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
什么是文化?这是一个似乎人人都知道,但绝大多数人说不清楚的问题。自20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国众多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一直在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结论。据统计,目前关于“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这么多的定义似乎说的都有点道理,但似乎都没有说清楚。
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揭示不准确,其外延就界定不清,文化元素就具有不确定性,甚至可以说具有不可知性。在这样一种状况之下,要谈文化问题显然是比较荒诞的。因此,对于文化的了解也好,研习也罢,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文化。
推究以往关于文化的诸多定义,之所以没有一个定义能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定义过于宽泛,致使其外延界定不清;二是对文化本质的理解偏颇,错误地将文化载体误认为文化本身——很多人从文化无处不在的现象提出所谓的大文化概念,认为人类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文化,如《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文化的解释:“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这一解释的前一句显然是失之偏颇的,因为按照这一解释,人们饮食起居所用的一切东西都是文化,包括厕所在内。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文化呢?
一、文化的概念
笔者认为,要正确地认识文化,必须立足于两点:一是要将文化现象与文化的本质加以严格区分;二是要对文化载体与文化本身进行严格地区分。弄清了文化现象与文化本质的区别,就会明白:虽然文化无处不在,但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够算作文化。如,在厕所的墙壁上写上诸如“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提示语,只能说是赋予了厕所这一特定的载体一点文化色彩,并没有使厕所这一建筑物成为一种文化。又如,果农在种植桃子的过程中会采取一些办法,让桃子上“长出”一些吉祥文字来(见图1-1-1、图1-1-2)。这样,桃子就有了一点文化价值。但是,不能说这样的桃子就是文化,而只是文化的载体而已。弄清楚了文化载体与文化本身的区别,就会明白: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都可以成为文化的载体,但却不能都称作文化。认识至此,就能够比较容易地把握文化的本质内涵,给文化一个恰当的定义。如:一个地方的民居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地方文化色彩,但不是这一地方的所有民居都可以称作文化,只有其中具有典范性、代表性的,最能体现这个地方人们的生活观、审美观和创造智慧的才可以称作“文化”。这也就是说,作为物质形态存在的文化,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优化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所创造的,能够代表一个时期人们最高创造水平,且对同类创造具有启示性、参考性和借鉴性的东西。
图1-1-1 普通桃子
图1-1-2 作为文化载体的桃子
定义文化的概念,最好的办法是从人们已经公认的文化元素入手,从中概括出它们的共性本质特征,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地揭示出文化的本质内涵,从而给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首先,从人们普遍公认的物质文化遗产来看。诸如中国的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秦始皇兵马俑(见图1-1-3)等,这些都是人们公认的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东西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可以作为人类改造自然、优化自身生存环境的见证,既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又表现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无止境的向往与追求。这些东西作为文化象征,可以使人们感知一个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其民族自尊、自重意识,唤起人们的创造意识。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物质文化遗产——如武侯祠、关帝庙等,是人类的一种精神象征——武侯祠象征着“忠”和“智”,关帝庙象征着“义”。
图1-1-3 秦始皇兵马俑
其次,从人们普遍认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诸如民族舞蹈、地方戏曲、木偶、皮影等民间艺术,不仅具有愉悦身心,振奋精神的作用,而且宣传真、善、美,可以使人的内心更加纯洁,精神更加充实,意志更加坚定。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人们不断完善自我、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
再次,从现实存在的各种文化元素来看。诸如音乐、舞蹈、电影、电视、戏曲等文化样式的存在,旨在使人们获得审美体验,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净化人们的心灵,使人们更加真诚、宽容、友善,使人与人相处更加和谐;振奋人的精神,使人发奋努力……书籍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使人们通过阅读精神更加充实,视野更加开阔,心地更加良善。以物态形式存在的当代文化景象,或给人以精神的支撑、感召与鼓舞,或使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大都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由此可见,文化的要义是使人获得美的享受与精神涵养,令人产生美好的追求与向往。
纵观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不难发现:凡可以称得上文化的东西,一般都能够体现出人的创造性,给人以满足和快慰;能激发人的创造欲,催人奋发向上;能凝聚人心,使人团结、协作;能够美化人的生活,使人的精神状态发生变化,或者使人产生向往和追求;能够增加人的心智,开阔人的视野,振奋人的精神,坚韧人的意志品质。此外,纵观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从原始人的载歌载舞,到烧火做饭,再到穿上衣服,文化是人类脱离兽性,知耻知辱的东西;是使人由野蛮走向文明的东西。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所普遍认同的文化元素不论是以物态形式存在,还是以非物态形式存在,都是与人类的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对文化可以作这样的描述:文化是人们在改造自然、优化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所创造的能够见证人类的成长过程,体现人类的智慧和创造精神,表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或者能够增加人的心智,使人类懂得美丑与善恶,促使人类自身不断完善,或者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振奋人的精神,坚韧人的意志品质,激发人的创造意识,催人奋发向上,或者能够凝聚人心,使人相互关爱,和谐相处的一切劳动成果。
将以上描述进行归纳和概括,我们可以对文化下这么一个定义:文化一方面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优化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所创造的,能够见证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体现人类智慧和创造精神的历史遗迹、文物、语言文字和符号象征等;另一方面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精神财富,其中主要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和人们普遍认同的公共道德准则等。用一句话来概括:文化是引导人积极向上的各种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存在形式。
上面这一个定义,比较全面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内涵。以此来衡量,文化的外延将是十分清晰的。
二、文化的特点
在早期的汉字中,“文”字实际上代表一类人。什么样的人呢?图1-1-4是“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几种写法:左起第一个字,形如一个站得端端正正、光明磊落的人,第二个字胸中有一个“心”形的符号,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胸中都是一个“心”字——在上古人们的心中,“心”就是灵魂。因此,早期汉字中的“文”指的是行为端正、有灵魂的人,用现在的话说,也就是品行端正、道德高尚的人。
图1-1-5是“化”字的甲骨文形态。构成这个字的左右两部分是形态不同的两个“人”字,其形体浅表义十分明显——人姿态的变化,“会意”而成的基本义为变化、转化、改变等。例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由这几个例子可知,“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图1-1-4 “文”字的几种写法
图1-1-5 甲骨文“化”字
在古代汉语中,“文”“化”二字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动词性的词组,其基本意思是促使人行为和道德的完善。在现代汉语中,“文化”二字作为一个名词,继承了其在古汉语中作为一个词组的基本意思,其义是指能够促使人的人格和道德走向完善的一切事物。由此来看,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有益性。文化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其基本作用是为人们提供有益的思想养分,以涵养人的精神、坚定人的信念、美化人的心境等,因此,积极有益是文化首要的一个特点。换句话说,积极有益是构成文化的先决条件,只有能够使人积极向上、有益于人素质提升和人格完善的事物才算得上文化。
(2)启示引导性。文化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人的思想和思维发挥出来的,因此,启示和引导性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从本质上讲,不论是人道德的提升和完善,还是人行为的变化,都是由思想修养所决定的。文化对人的作用正是通过涵养和改变人的思想来实现的,其作用方式主要是启示和引导。
从人的做事能力和创造能力来看,思维品质是其关键性的决定因素。文化对于思维品质的影响主要是启示和引导。例如,《曹冲称象》《田忌赛马》和《草船借箭》等这类故事首先给人的是启示,通过启示,开阔人的视野,活跃人的思想,从而优化人的思维品质。
(3)激励鼓舞性。文化不仅可以影响人的思想,而且在很多时候可以直接影响人的精神,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激发人的热情,强化人的意志,坚定人的信念,增强人的勇气,使人不怕困难和勇于战胜困难,从而取得成功。
(4)潜移默化性。文化对人的影响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影响人的情感而改变人的心境、引发人的思考,从而促使人道德的完善和心性的优化。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常常是人们乐于接受的,因此,其影响是深刻的。
(5)地域公众性。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受人们生活环境、生存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其具备了地域公众性,具体体现为地域文化特色或民族文化特点。例如,陕西关中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是以面食为主,这样的文化背景决定了这一地区饮食文化的特点,有了“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一类奇特的文化现象,以及岐山面、蘸水面、凉皮等一批地方特色饮食。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的特点实际上也是判断事物是否为文化的基本条件。其中,积极有益性是必备的一个条件,不具备这一条件的事物就不是文化。在具备了积极有益性这个条件的基础上,或对人具有启示引导性,或具有激励鼓舞性,或具有潜移默化性,都可以判定为文化。
三、文化的作用
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对人类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文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历史遗迹和文物足以证明文化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人类改造自然、优化自身生存环境的过程。文化的发展不仅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使人类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而且促使了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使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其次,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生物进化。文化的发展使人类的知识不断丰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使人脑越来越发达,人手越来越灵活。再次,文化使人类认识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使人类的精神世界越来越丰富,使人类迅速脱离兽性,更加富于人性。
从另一个角度讲,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凝聚作用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它的凝聚力来体现的。一定的文化背景能够唤起人们的理想追求,引导整体向上的价值取向,激发人们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新的生产力才能产生,并得以发展壮大。
文化凝聚力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它是社会发展的潜在推动力,可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教育等因素都是客体,这些因素都要通过主体——人来进行管理、操作、生产和发展。人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所能发挥的作用,除了人自身的因素之外,就靠文化环境。具有凝聚力的文化环境,可以团结人、吸引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创造出最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如果缺少文化凝聚力,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社会发展速度就会减缓,甚至会造成民族和国家的消亡。
先哲们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一种群居动物,绝大多数的人都喜欢和自己的同伴生活在一起。于是,就形成了部落,进而形成了民族和国家。那么,人类是依据什么来认同和结成伙伴的?相同的文化背景,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节日、历史等。这些方面相似越多,人们的认同感就越强。由此可见,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文化就是它的凝聚力。中华民族能够历经数千年的天灾人祸、征伐战乱依然保持统一,主要取决于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
中国自有文明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在近代之前,以汉族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在建筑、农业、手工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一直领先于世界。一些少数民族自发学习和使用汉族的文化,慢慢地融入到了汉族之中,成为汉族的一分子。这种民族融合好坏姑且不论,但从事实上看,这种文化上的征服远比任何军事或经济力量的征服更为有效。因此,强大的国家必须拥有强大的文化。通过文化传承维护本国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一个国家才得以长治久安,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所具有的聚集、吸引、团结和组织全体民族成员的向心力,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保持统一、内聚稳定和发达的内聚力。
(二)先导作用
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先导,每次社会的大发展都以文化的大发展为开端。从历史上看,中国之所以能够走在世界前列,就因为中国古代的科技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领先于世界,这归根结底在于文化的领先。文化力的提升,才使中国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美国、日本的发展进程告诉我们,文化力特别重要,文化的复兴,可以推动经济、科学的全面振兴和繁荣。最有说服力是欧洲的文艺复兴,那就是文化先导力。有了文艺复兴,就带动、促进了欧洲的全面繁荣,而且,它的影响力不仅仅在欧洲。
(三)推动作用
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对于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的文化来讲,其核心是本民族或本地区人们普遍认同的公共道德准则。人们依靠这样的道德准则来维系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秩序——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井然,人们生活和工作心情舒畅,社会就安定、和谐,经济必然会健康发展。相反,人们钩心斗角,诚信缺失,社会秩序一片混乱,冲突不断加剧,人们不能安居乐业,政治和经济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四、文化的分类
关于文化的分类,长时间以来一直比较混乱,并且人为地复杂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文化的内涵定义不准确,并随意扩大文化的外延。笔者认为,对文化进行分类,首先必须搞清楚文化的本质内涵,在此基础上准确界定其外延。与此同时,分类要简洁明了。
从内涵方面来讲,文化是能够改变人的精神状态——或审美愉悦,或情感触动,或思想震撼,或人生启迪……使人产生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奋发向上,努力实现自我完善的东西。从外延方面来看,文化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优化自身生存环境过程中所创造的,能够见证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体现人类智慧和创造精神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二是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精神财富,其中主要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和人们普遍认同的公共道德准则等;三是语言文字和符号象征等。
对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清楚的认识,再来探讨文化的分类问题就比较容易了。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对文化作一基本的分类。
(一)按照文化存在的形式来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
物质文化是指以物质实体的形态存在,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事物,如人类历史遗迹、文物,现当代的各种标志性实物等。精神文化是指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存在,通过作用于人的思想、情感或精神而发挥积极作用的一种文化类型。例如,哲学、文学、艺术和宗教都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二)按照文化对人们的作用方式和作用力来分,文化可以分为思想文化、行为文化、认知文化和制度文化
思想文化是指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影响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思想观念的文化。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节、礼仪、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规范。认知文化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增广见识、增加智慧和提升创作力的文化,其中包括语言、文字等符号系统。制度文化是指能够调解各种社会关系的文化,其中包括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准则等。
(三)按照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情况来分,文化可以分为主流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组织团体文化等
主流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流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很大,对社会秩序起维护、支持的作用。例如,中国的儒家文化,西方的宗教信仰等。地域文化,也叫地方文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的人们普遍认同的文化,例如,陕甘宁地区人们所喜爱的秦腔戏就属于地域文化的范畴。民族文化是指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文化,其民族特点与本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组织团体文化是指一个组织或者团体为了调解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凝聚力量、鼓舞精神、强化责任心或树立形象等而建立的具有一定的区分性和识别性的文化,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