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我们还在感叹赚了个钵满盆盈的美国“好莱坞”电影战车承载着西方价值观在许多文化中如履平川之时,当西方国家在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的欢呼声还没有完全平息之时,一部仅14分钟的电影预告片《穆斯林的无知》却迅速在30多个国家点燃了空前的反美怒火,美国为此付出了1位大使、3位外交人员的生命的代价。
这一切使我们在意识到文化传播潜移默化的巨大能量的同时,也更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传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每一种文化体系都有着错综复杂的结构、形态万千的表现,来自异域文化的访客会感到神秘莫测、不可思议,甚至不能接受。这导致跨文化理解的困难和误解以及“挫败感”的产生,进而导致跨文化传播中的人际冲突,甚至引发国家间的敌意与战争。
当今的受众已很难出现“中弹即倒”的情况,不一样的解读、不一样的参与、不一样的自我防御机制同时并存;与此同时,所有这些也可以被我们视作不同文化群体间独特的碰撞、协商的方式。
中国拥有灿烂的文化,这些文化是否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也同样心仪呢?近年来,关于中美之间文化差异的论述有很多,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对于美国已经足够了解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对于美国的了解远远多于美国对中国的了解,因此对于美国没必要再作什么深入的研究。这里先不探讨中美之间究竟谁更了解谁的问题,因为事实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展示、说明自己,如何破除海外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就是我们对外传播的迫切工作。
我们对美国的了解真的已经足够多或足够深入了吗?对于大洋彼岸异域文化群体的内心世界,我们了解多少?他们喜欢中国文化的哪些方面,不喜欢哪些方面?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不同族裔的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有哪些不同呢?在美国人心目中,中国形象究竟是怎样的?
这些问题之前也有一些论著涉及,但这些论著中有相当部分是基于作者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也有一些研究对一定时间段的个别媒体的内容或几部文学作品进行了分析,也得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结论,但对于美国普通民众心目中的中国形象的描述不够。还有一些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知了一些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但这类研究也表现出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问卷抽样的人群代表性不够,二是问卷涉及的问题往往只是构成中国国家形象的一个方面。已有的文献中还没有找到通过大样本量的问卷调查方法全面客观地呈现美国民众心目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
因此,我们还需要对美国普通民众如何看待中国文化和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客观的评估,并分析这些看法形成的原因,探究影响美国民众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因素有哪些,进而对今后的对美传播工作提出建议,使美国民众更加了解中国,增进两国民众间的交流和感情。因为互相了解是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也是破除误解的前提。
本书是2008年和2014年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我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08&ZD057)、“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对外传播深度研究”(14ZDA53)以及多项文化部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书依托上述课题从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视角,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和深度访谈的内容,力图用数据说话,全面展示美国民众对中国各个方面的认知与态度。
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三次问卷调查的问卷设计、具体实施和样本特征的描述。第二章详细分析了美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了解程度、兴趣点和接触情况,进而分析美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符号的认知、态度和接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第三章探讨了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形象,包括美国人对中国名人和中国普通民众的认知和态度,以及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人形象与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之间的关联。本章还结合访谈内容对“姚明现象”进行了深入的个案分析。第四章论述了当今美国民众心目中对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否认同以及在他们看来中国人自己是否认同这些价值观,有一些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中美两国人民都认同的。本章还论述了美国人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美国人对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第五章重点分析了美国人对中国媒体的使用情况和他们对中国媒体报道的评价,进而分析他们对中国媒体的使用和评价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中国媒体的使用对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建构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第六章主要考察了美国民众通过非媒介渠道了解中国的情况,包括美国民众对中国大型交流活动、文化演出和展览的参与情况和评价,以及对中国商品的了解和评价,进而分析美国民众参与中国文化交流活动的群体特征。第七章重点探讨了美国民众心目中整体的中国形象,包括对中国的整体评价以及对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外交关系和文化的评价。
本书的研究成果得益于课题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笔者水平有限,书中的粗浅、疏漏、偏颇之处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