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财务分析概要
财务分析主要是财务报表分析,是以公司的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为基础,采用专门的分析方法,对公司财务活动和结果进行研究和评价,以分析公司的经营得失、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从而评价和改进公司金融活动,为公司未来的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一、财务分析内容
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表等资料为依据,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对公司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为公司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以及其他相关利益者了解公司过去、评价公司现状、预测公司未来,从而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过程。
财务分析可以帮助分析者加深对公司的了解,减少判断的不确定性,所以不同的财务分析者需要通过财务分析作出不同的决策,由此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有着不同的目的。第一,投资者。公司的投资者包括公司的所有者和潜在投资者,他们进行财务分析的最根本目的是注重公司的盈利能力状况,因为盈利能力是投资者资本保值增值的关键。当然,仅仅关心盈利能力是不够的,投资者还应该研究公司的权益结构、支付能力及营运状况。只有投资者认为公司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公司的所有者才会保持或增加投资,潜在的投资者才能把资金投入该公司。同时,对公司所有者而言,财务分析也可以评价公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发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行使股东权利,为公司未来发展指明方向。第二,债权人。既包括现实的债权投资者,又包括潜在的债权投资者。由于公司的偿债能力会直接影响现实和潜在债权投资者的放款决策,因此他们是公司财务分析的重要主体之一。债权投资者在进行公司财务分析时,最关心的是公司是否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以保证其债务本息能够及时、足额地得以偿还。不过,短期债权投资者与长期债权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短期借款需动用公司当期的资产偿付,所以短期债权投资者关心的财务流动性超过公司收益性,更重视对公司短期财务状况和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长期贷款需公司在数个会计年度内偿付,因此长期债权投资者重视公司未来较长时间内偿债能力的分析,要求根据公司现在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预测其未来的经营前景、收益能力和偿付能力。第三,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作为公司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受托者,接受公司所有者的委托,对公司运营中的各项活动以及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为此,公司经营管理者财务分析的重点是:了解公司资产的盈利性和流动性;了解公司资产结构、融资结构;预测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进行财务筹资、投资决策;评价公司各项决策的执行情况等。第四,其他财务分析者。其他财务分析者包括供应商、顾客、政府管理机构以及竞争者等等。公司的供应商通过向公司提供原材料等资源或劳务,成为公司的债权人,因此必须通过财务分析判断公司的支付能力。有些供应商希望与公司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想通过财务分析了解公司的持续购买能力等。很多情况下,公司可能成为某个顾客的重要的商品或劳务供应商,此时,顾客关心的是公司连续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能力,关心的是影响公司长期发展前景的获利能力指标和财务杠杆指标等。政府管理机构可以通过财务分析,为宏观决策等提供可靠信息。竞争者往往希望获取关于公司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及其他信息,借以判断公司间的相对效率;同时还可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公司并购提供信息。
财务分析的目的与财务分析的内容密切相关,分析目的不同,分析内容的侧重点也会有所差别。从投资活动分析看,要侧重于公司各项投资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特别是金融资产涉及的公允价值繁多等,所以投资活动分析要求对投资类账户实施动态的跟踪分析,提供及时与有效的信息。从筹资活动分析看,狭义的财务风险又叫筹资风险,是指公司与筹资活动有关的风险。公司的财务风险与长期偿债能力密切相关,如果公司不能如期偿还到期的长期债务,必然会影响公司的长期投资安排与经营活动。所以,公司筹资活动分析的核心内容是成本与风险分析,具体包括筹资动因、筹资渠道与筹资策略、筹资规模与筹资成本、筹资过程及筹资效果等方面。从经营活动分析看,主要是分析公司资产运营问题。资产运营是指公司为了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而进行的资产配置和经营运作的活动,主要围绕资产结构分析。通过财务分析,明确公司成本费用的形成原因、成本费用与利润的数量关系,明晰公司的资金投向、资产与资本运营效果等。
二、财务分析方法
1.资金时间价值理念
资金时间价值是资金使用者向资金所有者支付的一种报酬或代价,是资金周转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差额价值,来源于公司利润。资金时间价值通常以利息率计量,利息率应以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为基础。财务分析中要考虑资金运用的时间长度不同,利息率也应有所差别。在筹资决策中,资金时间价值就是公司运用资金的成本,资金成本直接关系公司的经济效益,是筹资决策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项目投资决策中,项目投资的长期性决定了必须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如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等;在证券投资管理中,收益现值法是证券估价的主要方法,同样需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2.风险价值理念
风险表现为收益和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越大,要求的收益越高或损失越小;风险价值是超出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收益或额外损失减少额。财务分析中要考虑收益和风险的匹配,因为公司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客观上受到各种难以预料或难以控制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司执行结果的可变性,或使其决策与结果出现背离现象。
3.机会损益理念
机会损益是指因采用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潜在利益或造成的收益损失。在财务分析中,机会损益是指某一资源可以用于多种用途(经济业务),鉴于资源的稀缺性,当公司选择某一用途(方案)而必须放弃其他用途(方案)时,就失去获得其他用途(方案)所可能取得的最佳收益的机会,该可能取得的最佳收益就是所选择方案的机会损益,即所选择方案所付出的潜在代价。机会损益理念有利于公司将财务报告利润与潜在的经济盈亏相结合,有利于公司作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资源。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将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揭示差异产生的并寻找差异原因的分析方法。常见的比较标准有经验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和预算标准等。
经验标准是依据大量且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而成,其优点是客观和相对稳定,有助于分析者观察公司的经营活动是否合乎常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受行业限制,不能广泛适用于所有行业的公司,尤其是不能适用于银行、保险等特殊行业的公司;二是经验标准来源于特定的经营环境,如果公司的经营环境发生变化,经验标准可能失去其原有的意义。
历史标准是以公司过去某一时间的实际业绩为标准,其优点是比较可靠,具有较高的可比性,有助于分析者揭示差异,进行差异分析,从而查明产生差异的原因,为改进公司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同时也便于进行趋势分析,了解和掌握公司经营活动的变化趋势及规律性。因此,历史标准在分析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是否得到改善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比较保守,适用范围较窄。如果公司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使用这种方法往往可能使财务分析者“刻舟求剑”。
行业标准是指行业的平均水平或同行业中某一先进公司业绩水平,其优点是可以说明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相对地位和水平,也可以判断公司的发展趋势,且同行公司由于从事相同或类似的业务活动,可比性比较强。当然,在运用行业标准时需要注意:第一,同行业内的两个公司并不一定是十分可比的。行业内的不同公司提供的具体产品和服务可能面向不同的细分市场;行业内的不同公司可能占据行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行业内的不同公司采用的会计方法也可能存在差异,从而降低了它们相互之间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第二,一些大的公司往往是跨行业经营,很难明确界定其所属的行业,使得比较更加困难。公司的不同经营业务可能有着不同的盈利水平和风险程度,这时用行业统一标准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在分析公司所在行业的时候,如果得不到公司经营项目报告,分析者必须选择与所分析的公司最接近的行业;如果行业数字无法得到,还可以将公司的财务指标与某个竞争对手进行比较。不过,竞争对手的有关财务指标并不一定是好的或坏的,它也不代表平均数或标准值,关键在于对竞争对手的资料进行比较时,必须仔细阅读会计报表及附注,以确定报告是否可比。
预算标准是指实行预算管理的公司所制定的财务预算指标,其优点是:综合性强,有助于推动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一般地,新建公司由于缺乏历史标准、垄断性公司由于缺乏可比较的同行业公司,可能就更为依赖于预算标准。缺点表现为:一是由于财务预算的编制建立在业务和财务预测的基础之上,存在不确定性,甚至还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从而使得财务预算指标未必可靠;二是由于公司财务预算不是公司所需公开披露的信息,因此预算标准通常适用于公司内部的财务分析和评价,而不适用于公司外部的财务报告分析与评价。
按指标数据形式的不同,比较分析法可以分为绝对数指标的比较和相对数指标的比较,在财务分析中最常用的比较分析法是借助于比较财务报表。绝对数比较可以说明变动金额,但没有表明变动程度;相对数比较可以进一步说明变动程度。绝对数和相对数比较可以结合使用,以便更加全面地判断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
总之,财务评价的实质是提供比较的参照物。在分析中,可以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资料的可获得性,选择恰当的分析标准:如果是对公司的竞争地位进行评价,可使用行业标准;如果是对公司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可使用历史标准;如果是考察公司预算的完成情况,可使用预算标准。财务报表分析人员可以将多种评价标准综合使用,从不同角度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
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利用两个指标之间的某种关联关系,通过计算比率来考察、计量和评价财务活动状况的分析方法。比率分析法容易获得计算财务比率所需要的信息,便于公司之间的比较。因为财务比率是被标准化的相对数,便于将公司的财务比率与行业平均数或直接的竞争对手的比率进行比较,而不受公司规模的影响。同时,通过追踪财务比率在一段时间(通常是3到5年)内的变动趋势可以发现公司某一方面财务能力的变化趋势,清晰地显示出转折点。
常见的财务比率包括:相关比率,即财务指标分析;构成比例,即结构分析,主要通过编制共同比报表进行分析;动态比率,即趋势分析,包含环比百分比分析和定基百分比分析等。以环比百分比分析和定基百分比分析为例:环比百分比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据为基数数据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运用这一方法进行报表分析,可以直观地体现出财务报表中各个项目分析期数据与前期数据的变动趋势,其计算公式为:环比百分比=分析期数据÷前期数据×100%。定基百分比报表是将基期会计报表的所有项目均定为100,将以后各期会计报表的相同项目用定基百分比表示的一种会计报表。通过将普通会计报表转换成定基百分比报表,然后再比较相邻若干年度的会计报表,从而判断并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增长趋势。在这里,基期的选择非常关键。如果基期选择不当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一般要选择业务比较正常的年份作为基期。当基期数据的绝对数值很小时,应用趋势分析时应注意金额的微小变化都会使百分比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时,不能仅仅看百分比,还必须结合绝对数据进行分析。
无论哪一种方法,其设计或选择财务比率的原则都是:财务比率的分子和分母必须来自于同一个公司的同一期间的财务报表,但不一定来自同一张报表;财务比率的分子与分母之间必须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如因果关系等。从比率分析法出现至今,财务报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且越来越丰富。选取什么样的项目来计算财务比率,关键在于其经济意义和分析主体的分析目的。只要两个项目相除计算出的相对数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并能够实现分析主体的分析目的,这个相对数就是一个有价值的财务比率。但也应该注意,并不是任意两个项目相除得到的相对数都具有经济意义,如将公司的短期投资与主营业务成本相除,就不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因此就没有这样的财务比率。也就是说,对财务比率,不仅仅要会计算,更重要的是能够解释,即通过计算出的比率反映一定的情况、说明一定的问题。
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体现在:比率评价的是某一固定时点的历史绩效,不能捕捉期间内的变化,也不一定反映公司未来的绩效;比率概括了会计信息,但是不一定反映经济价值,有时甚至很难判断所计算出来的比值是“好”还是“坏”;不能反映诸如公司战略或管理才能等定性信息,因此不能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全貌;不同类型的财务比率给出不同的信号,因为不同的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可能会降低财务比率在公司间的可比性;在比率分析中,可能会遇到带负号的数据,分子或分母带负号所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往往是没有财务或经济意义的。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指根据财务指标与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各个影响因素对指标差异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构成综合指标的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不同,因素分析有多种方法。比较复杂的因素分析法,就是各构成因素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常用的是连环替代技术分析,其具体步骤是:确定财务指标差异,即财务指标实际值与比较标准之间的差异,该差异是因素分析的对象;确定影响财务指标的因素,从财务指标标准值的公式开始,依次用每个影响因素的实际值替代标准值,有几个因素就替换几次,每次替换后得到的财务指标值与替换前的财务指标值之间的差异就是由所替换的因素带来的差异。上述步骤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1)应按分析目的及各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安排替换顺序,因素替换的顺序是:数量指标在先,质量指标在后;基础指标在先,派生指标在后;主导指标在先,从属指标在后;实物量指标在先,货币指标在后。(2)必须是顺序替代,即按已确定的排列顺序逐个替代,不可更换。(3)必须是连环替代,前面已经替代者即被锁住,不可调回,后者替代时,前已替代者必须是实际数。
设某一财务指标N是由a、b、c三个因素组成,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N=a·b·c
如果以“0”表示计划数,以“1”表示实际数,则N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分别为:
N0=a0·b0·c0N1=a1·b1·c1
在上述公式中,因为a1≠a0,b1≠b0,c1≠c0,所以N1≠N0,由此N1、N0的变化就可以认为是由于a、b、c三个因素的变化所致。但是a、b、c的变化对N的变化究竟产生了多大影响呢?这可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测算,即将各影响因素的实际数据按排列顺序逐个代入计划数的计算式中,从而将各因素变化的影响程度分解出来,具体过程是:
首先,列出计划数的计算式:N0=a0·b0·c0
第一次,将a1代入N0,得N2=a1·b0·c0;
第二次,再将b1代入N2,得N3=a1·b1·c0;
第三次,再将c1代入N3,得N1=a1·b1·c1。
然后,确定因素变动所造成的影响。这时可以把“N1-N0”视为因素a的变化对N的影响值;“N3-N2”视为因素b的变化对N的影响值;“N1-N3”视为因素c的变化对N的影响值。a、b、c三个因素影响值之和,则为实际与计划的差异数,即:
(N2-N0)+(N3-N2)+(N1-N3)=N1-N0
【例1】某公司2017年净利润及影响利润指标变动的计划数与实际数如表3-5所示:
表3-5 某公司净利润等指标
用连环替代法计算如下:
净利润=销售量×单价×销售利润率
计划利润=10000×100×20%=200000元
第一次替代销售量后的利润=12000×100×20%=240000元
可见,销售量变化对利润的影响数额为:
240000-200000=40000元(使利润增加)
第二次替代单价后的利润=12000×90×20%=216000元
单价变化对利润的影响数额为:
216000-240000=-24000元(使利润减少)
第三次替代销售利润率后的利润=12000×90×25%=270000元
销售利润率变化对利润的影响数额为:
270000-216000=54000元(使利润增加)
三个因素影响数额之和为:
40000+(-24000)+54000=70000元
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易方法叫差额计算法,是指确定各因素实际数与基期数之间的差额,并在此基础上乘以排列在该因素前面各因素的实际数和排列在该因素后面各因素的基期数,所得出的结果是该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数。应用连环替代法所坚持的原则,在差额计算法同样需要坚持,另外还要注意,并非所有连环替代法都可以按照上述差额计算法的方式进行简化,特别是在各影响因素之间不是连乘的情况下,运用差额计算法必须慎重。
总之,财务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各种分析方法结合才能得到较为科学的结论。也要注意,在分析任何公司时,都想知道该公司所拥有的资产类型、资产的价值以及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财务报表对公司的资产进行了很好的分类,也对公司的价值进行了估计,但在报告这些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方面非常欠缺。另外,在许多情况下,关于价值和风险判断,财务理论和经济思想都能为之提供指导,但对于财务报表,能够得到帮助的很少,即很难说明哪一个财务比率重要以及什么样的值才是高或者低。例如,很多公司是多元化的,拥有互不相关的多种业务,这些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不能被清晰地归于任何一个行业。按照前面的分析,同类分析只有在公司严格地经营同类业务、行业是竞争性的且只有一种经营方式的时候才真正适用。
三、财务分析信息
财务分析信息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分析目的、不同的分析内容,所使用的财务信息可能是不同的。财务分析信息是财务分析的基础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保证财务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财务分析的质量与效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不同角度看,财务分析信息的种类是不同的。这里仅仅按信息来源划分,可以将财务分析信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内部信息是指公司未对外公开披露的有关生产经营活动及其相关衍生活动等具体信息。这些信息部分是公开的,部分是非公开的,其中非公开数据包括公司成本构成、公司预算等,这些数据只有公司内部管理者才能在分析中使用,公司外部人员难以获得。
会计信息是公司内部信息的重要方面,是指公司会计系统编制并提供,分为外部报送信息和内部报送信息。其中,外部报送信息以财务报告为主,财务报告是公司向相关利益者定期报送的,反映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除了定期对公司外部公开报送的会计信息外,会计系统还编制一些仅用于内部管理使用的会计信息,如公司成本计算数据和流程、期间费用的构成、公司预算、公司投融资决策信息以及公司内部业绩评价方法和结果等。这些内部报送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来解释公司外部信息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如财务报告(公司外部报送信息)反映出的存货占用资金成本过大、存货周转速度过慢的现象。通过公司内部信息分析,究其原因,可能是库存商品销售不畅;可能是存货加工的生产技术出现问题;可能是公司质量管理水平低下导致存货周转不畅;可能是存货储存管理不善导致大量的废品损失;也可能是公司盲目采购、审批环节不规范等。
外部信息是指公司以外产生但与公司运行环境相关的各种信息。其主要职能是,在公司经营决策时作为分析公司外部条件的依据,尤其在确定公司中长期战略目标和计划时起重要作用。公司外部信息包括: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社会习惯、风俗、时尚的变化,市场需求、消费结构、消费层次的变化,竞争公司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信息,突发事件等。这些信息对公司决策至关重要。目前,公司主要运用互联网进行网上调查,找客户并收集竞争者信息,市场行情,消费者偏好和政治、法律、文化、地理信息等。
公司外部信息主要有政策法规、经济统计数据、市场信息、客户信息、同行信息、供应商信息及科技信息等,这些信息分别作用于公司系统中一个或多个子系统。具体说:(1)政策法规是国家有关机构为控制和调节组织或个人的活动而颁布的规范和准则。政策法规既有制约的一面,也有激励的一面。一些公司获得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抓住了政策法规的有利面;而有的公司处于难以维持的局面,往往是由于未把握好机会或与政策法规背道而驰所致。因此,及时地、完整地收集、理解与应用政策法规,有利于公司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经济统计数据从总体上反映了整个国家、各地区及各行业的经济活动的状况。除现状外,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还可以获得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统计数据的收集、积累与分析可为公司新产品开发及投资方向等决策活动提供具有重要价值的依据。市场信息是反映商品供求状况及发展趋势的数据和资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信息对公司的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等计划的安排起着主导作用。(3)客户信息是记载客户概况、公司成交状况及评价的数据。公司对市场份额的竞争主要通过客户数和成交量来获得。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完整的客户信息,就难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如果客户信息外流,会使公司受损,通过客户信息,还可以为公司销售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以减少风险。(4)同行信息是关于同行概况、特点及发展动态的数据。同行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公司为了提高竞争力,必须从同行信息中了解对手;为了寻求合作伙伴并获得成功的合作,也必须掌握同行信息。(5)供应商信息是有关为公司提供原材料或商品等物资的供应公司状况的数据。供应商信息有助于对供应商的选择、采购的安排与落实。正确地利用供应商信息可减少风险与降低成本。(6)科技信息对生产经营型公司来说,主要是新产品研制及发展动向等方面的数据与资料。在市场消费求新观念的影响下,新产品开发日益受到公司的重视。如果说市场信息与客户信息可为新产品开发指出方向,科技信息则可为新产品开发提供捷径。
只有将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相结合进行分析,才能对所分析公司有比较全面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公司采取正确的经营方针、制订长期发展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