有的重要性极不相称。不仅从事法治事件或者案件深度报道的调查类记者数量急剧下降至百余人左右,提供此类作品发表的阵地也急剧萎缩,大量的深度报道媒体关停并转,就是一般的法治行业类新闻报道,也是顽固地以八股面目呈现,丝毫不顾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受众阅读习惯与心理变化的一日千里。与社会对高质量法治新闻的需求程度相比,我们在法治新闻作品供给方面远远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这种现象的出现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最直接最直观的因素之一就是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与新媒体以效率和速度为生命的性质相比,法治新闻因其较高的专业性导致的对时间和程序以及技术层面的苛刻要求,都难以满足娱乐狂欢时代受众的浅阅读心理,也难以达到新媒体时代快速传播的媒体属性要求。更加之版权保护的缺失与不完善、较高的采编成本,导致很少有媒体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法治新闻的采编上,由此导致深度、独家的法治新闻采写快速萎缩,有深度、有影响的作品凤毛麟角。而在行业法治新闻报道领域,虽然有着司法机关或者政府的资金支持,但是囿于传统的宣传理念和政治传播方法的局限,加之评价体系的不科学、不合理,法治新闻媒体不可能也不愿意突破机关宣传的条条框框,因为突破现有框架既得不到体制内的肯定,还要冒较大的政治风险,得不偿失。

这不是一个能够轻易出现名记者的时代。技术的狂飙突进和社会理念、习惯的翻天覆地变化,不仅使得传媒的生存空间被无限挤压,更使得记者手中的笔无论在表达力还是在表达意愿方面,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迷失方向,或者主动缴械投降。在强大的变化面前,无论多么美好的理想或者多么美妙的情怀,都在不可避免地沦陷。

然而,社会对高质量的新闻的需求绝不会降低,而且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到令人难以抉择的时代,高质量的新闻绝对是稀缺品。对于法治新闻更是如此。法律制度或者问题因其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如果没有专业的报道或者解读,很有可能以讹传讹,误导公众,导致法律理念或者司法观点的误入歧途。更重要的是,司法事件的报道极易引发舆情危机,如果没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政治性,很容易引发导向问题。可以想见的是,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社会对法治新闻人才的需求只会更加迫切。

在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记者的所谓新闻情怀与济世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品。如此种种,于记者而言是一种悲哀,对社会而言更是令人担忧。一个健康的社会需要一个健全的新闻业,需要一群有理想和新闻情怀的胸怀天下的记者。在媒体行业遭遇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之际,肩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职责的法治新闻业,从某种程度上天然承载着复兴记者新闻理想和情怀的重任,而更为社会所需要。

由此,法治新闻业不仅需要术的改良,也需要情的注入。不仅需要从新闻操作层面对当前的法治新闻业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彻底的变革,更需要从社会价值层面对当前法治新闻乃至新闻业承载的社会使命和责任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以此推动法治新闻业乃至新闻业的复兴。

作为一名曾经的法治新闻记者,在近十年的新闻从业经历中,我对国内和国际法治热点新闻事件进行了实时跟踪和深入报道,积累了一些作品,更积累了对新闻操作的一些粗浅感悟。现在将这些作品汇聚在此,一方面是反思在有限的条件和局促的环境中,我是如何操作那些当时引起社会关注的热点新闻事件的;另一方面,则是从这些操作过程中提炼出一些我认为还算有点价值的感悟或理念,供大家交流批判。更重要的是,以自己在虽然远离法治新闻行业的情况下依然怀有的一种新闻情怀,渴望对记录当代中国与世界的某一个时代背景提供一个个人的刻度与印记,虽然并不一定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但也可能为这种时代的刻画提供一种个人的视角与感悟。作为记者的价值,或许就在这里吧。

因为本书主要是想从作者已有报道范例中总结一些报道的方法及理念,因此,对报道材料就没有进行更新,而基本保留了作品的本来面貌。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重要的不是数据或者人物的具体细节,而是其中蕴含的规则与原理。希望这些事件与方法的反思,能够引来更多的思考与研究。如果能够这样,对于繁荣我国的法治新闻行业,激发法治新闻从业人员心中埋藏已久的新闻情怀与理想,就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这,正是编写这本书的基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