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性特点之二
那个时候的英式殖民主义大学制度的第二大特点是什么呢?为了稳定政治态势、维持殖民主义统治,那个时候香港的大学制度,它要精心地避免对政治上有大争议的问题的独立研究和探讨,它强调的是技术性的、服务性的科目。[47]举个很明显的例子,在香港的多所高等院校里,一开始的时候它们是没有政治系(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or politics)的,它们有的只是公共行政管理系(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因为政治科学在西方的定义里首要的是要研究政治竞争,而在殖民主义的制度下,不允许在政治领域里展开竞争,一展开就会危及少数外来者统治绝大多数本地人的权力架构。但是它允许你找出很多技术性的办法,来改善现有的殖民主义政府的管理效能,因此有多个公共行政管理系,就是把政治问题淡化成行政问题。那个时候香港的大学制度,它不鼓励创新性的研究,因为不管哪个学科,你只要鼓励创新的研究,它一定会助长批判精神和独立思想的滋长,不管是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其他学科的,都是这样子。它也不鼓励学术性的发表物(就是scholarly publications,论文、论著),尤其是不鼓励在国际性的刊物上发表。道理很简单,一旦超越香港之外,就是国际范围内竞争性的发表,它会刺激批判精神的滋长,殖民主义制度当然不喜欢这些。
而且这个大学制度本身又是一个官本位的,它的官本位不但体现在挂靠公务员体制这点上,还体现在当年(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中后期的时候),如果一个人在政府里面做官,做到一定地位以后升不上去了——公务员制度就是这样,越往上爬位子就越少。所以到了一定的级别上,你在政府里面做官就没有前途了,那怎么办呢?那就转到高校里面来,因为转过来很容易,你原来的行政级别和大学里的教员级别之间待遇基本上是一套体系的。在政府里面你做到了A5或A7,没有更高的官位空缺,你转到大学里面去,马上就给你A5或A7。那么这样转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当然是大学里面一部分的资深教员,他们以前是政府里面的官员,这些人可能在其他方面做事很认真、很刻苦、很敬业,但他们从来没有做过学术研究,他们没有也不会写出来什么很严肃的学术著作去发表。所以呢,那个时候我印象很深的是,在香港的高等院校里面有一个相当普遍的特点,你请一个教员,不管是资深还是资浅的,拿出他的履历表来,你看看后面publications这一栏,就是论文论著这一栏,很多人把他们在当地的报纸上写的一篇小文章、给杂志写的一篇小评论也算上,把他们编进普通的教科书里的综述性的章节也算是学术著作。甚至他翻译一小段文章,前面他加一个引言,后面加一个按语,也算是学术成果,因为他实在不知道什么才算是publications。我们都知道,在大学里面,学术publications指的是你专业性的学术著作或论文,不包括其他的东西。所以1980年代末以前的香港,高等院校里相当大一部分的状况就是这么一个模样,跟国际上研究型大学的主流相差太大、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