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生态学(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动物的行为热调节

一、热量的摄取和保持

所有恒温动物和部分变温动物都能最有效地使自己的体温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恒温动物主要是靠体内的代谢产热,同时也可利用体外的热源;变温动物则主要依靠环境中的热源,但它们能够借助于行为主动地摄取这些热量,而不是被动地使自己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有时周围环境的温度会超过动物所能忍受的限度,这时动物就必须使自己身体降温,为此动物已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行为适应。

无论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都经常使自己的身体靠近那些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物体,以便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或提高自己的体温。大家所熟悉的是,蛇和蜥蜴常常喜欢出来晒太阳,其他动物如各种节肢动物和恒温动物也喜欢晒太阳。很多动物都有保持自己体内热量使其不散失的能力(这些热量要么是自己生产的,要么是从环境摄取的),它们往往是靠身体的隔热装置,或者靠减小散热因子的作用(如避免风吹)。

二、恒温动物

冬天,如果早晨天气晴朗,山雀常常停在树枝上进行日光浴,而不去寻找食物;如果早晨是阴天多云,它们的觅食活动则照常进行。类似的例子还有白头雀(Zonotrichia leucophrys),它们在晴天时取食频率较低,而在阴天多云时取食频率较高,因为它们要利用晴天晒太阳取暖。又如生活在高山地区的黄腹旱獭(Marmota flaviventris),清晨总是面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身体扁平地紧贴在岩石上享受着太阳给予的温暖。这些事例都说明,动物通过晒太阳的确能够增加对外界能量的摄取或减少体内能量的消耗。

据研究,环境温度或光强度的迅速增加是使动物进行日光浴的激发因子。M.L.Morton发现,太阳的升起会立刻导致白头雀取食频率的下降。D.H.Morse也发现,阳光一照射到树冠,山雀的觅食活动马上就减弱。天气很热时,鸟类有时也进行日光浴,据分析,这种行为具有多方面的生物学意义,如合成维生素D、驱逐外寄生物或仅仅是为了使自己在换羽期间感到舒适等。

动物的体色对行为热调节的效率有着明显的影响,例如斑马雀(Taenopygia castonotis)的身体是白色的,如果把它的身体人为地染成黑色,那么在温度为10℃并用人工光照模拟阳光的条件下,染色的斑马雀同不染色的相比,其新陈代谢的能量消耗可减少23%(以耗氧量为标准),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大大降低新陈代谢率。

S.Lustick改进并扩大了上述试验,他不用人工染色的方法,而是利用鸟类羽色的天然差异。供试验的鸟类是牛鸟(Molothrusater)的雄鸟(黑色)和雌鸟(灰棕色)以及斑马雀的白色个体和深灰色个体。他的试验结果与上述基本一致,即在日光照射的条件下,深色个体比浅色个体的新陈代谢耗氧量约减少20%。如果说用染色方法会影响试验结果的话,那么用自然色所做的试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这说明,体色对动物的热调节的确有明显影响。

从上述试验不难看出,浅颜色的动物最适合在阳光充足的地区生活,因为在那里体内热量过剩常常成为主要矛盾。在极炎热的沙漠中,即使是浅颜色的动物,在一天最热的时候也必须寻找荫凉场所栖身。沙漠中也有黑色的动物如伪步甲和穗(Saxicola spp.),这些动物可利用沙漠表面使自己的体温迅速回升,但当高温到来时,它们又能轻易地找到荫凉场所或躲入洞穴中。

同热调节有关的动物形态和行为特征,彼此是相互关联的。据R.D.Ohmart等人研究,地鹃(Geococcyx californianus)是一种大型的具有棕白色条纹的地栖鸟类,它常采取一种特殊的姿态使自己的背朝着太阳,翅垂向斜下方,体羽耸立,这样就可使自己腋部皮肤上的黑斑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当它们在寒冷天气采取这种姿势进行活动的时候,能量的消耗至少可减少40%。地鹃的雏鸟也具有很明显的热调节行为,清晨气温较低时,它们把身体暴露在阳光下,当气温升高后,它们又躲进荫凉处,它们的双亲主要是在上午外出猎食,因为构成它们食物主要成分的蜥蜴出于自身热量调节的需要,主要是在上午出来活动。

G.C.Bateman等人曾注意到矮松鸟(Gymnorhinus cyanocephalus)的雏鸟在羽毛丰满之前皮肤中具有黑色素,这有利于它们在亲鸟外出觅食时吸收更多的日光能。它们的亲鸟总是在中午离开鸟巢去觅食,而此时的太阳辐射最为强烈。欧洲红松鼠(Sciurus vulgaris)冬季的巢也总是选择在树干的南面,以便接受日光的照射,此外,它们的筑巢材料(Usnea属地衣)具有极好的绝热性能,可使巢内温度保持在20~30℃之间。

R.W.Storer等人在“鸊䴘目鸟类的日光浴”一文中曾详细地研究过鸊䴘目中19种鸟类的羽色和行为热调节问题,其中最小的种类是小鸊䴘(Tachybaptus dominicus),体重只有131g,最大的种类是大鸊䴘(Podiceps maj or),体重为1478g,其他种类的体重从189g到1087g不等。他们发现,小型种类的鸊䴘背部和面部的白色羽毛都具有黑色的基部,而且皮肤中含有黑色素,它们喜欢日光浴,日光浴时总是借助于特殊的姿态把白羽的黑色部分和具有黑色素的皮肤暴露出来,以便吸收更多的热量。大型的鸊䴘都没有上述这些形态和行为适应,它们白色羽毛的基部不是黑色,皮肤中没有黑色素,也不进行日光浴。这些适应差异的存在可能是因为小型种类身体表面积相对于体积来说比较大,更容易散失热量,因此摄取热量和保持热量就成了它们生存适应的一个主要问题。而对于大型鸊䴘来说,则基本上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同其他颜色相比,黑色物质不仅有利于吸收热量,而且也有利于发散热量。基尔霍夫法则(Kirchoff’s law)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个法则是说,吸热快的物质散热也快。那么动物又如何能利用黑色来增加热量摄取呢?原来基尔霍夫法则只适用于特定温度和特定波长。动物体发散的大部分热量,其波长范围都在4.0×10-6~2.0×10-5m之间(因体温而不同),而动物体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其波长大都比这要短,因此对动物来说,基尔霍夫法则只适应于太阳辐射热中波长较长的那一小部分(即4.0×10-6~2.0×10-5m),而对大部分波长较短的那些热量,动物则更容易吸收而不容易发散。同时动物还可借助于行为进一步减少能量的发散,例如,鸟类的羽毛蓬松起来比紧贴在身上其隔热效果要好得多,这样,动物就可以通过隔热性能的自我调节使羽毛的隔热能力在接近热源时降至最低,而在离开热源时变得最大,从而导致热量的净收入。

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动物需要的是散热而不是吸热。各种恒温动物都能借助呼吸使身体降温。喘气、出汗和外咽颤振都有助于散热。海豹在生殖季节必须上岸群栖的时候,它们就会面临着极其严酷的环境挑战。它们高度特化的四肢(鳍足)以及身体厚厚的脂肪层,给它们在陆地上的运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栖息在海岸上的海豹无法躲避灼热太阳的照射,加之身体有很厚的脂肪层,这就使它们面临着极为严重的热环境。

在这种情况下,鳍脚类动物常常依靠各种行为来进行温度调节,如喘气、扇动鳍足、变换体态、往身上掷沙子、躲入荫凉场所或退回水中等。当温度超过30℃时,海狮(Eumetopias j ubatus)和海狗(Arctocephalus fosteri)就都会退回水中避暑,但这样就会大大降低它们的生殖成功率。

三、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爬行动物利用体外热源调节体温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可在冷的地点和热的地点之间往返移动,当它们处在一个热源的影响下时,还可以靠改变身体的形状、姿态和颜色来调节受热量。一般说来,爬行动物对太阳热源的利用要比恒温动物多得多,有些蜥蜴借助日光浴进行体温调节的能力是极强的,例如,当荫凉处的温度在0℃以下时,滑喉蜥(Liolaemus multiformis)可通过日光浴使自己的体温上升到30℃以上。此外,爬行动物还可借助某些生理功能调节体温,如靠肌肉的正常活动,靠呼吸功能和再辐射等。R.B.Huey发现,生活在开阔地区的热带安乐蜥(Anolis)常常靠晒太阳取暖,而生活在相邻森林中的同种个体却很少晒太阳。这是因为森林中能见到阳光的地点很少,要想找到这样的地点必然要消耗很多能量。因此森林中的安乐蜥较能忍受低温,并能在温度变幅较大的环境中生存。在温带森林中,温度变化更大,平均温度也更低,那里蜥蜴的数量是十分稀少的。

夜晚,蛇类常常爬到柏油马路上来,因为柏油马路的路面温度比较高,这说明它们有从局部高温物体吸收热量的习性。据H.B.Lillywhite等人报告,蟾蜍(Bufo boreas)和其他一些两栖动物也常常靠晒太阳取暖。

晒太阳特别有助于提高动物的消化速度,因为消化速度直接与温度相关,温度越高消化速度也就越快。因此,如果不受食物的限制,动物能量的摄取量将随着体温的增加而增加。

水中的两栖动物和鱼类也能够利用环境中的温度梯度。F.E.J.Fry等人都已报道过,鱼类和蝾螈都能在水体中寻找特定的温度条件,生活在热泉附近的鳉属鱼类(Cyprinodon spp.)常常只出现在一定温度范围的水域中,例如,有一种鳉只在42℃的水域中活动,这一温度可最大限度地提高鳉的新陈代谢率,并使这种鱼能够吃到嗜热性的蓝绿藻。有人发现,红腹蝾螈(Taricha rirularis)的成体和幼体在它们进行繁殖的溪流中都表现出对温度的强烈选择性,这种温度选择对它们的生存是极为重要的,偶然游进热泉水中常常会导致蝾螈的死亡。

四、节肢动物

在节肢动物中,有几个目的昆虫具有行为热调节能力。鳞翅目蝶类的行为热调节方式同爬行动物极为相似,它们都采用晒太阳、接触地面、避风、寻找阴凉场所和变换身体与太阳的方位等方法调节体温。不同的是,蝶类不能改变身体的颜色,而爬行动物不能像蝶类中的弄蝶那样靠战栗的方法调节体温。夜行性蛾类主要是靠战栗和正常飞行来产生热量,一些飞行能力极强的大型蛾类,在夜间飞行时,所产生的热量之多有时会造成它们在白天身体降温的困难。

锯蜂(Perga dorsalis)幼虫的行为热调节方式同鸟类和哺乳动物有些相似,在低温时它们紧紧聚焦在一起,以便减少每个个体的散热量。当温度超过30℃时,它们便分散开来以便增加散热。一旦温度超过37℃,它们便在各自的身上喷撒液体,靠水分蒸发使身体降温。

很多社会性昆虫都能够控制和调节它们巢室的温度,主要靠以下3种方法:把巢室安置在精心选择的地点;以特定的方法建筑巢室;靠行为调节巢室内的温度。昆虫巢室的外形和方位常常随环境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蚂蚁的分布受着温度的限制,那些生活在分布区最北面的蚂蚁,常常把蚁巢安置在比较高的位置,以便更容易受到阳光的照射,这种方式也有利于蚂蚁在太阳辐射较弱的高纬度地区生存。

靠行为调节巢室温度的最好例子是蜜蜂(Apis mellifora),蜜蜂可以借助复杂的行为使蜂箱中央部位的温度全年保持在17~36℃之间,夏天最热时不超过36℃,冬天最冷时不低于17℃。当天气炎热时,它们靠翅膀扇风和把水带入蜂箱内使巢室降温。当气候寒冷时,它们会用自己的身体形成一个隔热层,在隔热层内,其他蜜蜂则靠积极活动产生热量,这样,以蜂蜜形式贮存在蜂箱内的热量就会有一大部分被用于调节蜂箱内的温度。其他种类的蜂和社会性昆虫也具有上述的某些热调节行为,但其效率远没有蜜蜂那么高。

蚂蚁的热调节行为与蜜蜂完全不同,但效果同样很好。蚂蚁没有翅膀,因此工蚁不能扇风,也不能像有翅昆虫那样把水迅速地带入蚁巢内,但它们可以及时、迅速地把蚁巢内的蚁卵、幼虫和蛹搬上搬下,充分利用蚁巢内不同部分所存在的温度差。这种对策使蚂蚁具有很大的灵活机动性,这一点连蜜蜂都无法同它匹敌,因为蜜蜂的幼虫是被安置在固定不动的蜂房中的。

据W.F.Humphreys报告,有一种体形很大的狼蛛(Geolycosa godeffroy),不仅自己常晒太阳,而且也会把它的卵囊带来带去,并以这种方式使卵受热孵化。虽然狼蛛所选择的温度不像蜥蜴所选择的温度那么精确稳定,但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身体太小的缘故。生活在沙漠中的一种漏斗网蛛(Agelenopsis aperta)总是把自己的网安置在中午不受阳光直晒的地点,因为在中午灼热的阳光下,蜘蛛在网上所能忍受的时间很短,常常只来得及捕食一只小的猎物。如果把蛛网安置在比较凉爽的地点,虽然投网的猎物数量较少,但总的猎获量却比较高。

五、动物在非活动期的热量代谢

小型恒温动物由于体形小和代谢旺盛,所以必须经常取食,有时需要不间断地取食,只有这样它们才能摄取足够的能量,以便能够安全地度过一个非活动期(如寒冷的夜晚)。一些体形较大的动物,有时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如生活在高寒地区的动物和需要度过一个较长的非活动期的动物,为了能够顺利地度过这样一个非活动期,动物在行为上也有很多节省能量的适应,如群栖,钻入雪下或山洞中过夜,贮存食物和尽可能延长活动期等。

(一)群栖

群栖是指动物在非活动期时很多个体挤在一起,这有利于提高栖息点的温度,减少每一个个体的热量散失。当环境条件极为恶劣时,群栖行为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很多小型鸟类,如旋木雀(Gerthia spp.)、鹪鹩(Troglodytes troglodytes)和丛林山雀(P saltriparus minimus)都有群栖的习性。据E.A.Armstrong报道,在英国越冬的3种最小的鸟类,即鹪鹩、长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和戴菊(Regulus regulus),它们在栖息地总是挤在一起。

黄颈鼠(Apodemus flavicollis)在非生殖季节,特别是在天气寒冷时,常常采取群栖的形式,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每一个个体对能量的需求。蝙蝠也常采用群栖的形式节省能量,但蝙蝠群又不可能发展得太大,因为在一定空间内的食物是有限的。

虽然与热调节问题有关的群栖行为在小型恒温动物中是最常见的,但这种行为决不限于小型恒温动物,像麋(Cervus elaphus)和麝牛(Ovibos moschatus)这样大的哺乳动物,在天气寒冷时也会聚集在一起。此外,当暴风雪来临时,正在孵卵的帝企鹅及其小企鹅也会挤靠在一起。

(二)利用隐蔽场所

在严寒的夜晚,动物如能离开开阔的栖息地,躲入一个隐蔽的场所,也能大大减少能量的散失。S.C.Kendeigh曾经计算过在-30℃的低温条件下,躲在巢箱里的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比在露天栖身的家麻雀至少可减少13%的热量损失。栖身于岩洞中的蓝鸫(Sialia sialia)和鹪鹩也可大大减少身体的热量消耗。虽然栖身于洞穴之中可以使动物在热量调节方面得到好处,但这样做常常要冒更易遭到捕食动物捕食的风险,例如,鼬科动物就常常在鸟类的生殖季节偷袭洞穴中的成鸟和幼鸟,甚至连冬季也不放过。所以,动物对洞穴的利用往往取决于在上述所说的好处和风险两者之间所做的权衡。据D.Winkel研究,生活在德国的大山雀,除了生殖季节以外,一年中只有两个时期(即冬季和换羽期)在洞穴中歇宿,因为这两个时期是体内热量最容易散失的时期,因此在洞穴内栖身所得到的好处也最大,相对而言,所冒的风险就较小,权衡好处与风险,好处是主要的。

小型恒温动物巢穴的结构和位置与动物的热量代谢也有密切关系。有几种蜂鸟喜欢把巢建筑在下垂的枝条上或其他较隐蔽的位置,这样可减少因辐射、对流和传导所造成的热量损失。鸟巢本身是散热的,但蜂鸟却可借助于建筑密实的巢而把这种热量损失降至最低限度。营社会性生活的织巢鸟(Philetairus socius)通过在下垂的树枝上建造庞大的巢群,可大大改善巢群的温度状况,通常可使巢群内的温度比周围环境的温度高18~23℃,而且鸟群的活动带有明显的突发性,集体一致的突发行为也能提高巢群的温度,这同蜜蜂靠行为调节蜂箱内的温度颇为相似。

C.B.Lynch曾在实验室内通过试验诱发足鼠(Peromyscus leucopus)建造比较大的巢,方法是逐渐降低环境温度或逐渐缩短日照长度(因为日照缩短是温度下降的先兆),这证明动物巢的结构的确与热量调节有关。

J.L.Mougin曾系统地研究了鹱形目鸟类(如信天鹟、鹱和海燕等)对小气候的选择。他发现,在南极地区所有的鹱形目鸟类都把它们的巢建造在有一定遮蔽条件的地方,但鸟类体积越小,对遮蔽条件的要求越严格,例如,比家燕稍大一点的威尔逊海燕(Oceanites oceanites)需选择遮蔽条件极好的洞穴筑巢,而大小与普通信天鹟差不多的大海燕(Macronectes giganteus)则只需把巢安置在不受强风欢袭的避风场所即可,它们的巢几乎是完全暴露的。

松鸡科鸟类冬季常常钻到雪下避寒,如披肩榛鸡(Bonasa umbellus)和黑琴鸡(Tetrao tetrix)等。其他鸟类(包括一些小的雀形目鸟类)也有类似行为,雪鹀(P lectrophenax nivalis)在极端严寒的天气,甚至一天中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雪下度过的。这种行为显然与严寒的天气有关,天气条件越严寒,这些鸟类在雪洞中停留的时间也越长。

据S.Langner观察,蜂鸟和其他一些小鸟晚上要飞到安第斯山脉的高山岩洞中去过夜,那里的大气气温可下降到冰点以下,但岩洞中的温度却可比大气气温高20℃。冬季从夜宿地到取食地(有花朵开放的地方)有时一天来回要飞行240km,这是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动物热调节行为之一。

(三)其他行为

对于日行性的动物来说,还有三种行为是同热调节行为有关的。第一种行为是,有些动物在黑夜降临之前总要准备一点食物供夜间食用,例如,一些植食性的小鸟在歇夜前收集许多种子;朱顶雀(Acanthis flammea)食道上生有一个盲管,其功能是专门贮存食物以供夜间食用。

第二种行为是有些鸟类可大大延长白天的活动时间,直到天色很暗时才停止取食活动。在实验室中可以观察到,甚至在极弱的光照条件下它们还在取食,显然这些鸟类具有在弱光下分辨食物的特殊本领。依靠这种本领,它们可最大限度地延长觅食时间。生活在北极地区的雪鹀有时在冬季的夜晚还不停止活动。小哺乳动物的视觉能力显然比鸟类好得多,因此它们的活动时间受光强度的限制较小。

第三种行为是当极严酷的条件到来时,动物只表现为活动性减弱,例如,B.Kessel发现当温度下降到-46℃至-51℃时,柳山雀(Parus atricapillus)到人工喂食台取食的时间比正常活动日要晚,而且它们取食的次数也大为减少。这说明在这种条件下减少取食强度比增加取食强度更能节省能量。也有可能它们是靠降低体温的方法来减少热量消耗。有人发现,在美国俄亥俄州冬季最严寒的时期,无冠山雀(Parus calolinensis)便离开它们在森林中的惯常取食区并退避到稠密的灌丛中去。据P.R.Evans报道,在冬季低温有风的天气,鸻形目鸟类便停止取食活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取食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将会超过从食物中所获得的能量。

六、动物的休眠与热量代谢

休眠可大大降低动物的能量消耗,是动物适应不良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休眠就其功能来说主要是生理学问题,但就其动物学意义来说则主要是生态学问题。休眠可降低动物的新陈代谢速率和体温,从而减少动物对能量的需求。休眠作为一种可选择的生态对策是建立在适宜环境条件必将再次出现,而且是在预期的时间出现的基础之上的,这样动物才能在休眠前为休眠期和尔后的苏醒过程储备适当数量的食物和能量。

对某些动物来说,如果休眠是不可行的,那么它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态对策,即迁移。实际上,很多鸟类和其他一些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就是以迁移,而不是以休眠来适应不良环境条件的。对大多数动物来说,要么是休眠要么是迁移,但有些动物却可以两者兼有。例如,蝙蝠在到达冬季休眠地之前首先要进行长距离的迁移;蜂鸟在它们的夏季繁殖地,夜间体温下降,实际上是在休眠。

很多新陈代谢率极高的小型恒温动物,休眠是在一天的某个时期进行的,这就是日休眠现象,如蝙蝠、几类小啮齿动物和少数鸟类(蜂鸟、夜鹰和鼠鸟等)。在空中追捕飞虫的小型恒温动物中,日休眠现象最为常见,其中包括一些体型较大的种类,如雨燕和夜鹰,因为这些动物无论在飞行和维持正常体温方面都要消耗较多的能量。陆地上最小的哺乳动物鼩鼱也有日休眠现象。一般说来,只有遇到极端不利的环境条件时,动物才会进入休眠,如正在孵卵的蜂鸟遇到了反常的低气温等。蜂鸟的日休眠能力可使这些小鸟提前营巢繁殖,因而使它们的后代能够在蜜源植物一开花时就能及时利用这些资源。

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小啮齿动物也有日休眠现象,但引起日休眠的生态原因显然与上述不同。这些小啮齿动物主要以吃植物的种子为生,但干旱地区的植物种子不但数量稀少,而且产量也不稳定(即食物资源的不可预测性),因此,日休眠便成了生活在这里的动物对这种食物资源状况的一种适应性。除了在食物短缺时期动物要进行休眠以外,也有可能由于植物种子稀少,这些小啮齿动物采集食物的速度赶不上它们身体的代谢速度而不得不进行入眠。

有趣的是,有些动物在不进入休眠的情况下体温也会下降。在冬季严寒的夜晚,柳山雀体温可下降7℃之多,因而可减少能量消耗60%。在这种情况下,体内只需贮存较少的能源物质就可以安全过冬了。印加鸠(Scardafella inca)和秃鹫在夜晚时体温也略有下降。清晨,秃鹫经常摆出一副特殊的架势,舒展开它们的双翼,为的是能够吸收更多的辐射热,使体温尽快恢复到日间的正常状态。这种热身法在那些利用上升气流外出觅食的秃鹫中最为有效,因为首先是地面变暖,然后才会出现上升气流。

七、与热量代谢有关的其他活动

动物还有很多活动是与热量调节有关的,下面我们只简要地介绍其中的几个方面:

(一)梳理羽毛和毛

对恒温动物来说,羽毛和毛层在热量代谢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是主要的绝热器官。羽毛和毛层中含有大量的空气,绝热性能极佳,因此梳理羽毛和毛是动物的一项常规活动并能从中获得很大好处。熊蜂虽然是变温动物,但也非常注意梳理它们的体毛。这项活动虽然有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消耗很多能量,但充分发挥梳理羽毛和毛的绝热性能所带来的好处往往更大。

鸟类十分注意梳理它们的飞羽,如果飞羽缺乏梳理,再加上在羽毛生长期间所产生的各种应力,就会使飞羽受到损害,从而降低飞羽的绝热性能以及操纵的灵活性。鸟类在换羽期要消耗较多的能量,这一事实说明了为什么大多数鸟类的换羽期总是在夏末或秋季进行,因为那时生殖期已经结束(生殖期也是消耗能量较多的时期),而严寒的冬季还没有到来。

有些鸟类梳理羽毛的活动与维生素D的合成有关。这些鸟类首先用喙把从尾羽腺分泌出来的油脂涂抹在羽毛上,这些油脂在阳光照射下可产生维生素D,然后又用喙将其收集起来送入体内。昆虫在梳理它们的触角和尾方面也常常花很多时间,因为在触角和尾上生有很多化学感受器,这些对寻找食物起重要作用的感受器如不经常对它们进行清扫和除垢,那昆虫的取食效率就会大大下降。

(二)对外寄生物的防卫

动物梳理羽毛和毛也有清除外寄生物的作用,几乎所有的动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外寄生物的干扰。有些外寄生物可对寄主造成严重损害,如壁虱(蜱)不仅吸食寄主大量血液,而且会使寄主体质衰弱,受到部位容易受到感染等。为了清除外寄生物,动物常常要花费很多时间,特别是哺乳动物。很多动物的沐浴行为(包括有蹄动物的泥浴和鸟类的沙浴等)也有助于控制外寄生物的寄生。

吸血的双翅目昆虫(蚊、虻和螫蝇等)除了传播各种疾病外,有时还能从寄主身上吸食数量可观的血液,但是它们带给寄主的困扰和精神不安却是难以估计的,为此,寄主不得不减少许多取食时间,以便应对外寄生物的侵扰。有些动物则发展了皮肤肌肉的抽搐反射(特别是有蹄动物),只要蚊虫一叮咬,皮肤便突然抽动起来,这有助于驱赶叮咬者和减少被叮咬的痛苦。动物还有很多动作是与防卫蚊虻叮咬有关的(如各种驱赶动作、把头埋入体羽之中等),完成这些动作虽然要花费时间,但如果不花这些时间,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三)动物的建筑活动

动物善于修造各种各样的建筑物,而这些建筑物大都与动物的生殖活动、取食活动和躲避捕食者有关。鼠、鼹鼠和鼩鼱为了挖掘和维护一个洞穴及其洞道系统,往往要用去很多时间和消耗很多能量。鼹鼠对自己的洞穴总是不厌其烦地进行修补,并依靠复杂的洞道系统搜寻各种食物如蚯蚓和各种昆虫幼虫。这些食物往往是鼹鼠在土壤中进行移动时不慎落入洞道或洞穴之中的,它们只需及时把这些食物收集起来就能填饱肚子。田鼠(Microtus pennsylvanicus)在密密的草丛之中,往往有自己踏出的专用“小径”,这些“小径”四通八达,便于它们在稠密的草丛中移动,这可大大提高它们的取食效率和逃避敌害的成功率。

一些哺乳动物和鸟类还常常建造一些与生殖活动无关的巢穴,如松鼠夏季喜欢在树上建造睡巢,灵长动物(如大猩猩)也常把巢建在树上,以便舒舒服服地安全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