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对高祖还乡这一颇具轰动效应的著名历史事件,《史记》、《汉书》上都煌煌在录,历代的诗文典籍,也都以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评述。
唐代诗人胡曾题诗予以赞颂:
清代诗人袁枚就此写了两首七律,对高皇帝荣归故里、慷慨悲歌这一豪情壮举,特别是对于那首前无古人的千秋绝唱,极尽颂扬之能事。其一云:
第二首诗中的后四句是:
此老一向会作趋奉文章,这些诗句也同样弥漫着这种陈腐的味道。
而最具特色的是元代散曲作家睢景臣的《哨遍·高祖还乡》。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以全新的手法和十分巧妙的叙述方式,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对一千多年前的史迹进行别开生面的解读。
作品一开头,就通过一位担当“叙述人”角色的村民,以第一人称描述村社头面人物准备接驾的场景——那些原本土头土脑、懵懵懂懂的村官,今天却显得威风八面、盛气凌人,摊派差使、布置场面,比过去加倍的蛮横无理。一方面描绘了这一盛典的肃穆、庄严,一方面也衬托出这位“草根皇帝”还乡可鄙、可笑的行径。
在“叙述人”看来,你皇上也好,大员也好,回乡就回乡呗,有什么必要招摇造势,小题大作呢!而那班筹划接驾的人,整饰衣裳、执盘备酒、吹笛擂鼓,原本是一帮“乔男女”在那里弄景、“装幺”、“胡踢蹬”。
紧接着,作者以《耍孩儿》、《五煞》、《四煞》三支曲子,描画了皇家仪仗、舆服的赫赫声势,通过村民眼中所见,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封建帝王出巡时的盛大排场。但并非正面铺陈,而是以戏谑、调侃的话语出之,从而涂抹掉笼罩在“龙章凤质”之上的神秘灵光。那无比庄严神圣的月旗、日旗、蟠龙旗、凤凰旗、飞虎旗,在这位村民眼中,却成了:
而金瓜、钺斧、朝天镫、红叉、雉扇,以及那些执仗者,则是:
通过对迎驾队伍与皇家仪仗、扈从场面的杂乱、喧嚣的渲染,使人感到所谓御驾还乡的盛典,不过是一场莫名其妙、笑料百出的滑稽闹剧。
仪仗队过去之后,皇帝的车驾迎面而来。皇帝下车了!那君临天下、威仪万方的帝王,在这位村民眼中,只就是“那大汉”。接下来的四支曲子,集中地表现了“叙事人”对“那大汉”的蔑视态度。
这样,就直接把矛头对准了皇帝本人,大胆泼辣地进行挖苦、嘲弄与鞭挞。“泄底最怕老乡亲。”由那位本来就熟识刘邦的村民出面来戳穿老底,历数他当年如何不务正业、好酒贪杯、抢麻偷豆,什么坏事都曾干过,彻底地暴露了这个“无赖刘三”的本来面目,让人们看清了声威赫赫的帝王原本是个什么东西。
前情后景,事件经过,都是通过这个了解底细的村民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并巧借他的嘴巴说出来,反映了这位当事人的生活经验、心理反应、认识能力和观察事物的特点。
本来,“汉高祖”是刘邦死后的庙号,他活着的时候不可能有这种称呼;可是,出自一个村民之口,当面指斥他:大丈夫做事要敢作敢当,不该为了逃脱债务,便改姓更名,叫什么“汉高祖”,这就令人忍俊不禁,掩口胡卢而笑了。
作品把一向被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盛典,处理成怪相迭出、滑稽无比、颇为村民侧目的一场闹剧,意在剥下皇帝的伪装,还他流氓无赖的本真面目,以倾泻世人深藏于心底的不满情绪。
散曲问世后,数百年间受到了文学界的普遍赞誉。与作者同时代的钟嗣成称赞说:“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唯公《哨遍》制作新奇,余者皆出其下。”现代著名文学史家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也说它“确是一篇奇作”,通篇“借了村庄农人们的眼光,看出这位‘流氓皇帝’装模作样的衣锦还乡的可笑的情形来。真把刘邦挖苦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