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环保哲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大陆再版序言

1991年,作者在台湾出版拙著《环境伦理学》,副题为“中西环保哲学”,在海峡两岸是第一本环保哲学著作,因为包括中国哲学内的环保思想,并与西方环保哲学比较研究,所以也被公认为全球第一本。

如今,匆匆二十年过去了,“环保意识”已经成为世界共识,诸如“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留给子孙一个纯净空间”“尊重自然”“自然万物均为生命”等等,已经成为很多先进国家的共同理念。

回顾当时世界潮流,最早是由联合国在1972年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Declaration on the Human Environ-

ment),并在“共同信念”的第1条明白指出:“人类有权可保持尊严和福祉的生活环境,享有自由、安全及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护和改善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环境的严肃责任。”

然而,当时各国代表却忽略了,上述两段话其实隐藏着先天的内在矛盾;因为人类若自认有权可保持“尊严和福祉的生活环境”,并享有“自由、安全及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则如何能保证“保护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环境”?

尤其,权利无止境,人类本身自认的“有权”,其权限有多大?如何规范?其“自由”又如何制衡?而且,物欲也无止境,要到如何程度,才算“充足的生活条件”?如何程度才算“尊严和福祉的生活环境”?

换句话说,如何既能保持人类生活环境、有合理的尊严与福祉,却又不致伤害自然环境?

如果“人”与“自然”生存互动的分际不清、分寸不明,如何能保护和改善这一代的环境,保证不会伤害环境?如果对这一代都无法明确保证,又如何保证“将来世世代代”的环境?

凡此种种,都是重要问题。简单地说,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取得平衡?

联合国当时的会议没有明确答案,也没有清楚的准则。

另外,对于如何将环境保护的“严肃责任”纳入生活,具体实行?联合国当时只做了宣示性内容,也没有提供任何答案。

这些问题未能解决的主因,在于那时仍然很少有人对环保的哲学基础,进行深入与系统的研究。

然后,到了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也发表了重要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其中点出了一个重要的新观念——“永续发展”,强调其重要原则是“既可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也不损害后代子孙满足他们的需求”,终于触及了关键的核心问题。

然而,该宣言中仍然没有明讲,如何在人类本身永续发展的同时,又能兼顾自然环境,让两者能相辅相成,并存并进,不会相反相害?

该宣言的缺点,同样在于缺乏环保的哲学基础,尤其未能了解中华文化五千年的丰富哲学中蕴涵了极高明的环保智慧,足以让世界各国都关心的环保问题找到深厚而完备的哲学基础。

上述由西方先进国家主导的世界环保会议,为什么会产生同样的缺点?主要仍然因为西方哲学传统向来缺乏环保理念。

例如,西方从希腊柏拉图“理型论”(Theory of Form)开始,就将世界一分为二,为了推崇上界(理念界),不惜轻忽下界(自然界);到了近代科学主义,为了征服自然,掌控自然,只重“机械主义”(Mecha-nism),而轻忽了“机体主义”(Organism)。但环保所需的哲学基础,正是物物相关、环环相扣的机体主义!

针对西方这项缺点,中国哲学提供了极好的药方。例如《易经》“旁通”(若译成英文,则为extensive connection)的“机体主义”,就代表了生生不息、物物相关、环环相扣、旁通统贯的机体观,这与今天全球所需要的环保哲学,是完全相通的!

另如儒家的“万物含生论”、道家的“万物在道论”,以及大乘佛学的“广大和谐论”(如华严宗的世界观),也都是根治今天环境问题的最佳药方!

换句话说,中国哲学丰富的环保理念,非常值得西方先进国家学习,中国哲学也可为世界环保哲学做出重大贡献!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撰写一本涵盖中国哲学特色的环保作品,并能与西方环保哲学加以比较研究。因此撰写之前,曾经特别到美国东西两岸著名大学以及书店,广泛搜集西方环保新作;当时就曾发现,西方很多具有仁心与远见的杰出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对万物生命均应予以尊重;这与中国哲学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民胞物与”(张载)、“众生平等”(佛学)等观念,均能殊途同归,彼此相通,所以更应相互整合,彼此切磋,发展出更丰富的环保哲学,适合全世界共同借镜!

例如,西方著名生态保育者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在1975年就曾经发表《动物解放》一书,认为动物也应享有与人类相同的平等权利,所以人类应该停止残酷杀害的行为,而且应该提倡“动物解放伦理学”(Animal Liberation Ethics),便是一明显例证。

另如,美国文豪马克·吐温(Mark Twain)很早也曾指出,他非常反对在动物身上进行“活体解剖”。他说:“活体解剖对人类会产生什么样的利益,我并没有兴趣去了解,但我反对活体解剖,是因未经动物的同意,却对它们强加痛苦。对我来说,这种做法已经足够反对,无需更多证据。”

另外,英国大文豪萧伯纳也曾本其良心,公开批评对动物的“活体解剖”,他称这是一种“暴行”,并且指出,虽然这被称为“医学研究”,但其中的暴行本质,并未减少。(Atrocities are not less atrocities When they occur in laboratories and are called medical research.)除此之外,俄国文豪托尔斯泰(Leo Tolstoy)同样曾经强调:“人们如果自认,为了本身各种利益,有权夺取生物生命,或者危害它们生命,那人们的残忍,将会永无止境。”(What I think about vivisection is that if people admit that they have the right to take or endanger the life of living beings for the benefit of many, there will be no limit for their cruelty.)

前述他们三人,都是闻名世界、在历史上不朽的大文豪,因为他们有文学家的敏锐心灵,足以体恤万物生命,所以更能深具不忍之心,坚决反对杀害动物生命。

另如近代心理学大师荣格(G.Jung)也曾针对活体解剖,沉痛指出:“当我在大学中修医学课程时,发现活体解剖真恐怖、真野蛮,而且完全没有必要性!”

此外,印度圣哲甘地(Mahatma Gandhi)也指出:“活体解剖这样的罪行,是黑暗罪行中最黑暗的,他们公开对抗上帝意旨,及其平等的被造者。”

再如,伟大的美国总统林肯,很早也曾提出:“我赞同动物均有权利,就如同人类均有人权一样,这也正是扩充仁心完备之道。”当林肯说出“扩充仁心”,其悲悯的精神,正与宋大儒张载所说“大其心以体天下之物”,完全相通,并且相互辉映!

另如美国“国家公园之父”约翰·缪尔(John Muir)更曾进一步地扩大立论:“以往我们总被告知,世界为人类而存在,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人类不能自知只是这个伟大世界的一小部分?总要自我膨胀,自认可以凌驾其他万物?”

再如在1983年,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UC Berkeley)出版汤姆·李根(Tom Regan)的名著《动物权利:个案研究》(The Case For Animal Rights),其中明确宣称:“所有动物均为平等”(All animal are equal),同样也是秉承此种仁心。

到了1986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曾出版保罗·泰勒教授(Paul Taylor)的名著《尊重自然》(Respect for Nature),更加明确地扩大不忍人之心,及于一切万物,形成“不忍万物之心”;这就与阳明先生所说“仁心”相同;因为根据阳明先生,做人要做大人,大人就是具有“合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仁心”!

因此,今天世界各地的人们,若能多多立志,推广这种仁心,才能成为真正全心保护自然的“大人”!

另外,全球气候反常,天灾频传,也已造成人类生存的极大威胁,更是如今世界公认的环境破坏恶果;所以2012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曾经回顾当年各国反常天气,进而指出“极端气候”今后恐将“常态化”;这势必形成未来全球人类的共同恶梦!

事实上,联合国早在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欧盟等国并于1997年邀约其他很多国家,在日本共同签订“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于2005年正式生效。随后,2009年12月,各国再于哥本哈根检验成果,召开“全球气候会议”。虽然整体效果未尽理想,但人们已深知气候反常、全球暖化、温室效应、冰山溶解、节能减碳、保护森林等等问题,已经成为普世关心的国际问题。

因此,欧盟在2010年发表“我们的未来,我们的选择”(Environment 2010:Our Future, Our Choice),列出四大努力目标:“处理气候调适”“降低生物多样流失”“减少环境对健康的伤害”,以及“自然资源与废弃的永续管理”,堪称为全球环保踏出了具体而正确的一大步。

所以,在全球的普世价值之中,“环境正义”(Environmental Jus-tice)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在1995年,西方有识之士曾经推进“环境正义运动”,正如学者布莱恩(B.Bryant)在该年就曾编印名著《环境正义:议题、政治与解答》(Environmental justice:Is-sues, Politics, and Solutions);用广义的内容,定义“环境正义”。

相形之下,哈佛大学名教授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在1970年出版的名著《正义论》虽然公认很有创见,但在2013年代,已经显得过时,因为其著作中完全没有谈到“环境正义”,也未分析人们对“环境”应有的“正义”原则。

凡此均可反证,环境伦理、环境正义、环境公平等新观念,正在迅速而全面地受全球所重视!

然而,在这全球共同重视环保运动的氛围中,同样仍有一项根本的最大缺憾——那就是对环保的哲学基础,缺乏足够认知,仍然多半停留在分析环境破坏的表象,或者探讨如何亡羊补牢,却对整体危机背后的哲学根源,以及如何根治,缺乏完备的研究与了解。如此便会流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致延误从整体抢救自然环境的时机!

尤其,当代西方很多环保学者的理论,固然也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但毕竟仍在摸索塑形之中,比起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丰富环保哲学,显然相形失色,显得单薄脆弱。

所以,如何将当代西方环保思潮与中国环保哲学结合,做出比较研究,进而整合发扬?如何将中国哲学的环保智能与现代环保问题结合,形成世界环保哲学的丰富养分?确应成为今后全世界重要的研究课题!

笔者在二十多年前,就已预知有此需要,并鉴于此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不揣学浅、抛砖引玉,出版了本著作,凡五十万言,敬请各界高明多予指正。

拙作出版之后,承蒙海内外中西相关学者专家重视,很多大学以此作为教材,并且承蒙英国“国际名人传记中心”颁发“世界杰出著作奖”,中国大陆人民文学出版社更是率先以行动表示认同,于1996年出版简体字版。当时因为出版社怕“环保”二字对大陆读者比较陌生,所以书名暂时改为“人、自然与文化”,副题仍保持“中西环保哲学”。然而,经过二十年后,原先的主编告诉笔者,他很后悔,当初没有直接用“环保”这题目,因为这才能够更加提醒各界,要警惕生态与环保危机,以致中国大陆很多宝贵的自然景观,以及珍贵的文物古迹,不幸已遭到破坏,有些抢救措施已嫌晚。

至于空气污染,如今更已到了空前的严峻程度,全世界十大污染的城市中,中国大陆居然占了七个,以致中国大陆领导班子在十八大之后,把“生态”“环保”均列为今后重大课题,2013年1月的《人民日报》并公开呼吁:“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凡此均可证明,生态环境保护是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因而,如何加强“中西环保哲学”的研究与推广,同样也成了很紧迫的重要工作!

2013年,北大出版社杨书澜编审懔于本项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认为很有必要再出版本书,所以笔者特别遵嘱,增订新资料后重新交付再版,以满足海内外广大读者需要。

笔者在此要对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大出版社编辑们的厚爱表示由衷感谢,也要对多年来关心环保哲学的学者与读者们表达诚挚谢忱!若能因为中西环保哲学的推广,更加促成中华锦绣河山的完整保护,并能增进世界的环保成果,相信,那何止是中华民族之福!也是世界各国之幸了!

作者

冯沪祥

2013年3月12日,植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