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财务比率分析

在财务分析中,科学、完善的财务指标体系尤为重要,利用公司财务指标体系中的相关指标所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即是财务比率。所以,财务比率分析就是指通过将两个有关的会计项目数据相除,从而得到各种财务比率,用以揭示同一张财务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或不同财务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财务比率指标分析,能够恰当地反映公司过去或当前的财务活动与财务状况,可以超出本公司规模和行业间的差别进行观察比较。比率分析是迄今为止被广泛接受并普遍采用的一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一、变现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是公司资产在一定时期内转化为现金的能力或是指某项资产转换为现金或负债偿还所需的时间,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指标。公司投资者需要利用变现能力来判断公司未来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以及未来扩大营业的可能性;经营者通过对变现能力的分析,可以发现经营管理环节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财务状况是否恶化,及早诊断出危机信号,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危机。

(一)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用来衡量公司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其他流动资金。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及预收账款、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与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和其他流动负债等。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在国际上,过去许多年内,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被认为是2,目前,大多数公司都没有高于2。许多公司的净产值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较低,流动比率一般在2以下,某些行业大大低于2。因此,在流动比率分析中,要结合自身实际,以行业平均流动比率作为衡量标准进行评价。

一般来讲,流动比率越大,表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则投资风险大。但是,流动比率过大会浪费资金,也不是件好事。流动比率分为时点流动比率和时期流动比率两大类。这是由于分析目的不同,而采用的不同的计算数据形成的。采用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流动负债总额和流动资产总额计算取得的流动比率,称为时点流动比率。它反映公司报告期最后一天的短期偿债能力的现状,是分析公司近期偿债能力所必需的信息。时期流动比率,是采用报告期平均流动负债总额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计算取得的平均流动比率。它反映公司报告期内一般的短期偿债能力的状况。由于市场、季节等诸因素的影响,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往往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所以,时点流动比率和时期流动比率是不同的,有时两者差距甚大。为了反映公司一个时期的短期偿债能力,既不能采用最高的时点比率,也不能采用最低的时点比率,而应采用时期比率。系统地观察公司每个会计时期的时点流动比率和时期流动比率,就能够把握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变化趋势。不过,因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环境和资本市场不同,使得公司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不同,公司的流动比率也有所不同。

(二)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公司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而流动资产中的存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则不应计入。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或: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计算速动比率时,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是因为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有些存货可能滞销,无法变现。至于预付账款和待摊费用根本不具有变现能力,只是减少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出量,所以理论上也应加以剔除。但实务中,由于它们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计算速动资产时也可以不扣除。

传统经验认为,速动比率维持在1:1较为正常,它表明公司的每1元流动负债就有1元易于变现的流动资产来抵偿,短期偿债能力有可靠的保证。速动比率过低,公司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公司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公司投资的机会成本。但以上评判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实际工作中,应考虑到公司的行业性质。例如,商品零售行业,由于采用大量现金销售,几乎没有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也是合理的。相反,有些公司虽然速动比率大于1,但速动资产中大部分是应收账款,并不代表公司的偿债能力强,因为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明公司拥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可能会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等。所以,在评价速动比率时,还应分析应收账款的质量。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的分析不能独立于流动资产周转能力的分析之外,存货、应收账款的周转效率低下也会影响流动比率的分析实用性,所以上述两指标的应用应结合流动项目的构成和各流动资产的效率综合分析。

(三)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公司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公司的即刻变现能力。这里所说的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项比率可显示公司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为了保证基本的支付能力,公司保持一定的现金比率是很重要的。现金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则较弱。但在一般情况下,公司的流动负债不是立刻要全部偿还,要求公司随时保持足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备偿还流动负债,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在实际中,财务分析人员并不重视这个指标。只有当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存货都存在严重问题,或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才利用现金比率分析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都是以某一时点上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相比较来反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没有考虑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和流动负债的偿还期限。虽然经营现金净流入比率是以某一会计年度的经营现金净流入量为依据考查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但是也没有考虑流动负债的偿还期限问题。实际上,公司流动资产的变现速度不同,公司获取现金的能力就不同;流动负债的偿还期限不同,公司的还债压力就不同,仅仅依靠某一时点的静态指标,很难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真实情况。所以必须结合动态指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等来分析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流动性,以正确评价公司的短期偿债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还有报表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影响公司的变现能力,分析时必须加以考虑。这些因素包括:第一,可增强公司变现能力的因素。(1)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即银行已同意但尚未办妥手续的贷款限额,这部分款项进入公司后将会提高公司变现能力。(2)准备近期变现长期资产。如公司准备出售不需要的固定资产、转让长期投资、转让土地使用权等,可取得部分现金,从而提高变现能力。当然,对于出售长期资产,公司应慎重考虑、全面衡量、正确决策。(3)公司偿债信誉。如果公司长期以来偿债信誉较好,广大供应商对公司认同度高,在短期偿债能力出现困难时,可通过人际关系及其他办法帮助解决,使公司渡过难关,从而提高公司偿债能力。第二,可减弱公司变现能力的因素。在报表中未曾反映的、可减弱主要变现能力的因素有或有负债、未曾预计发生的损失、大批销货退回等等,这些表外突发事项,会影响公司短期偿债能力。

二、资产管理比率

资产管理比率是用来衡量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财务比率,又称运营效率比率。资产管理比率包括: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一)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二)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公司流动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公司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存货变现速度快,周转额较大,资金占用水平较低。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

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有:(1)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看分析的目的。如果分析目的是判断短期偿债能力,应采用销售收入;如果分析目的是评估存货管理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在分解总资产周转率(周转天数)时,应统一使用“销售收入”。(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比如,减少存货量,可以缩短周转天数,但可能会对正常的经营活动带来不利影响。(3)存货周转过快,有可能会因为存货储备不足而影响生产或销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那些供应较紧张的存货。(4)应关注构成存货的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三)应收账款周转率

它是公司一定时期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的比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期(天数)=365/周转次数=应收账款×365/销售收入

注:应收账款可用年末数进行计算,但如果年末数受一些因素影响较大,可用平均数进行计算。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

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应收账款的减值准备问题。计提坏账减值,应收账款项目金额降低,会导致周转次数增加,周转天数减少。但这种周转天数的减少不能表示良好的业绩,反而说明应收账款管理欠佳。如果减值准备的数额较大,就应进行调整,使用未提取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计算周转天数。(2)关于应收票据是否计入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问题。因为大部分应收票据是销售形成的,只不过是应收账款的另一种形式,应该将其纳入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不一定是越少越好。应收账款是赊销引起的,如果赊销比现金销售更有利,周转天数就不是越少越好。收现时间的长短与公司的信用政策有关。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就是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它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

(四)流动资产周转率

它是公司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流动资产的比率,是反映公司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其中:平均流动资产=(年初流动资产+年末流动资产)÷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流动资产周转率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大,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相反,流动资产周转率下降,说明公司流动资产的利用效果下降;流动资产周转率越低,说明公司流动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差。从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来看,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和销售各阶段时所占用的时间越短。通常,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绝大部分,二者的周转状况对流动资产周转具有决定性影响。

(五)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资产总额×365/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公司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反之,如果该指标较低,则说明公司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最终会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公司应采取各项措施来提高公司的资产利用程度,比如,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理多余的资产。总资产周转速度受公司存货、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各部分资产使用效率和周转速度的影响,它是反映公司资产使用效率和营运能力的最重要、最综合的指标。

三、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公司对债务的承担能力和对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是公司债权人、投资者、经营者和与公司有关联的各方面等都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首先,债权人会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来研究公司的偿债能力,只有公司有较强的偿债能力,才能使他们的债权及时收回,并能按期取得利息。由于债权人的收益是固定的,他们更加关注公司债权的安全性。其次,公司的投资者包括公司的所有者和潜在投资者,投资者通过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可以判断其投资的安全性及盈利性,因为投资的安全性与公司的偿债能力密切相关。另外,投资的盈利性与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密切相关。在投资收益率大于借入资金的资金成本率时,公司适度负债,不仅可以降低财务风险,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增加盈利。再次,经营者主要是指公司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是综合的、全面的。他们既关心公司的盈利,也关心公司的风险,与其他主体不同的是,他们特别需要关心盈利、风险产生的原因和过程。最后,公司在实际工作中,会与其他部门和公司产生经济联系,对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对于他们也有重要意义: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来说,通过偿债能力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经营的安全性,从而制定相应的财政金融政策;对于业务关联公司,通过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可以了解公司是否具有长期的支付能力,借以判断公司信用状况和未来业务能力,并作出是否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的决定等。

影响公司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获利能力等。第一,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公司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公司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尽管有多种,但公司全部资本归结起来不外乎是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两大部分。权益资本是公司创立和发展最基本的因素,是公司拥有的净资产,它不需要偿还,可以在公司经营中永久使用。同时,权益资本也是股东承担民事责任的限度,如果借款不能按时归还,法院可以强制债务人出售财产偿债,因此,权益资本就成为借款的基础。权益资本越多,债权人越有保障;权益资本越少,债权人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越大。负债是公司的外来资金,债权人具有强制求偿权,不管公司是否盈利以及盈利多少,都要按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这样,如果公司经营得好,就有可能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公司的债务资本在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财务杠杆发挥的作用就越明显。第二,获利能力。公司能否有充足的现金流入供偿债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获利能力。短期债务可以通过流动资产变现来偿付,因为大多数流动资产的取得往往以短期负债为其资金来源。而公司的长期负债大多用于长期资产投资,在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长期资产投资形成公司的固定资产能力,一般来讲,公司不可能靠出售资产作为偿债的资金来源,而只能依靠公司生产经营所得。另外,公司支付给长期债权人的利息支出,也要从所融通资金创造的收益中予以偿付。可见,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是与公司的获利能力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公司的获利能力越强,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反之,则长期偿债能力越弱。

(一)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经营比率或债务比率,是指公司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是综合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越高,公司的债务负担越重,不能偿还的可能性就越大,债权人的风险越大。对公司的所有者来讲,公司通过债务所筹措的资金与投资者提供的资本在经营活动中发挥同样的作用,可能希望保持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尤其是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率越高,公司获利越大,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就越高。对公司的经营者而言,资产负债率反映了其经营策略,他们最关心的是在充分利用借入资本给公司带来好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资产负债率与财务风险成正比,该比率越高,公司承担的风险就越大,但获利的机会也大;反之,则说明管理当局比较保守,缺乏举债经营意识。但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反过来又会影响公司的筹资能力。

(二)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又称资本负债率,是公司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之比,反映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是判断公司还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100%

从偿债能力或债权人的角度看,该指标越低越好,因为产权比率越低,所有者权益对负债偿还的保证程度就越大,债权人就越安全;但从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角度看,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和取得财务杠杆利益,适当的负债经营是有利的。

(三)有形净值债务比率

有形净值债务比率是产权比率的一个延伸指标,是在产权比率指标计算的分母中,从所有者权益总额中减去无形资产之后(即有形资产净值)得到的一个指标。

有形净值债务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这里的无形资产包括各种不以实物资产形式存在的无形资产、商誉、研究开发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等。用此指标评价公司的偿债能力,是考虑有些无形资产在公司清算时的价值将受到严重影响,如清算时商誉的价值可能为零。因此,这个指标比产权比率更为谨慎和保守,一般是在破产清算时使用,说明公司的负债在破产清算时会有多少有形资产净值来保证。

有形净值债务率揭示了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净值之间的关系,能够计量债权人在公司处于破产清算时获得多少有形资产保障。从长期偿债能力看,该比率越低,公司的财务风险越小,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就越高;反之,该指标越大,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越低。

(四)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也称利息保障倍数,是指公司经营收益与利息费用之间的比值,反映公司的经营收益相当于利息费用的多少倍,主要用于衡量公司用其经营收益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净利润+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公式中的利息费用包括本期财务费用的利息和资本化利息,因为无论利息费用是否列入利润表,公司最终都要偿还,都是公司实际负担的费用。由于我国的利润表没有单独列示利息费用,而是把其并入“财务费用”项目,外部分析人员可以将财务费用视为利息费用,用利润总额加财务费用估算息税前利润。

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说明税息前利润相对于利息越多,则债权人的利息收入就越有保障。相反,利息保障倍数越低,说明公司负债太多或盈利能力不强,对债权人权益保障越小,从而影响长期偿债能力和重新借款能力。正确评价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该指标的高与低,应将本年度利息保障倍数同该公司以往年度,以及同一行业的其他公司和该行业平均指标进行对比。此外,每个公司经营的好坏、信用的高低不同,对利息保障倍数的要求也就不同。

从长远角度分析,一家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否则公司就不能举债经营。利息保障倍数大于1,表明可供支付利息费用的收益大于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如果该指标小于1,则表明可供支付利息费用的收益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也就没有能力支付所发生的利息费用。从短期内分析,一家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指标有可能低于1,但公司支付利息费用可能不存在问题。这是因为公司的一些费用项目在当期是不需要支付现金的,如公司的折旧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等。为了考察公司偿付利息能力的稳定性,一般应计算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数。保守起见,应选择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数值作为基本的利息偿付能力指标。

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有:长期经营租赁、担保责任、未决诉讼等。(1)长期经营租赁。当公司急需某种设备或厂房但又缺乏足够的资金时,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解决。财产租赁的形式包括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融资租赁形成的负债大多会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而经营租赁形成的负债未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当公司的经营租赁额比较大、期限比较长或具有经常性时,就形成了一种长期性融资,这种长期融资,到期时必须支付现金,会对公司偿债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如果公司经常发生经营租赁业务,应考虑租赁费用对偿债能力的影响。(2)担保责任。担保项目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涉及公司的长期负债,有的涉及公司的流动负债。在分析公司长期偿债能力时,应根据有关资料判断担保责任带来的潜在长期负债问题。(3)未决诉讼。未决诉讼一旦判决败诉,便会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因此在评价公司长期偿债能力时要考虑其潜在影响。

四、盈利能力比率

公司盈利能力又称公司获利能力,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取得利润的能力。公司盈利能力可用绝对数表示,即用利润额的大小反映盈利能力的大小;也可以用相对值表示,即销售利润率、资产净利率等反映公司的获利能力。公司的盈利能力通常只涉及正常的营业状况,所以进行营业能力分析时,首先要将非正常的损益剔除。

从公司方面看,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其直接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并维持公司持续稳定地经营和发展。持续稳定地经营和发展是获取利润的基础;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又是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和保证。只有在不断获取利润的基础上,公司才可能发展;同样,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比盈利能力较弱的公司具有更大的活力和更好的发展前景。所以,盈利能力是公司管理层最重要的业绩衡量标准和发现问题、改进公司管理的突破口。从债权人角度看,利润是公司偿债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对长期债务而言,盈利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公司举债时,债权人势必审查公司的偿债能力,而偿债能力的强弱最终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能力。从股东(投资人)看,他们的直接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利润,股东们关心公司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率的分析,是因为他们的股息与公司的盈利能力紧密相关等。

(一)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是反映一定时期公司的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表明公司每单位销售收入能够带来多少净利润,反映了公司销售收入的盈利能力,是公司经营活动最基本的盈利能力的体现。当然,由于净利润包含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等并非来源于销售的项目,导致销售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与分母口径不一致。另外,这些项目并不经常发生,即便发生也不能充分反映公司组织的经营实力。所以,如果销售净利率的升降主要是由于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项目的影响,就不能简单地认为公司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或下降。

(二)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是指销售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是衡量公司经营效率的指标,反映了在不考虑非销售成本的情况下,公司管理者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的能力。这一指标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分析价值,是因为它表明单位销售额可以创造的毛利。它是公司的产品竞争优势的表现,也是公司最终实现利润的基础。销售毛利率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影响因素主要有销售价格、购货或生产成本、销售结构等。

(三)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资产净利率是指公司的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的是公司投入的全部资金获取报酬的能力。资产净利率越高,说明公司的全部资金获得的报酬越高。对资产净利率,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通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竞争对手的比较,可以洞悉公司的投资报酬在整个行业中是偏高还是偏低,与竞争对手相比是强还是弱。通过横向比较,若发现公司的资产净利率过低,则应该进一步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及时调整。通过与公司以往各期的资产净利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公司的资产净利率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或是基本稳定。如果在某一期间资产净利率突然恶化,作为内部分析则应进一步查找原因,看看是由于资产大量闲置所致,还是利润水平下降引起的,并及时找出改善的对策,以防止投资报酬进一步下降。

(四)净资产收益率(或称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净资产收益率是指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值,反映股东投入的资金所获得的报酬率。平均净资产是指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与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的平均数。从股东角度看,净资产收益率用以衡量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体现了股东投入公司的资金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股东投资与收益的关系。

当然,如果运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考核公司资金的利用效果,也存在一些缺陷:一是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互补性不强。因为各公司的资产规模不同,不能以各公司的收益绝对值指标来考核其效益和管理水平,由此考核标准往往是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两项相对数指标。但是,每股收益主要是考核公司股权资金的使用情况,净资产收益率虽然考核范围略大(净资产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但也只是反映了公司权益性资金的使用情况,因此在考核公司效益指标体系的设计上,需要调整和完善。二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考核指标不利于公司的横向比较。实践中,公司负债率的差别,如某些公司负债奇高,导致某些微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却偏高,而有些公司尽管效益不错,但由于财务结构合理,负债较低,净资产收益率却较低。三是考核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也不利于对公司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公司可通过诸如以负债回购股权的方式来提高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而实际上,该公司经济效益和资金利用效果并未提高。

五、财务报告综合分析

(一)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上述净资产收益率的进一步分解就是著名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原先是美国杜邦公司为制订财务计划和控制而设计的,它显示出关键的财务比率逻辑上的相互关联性,反映出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等之间的关系,也反映出各种比率如何相互影响等。

杜邦分析法是利用各个主要财务比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比率分析的综合模型,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方法。采用杜邦分析图将有关分析指标按内在联系加以排列,从而直观地反映出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体面貌。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1÷(1—资产负债率)]

=[(净利÷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1÷(1—资产负债率)]

然后可再将净利、资产总额进行分拆分析。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如图3-1所示:

图3-1 杜邦分析图体系

第一,图3-1中各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杜邦分析法实际上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财务,一是进行内部管理因素分析,二是进行资本结构和风险分析。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总资产

第二,杜邦分析图提供了下列主要的财务指标关系的信息:

(1)权益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它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同时反映公司筹资、投资、资产运营等活动的效率,它的高低取决于总资产利润率和权益总资产率的水平。决定权益净利率高低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这三个比率分别反映了公司的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资产管理比率。

(2)权益乘数主要受资产负债率影响。负债比率越大,权益乘数越高,说明公司有较高的负债程度,给公司带来较多的杠杆利益,同时也给公司带来较多的风险。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同时受到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影响。

(3)资产净利率也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比率,综合性也较强。它是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乘积,因此,要进一步从销售成果和资产营运两方面来分析。

销售净利率反映了公司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看,提高销售净利率是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想提高销售净利率:一是要扩大销售收入;二是要降低成本费用。而降低各项成本费用开支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各项成本费用开支的列示,有利于公司进行成本费用的结构分析,加强成本控制,以便为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提供依据。

公司资产的营运能力,既关系到公司的获利能力,又关系到公司的偿债能力。一般而言,流动资产直接体现公司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非流动资产体现公司的经营规模和发展潜力。两者之间应有一个合理的结构比率,如果公司持有的现金超过业务需要,就可能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如果公司占用过多的存货和应收账款,则既要影响获利能力,又要影响偿债能力。为此,就要进一步分析各项资产的占用数额和周转速度。对流动资产应重点分析存货是否有积压现象、货币资金是否闲置,对应收账款应分析客户的付款能力和有无坏账的可能;对非流动资产应重点分析公司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具体运用杜邦体系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因素分析法,首先确定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的基准值,然后顺次代入这三个指标的实际值,分别计算分析这三个指标的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还可以使用因素分析法进一步分解各指标并分析其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二)沃尔评分法

沃尔在20世纪初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的概念,将流动比率、产权比率、固定资产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自有资金周转率七个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出每个指标的比重,总计100分。将企业的实际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实际得分,加总后可得出总体指标的得分,并据此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评价。

沃尔评分法的重要性权数:第一类是最重要的盈利性指标,其评分值占45分左右,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也是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基本素质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等。第二类是较为重要的稳定性指标,其评分值占35分左右,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营运能力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第三类是一般重要的发展性指标和其他指标,其评分值占20分左右,主要包括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周转率等。上述评分值权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尽管如此,沃尔评分法仍然没有能够从理论上证明选定这些指标的依据,在技术上不够完善等。

六、现金流量分析

前面的财务比率分析为分析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帮助分析者评价公司的现状和经营成果,并为预测未来提供了依据。但是,财务比率分析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忽视了现金流量分析,所以需要将财务比率分析与现金流量分析等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比率分析的作用。实际上,公司的长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等都应该立足于公司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公司创造现金流量能力的分析以现金流量分析为基础。现金流量分析不仅依靠现金流量表,还要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一)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主要包括现金流入量结构分析、现金流出量结构分析和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之比分析。

1.现金流入量结构分析

现金流入量结构反映公司全部现金流入量中,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分别占的比例,以及在这三种活动中,不同渠道流入的现金在该类现金流入量和总现金流入量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地,在公司现金流入量总额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主营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明显高于其他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量结构分析首先可以分别计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带来的现金流入占公司全部现金流入的比重,然后可以计算分析各项活动现金流量中比重较高或增速较快的项目,从中寻找影响公司现金流入的主要因素。

2.现金流出量结构分析

现金流出量结构是指公司的各项现金流出占公司的当期现金流出总额的百分比,以反映公司的现金用途,即将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的数额及其具体项目与现金流出总额相对比,得出各活动、各明细现金流出项目所占的结构百分比,显示出公司现金流出的主要和次要项目,进而判断公司的现金使用效果。不过,要评价现金使用的合理性,仅仅根据结构指标很难判断,因为不同时期,现金支出的需要是不同的,通常只要支付能力正常,各类支出的比重大小并不十分重要。但如果将公司某期的现金支出结构与其上期的现金支出结构进行比较,则可以看出公司的理财策略。

3.现金流入流出比分析

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之比分析,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分别从总体和分项考察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关系。在具体分析时,可以按每项活动,也可以按总量为对象进行分析。通过流入和流出结构的历史比较和同业比较,可以得到更有意义的信息。

现金流入流出比=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常成长的公司来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当是正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负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是正负相间的。

(二)现金流量的流动性分析

1.现金到期债务比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

该指标可以反映公司偿还到期债务能力,在此运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是因为只有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资金运转能力。本期到期的债务,是指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和本期应付票据,通常这两项是不能展期的,必须如数偿还。该比率大,说明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比较充足,可以支付即将到期的债务,反之亦然。

2.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

现金流动负债比用来衡量公司的现金是否能够偿还到期债务。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相比,该指标不受那些不易变现或容易引起沉淀的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影响,因此能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现金流动负债比越高,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反之,该比率越低,则表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越差,其现金流量的质量就越差。

3.现金债务总额比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

现金债务总额比是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额与债务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旨在衡量公司承担债务的能力,是评估公司中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预测公司破产的可靠指标。这一比率越高,公司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破产的可能性越小;这一比率越低,公司财务灵活性越差,破产的可能性越大。但是,该指标也不是越大越好,指标过大表明公司流动资金利用不充分,获利能力不强。

(三)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

该指标反映公司销售质量的高低,与公司的赊销政策有关。如果公司有虚假收入,也会使该指标过低。销售现金比率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公司销售额的比值。该比率反映每元销售收入得到的现金流量净额,其数值越大,表明公司的收入质量越好,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2.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反映某一会计年度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每股所获得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即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每一普通股股份的产出效率和分配水平。公司经营活动现金越充裕,每股现金净流量越大,公司股利支付能力越强。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平均资产总额×100%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全部资产的比率。该指标旨在考评公司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该比值越大,说明资产利用效果越好,利用资产创造的现金流入越多,整个公司获取现金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反之,则经营管理水平越低,经营者有待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四)财务弹性分析

财务弹性分析是指对公司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进行的分析。这种能力来源于现金流量和支付现金需要的比较,现金流量超过需要,有剩余的现金,财务弹性大,适应性就强,反之则财务弹性小,适应性就弱。因此,财务弹性的衡量是用经营现金流量与支付要求进行比较,支付要求可以是投资需求或承诺支付等。

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五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近五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该比率越大,说明公司资金自给率越高,公司发展能力越强。如果现金满足投资比率大于或等于1,表明公司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足以应付各项资本性支、存货增加和现金股利的需要,不需要对外筹资;若该比率小于1,说明公司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不足以供应目前营运规模和支付现金股利的需要,不足的部分需要靠外部筹资补充。如果一个公司的现金满足投递比率长期小于1,则其理财政策没有可持续性。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净流入÷每股现金股利

该指标表明公司用年度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来支付股利的能力,比率越大,表明公司支付股利的现金越充足,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也就越强,该指标还体现支付股利的现金来源及其可靠程度,是对传统的股利支付率的修正和补充。理论上,该指标应大于1,只有这样才能说明公司当期创造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足以支付当期的现金股利;否则,公司就需要通过筹资来派发现金股利,而这只能说明公司支付股利的能力不足。由于股利发放与管理当局的股利政策有关,因此,该指标对财务分析只起参考作用。由于我国很多公司(尤其是ST公司)根本不支付现金股利,导致这一指标的分母为零,所以在预测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时该指标可不作考虑。

(五)收益质量分析

收益质量是指报告收益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收益质量是指会计收益所表达的与公司经济价值有关信息的可靠程度。高质量的收益是指报表收益对公司过去、现在的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是可靠和可信任的。反之,如果报表收益对公司过去、现在的经济成果和未来经济前景的描述具有误导性,那么该收益就被认为是低质量的。收益质量分析涉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这里仅从现金流量表的角度评价收益质量。

1.净收益营运指数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收益

=(净收益—非经营净收益)÷净收益

经营活动净收益=净收益—非经营净收益

=净收益—非经营税前损益×(1—所得税率)

净收益营运指数,是指经营净收益与全部净收益的比值。通过与该指标的历史指标比较和行业平均指标比较,可以考察一个公司的收益质量情况。如果一个公司虽然利润总额在不断上升,但是经营性利润比重呈逐年下降,非经营利润的比重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其实这已经是净收益质量越来越差的征兆了。与净收益营运指数类似的,还有营业利润比重指标,它反映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如果营运指数小于1,经营净收益额小于全部净收益额,说明全部净收益额中包含其他收益额。比值越小,说明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不及其他业务盈利能力。

2.现金营运指数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毛流量

其中:

经营现金毛流量=经营活动税后净收益+折旧与摊销

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税后净收益+折旧与摊销—营业资本增加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非经营所得税

现金营运指数是反映公司现金回收质量、衡量风险的指标,是指反映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公司经营所得现金(经营现金毛流量)的比值。理想的现金营运指数应为1,小于1的现金营运指数反映了公司部分收益没有取得现金,而是停留在实物或债权形态,而实物或债权资产的风险远大于现金。现金营运指数越小,以实物或债权形式存在的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越大,收益质量越差。

七、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财务指标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

(一)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计算这一指标,应注意复杂股权结构问题。有的公司具有复杂的股权结构,除普通股和不可转换的优先股以外,还有可转换优先股、可转换债券、购股权证等。可转换债券的持有者,可以通过转换使自己成为普通股东,从而造成公司普通股总数增加;购股权证持有者,可以按预定价格购买普通股,也会使公司的普通股增加。普通股增加会使每股收益变小,称为“稀释”。计算这种转换和认购对每股收益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按照我国证监会目前的规定,发行普通股以外的其他种类股票(如优先股等)的公司,应按国际惯例计算该指标,并说明计算方法和参照依据。它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指标值越高,投资效益越好。

使用每股收益进行盈利性分析要注意的问题有:(1)每股收益不反映股票所含有的风险;(2)股票是一个份额的概念,不同股票的每一股在经济上不等量,它们所含有的净资产和市价不同即换取每股收益的投入量不相同,在进行每股收益的公司间比较时要注意到这一点。(3)每股收益多,并不意味多分红,还要看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为了克服每股收益指标的局限性,可以延伸分析市盈率、每股股利、股票获利率(市价股利比率)、股利支付率、股利保障倍数和留存盈利比率等。

(1)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市盈率,亦称价格与收益比率,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当期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即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该指标可用来判断公司股票与其他公司股票相比其潜在的价值。

当然,市盈率指标也存在一些缺陷:①所评估的公司是一家高成长公司。高成长公司的重要特征是其未来的每股收益将持续上升,但市盈率方法是依据过去的收益指标进行评估。由此即导致了对高成长公司来说,其“过去的”市盈率总是高于“未来”的市盈率。特别是,当将高成长公司的市盈率与一般性公司的市盈率相比较时,前者一般都高于后者,根据收益率法的判断标准,得到的结论就是一般性公司的投资价值高于高成长公司的投资价值,这实际上是不准确的。②现实的公司经营中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其当前的每股盈余较低并不意味着其未来的每股盈余也一定较低。由此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年份都可能存在每股盈余的随机偏差,从而所得到的收益率指标即是一个错误的市盈率。③当所评估的公司每股盈余为负值时,这是利用市盈率指标进行投资价值评估时技术上的一个限制。

(2)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每股股利反映的是上市公司每一普通股获取股利的大小。每股股利越大,则公司股本获利能力就越强;每股股利越小,则公司股本获利能力就越弱。但值得注意的是,影响上市公司每股股利发放多少的因素,除了上市公司获利能力大小以外,还取决于公司的股利发放政策。如果公司为了今后的扩大再生产,现在多留公积金,以增强公司发展的后劲,则当前的每股股利必然会减少;反之,则当前的每股股利会增加。

股利总额是指扣除优先股股利后的数额。要注意的是,每股股利与每股收益的区别,每股收益是公司每一普通股所能获得的利润,但公司实现净利润往往不会全部用于分派股利。因为公司的净利润必须根据国家规定以及董事会的决议,扣除公积金、优先股股息以及保留盈余后,才能派发股利。

对于为了赚取定期的现金股利的投资者来说,他们期望能获得较多的现金股利。这部分的股票持有者分为两类,即短期投资者和长期投资者。对于短期投资者来说,他们是为了获取近期的现金股利,因而希望现金股利越高越好,而很少也无须多考虑其他因素。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他们考虑得多的应该是每股收益,而每股股利则成为次之的考虑因素,他们关心的是公司以后的发展前景,而非现今自身能分得多少股利。

每股股利通常低于每股收益,这是由于公司所获利润并不会全部用于支付股利,其中一部分作为留存利润用于公司自我积累和发展,其余额才被用来发行股利。但有些年份,每股股利也有可能高于每股收益。在有些年份,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税后利润不足支付股利,或经营亏损无利润可分时,按照我国目前规定,为保持投资者对公司及其股票的信心,公司还可按不超过股票面值的6%,由历年积存的盈余公积金补足,或在弥补亏损以后支付。这时,每股收益为负,但每股股利却依旧存在。

股利支付主要采用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形式,有时两形式同时采用。此外,公司还可以用资本公积派送股利。计算每股股利指标时,一般应包括上述两种资金来源所形成的两种股利形式。

(3)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

由于普通股的获利包括两部分:一是股利收入;二是股票本身市价上升而导致的利得,因此,计算股票获利率时分子应采用这两部分之和。

(4)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这一比率主要用以衡量公司当期每股盈利中,有多大的比率或者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有多大比例以股利形式支付给普通股股东。合理的股利支付率并没有一个固定标准,各公司可根据自己的股利政策以及股东大会决议支付股利。一般来说,处于扩展阶段的公司,股利支付率通常也较低;相反,在公司较为稳定发展阶段,股利支付率通常较高。当公司没有优先股时,股利支付率实际上与利润留成率是一对相应指标,两者之和等于100%。显然,股利支付率越高,利润留成率就越低,自我积累的资本就相应减少,筹资成本相应增加,最终导致公司未来可能发放的股利减少。反之,降低股利支付率,意味着用于自我积累的资金增加,股东可期望在将来获得更多的股息收入。在进行股票投资时,不同的股利支付率满足不同的投资者偏好。

(5)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股利保障倍数是一种安全指标,可以看出净利润减少到什么程度公司仍然能够按照目前的水平支付股利。如果不考虑动用以前年度的留存盈利,保持目前股利支付水平要求股利保障倍数不能低于1。股利保障倍数越大,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

(6)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

上式中,留存盈利是指公司的税后留利,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等;它不是指每年累积下来的盈利,而是指当年利润中留下的部分。全部股利则包括发放的优先股股利和普通股股利。

留存盈利比率用于衡量当期净利润总额中有多大的比例留存在公司用于发展,它体现了公司的经营方针。从长远利益考虑,为积累资金扩大经营规模,留存盈利比率应该大些。如果认为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筹集资金,那么为了不影响投资人的当前收益,留存盈利比率应该小些。

(二)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反映发行在外的每股普通股所代表的净资产成本即账面权益。在投资分析时,只能有限地使用这个指标,因其是用历史成本计量的,既不反映净资产的变现价值,也不反映净资产的产出能力。

每股净资产,在理论上提供了股票的最低价值。如果公司的股票价格低于净资产的成本,成本又接近变现价值,说明公司已无存在价值,清算是股东最好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在新建公司时不允许股票折价发行等。

该项指标显示了发行在外的每一普通股股份所能分配的公司账面净资产的价值。这里所说的账面净资产是指公司账面上的公司总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股东权益总额。如果公司没有优先股,则每股净资产就是股东权益除以普通股股数的商。如果公司有优先股,则应将账面净资产减去优先股股本,其余额才是属于普通股股东所能分配到的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指标反映每一股份于会计期末在公司账面上到底值多少钱,它与股票面值、发行价值、市场价值乃至清算价值等往往有较大差距。这主要是因为股东权益包括按照面值计算的股本,包括溢价发行的溢价净收入在内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

对于投资者来说,每股净资产是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利用该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可以衡量公司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潜力,估计其上市股票或拟上市股票的合理市价,判断股票投资风险的大小。比如在公司性质相同、股票市价相近的条件下,某一公司股票的每股净资产越高,则公司发展潜力与其股票的投资价值越大,投资者所承担的投资风险越小。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市场投机气氛较浓的情况下,每股净资产指标往往不太受重视,投资者,特别是短期投资者更注重股票市价的变动,有的公司的股票市价低于其账面价值,投资者会认为这个公司没有前景,从而失去对该公司股票的兴趣;如果市价高于其账面价值,而且差距较大,投资者会认为公司前景良好,有潜力,因而甘愿承担较大的风险购进该公司股票。

把每股净资产和每股市价联系起来,可以说明市场对公司资产质量的评价。反映每股市价和每股净资产关系的比率,称为市净率,即

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首先,市净率可用于投资分析。每股净资产是股票的账面价值,它是用成本计量的;每股市价是这些资产的现在价值,它是证券市场上交易的结果。投资者认为,市价高于账面价值时公司资产的质量好,有发展潜力;反之则资产质量差,没有发展前景。优质股票的市价都超出每股净资产许多,一般说来,市净率达到3,可以树立较好的公司形象,当然,不同行业公司各有特色,不能一概而论。

其次,市净率与市盈率的比较。从市净率与市盈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分子都是股票市价。市净率的分母是每股净资产值(净资产/股本总量),它表明了投资者现在占有公司每1元的实有净资产所要付出的成本代价;市盈率的分母是每股税后利润(税后利润/股本总量),它代表的是在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在公司经营业绩稳定增长的情况下,投资者需要多长时间可从公司盈利中收回投资。

从市盈率的内容可以看出,投资者根据市盈率预测未来所得,要受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是否能稳定增长和上市公司年末盈利预测能否实现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限制。而市净率则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有所付出就有所回报,即它能够帮助投资者寻求哪个上市公司能以较少的投入,得到较高的产出。对于大的投资机构,市净率比市盈率更能帮助其辨别投资风险。

进一步分析净资产与税后利润,即可比较出市净率与市盈率哪个指标对投资分析更具价值。股东们应当注意到,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不仅是指注册资本,而且是指整个公司的净资产。净资产是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逐年累积形成的,它能真正代表公司的整体实力,而税后利润只是对于一个年度经营业绩的总结。因此,股东在股市操作中仅注意到上市公司在某年度的每股税后利润,而忽视整体实力——净资产,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同时,股本结构可以人为地设计,公司某年的每股税后利润也可以人为地放大或缩小,但上市公司资金的实际投入产出却没有变。上市公司一般是各行业中经营业绩优秀的公司,其净资产在一般情况下能保证稳定增长,从这一层面上看,认识市净率就更具有意义。

(三)净资产收益率(或称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此指标前面已经分析,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