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节 宋明理学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这个时期思想文化方面产生的一个亮点是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了佛家和道家的思想智慧建立起来的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其实质是一种新儒学。宋明理学产生和发展于北宋时期,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成熟于南宋,以朱熹为集大成者,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理学体系;兴盛于明代,王守仁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建立起心学体系。

一、周敦颐的精神修养方法

怎样修养身心,达到圣人的境界,是宋明理学家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周敦颐的观点是“主静”。他这里所说的“主”,实际上是指内心。对此,他进一步解释说“主静”就是“无欲”的状态。周敦颐有一篇重要著作《通书》,从《通书》中可以看出,他说的“无欲”,与道家和禅宗说的“无为”和“无心”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通书》中说:“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周濂溪集》卷五)

宋明理学家所说的“欲”字主要指的是私欲,所以有时候直接在“欲”字前面加上“私”字,把意义说得更明白一些。周敦颐认为,心无欲则如明镜。镜能正衣冠,好比心能自我通明。只要内心无欲,那么人的行为自然就是正直的。正直了,就会“公”;因为公,所以一视同仁,也就是“溥”。这就是周敦颐提出的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二、程颢“仁”的观念

程颢的学说本于孟子,同时又吸收了庄子的思想。他认为“天人一本”,本于“仁”。仁既是理或道的体现,又为人心性所本,达到仁的境界,也就“天人无二”了。他说:“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此道与物无对,大不足以名之,天地之用,皆我之用。孟子言‘万物皆备于我’,须反身而诚,乃为大乐。若反身未诚,则犹是二物,有对,以己合彼,终未有之……又安得乐?《订顽》意思乃备言此体,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在这段话中,程颢不仅引用了孟子的观点,而且对张载的《订顽》推崇备至。在程颢看来,人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仁,然后诚心诚意致力于仁的追求。这样,就可以与万物“合一”。

三、朱熹的哲学思想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古代最大的思想家。他以“天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倡导“存天理,灭人欲”。朱熹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朱子类语》卷一)由这段话可以看出,朱熹认为“理”就是“天地”,是自然之本源,是人类天性之始。人性中的天地之性本来是善的,之所以气质之性中有不善的东西,是因为欲望所致。因此,要“存天理,灭人欲”。

从宇宙本体论中推衍出人性与物性,并以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来论证人性中的善恶问题,最后再通过居敬穷理的修养功夫达到人性的完善,人性与天理的统一。朱熹把理气论和心性论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王守仁的“心学”

王守仁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心学”的思想核心可概括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观点。他认为,心是万物之主,“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王文成公全书》卷四·与王纯甫二),宇宙万物都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心学体系中的一大思想。在“知”和“行”的关系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知是指人的意识,主要是指道德意识;行是指人的一切行为,包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践履行为和纯主观的心理行为。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强调的是道德意识与道德实践的合一。

王守仁倡导的“致良知”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除去心中的自私念头和不正当欲望,保持心地善良;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接受磨炼,习行践履,把心中的善意具体地表现出来。“致良知”实际上是强调德行的修养。

总的来看,宋明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和灵魂,同时吸收佛家和道家智慧,对儒家思想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得儒家思想得到了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