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墨家及其他各家思想管窥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除了儒家、道家、法家和杂家外,影响力较大的还有阴阳家、名家、墨家、农家、兵家、小说家和纵横家等。这些流派中都出现了一些思想大家,他们面对着当时的社会现状,都发表了一系列启迪人生、丰富思想、增加智慧和有益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言论,其中有的言论直到今天对我们做人、做事等依然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从这些言论中也可以窥见中国文化思想的丰富与博大。
一、墨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墨家是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术流派之一,其创始人为墨子。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dí),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子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平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子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力学、光学、声学等分支,给出了不少物理学概念的定义,并有不少重大的发现,总结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定理。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为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到数百人之多,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
墨家弟子大多来自社会底层,“以裘褐为衣,以跂(草鞋)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活清苦。因此,其思想建立在朴素的阶级情感之上——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和非攻。所谓兼爱,即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从兼爱的思想中,又引申出了非攻。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如“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墨子·天志下》)
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他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倡导“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墨子·尚贤上》)
在培养人和选人、用人方面,墨家也提倡德才兼备。墨翟认为,作为治理国家的贤士,必须能够“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在这三项品德中,德行一项居于首位。
在人才培养方面,墨家十分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兼士“好学而博”,不仅要学墨家的思想,并且还要学科学技术。总之,墨家所要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兼爱”的精神,长于辩论,明辨是非,又是道术渊博,有益于世的人才。
二、兵家及其代表人物和著作
兵家是中国先秦至汉初在军事理论与实践方面有所建树的学派,诸子百家之一。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的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时的孙膑、吴起、尉缭、公孙鞅、赵奢、白起,汉初的张良、韩信等。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之间不断爆发战争,这一局面直接决定了军事人才备受重视,促使了军事理论的发展和用兵方法的不断出新。兵家用来论述用兵之道的著作称作兵书,现今留存的兵家著作主要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这些著作内容虽有异同,但其中都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方法。对我们今天做事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换一个角度讲,兵家的用兵之道推而广之和灵活使用,可以成为我们今天做任何事情的参考和借鉴。
相关链接
兵家言论摘抄
《孙子兵法 始计篇》
《孙子兵法 始计篇》
《孙膑兵法 月战》
《吴子 励士第六》
《三略 上略》
《三略 上略》
三、纵横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纵横家是战国时期凭雄辩之才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一个流派,诸子百家之一,《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其成员大多是足智多谋又善于言辞之士,他们以布衣之身庭说诸侯,可以以三寸之舌退百万雄师,也可以以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历史上的苏秦佩六国相印,联六国逼秦废弃帝位;张仪雄才大略,以片言得楚六百里;唐雎机智勇敢,直斥秦王存孟尝封地等都彰显了纵横之士的智能双全。纵横家流派的创始人鬼谷子,杰出代表人物有苏代、姚贾、苏秦、张仪、公孙衍。
纵横家以“合纵”“连横”的主张,游说列国君主,对战国形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纵横家的思想集中表现为两点:或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或事一强以攻诸弱,此为横。前者是运用外交手段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后者是利用合作体内部的矛盾和利益关系分化瓦解。这两点作为战略思想,是行辩术成大事的基础。
纵横家的创始人鬼谷子,又名王禅,战国时代卫国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其长于持身养性和纵横术、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著有《鬼谷子》兵书14篇传世。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代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他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他所教授的苏秦、张仪、孙膑和庞涓四大弟子,皆战国时的风云人物。
相关链接
鬼谷子言论摘录
《鬼谷子 捭阖第一》
《鬼谷子 忤合第六》
《鬼谷子 忤合第六》
《鬼谷子 反应第二》
四、阴阳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这一学派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来解释自然和社会而得名。《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齐国的邹衍。
阴阳是指事物的两种相互对应、相反相成的属性。《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庄子说“阴阳者,气之大者也”(《庄子·则阳》),实际上都反映了事物相互矛盾、相互转化和相辅相成的自然规律。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战国时五行说相当流行,有相生相胜说,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和“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的观点。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阴阳家把阴阳相互矛盾、相互转化和相辅相成的作用推而广之,使其成为一种认识事物和社会的方法论。虽然这一方法论不完全适用于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但却在认识自然、诠释生命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21种,已全部散佚。今天存世的《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资料。
概括起来讲,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著作中含有丰富的思想养分,吸收其中有益的成分,对于丰富思想、活跃思维和提升心智水平等都有极大的帮助。但与此同时,诸子思想中也不乏消极的东西,要注意分辨和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