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文明与现代化的关系

前面说过,现代化是一种文明进步。但迄今为止,关于文明和现代化都没有统一定义。许多学者相信:人类诞生于250万年前(Leakey,1994),文明诞生于5500年前(Ralph,1991),现代化诞生于18世纪(查普夫,2000)。从操作角度看,文明是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Ralph,1991),是公元前3500年以来人类发展成就的总和。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现象,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所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何传启,1999)。本文重点讨论现代化理论和人类文明进程的关系。

一、世界现代化的阶段

世界现代化史是人类文明史的组成部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划分,应该与人类文明的阶段划分相协调。目前,关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和阶段划分没有统一认识(图3-1)(Black,1966;Bell,1973;Crook, et al,1992;Inglehart,1997;Beck,1986;Beck, et al,1994;何传启,1998a,1998b,1999,2003)。

图3-1 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和阶段

注:依据世界现代化的前沿轨迹划分,时间节点是相对的。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不同步的。

首先,关于世界现代化的起点没有统一认识。目前大致有三种主要观点.①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是世界现代化的起点;②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世界现代化的起点;③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世界现代化的起点。

在英文里,“现代化”一词诞生于18世纪(1748~1770年),现代化研究则是20世纪开始的。《中国现代化报告》把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化的起点(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2001),世界现代化过程分析则从18世纪初(1700年)开始(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等,2005)。

其次,关于世界现代化的阶段划分没有统一认识。目前大致有七种观点(表3-1)。根据后三种观点(第5、第6和第7种观点),世界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虽然两个阶段的名称和内容各有差异),两个阶段的分界点大约是1970年前后(知识和信息革命)(图3-2)。

表3-1 世界现代化的阶段划分

资料来源:(1)罗荣渠,1993;(2)Black,1966;(3)Rostow,1960;(4)Black,1976;(5)Bell,1973;Crook, et al,1992;Inglehart,1997;(6)Beck,1986;Beck, et al,1994;(7)何传启,1999,2003。

世界现代化400年进程(18~21世纪)可以分为两大阶段,每个大阶段可以分为若干小阶段。《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提出经济现代化六次浪潮(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等,2005),《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提出社会现代化六次浪潮(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等,2006)(表3-2)。世界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准备阶段、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包括三次浪潮,第二次现代化包括三次浪潮(图3-2)。

表3-2 世界现代化的六次浪潮

注:依据世界现代化的前沿轨迹。第五和第六次浪潮是一种预测。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不同步的。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等,2006。

图3-2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六次浪潮

注:依据世界现代化的前沿轨迹。第五和第六次浪潮是一种预测。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不同步的。

其三,现代化既是一种世界潮流,也是一种社会选择。选择现代化的国家,就会推进现代化,但不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不同步的。没有选用现代化的国家和社会,就会努力保持现有(原有)生活方式;虽然社会变化也会发生,但与人类文明前沿的物质生活差距会逐步扩大。

二、现代化理论的演化

一般而言,现代化诞生于18世纪,现代化研究诞生于20世纪,经典现代化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但其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或更早。英国学者哈里森(Harrison,1988)认为,19世纪的古典进化理论是现代化理论的源头,20世纪上半叶德国学者韦伯的理性化理论、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奠定了现代化研究的主要基础(图3-3)。在20世纪后50年里,世界现代化研究出现了三次浪潮(何传启,2003),产生了众多理论(图1-1)。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大约有10个,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性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图3-4)。它们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解释有所不同。

图3-3 现代化理论的形成

注:蓝色背景框中的内容是本文作者添加的。

资料来源:Harrison,1988。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化理论在不断受到批评的同时,衍生出许多新理论。其中,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关于现代化过程的国际互动的阐述,弥补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不足;后现代研究和新现代化研究及其研究成果,则可以看成是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

三、现代化理论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1.经典现代化理论与人类文明进程

在20世纪50~60年代,一批学者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并出版了一批学术著作,如《社会系统》(Parson,1951)、《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Lerner,1958)、《发展中地区的政治》(Almond, Coleman,1960)、《经济成长的阶段》(Rostow,1960)、《成就社会》(McClelland,1961)、《现代化的政治》(Apter,1965)、《现代化:抗拒与变迁》(Eisen-stadt,1966)、《现代化和社会结构》(Levy,1966)、《现代化的动力》(Black,1966)和《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Huntington,1968)等,以及70年代初的《现代社会系统》(Par-sons,1971)和《人的现代化:六个发展中国家人的变化》(Inkeles, Smith,1974)等,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Harrison,1988),而是不同领域的学者关于世界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的统称。学者们称之为经典现代化理论。

图3-4 现代化理论的演化

概括地说,经典现代化理论包括五个方面内容(表3-3):经典现代化的理论含义、经典现代化过程的规律和特点、经典现代化的结果(现代性)、经典现代化的动力和模式等。

表3-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等,2004。

迄今为止,关于现代化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现代化有基本词义、理论含义和政策含义三种解释。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锋国家,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

美国学者布莱克教授认为(Black,1966),人类事务(human affairs)经历了三次革命性转变:第一次是从动物(prehuman)向人类社会的转变,第二次是从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第三次是从传统文明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第三次转变就是现代化(图3-5)。

图3-5 人类事务的三次革命性转变

资料来源:Black,1966。

根据经典现代化理论,人类文明的发展包括三大阶段:原始社会、传统农业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现代化就是一个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

2.后现代化理论与人类文明进程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国家已经完成经典现代化,开始迈入经典现代化以后的发展阶段,有人称其为“后现代”(Lyotard,1979)。学者们注意到三个现象。

①工业经济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顶点,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发展已经从工业化转入非工业化轨道,工业经济比例持续下降,服务经济比例持续上升。

②工业社会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发达工业国家社会发展开始从城市化转入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轨道,城市人口向郊区和乡镇迁移。

③工业文明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发达工业国家没有止步不前,它们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超越工业文明阶段。

显然,经典现代化理论不能解释这些新发展,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冠名的各种学术思潮在欧美国家广泛传播,后现代化理论是这些思潮的一个集合。后现代化理论包括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等内容。

1973年美国学者贝尔教授推出《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Bell,1973)。在贝尔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有着某些不同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第一阶段。后工业社会并不会取代工业社会,而是消除工业社会的一些原有特征,增加一些新的特点。

如果说,经典现代化理论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工业化世界,那么,后现代化理论探索了工业化以后的发展。后现代化理论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Beck,1986)。后现代化的结果是后现代性,后现代化以后是“后后现代”(Inglehart,1997)。

根据后现代化理论,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包括三大阶段:传统社会(前工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Beck,1986)。如果考虑到传统社会(前工业社会)实际包括原始社会和传统农业社会两个阶段,那么,人类文明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3.新的现代化理论与人类文明进程

在20世纪80~90年代,现代化研究孕育了许多新思想,如胡伯教授的生态现代化理论(Huber,1985)、贝克教授的反思现代化理论(Beck,1986;Beck, et al,1994)(有人译成自反性现代化、再现代化等)、查普夫教授的继续现代化(Zapf,1991)、图亚江教授的新现代化(Tiryakian,1991)、艾森斯塔特教授的多元现代性(Eisenstadt,1998)和何传启研究员的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何传启,1998a,1998b,1999,2003)等。

根据生态现代化理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变就是生态现代化,生态社会的特征是生态现代性。根据反思现代化理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简单现代化(正统的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是反思现代化;工业社会的现代性是普通现代性,风险社会的现代性是反思现代性,普通现代性是第一现代性,反思现代性是第二现代性。查普夫教授认为现代工业社会可以继续现代化。图亚江教授认为工业社会的现代化是一种新现代化。多元现代性理论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文明,现代工业社会具有文化多样性。

1998年,中国学者何传启研究员发表了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的两篇论文(何传启,1998a,1998b),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1999年以来出版《第二次现代化丛书》10本,2001年以来出版《中国现代化报告》系列19本,系统阐述和检验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在继承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其他新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成分的同时,建立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既是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也是一种文明发展理论(图3-6)。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一种文明发展理论,简称为文明周期加速论。它有三个基本观点:

①人类文明进程的周期表。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先后发生工具制造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知识革命等四次意义深远的革命,文明进程依次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等四个时代(表3-4),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四个阶段,人类文明进程包括四个时代和16个阶段(表3-5);文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知识时代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将来还会有新发展等。

图3-6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结构

注:综合现代化是两次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与第二次现代化阶段基本平行的一个阶段。

参考资料:何传启,2003。

表3-4 人类文明进程的四个时代

注:依据人类文明先行者的发展经历划分时间段,不同国家文明发展是不同步的。

资料来源:何传启,1999。

表3-5 人类文明进程的周期表(文明和现代化的周期性和加速性)

注:∗依据人类文明先行者的发展经历划分时间段,不同民族和国家文明发展是不同步的。

资料来源:何传启,1999。

②人类文明进程的坐标系(图3-7)。人类文明进程是不同步的,不同国家在文明进程中有不同表现。如果以文明的四个时代为横轴,以社会发展水平为纵轴,可以建立文明进程的坐标系,不同国家可以在文明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图3-7 文明进程的坐标系(广义现代化的两个阶段)

注:文明时间是依据人类文明的前沿轨迹标记的时间,时间节点是相对的。不同国家文明进程是不同步的。

资料来源:何传启,2003。

③人类文明进程的路线图(图3-8)。人类文明进程不是直线的,社会生产力在提高,但发展方向和生产力结构变化发生了几次转折,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或“之”字形发展。

图3-8 人类文明进程的路线图(广义现代化的路线图)

注:坐标轴和横轴刻度,见图1-6的注释。

资料来源:何传启,2003。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一种现代化理论,简称为广义现代化理论(或两次现代化理论)。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表3-6):广义现代化的理论含义、广义现代化过程的规律和特点,广义现代化的结果(两种现代性)、广义现代化的动力和模式等。

表3-6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资料来源: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等,2004,2010。

一般而言,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所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是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复合过程,它包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以及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简而言之,现代化是文明发展、文明转型和国际竞争的交集,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扩散和淘汰的四重奏,它发生在人类文明的前沿国家和后进国家。

世界现代化遵循10个基本原理:进程不同步原理、分布不均衡原理、结构稳定性原理、地位可变迁原理、行为可预期原理、路径可选择原理、需求递进原理、效用递减原理、状态不重复原理和中轴转变原理。具体而言,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不同步的,现代化水平和要素的空间分布是不均衡的,世界现代化水平分布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国家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相对地位和相对差距是可以变化的,而且变化是有规律的。就相对水平而言,在20年内,世界大约90%的发达国家仍将是发达国家,大约90%的欠发达国家仍将是欠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和初等发达国家地位升级的概率约为10%,降级的概率约为20%~30%。

世界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世界现代化过程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的转变过程,它包括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的转变等。第二次现代化指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变过程,它包括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化向知识文化、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等。第二次现代化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将来还有新的现代化。

在第一次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工业化带来环境退化。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生活质量是第一位的,经济与环境双赢;物质生活质量可能趋同,但精神和文化生活将高度多样化。发展中国家可以采取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简称为综合现代化。目前,世界现代化具有多样性。

第一次现代化的结果是第一现代性、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形成,第二次现代化的结果是第二现代性、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形成;两次现代化都有副作用;同时部分传统价值持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如文化遗产等;人类文明的共性长期存在并发挥作用(表3-7)。

表3-7 传统性、现代性和人类文明的共性

注:文明的共性指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始终存在的文明要素,它们的内涵或特点可能会发生变化。

参考资料:何传启,2003,North,1981,Brown,1991。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描述的第一次现代化就是经典现代化,描述的第二次现代化是正在进行尚没有完成的新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如果说,后现代化反映了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过渡,那么,后现代化理论是从经典现代化理论向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理论过渡”;生态现代化理论和再现代化理论,可以看成是关于第二次现代化的不同理论解释。

我们对世界131个国家1960~2000年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评价(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等,2003),发现1960年约有14个国家完成经典现代化,2000年约有61个国家完成或基本实现经典现代化,有24个国家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同时有60多个国家没有完成经典现代化,有10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一些少数民族生活在原始社会。这表明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有事实依据的。

四、主要观点

1.现代化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

一般而言,现代化有六层理论含义。

首先,现代化是一种文明进步,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深刻变化,包括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等;它发生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管理和个人行为等各个领域,发生在人类文明的前沿国家和后进国家。

其次,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在18~21世纪的400年里,它可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包括三次浪潮: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第二次现代化预计将包括三次浪潮:信息化、仿生化和体验化。

其三,现代化是一种文明转型。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包括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的转变等;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包括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化向知识文化、物质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变等。

其四,现代化是一种国际竞争,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其五,现代化具有两种视角。国内视角:现代化的国内变迁和进步,包括国内的文明发展和文明转型。国际视角:现代化的国际比较和地位变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才是真正的现代化。

其六,现代化具有两种性质。对于人类文明而言,现代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对于不同人来说,现代化是一种理性选择。如果你不选择或拒绝现代化,那么,你的物质生活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就会扩大。

2.现代化理论描述了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文明进程

首先,经典现代化理论描述了人类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

其次,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现代化理论等刻画了工业时代以后的文明发展,其中,后现代化理论描述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反思现代化理论描述了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生态现代化理论阐述了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变。

其三,多元现代性理论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多样性。

其四,第二次现代化理论阐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四个时代、16个阶段和两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长江模型”可以用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来分析,“长江模型”也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一个现实案例(何传启,2003)。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人类文明理论和现代化理论的一种统一。

现代化与文明的关系以及现代化理论分析,为中国现代化报告提供了理论和历史基础。

何传启(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查普夫.2000.现代化与社会转型(第二版).陈黎,陆成宏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何传启.1998a.知识经济与中国现代化.光明日报,1998-4-7.

3.何传启.1998b.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科技导报,6:3—4.

4.何传启.1999.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何传启.2003.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北京:商务印书馆.

6.罗荣渠.1993.现代化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中国现代化报告课题组.2001.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现代化与评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8.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4.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地区现代化之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9.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5.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0.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6.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社会现代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10.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世界现代化概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3.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现代化理论与展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3.Almond G, Coleman J.1960.The Politics of Developing Areas.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4.Apter D E.1965.The Politics of Moderniza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5.Beck U, Giddens A, Lash S.1994.Reflexive Modernization:Politics, Tradition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Social Order.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6. Beck U.1992[1986].Risk Society:Toward a New Modernity.London:Sage.

17.Bell D.1973.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A Venture in Social Forecasting.New York:Basic Books.

18.Bendix R.1964.Nation-building and Citizenship.New York and London:Wiley.

19. Bendix R.1967.Tradition and Modernity Reconsidered.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Ⅸ(3):292~346.

20.Berger P, Berger B, Kellner H.1974.The Homeless Mind.Harmondsworth:Penguin.

21.Black C E.1976.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

22.Black C E.1966.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

23.Brown D E.1991.Human Universals.New York:McGraw-Hill.

24.Brown D E.1991.Human Universals.New York:McGraw-Hill.

25.Crook S, Pakulski J, Waters M.1992.Postmodernization:Change in Advanced Society.Lon-don:Sage.

26.Durkheim E.1964[1893].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New York:Free Press.

27.Eisenstadt S N.2003.Comparative Civilization and Multiple Modernities.Leiden:Brill.

28.Eisenstadt S N.1966.Modernization:Protest and Change.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29.Eisenstadt S N.1998.Multiple and Changing Modernities in Settings of Globalization.Paper given at the 34th World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of Sociology, Tel Aviv, July 11—15.

30.Hagen E.1962.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hange.Homewood, IL:Dorsey Press.

31.Harrison D.1988.The Sociology of Modernization and Development.London:Unwin Hyman.

32.Hoselitz B.(ed.)1952.The Progress of Underdeveloped Area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3.Huber J.1985.Die Regenbogengesellschaft:Okologie and Sozialpolitik.Frankfurt am Main:Fischer.

34.Huntington S P.1968.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y.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35.Inglehart R.1997.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36.Inkeles A.1983.Exploring Individual Modernit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7.Inkeles A, Smith D.1974.Becoming Modern:Individual Changes in Six Developing societies.Co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8.Leakey R.1994.The Origin of Humankind.New York:Basic Books.

39.Lerner D.1958.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Glencoe IL:Free Press.

40.Levy M J.1966.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1.Lyotard Jean-Francois.1984[1979].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42.Machlup F.1962.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3.Marx K.1954[1867].Capital, Volume I.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

44.McClelland D C.1961.The Achieving Society.New York:Free Press.

45.McClelland D C.1961.The Achieving Society.New York:Free Press.

46.Meadows D H, et al.1972.The Limits to Growth.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

47.Moore B.1967.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Harmondsworth:Penguin.

48.Morgan L H.1964[1877].Ancient Society.(White LA ed.)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9.North D C.1981.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Norton.

50.OECD.1996.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Outlook.Paris:OECD.

51. Parsons T.195 1.The Social System.Glencoe, IL:Free Press.

52.Parsons T.1971.The System of Modern Societies.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53.Porat M U.1977.The Information Economy.Washington, DC:DOC.GPO.USA.

54.Ralph P L.1991.World Civilizations: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New York:W.W.Norton&Company Inc.

55.Rostow W.1960.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A Non-communist Manifesto.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6.Smelser N J.1959.Social Change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London:Routledge.

57.Spencer H.1898.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New York:Appleton.

58.Taylor J G.1979.From Modernization to Modes of Production:A Critique of the Sociologies of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ment.London:Macmillan.

59.Tiryakian E.1991.Modernization:Exhumetur in Pace(Rethinking Macrosociology in the 1990s').International Sociology,6(2):165—80.

60.Toffler A.1980.The Third Wave.New York:Bantam Books.

61.Tylor E.1871.Primitive Culture.London:John Murray.

62.Weber M.1930[1904].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rit of Capitalism.London:Allen&Unwin.

63.Weiner M.1966.Modernization:The Dynamics of Growth.New York:Basic.

64.White L A.1949.The Science of Culture.New York:Farra and Strauss.

65.Zapf W.1991.Die Modernisierung Moderner Gesellschaften.Frankfurt:Campus Verl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