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环境育人理念的探索实践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技术变革和资本扩张所推动的人类历史进程,使我们与网络信息社会不期而遇。如何在这样一个充满变数与魅惑的转型时代里,校正个人的位置、组织的功能、社群的作用,是前一本书《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所集中探讨的主题。而具体到中国高校及其所承担的青年教育使命,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调整自身理念、原则、途径和方法、手段、形式则是本书所要探索的课题。

作为身处巨大变革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与时代、与青年一起感受这些冲击,理解这些现象,思考这些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些困惑。我们是时代的观察者、亲历者,更是时代的受教者、受益者。在互联网所联系和建立起来的全球开放互通的世界里,我们愈加清晰、深刻地体会到,高校青年的成长教育过程必须基于全部信息环境的背景中去考察;只有更加本质地理解社会性的人的发展与当前存在最广泛的网络信息环境的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代青年,引导当代青年,教育当代青年,也才能更加与时俱进地、辩证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本质和时代内涵。

因此本书的主要目标就在于从实践和理论的双重维度阐释“全环境育人”这一理念,展示这一创新思考与时代发展的紧密联系,及其与思政教育传统的历史传承和变革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及其本质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性。

何谓“全环境育人”?简而言之,即是在青年教育场域呈开放性、虚拟性、共享性、平等性等特征条件下,思想教育应强调网络虚拟环境的教育功能,统筹线上/线下领域;凸显青年主体性的教育地位,协调自育/他育途径,追求信息有效传播、观念有效传递、价值有效传承、行为有效塑造的教育理念。

事物的发展是辩证向前的,理论的构建亦是如此。当我们理解到当代青年处于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丰富的网络信息环境时,我们不得不为如何提升青年的网络信息素养,增加青年自身的信息分辨度、选择度和消化吸收能力而忧虑;同样地,在从突破传统的教育主客体关系、立足教育场域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角度来构建全环境育人模式时,我们更要考虑教育对象、过程和效果中的青年主体性。只有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作用,甚至相互替代时,网络育人的效果才能最终显现。因此,本书隐含的另一个重要线索就是如何在全环境育人理念的背景下,挖掘和建构受教育对象的青年主体性,从而在一个新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关系中实现“教—学相长”和“前—后互喻”[1]

本书共分为绪论和正文六章。在绪论部分,我们对本书所讨论的关键问题,即全环境育人理念下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政教育的主体性问题,作了简要的、总括性的阐述。本书倡导,网络文化建设及网络思政教育应以青年为主体,充分发挥和调动青年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律性。为此,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阐述了青年自我教育的现实可能性和实践可行性,并归纳指出全环境育人与青年主体性在教育主客体关系模式中具有辩证统一性。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本书就如下问题展开具体探讨:

首先,本书从历史维度阐释了网络社会的起源、发展和性质变化过程,将网络社会的崛起视为技术进步、资本扩张和社会变迁事件;论证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自发、自觉、自为的网络空间所造就的网络、社会、青年三者深度叠加互动,推动和影响了社会组织方式、社会互动结构和社会自身特质的三种变迁;并重点关注到网络社会对青年群体思想观念层面的影响,以及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功能性和结构性挑战,由此提出了网络时代高校青年教育事业的目标和任务。

在第二部分,本书着眼于社会发展形势和高校育人环境的变化,把握受教育主体即“网络世代”的成长困局和发展需求,提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变革方向;以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为例,指出网络时代高校开展青年教育需重新审视主客体关系,加强主体建设与主体教育,以发挥青年自育育人作用,提升全环境育人合力;将高校思政教育变革置于网络社会转型、网络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中,强调对网络时代的异化倾向保持警觉,保持个人主体性与独立性的重要意义。

在第三部分,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展开探索,以“网络育人系统工程”建设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在理论层面,本书回顾了网络思政教育的基本内涵、产生过程与演变历程,进一步阐释了其本质与特征、功能与价值、主体与客体的变化,提出了网络思政教育的理念、原则与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思考网络思政教育的理论建设、学科定位和发展趋势。在实践层面,本书以北京大学校园BBS及网络社交平台建设为例,论证了在社交平台演进与分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的转型跨越;以“大学生发展综合素养”课为例,论述了以网络素养教育作为思想教育课程体系补充和延伸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在第四部分,本书从历史传承和时代突破的角度系统阐释了全环境育人理念的基本内涵,为此,本书引入了“教育场域”的概念,论述了“信息——观念——价值——行为”这一网络时代的育人本质链条。网络社会理论和全环境育人理念具有逻辑统一性和历史同一性。我们以全环境育人理念作为对探索网络思政教育创新的回应,并以此为指导,阐述了网络思政教育的历史方位、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

在第五部分,本书沿着全环境育人理念的实践要求,结合受教育主体和教育环境的变化特点,尝试构建了新型的育人方法体系,包括“四个育人”方法(自育育人、互动育人、环境育人、系统育人),“四个统一”原则(统筹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境内/境外);并结合北京大学网教办、新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实践探索案例,辅以说明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理念、路径和成效。

在最后一个部分,本书再次回到网络社会和青年教育的时代主题上,对社会转型和青年成长加以辩证思考。本书认为,技术革命带来了社会形态的巨变,网络社会的崛起和“互联网+”的兴起是理解现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社会变迁作用于教育,使得青年思想教育事业面临着本质性、方向性、方法性的挑战。在“互联网+”时代,青年思想教育需立足当代,着眼未来,返诸传统,传承创新,以培养当代青年的社会关怀和人文情怀,培育网络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新青年。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将实践特色和理论特性相互结合,相得益彰,这得益于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近年来在网络育人实践上的不断探索,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验归纳、规律总结和理论研究。2014年12月,在学校主要领导的支持推动下,“北京大学网络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青年研究中心,中心承担北大网教办职能,负责统筹协调全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工作,指导推进北大新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项目建设。网教办以工作室为枢纽平台,依托学生的主体性力量,举办了北大首届“网络新青年”评选、学生“脱机自习”“新青年·享阅读”等系列活动,并聚拢了一批对技术开发、媒体运营、网络文化产品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团队。我们坚持认为,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必须充分尊重青年、信任青年、依靠青年,应当倡导“融入·节制·创造”的青年网络文明观和“自信·自省·自育”的青年网络教育观,让青年自主学习、人生日新。在反思、总结、提炼实践活动素材的基础上,我们的全环境育人理念也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

本书是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全体师生集体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全书由我本人负责创作统筹、理论论证和文字审核,王志杰、徐鹏、周航、张勇等同志及我本人负责文章撰写,马丽晨、李婷婷、张鑫、郭奕冲等老师和同学也付出了大量劳动。特别要说明的是,学校相关领导及有关部门自始至终对理论研究的开展、育人实践的推进,特别是网教办、工作室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主管领导叶静漪老师更是给予了直接的指导和具体的帮助。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对我们的工作和研究高度重视并悉心关怀。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以重点课题研究的方式给予了经费资助并对我们的相关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教育部思政司继2013年将“北京大学网络育人系统工程”入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计划”后,2015年将北京大学“新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项目确定为首批20个“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北京大学也成为全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单位。这些都是对我们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的巨大鼓励和重要鞭策。

本书26个小节均可独立成篇,是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各位老师和同学两年多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根据既定工作目标和研究规划方向进行的分阶段、有步骤的写作。所有文章均以每两周一次的“网络推荐阅读”形式在北京大学内部推送。部分文章还刊载在《北大青年研究》及其他理论研究刊物上。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出版之后,我们的工作受到了领导、同仁及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重视,这让我们备受鼓舞。此次成书,是对新一阶段的网络育人工作进行系统性、全局性的梳理,并希望借此再次获得各位读者的宝贵建议和意见。高校网络育人事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建设工作也必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舛误之处,还请各位大方之家见谅。

蒋广学

2016.5.15

于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