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初版前言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一直盼望能有这样一本精约的、相对稳定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做好这样的工作,是我们多年的愿望。

按照目前通行的说法,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始于1949年迄今,它还可无限地延伸下去。这一段中国文学的历史跨度,早已超过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十年。当代文学时期有非常庞大的作家群,作品数量也浩如烟海。特别是由于社会发展与文学运动的复杂性,文学受政治等因素的制约、干扰非常严重。因此,从事这样的工作难度很大。

这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精选。我们确定了如下的取舍标准。首先,由于本书篇幅上的限制,它们必须是短篇的,即短诗、短小散文作品和短篇小说。独幕剧本也应是入选的样式之一,但因未能发现合适的作品而暂付阙如。更重要的取舍标准则是:竭力减少非文学因素的考虑,希望择取较为纯正的文学性的角度淘选作品;也避免对于作家身份、资历的先入为主的依赖,以及对既有的文学史“定评”惯例的遵守。当然,由于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殊性,也适当注意到难以拒绝的不同阶段的个别状况,在取舍标准上也会有所调整。

这样的选择标准也许与文学史教学要求不尽吻合——文学史必须直接面对文学与当代社会的直接联系,它不能回避意识形态影响下文学具有的种种特性的描述,同一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价值也并不总是统一——不过,不同的目的可以由不同的选本来承担;至于本书,编者自信此刻提供于读者面前的,是较为忠实地记录了当代作家为保全和丰富文学的审美传统所经历的艰辛,记录了他们达到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

读者一定会注意到,这里入选的作品在它们发表的年代,有许多并不属于当时文学的主流现象(这主要指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年代)。在那些特殊的年代,代表文学主流的可能是另一些作品。不过,这些并不代表主流的作品,却在艰难地证明着已显得衰弱的文学传统的顽强生命力。不论是专业的读者还是一般的读者,通过这本书不仅可以领略到当代文学的风采,也将获得关于当代文学发展脉络的认知。

本书篇目由谢冕、洪子诚提出(在征求意见后)并最后定稿。张慧敏承担了全书的资料工作。

编者

1994年6月于北京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