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疏通经络身体好
经络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中医理论认为经络是连接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网线和桥梁,也是我们通过体表来医治内脏的“长臂触手”。经络由经和络组成,经就是干线,络就是旁支。人体有12条主干线,也叫做“十二正经”,还有无数条络脉,经和络纵横交错,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经络内连脏腑,外接四肢百骸,可以说身体的各个部位,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无不包括在这张大网之中。
经络理论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1973年中国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经络学专著。距今2000年以前的《内经》不仅具体、系统、全面地讲述了经络的循行分布、与脏腑的关系、病候以及经络系统中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的内容,还提出了经络的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等理论,成为指导针灸、推拿等临床各科的重要依据。《难经》对经络学说有所阐发,特别是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补充了《内经》的不足。东汉末,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等书著成《伤寒杂病论》,其中对经络理论的灵活运用,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现存的经穴专著以魏晋时皇甫谧所编《针灸甲乙经》为最早,此书是汇集《素问》、《九卷》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分类整理而成。最早的经络穴位图——“明堂孔穴图”也在此时产生。
唐代,《千金》、《外台》,杨上善撰注的《太素》保留了不少针灸经穴的内容,对现代中医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朝对经络腧穴的整理研究甚为重视。早期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中列有“十二人形”的经穴图。同时铸成“铜人”经穴模型两座,并以图经刻石,对统一经穴定位影响甚广。宋代后期组织编写《圣济总录》,其中按经排列腧穴,为元代各书所继承。
在宋、金时期,关于奇经八脉的穴位出现了新的内容,提出在四肢部“八脉交会穴”。宋、金时期还将古代“候气而刺”、“顺时而刺”的思想发展为具体的子午流注针法。
元代,滑伯仁在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的基础上编著成《十四经发挥》,以后谈论经络的多以此书为主要参考。
明清时期,经脉理论全面完善。明代,李时珍对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作《奇经八脉考》。清代,经络专书较少。《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中载有经穴歌诀,分绘经脉图和经穴图。李学川《针灸逢源》一书,共载经穴361,这是对经穴的又一次总结。
西方的解剖学传入中国,中国的医生在解剖中找不到经络,经络学遭受严重创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针灸在全世界发展很快,医疗实践证明经络学说的主流是正确的。建国初期泽东主席就指出“针灸是中医里面的精华,要好好地推广、研究。”根据此批示要求,我国从50年代开始就着眼于经络现象研究。“文革”之后,中医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络学也随之成为中医学的主流学科。
人之所以会生病,常常是相关的经络阻塞所致,现代经络学认为,只要保持经络通畅强健,往往能收到普通治疗所不具有的奇效。通过正确运用经络穴位自疗方法,我们可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本书针对经络的特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分别介绍了经络的基本理论和八种简单实用的疏通经络法。其中包括按摩、拍打、刮痧、艾灸、拔罐、食疗、瑜伽、气功。从第三章开始,分别介绍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并针对各条经脉上的重要穴位给出几种有效的疏通方法。
本书采用图解形式,用表格、流程图展示正文精彩内容,解答文中疑难问题。每条经络配以清晰的循行图,并用不同线条标出经脉循行路线和相应穴位。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图文对应。每个穴位都有相应的简易取穴法,读者只要比照图片做个动作就能找准穴位。