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联合国总部前飘扬的各国国旗
本章要点
国际政治不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和权力关系,还表现为国际关系中所有行为体的复杂相互依赖与作用。了解当代国际政治的千变万化,是一个有趣、益智和无止境的学习过程。
学习让你懂得更多
一般人对于大众媒体关于外部世界的大量渲染性报道常感困惑,同时也增加了对认识看似矛盾的各种现象的兴趣。众所周知,北京街头大量行驶的出租车,多半是谈论国内外形势的热闹场合,而且主要是那些善谈、热心国家大事的司机主动引出话题、展开评论。从美国打伊拉克的教训,到朝鲜试射卫星举措失败的原因,直至南海多方博弈的后果,很多出租车师傅几乎无所不议,而且每议必伴有“政策性建议”。假如你是一个自学者或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面对这种情况,你首先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你能比那些侃侃而谈的出租车司机说得更清楚吗?
本书的推荐意见是:实际生活里存在的国际政治,远比通常人们看到的那些画面更加多样、复杂和易变,真正理解它,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为此,有一个名为“国际政治”的分支学科被专门构建出来,它尝试用各种办法,全面深入地展示这一对象。经过系统的学习、阅读和思考,在具备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掌握了一定的分析工具之后,国际政治专业的学生和经过认真自学的读者,一定比没有受过此类训练的人强很多。比如说,你可以知道世界史上的“十字军东征”给今天的西方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留下什么样的伤痕,你不难察觉并历数朝鲜“射星失利”背后的核不扩散努力、安理会决议、诸大国战略及朝鲜内部政治变迁等因素的作用,你或许会把当下所谓的“南海困境”与中国从传统的陆地强国向海洋大国和其他高边疆(如极地、外空)的迈进联系起来。
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
简言之,学习了国际政治的专业知识,你可以发现更大的空间,修正以往浅显的看法,深化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提高个人欣赏水平和洞察力。自然,这种学习绝非一日之功和一蹴而就,而是逐步熟悉和提高的过程。所谓“专业”,恰似瞄准目标、拾阶向上的一种攀登。
国际政治的近代性质
现在让我们进入国际政治的入门阶段,看看所要了解的大致内容。
一般而言,国际政治(International Politics)或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主要指民族国家(Nation-State)间的关系。民族国家并非古而有之,它是一个近代的现象,是随着西欧国家率先实现工业化和对外扩张,逐渐被各国及国际社会接受的概念。换句话说,民族国家及其国际体系是最近几百年才形成的东西。虽然有人认为早在古代希腊或中国已有国际关系存在;但严格地讲,那时的政治实体间的交往过程,包括军事斗争和战略博弈,基本上是同一种族、民族和宗教范围内发生的,与现在我们所说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文明之间的关系有很大不同。重要的是,古代希腊或中国并没有产生覆盖国际体系区域的规范与话语,如国际法与国际准则。以威尼斯人为典型的意大利各城邦国家,在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政治交往中,形成了欧洲也是近代世界最早的以权力和利益为中心的外交模式。不过,一直是到“威斯特伐利亚和平”(the Peace of Westphalia)体系建立之后,尤其是在18世纪以后,“国际关系”或者“国际政治”才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现象。到这时,近代民族国家的要素初露端倪:人民(people),人民居住的领土(territory),拥有统治人民和领土之权威的统治者(ruler)或者政府(government)。这个统治者或政府也被视为国家的代理人,国家则是享有主权这一特殊地位的法律实体。“国家”(state)这个词出现于16世纪后期,它源于拉丁语“status”,意指统治者职务或位置。
以实践标准衡量,19世纪算是比较成熟的“现代世纪”。在西欧以及北美,这是一个现代民族基本生成、民族意识彻底觉醒的世纪,是一个主权国家相互承认和多边交往的世纪;它尤其表现为欧美列强主宰国际权力分配的世纪,是主要国家对外扩张和征服、弱小国家依附大国强国的世纪,是“血与火”“战争与革命”“争取主权和对外殖民”的世纪。总的来看,西欧发源的国家政体和国际关系已推向整个世界,“独立”“自治”“主权”“民族国家”“外交准则”等观念,渐渐成了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
几百年间,国际政治发生了许多变化,但它的基本特征还是可以识别的。总体观察,欧美奠基和主导的近当代国际政治,有如下重要特点:
首先,国际政治本质上是竞争性的(competitive)。如同人性和政治的本质一样,国际政治表现为各国及各种行为体之间为争取自身利益、权力和各种好处而相互较量和适度合作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各个国家为了本国生存、发展而在国际范围展开的大量博弈。竞争的方式多种多样,小国弱国竞争的是安身立命的起码条件,大国强国竞争的是控制他国乃至影响世界的权力。此处强调的关键在于,一国在国际上的激烈打斗是根本的,而对外合作是次要的、非本质的,它有时是不得已的,服从、服务于这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目的。
其次,与国内政治不同,国际政治呈现出某种“无政府状态”(anarchy)。在正常国家的内部,政府是有特定权威的,各种法令法律的颁布与实施是有保障的,军队、警察、法院、检察院和各级政府等,好似有效维护政令畅通的国家机器。而在国际政治领域,即便是联合国这样相对有较高声望、有一定资源的重要国际组织,也无法像各国政府在本国内部行使权力那样在全球各地彻底落实联大或安理会的某些决议;哪怕美国、俄罗斯和中国这些世界级的大国,也不能总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强迫其他国家做这样那样的事情。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体系及国际法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各国不论大小都是独立的、相互平等的,因此再强大的国家和再有道义威望的国际法庭,都不可以强迫其他国家做它们不情愿的事情。
2005年联合国成立60周年纽约总部大楼夜景
再次,包括民族国家在内的各种行为体,在国际政治中施行的主要手段及立足方式,主要依靠“自助”(self-help)。主权国家的基本性质和国际上广泛存在的无政府状态,使得各国政府和存在于国际间的各种行为体,均会按照自己的目标、战略和掌握的资源,尽最大可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而非他人的施舍帮助,确立诸如本国在国际体系的“受益点”和各专门领域的地位。“自助”也有各种方式和技巧:外交作为一门“复杂的艺术”,便是其中的典型;宣布中立或与特定的国家结盟,也是某些弱小国家经常选择的“自助”策略。一国完全无法通过“自助”而生存之时,也是它主动或被动消亡之日。
国际政治的传统假定
以上是比较浅显、普通的认识。除此之外,有关国际政治的性质和特点,还有一些较为复杂、深刻的看法或者说假定。下面是其中的几个:
(1)国际政治主要受到大国强国的控制和影响。根据这个假定,表面上虽然存在诸如《联合国宪章》、安理会决议和许多功能性的公约协定,有时它们也能发挥一些作用,国际政治的结构与进程主要受到大国强国的控制;这些内部资源和综合实力远超多数国家的大国强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取舍是否遵循国际协议和规章,是否提携或打压别的国家,是否利用战争、制裁、外交、经济的不同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大国决定论”的出发点在于,它并不真的把国际关系看成各国之间的平等关系(至多看成维系稳定所需的礼节性尊重),而是相信等级秩序的存在和实力的重要。依照这个假定,国际政治被当成大国政治的延伸,国际政治乃至国际社会的命运由大国的外交和军事战略所决定。
(2)权力的消长与对冲支配着国际政治的宏观进程。欧美主流国际政治思想派系里,有一支叫“势力均衡论”。它的主要见解是: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的实力不止是不相等,而且发展速度不同造成的此消彼长,容易引发反制的尝试和各种冲突;国际政治里的对抗理由千变万化,实质都是不同实力的国家之间争夺权力、威望及影响的较量;各种势力的消长过程容易带来冲突、革命或战争,而主要势力之间的均衡与妥协则有助于国际稳定和繁荣。根据这个假定,掌握本质上是冲突和不稳定的国际政治,需要把重点放在大国间的战略关系上面,需要对处于不同区域、不同文明渊源、不同历史背景、不同国际目标的大国有大棋局式的设置。从古到今,国际政治乃各种势力之失衡、均衡、再失衡、再均衡的交错。
(3)国际政治周而复始、万变不离其宗,它是人性自私、排他本能的反映。这一假定告诉人们,虽然不同时代的条件与背景会有一些差异,不同的主导国及其国际体系也有各自的特色,国际政治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例如,前面提到的竞争、无政府状态和“自助”等等,是国家无论大小都要面对的给定条件;“大国决定”和“势力均衡”状态,亦是所有国家无法回避的决策前提。任何改变或修正,必须建立在对这些环境因素的评估之上;不可能出现完全无视上述规律而卓有成效且获得广泛承认的民族国家和行动纲领。说到底,国际政治其实是人的事情,是人性的折射,表现了人类无节制的追求和主权国家之间无法消除的排他性。“人性恶”的本质,决定了国际政治的对抗性。
无论有哪些疑问,入门阶段的学生应当把以上内容当成必备的知识和重要参照系。
国际政治的新变化
然而,我们现在已经处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不能不用符合新时代气质的尺度衡量面临的一切现象。在承认传统命题大多仍然有效的前提下,看到新的变化、问题与态势,把它们纳入对当代国际政治的学习与思考,对于现在的学生是必要的。
让我们简要列举国际政治领域的若干变化(后面各章对此将做详细介绍):
(1)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如果从哥伦布1492年首航美洲大陆算起,以经济全球化为先导和中枢的近现代全球化进程,已经在世界不同地域推进了五百多年。而最近的半个多世纪,是它的加速推进和不断深化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全球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也改变了国际政治的景象,使后者具有以往不具备的某些内容。比如,全球性挑战的出现和日趋严峻,促使各国和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全球治理问题,也催生了全球责任及全球伦理的萌芽。
(2)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在新世纪之交,以手机、互联网和各种新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获得飞速发展,预示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与以往历次技术进步浪潮(如蒸汽机革命、铁路的修造或航海航空技术的突破)有所不同,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这一次新技术革命,穿透了传统的政府信息垄断屏障,更多惠及普通人的跨国交往与信息获取,致使传统的各种控制力量受到削弱、治理方式受到质疑。在国际政治视野下,国家政府的地位出现静悄悄但意义深远的改变,过去的某些国家间决策和协调方式不再适用。
(3)主权作为国际政治的核心范畴受到深刻持续的冲击。近代国际体系生成以来,主权一直是民族国家赖以生存的法宝和利器。主权的关键内涵,是一个国家的政权(决策者)能够不受任何外力约束地自主决定内外重大事务。但是,随着全球化时代的深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任何国家都不再可能按照以往那种方式自行其是,既无法不顾及国内社会和公民的意愿做出专制决定,也不能在不考虑国际环境和压力的背景下实施外交和对外战略方针。主权范畴调整的新动向,是执政者根据国内人民和国际社会的主流意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地实行政治变革和政策调整,放弃过去那种把国家意志强加于内外民意的专横做法。
(4)国际制度网络的不断强化与扩散。与全球化的特点相适应,国际体系最近半个多世纪尤其是冷战结束之后出现的一个新情况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系统逐渐活跃壮大,各种国际规范、国际法律、国际制度朝着不同方向和不同领域伸展,发挥着远比从前重要的功能与影响。国际制度好像一张大网,越来越紧密地铺展到地球的各个地块和所有国家,程度不同地改变了各国和国际社会的议事日程。对于国际政治历史的研究者而言,这种情况的意味之一是,新的国际政治局面再也无法简单定义为“无政府状态”。
G20法国夏纳峰会领导人合影
(5)大国权势不再有往昔的风光,尤其是军事力量的优先性有所下降。把时间的广角拉长就会发现,尽管当下各主要大国仍然占据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但比起过去而言它们受到国际制度更多的约束,受到媒体和社会因素更多的批评,传统的统治方式和政治体制面对复杂多样的挑战显得更加乏力。国家依然是强大的,但国家在国际政治事务中不再具有旧时那种强大以致专横霸道的权力。这中间,军事机器作为国家重要手段之一,显然不像从前那样“好使”,军事的优先性相对法律、外交、经贸的位置有所降低;它揭示出多元化世界的一个重要含义,即国家的暴力机器功能逐渐减弱,国家合法性来自不同的决定因素。
(6)社会力量作为第三种力量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毋庸置疑的是,过去的几十年,国际政治最显著的一个现象是,以往很少发声的社会力量开始表达自己的诉求,用极其多样甚至完全不同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存在。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典型,本·拉登和“基地”组织则是反面样本,它们或试图改善政府权力误用或缺失造成的问题,或直接对政府行使权威方式发出挑战;不管采取什么方式,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的机体在国际政治里逐渐壮大,而传统的政治权威和经济势力(如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和国有企业)不得不与之争夺权力和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曼底登陆
(7)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互动更加密切,复杂的传导机制呈现国际关系新画面。由于上面提到的各种因素的存在和加强,最近几十年国际关系中有一个值得研讨和追踪的情形,即随着各国门户的日益开放(不论是主动自觉还是被迫接受的),国际政治与国内事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外部的动态很快传递到各国内部(反之亦然),一国自身的决策往往是内外“双层博弈”的结果,国家间的协调或冲突有了更多的参与方和动因;判别国际政治的进程与后果,很难用过去那种相对简单的国家间冲突或合作的标准加以衡量。新的国际关系结构里,层次更多、因素更多样、结局更不确定、相互作用不再沿着线性的轨道。
(8)以上动向与趋势给出清晰的提示,即国际关系的性质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国际政治”正在朝着新的更加立体化、动态化的“世界政治”转变;过往教科书和官方权威的文本中,对于“国际政治”的旧式定义,虽然没有完全失效,但不能充分诠释“世界政治”中正在萌生的新要素、新角色和新的互动方式。过去人们熟悉的“Inter-National”(民族间、国家间)政治,变成了需要各方面适应的“Multiple-Actors”(多要素、多角色)政治。这一切要求我们修订国际政治的原理和假定。
国际政治的未解之谜
讨论至此,本书作者希望国际政治的学生和自学者思考和争辩如下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综观历史,细察今日,我们能否说,国际政治的基本性质永远不会改变,国际关系的历史始终是循环的;还是说,国际政治存在着进步趋势,进步由量变到质变,呈现逐渐加速度的状态?根据本书的判断,后者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后面各章将要更多介绍分析的一些内容,如二战后尚武风习的式微、社会世界的兴起、国际制度的网络化、法律和外交影响力的上升、经贸因素对军事的约束、专制国家的逐渐减少、主权范畴内涵的积极衍变等,如果放在短时间观察也许只是缓慢的、微不足道的进展;但是,把它们纳入长时段的历史框架下比较,就不难发现,在国际政治传统内核大体不动的情况下,国际关系和外交曾经坚硬的许多“外壳”不断出现溶解、分裂、消亡、转换形态等改变,变化的原因不一、速度各异,变革的方式有别、解说大相径庭,但总的指向是,从比较低级朝着比较高级、从比较粗鄙朝着比较精细、从比较野蛮朝着比较文明、从比较封闭朝着比较开放、从比较专制朝着比较民主、从比较压制人权朝着比较尊重人权、从比较少的福利和社会事业朝着比较多的福利和社会事业的方向过渡。这是人类对自身保持信心的一种证明。对“循环论”或“进步说”的讨论至关重要,关系到新一代人思考问题的不同方向和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根据这样一个判断,本书的内容设计有意加强了对“有进步意味”的国际政治主题和领域的介绍,例如,“全球化”“多边机制”“生态政治”“非政府组织”“新安全观”“世界趋势”各章便具有类似的特点;即使是那些有关国际政治传统主题的各章,如“主权观念”“地缘政治”“国际冲突”等,书中文字也把重点放在实际的变化与新的知识上面。这样的设计安排当然只是一种尝试,作者不敢说发现了正确答案,而是希望读者能在比较中鉴别。
另一个问题比较有哲学味道,那就是,以往假定的“人性本恶”制约了国际政治的基本属性,仿佛国际关系和外交天生必然只有丑恶的一面,只能让国家之间互相争夺和彼此残杀,只是单纯运用博弈方式置对手于死地或无法反抗之境。而现在的情势与发展让人不禁发问:国际政治难道没有真善美的另一面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多渠道交往,难道不存在文化的融合、理解与升华吗?既然国际关系也是人的特殊关系,难道人性不是丰富多样的,充满矛盾和变化,既有邪恶的时候也有美好的场景吗?譬如说,当世人见到那些全身心投入国际禁止地雷倡议运动并且取得卓越成效的时刻,当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像白求恩大夫那样为国际人道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时刻,当北欧国家把国民收入和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用于国际和平进程(如维和行动、中东和平进程及调解东南亚紧张对立局势)的时刻,当大量以色列人和外国公众追悼已故拉宾总理的场景通过媒介传播到世界不同角落的时刻,当南非前领导人曼德拉倡导的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事业最终在这个国家获得成功的时刻,在无数类似的场合与时刻,国际政治里的正义得到弘扬,邪恶遭到唾弃,其示范效应像冲击波得到放大。
排雷人员正在阿富汗喀布尔郊外排查地雷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的立场不应被误解:作者不是要完全否定国际关系的竞争特质,也绝非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不时逞强视而不见,本书强调的是应同时看到国际政治里的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看到这些“对子”之间的较量及消长,看到各国、国际社会和世界公众激浊扬清、趋利避害的可能性及努力方向。过于悲观的眼光于事无补,有时会加剧事态的恶化;而乐观与进取的心态可能聚沙成塔,甚至在关键的时刻化量变为质变。正如国际政治学里相互依存学派创始人之一、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指出的那样,假使双方视对手为敌人并且朝着这个方向竭力推动,本来不是敌人的两个国家也可能最终成为敌人;如果彼此视对方为朋友且往朋友的方向逐步建构,即便是原本存在分歧的两个国家也可能化干戈为玉帛。历史经验和理论论证都表明,对外心态及其支配下的战略,往往决定着国际进程的走向和最后的结局。在这个意义上讲,年轻一代的国际政治学习者和实践家,有责任改变悲观主义的宿命论。这也是广义进化论在国际政治中的应用,是人类历史进步与地球其他物种进化本质同源的论点。
国际政治的学习方法
说过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内容之后,现在来谈学习的具体方法。
学习国际政治,须注意学习的技巧与路径,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学有所获。一个优秀的学生或聪明的读者,在上这门课或阅读这本书时,首先会认真理会作者的关键提示和全书的导论部分,做到心中有数、精力和时间分配恰当,让学习或阅读的进度与老师的要求一致。顺便说一下,在听课和阅读时做好笔记是重要的,它不仅会使你笔头更快而且反应更敏捷;在本书作者的师长、同行和已进入教研岗位的学生里,有不少人有这种好习惯。其次,应当尽快熟悉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工具与主要概念,避免在缺乏基本知识与手段之前就无序阅读、囫囵吞枣。像后面将要介绍的那样,国际政治学科里学派林立、方法杂多,一般读者和大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懂得所有东西,必须有所取舍。与之相关的第三点是,鉴于国际政治领域情况复杂,可阅读的好书和值得思考的题目也很多,学生和一般读者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确立重点关注的目标和精读的书目。本书里的每章后面,都各附上了三个思考题和三本推荐书目。思考题反映出各讲的重点线索与深入追踪的方向,每个同学和读者对此应当予以重视;至于推荐的那些书,则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疑惑选择性阅读,譬如说每周精读一本,或挑选三本里的相关章节进行阅读,都是可以的。
这里想强调一点,虽说学习这门功课的学生或读者一定对国际问题有兴趣,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个性和环境不会相同,因而关注国际政治现象的重点会有不同。例如,有的同学从小喜爱大自然,可能对于生态政治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国际政治更有兴趣;有的同学爱好军事问题,因此阅读和思考的重点与国际热点问题上的大国战略博弈有关。在国际政治的术语里,这两类同学关注的对象分别属于“低阶政治”和“高阶政治”,各自领域有着不同的研讨内容、争论焦点和分析路径,值得分别下工夫、找书看。本书作者从指导学生的经历中观察,在起点相同、素质接近的同学中,漫无目标、问题意识较薄弱的学生容易事倍功半,而那些根据自己兴趣及特长认真听课、选择读物的同学经常事半功倍。
针对本书内容的学习,下面说三点具体情况及要求:(1)掌握全书的构架与重点;(2)学会运用各种“工具”;(3)保持本土情怀与国际主义的平衡。
本书的构架与重点
作为一本简明教程,本书的写作尝试用较小的篇幅,通俗地提示当代国际政治的方方面面。然而,同学们须明白,“简明”不等于“简单”。书中讲述的范围,涵盖了当代国际政治的一些难点和前沿,包括有成长前景的线索与缺乏共识的争论。
下面是本书各章的提示:
第一章“导论”,主要包括“为何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三部分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和读者进入理解国际政治的大门,知会课程的大体框架、进度及要求。
第二章“全球化”,是全书的中心章节之一,具有纲举目张的性质。它研究了全球化的概念、动因和进程以及面临的困难,提示了当代国际政治生成的时与境。
第三章“主权观念”,是此书的另一核心,它着重分析了主权范畴在当代面临的挑战和自身出现的重要衍变,提醒读者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国际政治这一关键范畴的演化。
第四章“民族主义”,比较了这一古老现象在国际政治和国际体系中存在的多种形态,告诫学生注意各种民族主义的“双刃剑”效应。
第五章“地缘政治”,把关注点引向国际政治与自然地理的联系,讨论了冷战结束以来以区域地理为基础的国际安全、国际经济和国际文明等层面的互动。
第六章“国际冲突”,主要讲述当代国际安全格局下“大战不犯、小战不断”的情形,探讨形成这一现象的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第七章“恐怖主义”,聚焦新世纪初对国际政治领域产生巨大冲击波的国际恐怖主义现象,剖析它的敏感性、多重成因和难于消解的缘故。
第八章“多边机制”,以联合国的“集体安全”学说与维持和平行动为主要案例,介绍多边机制在世纪之交兴起的态势,揭示它面临的艰巨挑战。
第九章“生态政治”,叙述了当代国际关系领域这一相对新生弱小却有勃兴势头的现象,引导读者关心生态环境与国际政治间可能的联系。
第十章“非政府组织”,梳理了以非政府组织及社会世界何以成为当代国际政治里“第三种力量”的原因,并探究它内部复杂多样的构造。
第十一章“个人的作用”,研究了个性在国际政治中的表达方式,强调国际关系反映人的情感与缺陷,应当破除刻板公式的束缚及对权势者的神话。
第十二章“新安全观”,对照了“国家中心论”的传统安全观与“以人为本”的新安全观,指出了二者的差异与互补,展示安全研究的广阔空间。
第十三章“世界趋势”,探究了当代国际政治里面同时存在进步与落后的各种成分,肯定了人类历史曲折行进的方向。
第十四章“中国角色”,是第二版新补充的内容,主要探讨的是,中国的全球角色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深刻变化,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和国际关系的最大动能和变量之一,中国的发展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第十五章“未来议题”,也是新修订的内容,对于当前国际政治中的重大议题提出了思考的线索和方向,希望同学们能用更开阔的视角和理论工具去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动因。
再次强调,对上述内容,广泛了解是不可或缺的,这将有助于全方位地观察当代国际政治。但每个同学应当根据自身爱好与头脑中的疑难,区分“通读”和“精读”的部分,并结合各章结尾的思考题和推荐阅读,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知识面和提高理解力。
分析视角和“工具”
分析国际政治的学问,叫做“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学虽然属于社会科学大家庭里的“小兄弟”,诞生至今不过百年时间,却同样有自己的分析目标、视角和“工具箱”。有关分析目标,后面各章有专门讨论,这里就不赘述。关于国际政治的分析视角和“工具”,在此只谈较多运用也较有影响的部分。它们均有专门的学理方法,有自成一体的流派。这里试着用最简单的语言,勾勒这些视角和“工具”的主要特征:
(1)权力政治分析。也叫“现实主义学派”,是国际政治学的主流学派之一。它注重本国的利益和地位,以及国际权力争夺的战略和技巧。博弈论、势力均衡说、“两面下注”(对冲)策略、各种进攻性或防御性的战略,均由此衍生。这种见解比较受各国决策部门的重视。
(2)国际制度分析。又叫“自由主义学派”,包含全球主义论、制度规范论、国际法学派等分支。它看重国际组织、规则和制度在塑造各国行为和增进各方利益方面的作用,强调经济相互依赖对政治安全事务的外溢效应。这种看法在冷战结束以来的时期扩展很快。
(3)激进批判分析。常被称作“左翼观点”,最早起源于马克思和列宁的革命思想,又分不同派别及追随者。它基本上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宰的现行国际秩序持批判和否定立场,主张从“阶级斗争”和“世界革命”角度,辨别国际危机的性质和各国政策的是非。
(4)建构主义分析。源自欧洲大陆哲学和语言学的某些支派,勃兴于近20年的国际政治学界。其特点是专究行为主体间的认知与互动,强调“制度”“国家”“权力”“威胁”等均为相互建构之果,不存在恒定的体系或动因。这种思路对年轻一代颇有影响。
(5)文化认同分析。它与建构主义有缘,但侧重解剖国际政治安全重大事件背后的种族血缘、宗教文化、历史因缘的根源,把身份、认同、族群同异等范畴作为分析要件。近年国家间广为争论的“文明冲突论”,便是代表观点之一。
(6)历史主义分析。属于早期主流学派之一,代表人物多为智多识广的政论家、历史学者。它注重经验事实,强调历史启迪,对“孤本”尤为看重。但它比较排斥信息时代的所谓方法论,加上历史研究创新不易,近来呈现某种颓势。
(7)哲理主义分析。与历史主义分析者类似,哲理主义者多半有宏大的全球视野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多从哲学世界观的角度看待人类的整体性问题。著名的“罗马俱乐部报告”,反映了它的长项与敏锐。不过,这类分析通常不太注重国家需求及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
(8)计量统计分析。崛起于上世纪60年代前后,受到二战后科技革命的影响,由一批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启动。这一学派擅长国际政治和安全事务的定量研究,对数据、模型、实验结果的可验证性等指标要求严格。就此而论,“古巴导弹危机”可算是一个催生事件。
需要提醒的是,以上介绍就像“姓氏提示”,难免挂一漏万。笔者真诚希望,对这些视角或“工具”有兴趣的同学,能把一时兴致转化为查阅专著的认真努力。毫无疑问,你对这些视角和“工具”把握得越好,你对国际政治现象的判别就越有深度。而且,它们会使你的思想火花由一时闪亮变为持续燃放,使偶尔的兴趣从有局限的偏好发展成真正的专业知识。
本土情怀与全球视野
大约20年前,笔者在写作《当代国际政治析论》时,自我感觉最大的困惑是:如何看待全球主义的追求与本民族利益之间的关系?书的序言部分这样写道:
多年的阅历与思索,让我逐渐释怀,并认准了一个道理:一个热爱祖国又想跟上国际进步的人,应当而且可以在保持本民族情怀和确立全球视野及国际主义追求之间,建立恰当的、动态的平衡;这中间不存在先验的标准,没有任何权威尺度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不管自己的国家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实事求是地说,它在许多方面跟别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仍有学习和改进的巨大空间;另一方面,无论国际社会和国际法有哪些新的发展,没有人会否定,当代国际政治依然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各种不公正不合理现象到处都有表现。看到本民族的进步与不足,也看到外部的复杂性与不确定,一个人就会有审慎乐观、稳步推进的均衡感。保持这种态度,面对自己的国家会“胜不骄、败不馁”,面对外部世界会“不自卑、不亢奋”。深一层讲,这种平常心,还涉及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时的文化自觉,它是不断成长壮大的当代中国之所需。所谓“文化自觉”,最好的表述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悟出的“十六字诀”,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它表达出中华文明传承里最优秀的部分,是引导中外关系乃至整个国际政治的一种大智之说。笔者深为之叹服,也力荐读者习之。对于改革开放盛世下成长的一代,尤其对于志向高远的年轻学生,费先生的遗训弥足珍贵。保持本土情怀是必需的,最民族的东西才最有世界意义,失去对祖国的热爱也就失去了立足世界的根基;放眼全球和借鉴外部经验,则是反省自我、不断变革的另一种动力,唯此方能在自己挚爱的土地上深耕厚植。对于国际政治的学习者来说,只要用心建立民族情怀与国际主义间的动态均衡,无论学习的对象多么扑朔迷离,都不会迷失方向、失去自我。
国际政治好比无尽头的森林,好奇心驱使人进入这个地带;成功与失败都是可能的。有勇气有毅力,又有目标有指南,选准合适的工具和路径,你的探索之旅定会有收获。
思考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