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对康德哲学的误解
康德认识论中的哥白尼革命(是对象符合观念,而不是观念符合对象),使得他被普遍误解为唯心主义者,而他赋予自己哲学的名称“transcendental idealism”常被翻译为“先验唯心主义”[24],更进一步加深了这一误解。同时,由于康德将认识对象区分为现象和物自体,并认为物自体是不可知的,他又被贴上了不可知论者和怀疑论者的标签。
与唯物论的一致性
《中国百科大辞典·哲学》(2005)对“哲学基本问题”这一词条的解释是:
在相关词条中,该辞典把康德划入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但是,从本章前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到,康德并不否认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更不否认客观世界先于人类任何认识活动而存在,而且从来不主张外部客观世界是人的精神创造的。康德的主张只不过是,人类认识的客观世界是外部客观世界和人类主观认识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在这个共同作用中,人类贡献的部分永远不会变为零。也就是说,康德并不是不可知论者,他只是强调人类知识有一定的限度,永远不会与外部客观世界达到“同一性”。
实际上,在“存在是第一性”以及人类认识的有限性(真理的相对性)问题上,康德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主张是一致的。比如,章晖丽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2012)一书所概括的如下内容,几乎可以完全用来描述康德的观点:
引文中引述的马克思的名言“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如果加在康德的头上,也是完全可以的。康德的观点与通常所说的唯物论的不同,实际上仅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康德强调的是“改造”,而唯物论者强调的是“物质”。因此,康德在核心观点上与唯物主义者是一致的。
可知的限度
张志华在《西方哲学史》(2002)一书中评论康德哲学时说:
著名康德哲学专家亨利·阿利森(Henry E.Allison),在《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一种解读与辩护》(Kant’s Transcendental Idealism:An Interpretation and Defense,2004)一书中则认为,康德将认识对象限制于现象界,并非是“令人沮丧”(depressing)的,而是“解放性”(liberating)、“治疗性”(therapeutic)的,因为它可以防止我们受先验幻相的欺骗。[29]
康德的认识论不仅不是怀疑论,而且还是使我们走出休谟、笛卡尔等的怀疑论的根本方法。对于这方面的作用,罗伯特·汉纳(Robert Hanna)在《康德与分析哲学的基础》(Kant and the Foundations of Analytic Philosophy,2001)一书中概括道:
也就是说,康德哲学从根本上说是反怀疑论的。他的主张是,我们仍然能够认识世界,并且获得具有确定性的知识,但有一定限度,因此,我们可以充满信心,但应该保持谦虚。
盲人摸象故事的启示
在盲人摸象的故事中,盲人只能依赖触觉感知大象。由于每个人触摸的部位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就大相径庭,但都认为自己的看法才是正确的,而别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比较好的解决争议的方法是,假设存在一个任何盲人都不可能真正完全了解的大象,所有盲人都只能获得关于这头“假设”的大象某一个方面的局部信息,基于这些信息得到的结论当然都是有局限的,只有将所有这些局部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更接近于”所“假设”的大象的“本来样子”。
但是,即便如此,也永远只能是“更接近于”,即不可能是对其完全的认识。也就是说,即使所有现在的盲人对这只大象的样子暂时达成了一致意见,仍然可以而且应该假设这还并不是其“本来样子”,这样才有可能继续做进一步的探讨。
因此,“假设”物自体的存在,明确说明人类所能认识的只是物自体呈现给我们的现象,就可以使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在保持谦虚的同时始终保持乐观,从而摆脱不可知论和怀疑论所形成的障碍,使我们的知识得到不断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