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学校的发展
与教育发展一样,学校的发展经历了非形式化—形式化—制度化的发展历程。下面从中国和西方两个维度简述学校的发展情况。
一、中国学校的发展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按其性质可分为官学、私学和书院三大类。它们互相补充,构成多元化的学校教育网络,共同承担了人才培养的任务。早在周代就有了比较定型的学校,具有官学性质。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汉唐宋时期,官学与私学并存发展,相得益彰,而作为私学的高级形态的书院开始蓬勃发展。元明清时期,官学和书院渐趋衰落,启蒙教育任务由私学承担。
西周时期的学校由官府开办,“学在官府”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学校教师由贵族官僚担任,学校招收的学生是贵族子弟,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庶民子弟则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办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奴隶主贵族的年轻一代,使其成为有文化教养、有道德威仪、有政治军事技能的统治者。
西周官学分国学和乡学两类,在中央办有国学,在地方办有乡学。西周将官学划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类型,影响深远,中国古代一直沿袭这种办学格局。国学在办学规格上分小学与大学两级,乡学因规模较小,只设一级。修业年限小学为7年,大学为9年。主干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大学教育以礼乐为重点,小学教育则以书、数为重点。这是一种文武结合、知能兼备的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生产关系逐步解体,“学在官府”一变而为“学在四夷”。中国历代由私人开设的各类学校统称“私学”。春秋时,孔子首开私人讲学。孔子倡导“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招收了不少出身低贱的学生,这一创举,有利于学术文化的下移和平民教育的普及。
战国时私学大盛,一些诸侯国适应新的时代需求,以公室养士为官办教育。其中,以战国时齐国设于稷下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最为著名。教师择优聘请,教学内容不受官方限制,学者以其专长讲学。在学生管理方面,出现了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中心园地,促进了诸子学派的形成。稷下学宫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历年真题
汉唐宋时期,官学和私学并存,且都较发达。
汉代官学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类。中央官学包括具有国立大学性质的太学、专门学习书画辞赋的具有艺术专科性质的鸿都门学,以及专为外戚所设的四姓小侯学。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设置。汉平帝时规定:“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村)曰序。”[50]这里的“学”与“校”相当于中学程度,“庠”与“序”相当于小学程度。地方官学的教学内容除儒学外,还包括识字教育。
汉代私学按学生程度和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启蒙阶段,当时称为“蒙学”或“书馆”,所收儿童以识字、写字为主。二是专经的预备阶段,使用教材为《孝经》和《论语》。三是专经的研修阶段,学生从经师专研某一种儒家经典,其程度已相当于太学。汉代不少名师巨儒从事于私人讲学,吸引了大批学生,如马融、郑玄等经学大师,门下学生多达数千,私学之兴盛可见一斑。
唐代的国子监,既是学校教育的行政管理机构,也是级别最高的国立大学。唐代的地方官学也有长足的发展,府、州、县都有学校。唐代的官学制度已相当完备,堪称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制度的代表。
宋代中央官学所设学校的门类与唐代相近,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思想家、政治家王安石的教育改革以及中央官学对人文美育的重视。王安石变法,创立三舍法,以严格升级考试制度。初入太学为外舍生,定额2000人,通过平时学习和严格考试,成绩优良、操行合格者升入内舍。内舍生定额200人,学制2年,学习成绩和本人操行合格者升入上舍。上舍生定额100人,学习2年后参加毕业考,按其学业和操行分为上等、中等、下等和不及格4种。上等生的资格等同于进士,中等生可免尚书省试,下等生可免乡试,不及格者除名。三舍法尝试把考核和科举结合,提升了学校的地位,宽进严出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唐宋私学也很发达,许多乡里之学多为民间自发形成,国家也“许百姓任立私学”[51]。唐代经学家孔颖达、颜师古,文学家韩愈等均私人授徒讲学,这类学者型官员热衷于为人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教学层次和质量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宋初胡安定在私学教学实践中创立苏湖教法,其教学方法以经义与时务相结合为特点,在当时影响很大。
书院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是封建教育制度下与官学并存的高级形态的私学。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原为官方藏书、校书之所,而不是学校。五代战乱时官学衰废,书院在此消彼长中发展为学者私人讲学的学校。宋初天下初定,学术研究之风日盛,理学逐渐兴起。理学内部展开“重心”与“重道”的学术争鸣,书院作为专事讲学、研究学问、不以科举为目的的教学与研究园地,迎合了学者自由讲学、士子学习修身的需要,加之政府倡导文治,鼓励兴办书院,宋代书院在此背景下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北宋初是书院发展的全盛期,当时最著名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嵩阳书院(河南登封)、石鼓书院(湖南衡阳)、茅山书院(江苏句容)。
元明清三代的官学和书院逐渐衰落。民间的启蒙教育主要依靠私学。明清私学分三类:一是私塾,由教师在家设馆授徒;二是义学,由官员、富商出资,聘教师为乡村贫寒子弟授课;三是专馆,富裕人家聘教师上门教授本家子女。
私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民间的主要办学形式,其贡献和特色约略有三:第一,私学是官方办学力量的补充,在普及平民教育、开发民智方面有其历史功绩。古代社会的启蒙教育实际上是由私学承担的,因此,私学又称“蒙学”。私学遍布村落市井,教师依托私塾教授学童,靠学童所交学费维持生活,收入虽然微薄,但大多教学勤勉。儿童则通过识字、读书、习礼而接受基础教育,包括洒扫、应对、事长等道德教育。第二,办学层次较高的私学,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官学经师多为章句之士,唯守旧说,排斥他义,教学气氛较沉闷。私学授课则较自由,既可不囿于成说,又可开展学术争鸣。而且私学教学不限于儒家经学,有的传授道学,有的传授佛学,有的传授医学、算学、文艺等,教学内容较为灵活。第三,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受业。如西汉私学兴盛,不少学生远道寻师,以接受符合个性需求的教育。
我国近代学校的诞生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为标志。这是我国政府自行创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从创立到并入京师大学堂前后历时40年,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它是改变旧的封建传统教育的首次尝试,在实践上把2000多年的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一个缺口,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尖兵’,迈开了向西方学习科学知识的第一步。”[52]此后,洋务派创立了大批新式学堂,如:1863年李鸿章设立的上海广方言馆、1864年设立的广州同文馆,1866年左宗棠设立的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等。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旋即冠“国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
历年真题
我国现代学校,依据学历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学前、小学、中学、大学;依据学校运行管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校分为义务教育学校和非义务教育学校;依据培养人才规格的不同,可以将学校分为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学校分为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和转制学校。
这些学校的教育目的有各种各样的重合与交叉。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以普通文化教育为主。进入中等教育阶段后,职业教育开始为教育者所考虑。到高等教育阶段,义务教育的任务已经完成,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和转制学校各显神通。师范大学、综合大学和理工大学中,学术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发现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的一些规律,培养对科学的热情和研究能力;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实践能力;自由教育注重激发受教育者的精神力量,引导受教育者创造精神产品,使人们具有享受生活、积极工作的能力。
重点提示
中国学校的发展可以根据官学、私学、书院三大类去梳理与记忆,特别要注意有代表性的、在历史上产生较大影响的学校,如稷下学宫、鸿都门学、六大书院、京师同文馆等。
二、西方学校的发展
自公元前8世纪的古希腊到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期间,是西方学校发展、成熟和完备的时期。根据纵向发展顺序,西方学校主要有:斯巴达的军事化学校、雅典的人性化学校、基督教学校、城市学校、中世纪大学、人文主义学校、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等。
作为西方教育的发源地,在公元前8世纪,希腊进入奴隶制社会,出现城邦制国家,文化随之发展起来,形成了斯巴达和雅典两种不同的风格。
斯巴达人高度重视教育,建立了以培养勇猛善战的军人和武士为目的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不重视人的智慧的培养,而是经过长期、严格有序的军事训练,使年轻一代成为忠于祖国、勇敢善战、对奴隶残暴的军人。斯巴达的教育由国家控制,家庭几乎不承担教育的任务。斯巴达人在0~7岁时,接受家庭教育;7岁时,家庭的抚养及教育任务便结束了,孩子被送到国家教育机关接受教育;男孩子在7~18岁时受教育的场所是军营。此时的学校组织并不完全。
雅典实施和谐教育,致力于把年轻人培养成不仅是军人,而且是多才多艺、能言善辩、善于工商业事务的政治家和商人。雅典的儿童7岁以前在家中受教育。当儿童到了7岁时,便被送入学校学习,一直到16岁为止。这一阶段,儿童要上的学校有文法学校、音乐学校、体操学校。文法学校主要传授给儿童简单的读、写、算的知识以及文学知识;音乐学校又叫弦琴学校,传授儿童歌唱的技能;体操学校又叫角力学校,实际上只是一大块空旷的场地而已,以体育操练为主要内容,项目有: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等五项竞技。这三种学校中都有道德教育的内容。16岁时,大部分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少数贵族子弟可进入国家办的体育馆学习,接受高一级的体育训练,兼学一些文化知识,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18岁时,就成为青丁,可自愿地接受专门的军事训练;20岁时,经过一定的仪式,遂成为一名正式的公民。雅典的教育机构以私立为主,学生上学是要缴费的,且有“教仆”护送。教仆是由有文化的奴隶来担任的,负责孩子上学的有关事宜,帮助提拿学习用具,辅导孩子的学习,还要负责孩子的道德培养。雅典社会中,教师的地位极其低下,收入微薄,不受社会的尊重。
历年真题
欧洲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进入封建时代。这个时期,僧侣垄断了知识教育权,教育本身带有强烈的宗教性;教会是封建意识的权威代表。神学家们宣布“科学是宗教的奴仆”“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教会学校几乎就是这个时期唯一的教育机构,僧侣是主要的教育者。
教会学校一般有三类:初等教区学校、唱歌学校和经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学内容以“七艺”为主,但贯穿着神学精神,教育目的是培养对上帝虔诚、忠于教权的教士。
一般的世俗封建主对文化学习和道德品质的陶冶不甚重视,仅注重武艺与社交活动的训练。世俗封建主的这种教育在教育史上通称为“骑士教育”。骑士们则在宫廷和贵族家里接受军事战术和上流社会礼仪的“骑士七技”(包括骑马、击剑、打猎、游泳、唱歌、吟诗、弈棋)的训练和礼法教育,以成为能够维护封建主利益,满足其各种需要的强悍军人。
12—13世纪,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的兴旺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市民阶层逐渐扩大,为适应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便创办了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基尔特学校(也译为“手工业者或商业行会学校”)。手工业者和商人基尔特组织(即行会)担负校舍建筑和学校经费,教师的工资则来源于学生缴纳的学费。校长和教师由基尔特组织委任。在学习内容方面,注重实际应用知识的学习,除读、写、算外,有些学校也教文法、修辞和几何学。城市学校主要有三种类型:拉丁文法学校,使用各国本民族语言、教授自由民在商业生活中所需要的读和写的读写学校,以及有别于女子修道院的女子学校。后来,手工业者和商人基尔特学校逐渐发展成城市初等学校,并由市政机关办理,校长和教师改由城市自治机关选派。
中世纪后期,西欧教育领域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这就是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中世纪大学首先出现在工商业和城市发展较快的意大利的一些城市。1137年,意大利南部创立了萨莱诺大学,办起了医学院。1158年,又在意大利的北部创立了波隆那大学,这所大学以研究法学为主。除了12世纪上半叶意大利创立的萨莱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外,在英国、法国等地也先后建立起了大学。如英国于1167年成立牛津大学,1209年从牛津大学分出的部分师生又设立了剑桥大学。法国以巴黎大学开办最早,它前身是建于1257年的索邦神学院。到13世纪末,欧洲的大学已增加到20多所。中世纪大学的组织,一般分为四个学院,即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其中,神学院地位最高,文学院为预科性质,讲授“七艺”,修业年限一般为5~7年。受教会控制的中世纪大学,尽管宗教气氛浓厚,烦琐哲学盛行,阻碍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但它对当时欧洲文化的普及,毕竟起到了推进作用。
人文主义学校是伴随着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而建立的。其主要贡献在于中等教育,如意大利的宫廷学校和贵族学校、德国的王子学校、英国的公学等。随着宗教改革的发展和其后的国家学校教育体系的建立,人文主义学校逐渐地归中央政府控制,但是各国的人文主义学校始终是各自国家的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成为后世普通中学的源头。
16世纪中期,德国教育家梅兰克吞和斯图谟分别创立了拉丁中学和文法中学,以讲授古典课程为主,承担着普通教育的任务。18世纪,文科中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但是文科中学中的浓厚的古典色彩以及它的贵族化性质,已经不再能够适应和满足当时社会工商业的发展对于教育的需要和要求。这样,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就出现了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讲授实科知识的中等学校,即实科中学。1708年,德国人席姆勒在哈勒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实科中学,此后,德国的许多城镇也随之成立许多类似的学校。1747年,德国人赫克在柏林创立了一所“经济学、数学实科学校”。开创了行会之外由学校进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先河。从此,职业技术学校在现代学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重点提示
西方学校的发展可以根据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去整理与记忆。特别要注意宗教学校与世俗学校、文科中学与实科中学的区分。这一节内容,可能会以选择题和辨析题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