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对已有技术革命史理论的评价
已有的科技史大多侧重于分科或断代史的研究,对整个科技史的研究大致是在已有政治经济史分期的框架中论述科技成就的史实,建立独立的科技史分期体系的工作做得不多。我们可以把历来对于技术革命的种种议论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
(1)技术路线论。正统的历史学家历来以材料的演变作为古代技术史的基本线索:原始社会——石器时代,奴隶社会——青铜时代,封建社会——铁器时代。一些科学家也据此推广为:资本主义——钢铁时代。将来,或许是高分子材料时代。我国受苏联影响,一直有“以钢为纲”的提法。列宁十分强调能源的发展,他有一句名言:“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苏联有人主张以能源演变为技术发展史的主线:古代社会——人力和天然力(如畜力、风力、水力等)时代,资本主义——蒸汽时代,社会主义——电力时代,共产主义——核能时代。各个部门的科学家常常强调各自的学科对技术革命和未来发展主流的影响,如信息革命、宇航时代、海洋世纪等,实质上把通信、运输工具的变革作为当代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这些说法的重点不同,但在分析问题采用的方法上相似,即以某种技术部门(材料、动力或传输工具)的变革作为技术发展的基础,我们可称之为技术路线论。
技术路线论在分门别类地叙述技术发展的来龙去脉时有显著的优点。以材料分期的方法在古代史的研究上特别成功。成功的原因并不在于它在理论上正确地概括了古代技术史发展的完整规律,而是对考古学家而言,石器、青铜器、铁器的发掘、断代在方法上有简单和确定的优点。从技术史的观点看,火的利用、轮子的发明比石器、青铜器的制造可能有更大的意义。就当代的能源问题来看,电力和内燃机同等重要,将来裂变能、聚变能、太阳能孰长孰短还有待实践检验。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趋势下,沿用技术路线论的方法就难以把握当代技术革命的整体特征。
(2)技术倾向论。马克思早就提出“工业革命”的思想,20世纪30年代弗里德曼就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提法,贝尔纳进一步采用“科学技术革命”的概念,在各国得到广泛的赞同。一般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机械化,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自动化。与此相似的还有电子化、管理革命论、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的统一体制论等提法,其核心都在于强调计算机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他们与强调技术发展纵向沿革的技术路线论不同,他们重视的是当代技术革命的横向发展,我们可以从方法上称之为技术倾向论。
技术倾向论反映了当代技术发展的主流,如果把机械化理解为体力劳动的解放,把自动化理解为脑力劳动的解放,则二次工业革命的提法在哲学上也有深刻的内容,就如我们常把人类社会发展史划分为私有制和公有制社会一样。其缺点是忽略了历史发展的中间过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要关心未来技术革命的目标,而且要探索技术革命必经的道路。而各国技术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不和经济文化的演变有密切的关系,技术倾向论则常常忽略了这一点。
(3)综合体系论。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同意二次工业革命论的观点,比利时经济学家曼德尔就把19世纪蒸汽机的出现称为第一次技术革命;把20世纪初内燃机、电力等技术的出现称为第二次技术革命;把20世纪30年代以来电子技术、核动力等的出现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日本则根据典型工业国的发展史,提出“三次综合体系论”,认为纺织机、蒸汽机、机床、高炉、坩埚炼钢、蒸汽机车等组成第一次技术体系,形成于1830年左右;炼钢技术、合成化学、电力技术、热力机、汽轮机、电话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电视、导弹等组成第二次技术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后,固体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带头的第三次技术体系开始出现。
三次技术革命论或综合体系论的优点在于没有孤立强调某一技术的作用,力图历史地、综合地把握技术革命的全貌,无疑更真切地反映了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也注意到未来发展的动向,引起我们很大的兴趣。但是综合体系论只是罗列了各个阶段技术发展的内容,并没有从理论上深入分析技术革命内部的矛盾运动规律。有必要和其他理论取长补短,深入分析技术革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