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务礼仪规范与实务(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礼仪的认知

在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任何学科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都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到发展的历史过程。礼仪也不例外。礼仪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到发展的历史过程。对礼仪的认知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礼仪,帮助我们在现实的工作中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和把握礼仪。

(一)礼仪的起源

对于礼仪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种。

第一,有很多人将礼仪的起源归结到人类早期社会中群体生活的需要。在人类早期社会中,人类的个体数量很有限,而天敌却很多,也很强大。要想生存,必然要求化解同类之间的争斗和伤害,共同对付天敌和外界的自然灾害。因此,以狩猎为生的早期人类在打猎归来的途中,遇到同伴或其他族群的人,为了表示友好,总会放下武器或者保持距离,由此产生了人类社会最早的礼仪习俗。

第二,早期人类,由于自身的生存能力非常低下,认知能力也非常有限,无法理解自然界中的雷鸣闪电及其带来的灾祸,由此产生对这些自然现象的敬畏心理,并将这些自然力量归结为一种神灵操纵的结果。因此,他们希望通过表示恭敬、顺从等来取悦这些超自然的神灵,进而产生了膜拜、祭祀、贡献等取悦神灵的习俗。取悦神灵的目的是人们希望神灵在获得心理和物质的满足之后,能够保护膜拜者的利益,能够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类社会的礼仪习俗就产生了。

第一种起源,说明礼仪最初的动机是为了保证生存,是一种务实的需求促进了礼仪的产生。第二种起源,说明礼仪最初的动机是为了确认神灵的地位、权力及利益而产生的,而这种动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获得自身的利益。这两种起源归结到一点,说明礼仪最初的出发点是在确保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保护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只有当自身可以获利的前提下,人们才会考虑利用礼仪。

(二)礼仪的诠释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礼仪认识的范围、角度和内容各不相同。我国古代非常重视“礼”,把“礼”提升为治国安邦的一个根本要素,认为对民要“齐之以礼”,对国要以“礼”治之,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不仅是定名分、排长幼的依据,而且是治理国家、处理争端的最佳方式。对于什么是礼,古人认为“恭敬之心,礼也。”这种礼,要通过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和“仁、义、礼、智、信”的五常来实现。并且古人将礼又细分为“军、宾、嘉、凶、吉”五种。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礼仪习俗发展到一个极高的水平,这种水平在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仅就亲属的称谓而言就非常细致,共有120多种。

西方国家也非常重视礼仪,认为礼仪是一个人通向文明社会和主流文化的通行证,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是人们和谐相处和愉快生活的保证。在中古和近代,不管是在皇宫王室之内,还是在餐桌酒席之上,西方国家都有着十分严格和复杂的礼仪要求。这种礼仪的影子在今天的很多西方国家,特别是在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仍然可以看到。甚至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西方人仍然津津乐道于谈论礼仪之道。

综合古今中外的礼仪书籍和历史典故,对于礼仪的认识无外乎有两种看法:第一,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第二,礼仪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个人修养的标准。

应该说以上两种基本的认识都是从礼仪的重要社会功能出发的。首先,我国的古人认为礼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这种认识尽管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却很好地维护了社会体制,保证了中国在一个封闭但又自成体系的社会制度中发展,并繁衍了近两千多年。其次,西方人认为礼仪是衡量个人修养和文明程度的标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西方文化向一个多元化的、富有创意和进取精神的方向发展,保证了近代民主思潮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繁荣。

因此,礼仪的概念首先应该定义为是一套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默认的正确与得体的行为及言谈的方式,这种方式被一种与之配套的思维方式所指导,同时被赋予了道德的意义。

礼仪有着很强的社会性,必须是大家公认的正确与得体的言行,才能成为礼仪。个人的习惯或者喜好,不能成为礼仪,而且如果与社会上公认的正确与得体的言行相违背,还会成为非礼的行为。与此同时,礼仪还被赋予了道德的色彩。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非礼”之事,必然是不道德之事。在西方,非礼(或者叫粗鲁)往往与侮辱、不道德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由此而引起的决斗不计其数。

不同的文化对衡量是否合乎礼仪的标准是各不相同的。在此文化中认为“有礼”的行为及生活方式,在彼文化中就可能被认为是“非礼”。如在大部分西方国家里,对非亲属关系的长辈,年少者基本可以以其名字相称,或者说可以直呼其名,至多在其名字之前加上诸如“尊敬的先生/女士”来表示敬意,很少会称呼其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而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年少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辈分关系相称,如果称呼其名字时,也必然加上这些长辈亲属关系的称谓,以示自己的敬爱之意。否则会被认为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在前一种文化中,如果随意对年长之人以亲属关系称谓相称,反而被认为是违背常理之事。

综上所述,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当中,对人类自身言谈行为的模式和思维衍演的方式达成的一套社会协议和共识,是人们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系列言行及仪式的标准。它以社会道德观念为基础,以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做背景,受到宗教信仰的强烈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浓厚的时空特色和社会约束能力,其目的是为了在人类社会物质条件和需求欲望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维系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礼仪的基本精神是对他人利益的尊重和确认,是维持处于统治地位的社会群体的利益,是对利益分配结果的一种确认。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礼仪形态,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礼仪观念,不同的社会生产领域有着不同的礼仪习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礼仪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层面和领域中始终处于发展变化当中。

(三)礼仪的分类

礼仪是人们在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和方式来表示尊重、敬意、友好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内容非常丰富。礼仪大致可以分为商务礼仪、政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和涉外礼仪,等等。

1.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是指从事商业活动的商务人员在商业交际活动中必须遵循的礼仪规范,是一般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商务礼仪不仅包括仪表仪容礼仪、着装礼仪、办公室礼仪、会务礼仪、接待礼仪和餐饮礼仪,还包括商务谈判礼仪、礼品馈赠礼仪和通信礼仪等。恰当的商务礼仪不仅有助于商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企业形象,更有利于在商务交往中赢得对方的信任和尊重。因此,掌握必需的商务礼仪和规范已经成为商务人员的潜在资本。

2.政务礼仪

政务礼仪,是指对国家公务员行为规则标准化、基本化、规范化的要求。政务礼仪的关键在于“尊重、沟通、规范、互动”,其目的在于促使公务员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提高公务员的个人修养与整体素质,规范和改善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维护政府形象。

第一,从国家公务员的自身形象来说,政务礼仪涉及政务着装礼仪、妆饰礼仪和仪表仪容礼仪。由于国家公务员不仅代表个人形象,还代表国家的形象,所以,着装礼仪等对于国家公务员来说显得尤其重要。

第二,从政务沟通交流方面来说,政务礼仪主要包括举止和交谈礼仪、会务礼仪、协商谈判礼仪、信访和函电礼仪、迎宾和招待礼仪、馈赠和送别礼仪等。

只有将政务礼仪的各方面融会贯通,才能进一步发挥礼仪在政务交往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3.服务礼仪

服务礼仪,是指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服务人员的道德规范和仪表仪容、服务禁忌语和文明用语等。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讲究礼节,对于服务行业来说尤其重要。有时潜在顾客未能成交的原因并不在于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而是由于服务人员没有注重必要的礼节造成的。因为服务人员直接面对顾客,这直接影响顾客对企业的整体印象,所以,服务人员学习服务礼仪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学习服务礼仪,可以增强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品质,为服务对象留下良好的印象。

4.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社交礼仪是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礼节。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

5.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是指人们在对外交往中,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它要求在涉外交往中,在与外方人士谈话时表情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可以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用手指点他人。谈话时的距离要适中,太远或太近均不适合,不要拖拖拉拉、拍拍打打。谈话的内容不能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要提起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的话题。不应直接询问对方的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应究根寻底,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者立即转移话题。在谈话中一定不要批评长辈、职位高的人,参加各种涉外活动,进入室内场所均应摘去帽子和手套,脱掉大衣、风雨衣等送入存衣处。西方女士的纱手套、纱面罩、帽子、披肩、短外套等,作为服装的一部分允许在室内穿戴。在室内外,一般不要戴黑色眼镜。有眼疾须戴有色眼镜时,应向客人或主人说明,并在握手、交谈时将眼镜摘下,离别时再戴上。谈论当事国的内政时,不要耻笑、讽刺对方或他人,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